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555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知识讲解(粗略版).pptx

设备能源部设备能源部一、能源统计基础知识内容:

企业能源统计是企业能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政府监管企业科学、合理用能的重要根据,是进行企业能源审计的依据和主要的手段。

统计范围、折标系数、高、低位热值、等价值与当量值、单位换算、耗能工质等。

1、统计范围:

能源品种的统计范围应遵照国家统计局制发的工业企业能源购销存情况中的规定填报,不得漏项,也不能随意增加,以保证能源统计的可比性和统一性。

P201表P201表能源消费统计指标按层次可分为如下:

(1)反映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的指标,如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消费总量。

(2)反映某个部门或行业能源消费指标,如工业能源消费量。

(3)反映企业的能源消费指标,如企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

(4)反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指标。

能源统计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

能源消费量是按实际使用统计,不论能源的来源如何,凡是在本单位实际消费的能源,均应统计在本单位消费量中。

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

各企业统计能源消费量的时间界限,是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准。

3)消费量只能计算一次。

即在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计算其消费量。

对于反复循环使用的能源,消费量不得重复计算,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4)耗能工质(如水、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作为能源消费量统计。

企业生产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要统计能源消费量。

统计数据来源和依据

(1)能源统计台帐;

(2)购进和调出能源的财务数据;(3)能源结算单及其他能源消费结算凭证。

(4)外包小型项目如:

承包给社会个体的工作量等,在财务报表中没有体现能源消费的,各集团公司应结合企业实际,在系统内统一规定按台班费用的一定比例计算能费;2、能源折标系数由于各种能源的计算不同,单位能源提供的能量各异,为了反映能源总量,就必须将各种能源换算成某一标准含能量的能源,即采用能源标准实物单位来计量。

由于热量是能量利用的最一般形态,故习惯上多采用热量作为能源的共同换算单位。

以此把各种能源折算为统一的标准燃料量,进行加总和互相比较。

举例:

举例:

能源消费总量(吨标煤)煤炭(吨)能源消费总量(吨标煤)煤炭(吨)0.71430.7143(吨标(吨标煤煤/吨)吨)电力(千瓦时)电力(千瓦时)0.12290.1229(千克标煤(千克标煤/千瓦时)千瓦时)/1000/1000原油(吨)原油(吨)1.42861.4286(吨标煤(吨标煤/吨)汽油(吨)吨)汽油(吨)1.47141.4714(吨(吨标煤标煤/吨)煤油(吨)吨)煤油(吨)1.47141.4714(吨标煤(吨标煤/吨)吨)柴油(吨)柴油(吨)1.45711.4571(吨标煤(吨标煤/吨)燃料油(吨)吨)燃料油(吨)1.42861.4286(吨标煤(吨标煤/吨)天然气(立方米)吨)天然气(立方米)1.21431.2143(千克标煤(千克标煤/立方米)立方米)/1000/1000其他能源其他能源(吨标煤)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吨标煤)。

(吨标煤)加工转换产出能源(吨标煤)。

国际上折算标准燃料采用的有油当量和煤当量。

我国以煤为主,所以一直采用以标准煤作为标准燃料。

在折算标准煤时,有三点需要注意:

(1)燃料发热量有高位、低位之分。

燃料的高位发热量是实验室用氧弹仪测定的热量;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是高位发热量减去燃料中(水和燃烧生成的水的蒸发潜热后的)热值。

我国统一规定采用低位发热量折算。

即以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3076(29.271)兆焦(7000大卡)的燃料,作为一公斤标准煤。

区别在于用4.1868(国际蒸汽表)4.1816(20卡)

(2)由于原煤、原油等具体品种较多,不同批量的原煤、原油又随着其形成的条件、年份、产地、埋藏深度的变化,其实际热值相差悬殊。

各种能源如采用全国统一的折算标准煤系数进行换算,就会失真。

因此,我国能源统计原则上规定,各企业应根据所使用的能源实际测定的热值计算各自的折算系数进行换算,对还不具备应有的测试热值条件的企业,可参考全国统一规定的数据折算(0.7143)。

(3)对二次能源而言,有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之分。

当量热值是指该种能源本身所含热量,能源等价值是指生产单位数量的二次能源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量。

或说是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二次能源(如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制品,焦炭、煤气、电力、蒸汽等)或耗能工质(如压缩空气、氧气、各种水等)在工业上实际要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

如电力的当量热值是指电本身的功热当量,即1千瓦小时相当于3600kJ,即122.9gce;电力的等价值是发电标煤耗,它随着技术进步而降低。

如:

浙江省1982年为404gce,1992年为382gce。

2007年为335gce,2008年为324gce,2009年320gce,2010年313gce。

(1)火电企业不执行统一的电力折标系数。

80年代初电力折标系数定位4.04吨标准煤/万千瓦时,电力企业是按照本企业实际的发电煤耗计算电力折标准煤量。

在编制全国能源平衡表,核算全国和分行业的能源消费量时,也无法按照4.04计算电力折标准煤量,否则会出现数据不衔接的矛盾。

电力采用等价值折标煤的弊端

(2)不符合“谁消费,谁统计”的能源统计原则。

按现行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方法,采用等价值的电力折标系数计算电力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时,就会产生发电投入量等于发电产出量,即火力发电企业没有能源消耗的不正常情况。

用电单位承担了发电所消费的能源。

(3)单位发电煤耗本身是一项技术经济指标。

不同的发电企业,不同的时期,其数值都不相同。

如将其固定为一个数值,作为电力计算标准煤的标准,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

目前全国火力发电煤耗大约在310多克标准煤/千瓦时,与80年代初的404克相差90多克标准煤,如继续采用4.04的折标系数,显然没有真实反映火力发电煤耗水平。

(4)与其他能源折算标准煤和国际上使用的方法不一致。

其他能源在折算标准煤时,都是按其自身的单位热值换算为标准煤,也就是按热功当量计算的。

国际组织在计算电力和能源消费总量时,均采用当量值计算,用单位发电煤耗作为电力折标准煤系数不具有国际可比性。

电力折标煤系数的现状

(1)国家统计局已要求企业填报国家统计局的报表时,电力折标煤系数采用当量值:

1千瓦时=0.1229千克标准煤1万千瓦时=1.229吨标准煤

(2)国家、省级地区在核算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时,两种方法均采用。

中国统计年鉴采用的是火力发电煤耗法。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两种方法均有。

关于标准煤及其折标系数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是按1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进行折算;换算标准:

1千克标准煤=7000千卡(热值单位)=29307千焦耳(热值单位);目前,统计上是根据各种能源本身含有的热量除以7000千卡得到折标系数。

例:

1千克原煤=5000千卡(实测值),这时原煤的折标系数为:

5000/7000=0.7143如果消费了1000千克这样的原煤,那么消费的标准煤为:

10000.7143=714.3千克标准煤m标煤量(t)=原煤量(t)*低位发热量(kcal)/7000(kcal)m如果低位发热量单位是kJ/kg:

m标煤量(t)=原煤量(t)*低位发热量(kJ/kg)/29307(kJ)m企业原煤低位发热量的加权平均:

m(原煤量1x低位发热量1+原煤量2x低位发热量2+.原煤量nx低位发热量n)/(原煤量1+原煤量2+原煤量n)=平均低位发热量m等价热值=二次能源具有的能量/转换效率m转换效率=二次能源产出标准量/加工转换投入能源标准量m什么叫加工转换效率?

例如,投入3吨原煤,产出1万千瓦时电力,这时产出的能量(1万千瓦时电力含的热量)与投入的能量(3吨原煤含的热量)的比,就是加工转换效率。

3、耗能工质从能量利用角度观察耗能工质可分两类:

一类通常称为能量形式来使用(如压缩空气、电石、乙炔等),另一类通常不用作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自来水、深井水和氧气等),也就是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消耗某些工作物质,而生产这些工作物质,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

另一方面,这些工作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而这些工作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

例如,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等。

这些工作物质被称为耗能工质。

耗能工质与二次能源的区别耗能工质: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它是由能源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成的非热性属性的载能体,例如工业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保护气等。

消耗这些物质也间接地消耗了能源。

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

(一)节能量

(一)节能量企业节能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生产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所节约的能源数量,它综合反映企业节能的总成果,是考核企业节能工作的重要指标。

目前节能量主要有三种:

企业产品总节能量、企业产值总节能量及节能工程节能量。

二、节能指标解释及计算n11、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方法、企业节能量的计算方法n(11)企业产品总节能量)企业产品总节能量n企业产品总节能量是指按企业各种产品的单位产量节能量之和计算出的总量。

某种产品单位产量节能量是指按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出的节能量。

(22)产值(收入)节能量)产值(收入)节能量对工业企业产值(可比价)节能量报告期工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基期工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总产值计算结果为负值时为节能。

其中:

基期工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是工业企业基年的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数值,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依据企业财务报表采集。

对非工业企业:

营业收入(可比价)节能量报告期单位营业收入能耗基期单位营业收入能耗报告期营业收入,结果为负值时为节能。

其中:

基期单位营业收入能耗是企业基年(2005年)的营业收入能耗数值,报告期营业收入根据企业财务报表采集。

如:

2008年节能量(2008年万元营业收入能耗2005年万元营业收入能耗)2008年企业总营业收入。

收入应按可比价计。

(3)节能改造项目节能量节能量确定原则a.本方法所称的节能量是指项目正常稳定运行后,因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而形成的年能源节约量,不包括扩大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等途径产生的节能效果。

若无特殊约定,比较期间为一年。

b.对利用废弃能源资源的节能项目(工程)(如余热余压利用项目等)的节能量,根据最终转化形成的可用能源量确定c.节能量确定过程中应考虑节能措施对项目范围以外能耗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必要时还应考虑技术以外影响能耗的因素,并对节能量加以修正。

计算方法:

项目节能量等于项目范围内各产品(工序)实现的节能量之和扣除能耗泄漏。

单个产品(工序)的节能量可通过计量监测直接获得,不能直接获得时,可以通过单位产量能耗的变化进行计算确定。

(二)

(二)节能率节能率节能率是指报告期的节能量与相应的基期可比能源消费量之比率,即报告期的单位产品产量(或产值)能耗比基期的单位产品产量(或产值)能耗降低率。

它是反映能源节约程度的综合指标,是衡量节能效果的重要标志。

节能率的计算,根据核算对象不同,可按单位产品产量能耗计算,也可按单位产值能耗计算;可按某一种能源计算,也可按综合能源计算。

节能率按统计期划分,可分为当年节能率和累计节能率,如要研究一个时期内能源平均节约程度时,可计算年平均节能率。

节能率的计算公式为:

1.本期节能率认识“低碳经济”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模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对“低碳经济”认识的五个误区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也不同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