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5355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docx

高中高二世界地理东亚东南亚练习试题doc

 

小榄中学11-12学年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东亚

东南亚

测试卷

命题人:

胡英山

审题人:

高二地理备课组

一:

选择题

1.

东亚气候的最大特征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多样

C.海洋性特征明显

D.大陆性气候普遍

2.

与中国接壤的东亚国家的首都有(

A.平壤、乌兰巴托、首尔

B.

平壤、首尔、东京

C.莫斯科、平壤、乌兰巴托

D.

平壤、乌兰巴托

3.

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裂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B.深受海洋影响,属于冬温夏凉、降水丰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部夏初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影响

D.首都东京位于濑户海沿岸

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及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8题。

 

4.

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5.

C.温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6.该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是(

A.水稻、茶叶和蚕丝B.水稻、小麦和玉米

C.小麦、大豆和高粱D.茶叶、小麦和棉花

7.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②海运便利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④劳动力丰富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8.日本农业的特点是()

A.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B.渔业发达,但以捕捞业为主,养殖业不发达

C.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属“石油农业”

D.水果、蔬菜为主要出口农产品

读右图,回答

9~10

题。

9.B国与A国之间的界河是()

①②松花江③鸭绿江④图们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关于C、D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季风气候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日本

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

11-12

题:

 

1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

12.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各地降水都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与我国陆上直接相邻的东南亚国家有()

A.越南、老挝、缅甸B.越南、柬埔寨、老挝

C.越南、泰国、老挝D.越南、菲律宾、缅甸

14.东南亚地区世界著名的物产有(

A.可可、稻米、铜、石油

C.橡胶、稻米、锡、石油

B.橡胶、玉米、铜、石油

D.橡胶、稻米、铜、咖啡

15.一艘满载本国货物的轮船,在吉隆坡西南的巴生港待港外运,该船上的货物

可能是()

A.棉布和服装B.橡胶制品和棕油

 

C.锡矿和稻米D.石油制品和椰子

世纪90年代以来,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和经济合作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新

 

热点。

据此材料,回答

16~18

 

题。

16.湄公河在中国境被称为()

A.澜沧江B.怒江C.红水河D.雅鲁藏布江

17.合作开发湄公河流域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最大障碍是()

A.生态恶化B.资金短缺C.利益主权D.边界问题

18.对开发湄公河流域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推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②带动和中亚地区的发展

③促进该流域的旅游业发展④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

读“东南亚区域图”,回答19~21问题。

 

19.b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b国的某一岛屿,该岛屿是()

A.门答腊岛B.爪哇岛

C.巴厘岛D.拉威西岛

20.K群岛是全球多火山、地震的分布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二大板块的交界处B.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C.地处四大板块的交界处D.地处五大板块的交界处

21.在东南亚下列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有()

①澜沧江②萨尔温江③伊洛瓦底江④湄公河

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读下图,据此回答

22~25

题:

 

22.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B.②

 

C.③

 

 

D.④

23.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B.4月份C.8月份D.10月份

24.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新加坡)铁路的修

建不需经过()

A.越南B.老挝C.泰国D.马来西亚

25.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D.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二:

综合题

1.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不同点是

(2)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3)观察发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BC等国把大量的制造加工业转移到沿海地区,试分析该过程对东亚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

 

A国

 

(4)B国是世界上捕鱼量最大的国家,试分析为什么其北部岛屿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并用D标出该渔场位大致置。

 

(5)B国在位于20°25′N,136°04′E的“冲之鸟岛”,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在涨潮时已被海水淹没,目前,B国政府斥巨资加固该岛。

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下面图乙是图甲某部分的放大图,仔细分析两图回答:

 

(1)将图乙中国家A用符号“O”标在甲图正确的位置上。

(2)中南半岛地区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a国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b和c国出口的主要矿产品分

别是_______、。

(4)图甲中战略位置最重要的海狭是_________海狭,日本称其为“海上生命线”

的原因是。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P、Q两地气候的异同点及其成因。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简要评价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4.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历来交往频繁。

200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该区域拟建“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从中国出发,跨境通过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

最后抵达新加坡。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全球第三大自贸区全面建成,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季节A地区多发的气象灾害有。

(2)分析南海沿岸地区多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3)泛亚铁路建设对我国B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意义什么?

 

(4)开发和建设C岛的方向是():

①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②新兴工业基地;③热带高效农业基地

④能源生产基地;⑤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5)东南亚国家需要从我国进口的水果主要是()

A.红牡丹、榴莲B.苹果、梨C.山竹、火龙果D.香蕉、菠萝蜜

 

5.读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新加坡面积很小,自然资源贫乏,但凭借

 

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成新兴工业化国家。

 

加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

 

美化城市,城市建筑宏伟,绿树成荫,遍

 

地花草;许多饭店被评为国际上最佳饭店;

 

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010万,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澳大利亚、印度、马来

 

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已成为新加坡国民经济的第三大产业。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新加坡成为世界旅游热点的优势,并从游览价值方面指

 

出其不足。

 

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关税下降至O一5%,

 

这对于外贸出口下滑和面临产业升级的珠江三角洲来说,是一次谋求经济复的好

 

时机。

与越南、印尼、新加坡等国签订了贸易合同、招商引瓷协议,还将向东盟

 

转移部分工业。

(2)分析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产业)向越南工业园区转移的原因。

 

(3)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

一、选择题

ADCDA

ADADA

BCACB

ADDDC

BBCACBA

二、综合题

1.

(1)A

国首都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国首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冬季

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西北风把

A地大量酸性气体输往

B地;

B地

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3)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4)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岛屿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了维护本国的海上权益和海洋经济利益。

2.

(1)标新加坡

(2)越南老挝缅甸

(3)稻米石油锡

(4)马六甲,日本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海上贸易,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最短航线的必须之地

3.参考答案:

(1)相同点:

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不同点:

P地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且位于低纬地

区,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Q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位于中

纬地区大陆东岸,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

有利条件:

雨热同期,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不利条件:

多水旱灾害,多山地少平原

4.

(1)暴雨洪涝、台风。

(4分)

 

(2)南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

 

火山、地震;山地地形;暴雨。

6分)

 

(3)意义:

①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②构筑和完善我国西南铁路网,加快西部大开发;③加强该地区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促进区域国际合作;④增加我国西南

 

地区的出海通道,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4)C

 

(5)B

4.

(1)优美环境(热带风光,花园城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地处东南亚交通十字路口,

 

交通便利吸引了周边游客,快捷的空运,客源可辐射到很远;距旅游客源市场近:

高质量的

 

服务适宜游客休闲度假(接待能力较强)

 

不足:

几乎没有天然胜景和重要古迹(无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面积狭小,游客停留时间不

 

 

(2)距越南近,关系友好;利用越南丰富的农、矿资源;劳动力、地价低廉,可降低生

 

产成本:

政策优惠:

也有较大市场

 

(3)环境得到改善,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了更多的空间,可集中资金、人力、

财力,(把生产要素集中到)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