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春《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答案.docx
《南开春《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春《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答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开春《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答案
初级微观经济学复习大纲
课程名称
初级微观经济学
教
材
信
息
名称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
出版社
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
魏埙、蔡继明、刘俊民、柳欣等
版次
2001年第2版
注: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D)
A、世界上大多数物品都是缺乏的;
B、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考核知识点: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参见P3
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绝大多数资源都是数量有限的或稀缺的经济资源。
这种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的需要只能得到部分的满足,而不可能完全满足。
2、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C)
A、生产达到最优技术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资源浪费。
★考核知识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技术,参见p5
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产可能性曲线代表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既定的资源所可能生产的资本品和消费品之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以外的点表示无法达到的组合,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3、下列那一项最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B)p6
A、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减少;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失业。
★考核知识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技术,参见p6
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位置取决于技术水平。
而资源增加,亦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4、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的研究方法是(D)
A.均衡分析B.实证分析C.静态分析D.规范分析
★考核知识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参见p11
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证分析就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或者说,实证分析就是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
规范分析择时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者说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这就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
5、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的研究方法是(B)
A.规范分析B.实证分析C.静态分析D.均衡分析
★考核知识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参见p11
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证分析就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或者说,实证分析就是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
规范分析择时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者说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这就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
6、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分析(C)
A、加大财政开支可以提升国民收入;
B、从去年开始,持续下降的物价开始回升;
C、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太低,不利于公平原则;
D、厂商不会在盈亏平衡点以下进行生产。
★考核知识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参见p11
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规范分析择时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者说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这就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
选项中只有第三项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
7、以下哪种原因不会造成需求水平的移动(A)?
p29-30
A、价格短期调整;B、消费偏好改变;
C、居民收入增加;D、替代产品增加。
★考核知识点:
需求曲线,参见p29-30
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决定和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其他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商品价格,因此,应该选择A。
8、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性商品,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B的价格上升;B、B的消费量上升;
C、B的价格下降;D、B的消费量下降。
★考核知识点:
需求曲线,参见p30
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作为替代性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的消费量增加,从而引起它的替代商品的消费量下降。
此次考查的替代性商品概念。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3元,商品Y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A.20B.30C.50D.60
★考核知识点:
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参见p68
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所以,30/3=20/2,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20。
9、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D)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考核知识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参见p64
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会不断减少,但是只要边际效用依然是正数,总效用就会不断上升。
所以选择D。
10、一般地,恩格尔系数较高说明该地区人民(C)
A.生活水平较高;B.比较讲究吃;
C.生活水平较低;C.有较多的储蓄。
★考核知识点:
恩格尔定律,参见p96
3.2.6(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恩格尔定律,一个国家或家庭在食品支出占其收入比重的大小标志着该国家或者家庭的富裕程度,因此选择C。
11、以下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无差异曲线通常都凸向原点;
B.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C.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一定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D.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的效用水平更高。
★考核知识点:
无差异曲线,参见p77
3.2.3(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无差异曲线的性质就可以得到答案应该是D。
12、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D)
A.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B.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相同的。
C.不管投入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D.投入在等产量线上的各种要素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考核知识点:
等产量线,参见p121
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等产量线的定义,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在等产量线上的各种要素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因此可以得到上题答案应该是D。
13、在经济学中,以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A)
A.时间;B.资本;C.劳动力;D.正常利润。
★考核知识点:
生产要素,参见p114
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参见公式(4.1),亦可参见P290第一段。
14、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称为(B)。
A.平均成本;B.固定成本;
C.长期成本;D.总成本。
★考核知识点:
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参见p137
4.6.1(考核知识点解释)
固定成本是指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固定投入,因此,产量变动不会引起固定成本的变动。
15、当雇佣第7个工人,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称为(C)。
A.规模收益递减B.边际成本递减
C.边际收益递减D.劳动密集型生产
★考核知识点: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参见p118
4.2.3(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其他投入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追加相同数量的某种投入,其产量的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会减少,这就是所谓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15、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B)
A.电脑行业;B.水稻种植;C.电力行业;D.服装行业。
★考核知识点:
划分不同市场结构的标准,参见p159
4.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表5.1列出了各种市场结构的主要特点,请参考表5.1。
16、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C)
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个行业
B.原有厂商要退出这个行业
C.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
D.既有厂商进入又有厂商退出
★考核知识点:
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参见p179-180
4.4.2(考核知识点解释)
厂商的长期在长期平均总成本与价格(即平均收益)相等的那一点达到,如果价格超过了任一厂商的平均总成本,该厂商就会得到经济利润,从而吸引新的厂商进入,如果价格低于任一厂商的平均总成本,该厂商将会退出该行业。
17、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C)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考核知识点: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参见p197
6.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参考图6.1,垄断厂商的总收益等于价格乘以销量(产量),因为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
如图所示,价格为8时,产量为3,总收益是24,而降低价格为7时,产量为4,总收益为28,降低价格反而增加了收益。
18、垄断厂商获取最大利润的条件是(B)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B.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达到最大值
D.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考核知识点: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参见p199-201
6.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垄断厂商最有利可图的产量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或者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MR。
可以参看图6.3。
19、垄断厂商利润最大时,(C)
A.P=MR=MC;B.P>MR=AC;C.P>MR=MC;D.P>MC=AC
★考核知识点: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参见p199-201
6.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垄断厂商最有利可图的产量是由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共同决定的,其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或者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C=MR。
可以参看图6.3。
此时价格P>MC。
20、医生对每个病人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属于(A)
A.一度价格歧视;B.二度价格歧视;
C.三度价格歧视;D.非价格歧视;
★考核知识点:
价格歧视的程度,参见p209
6.4.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度价格歧视就是指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21、帕累托标准指的是(B)p331
A.经济中的效率还能继续提高,虽然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B.经济中的效率不能继续提高,否则会损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C.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
D.经济中继续改进的难度已经非常大,所有人都不愿意再进行改进。
★考核知识点:
帕累托标准,参见p331
1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参看帕累托标准的定义,P331。
22、保险公司为了防止投保房屋财产险的客户不认真防火防盗好,可以采用的办法有(C)。
A.提高保费标准;B.降低最高赔偿额;
C.制定一定的免赔标准;D.以上都可以。
★考核知识点:
道德风险,参见p344
12.2.2(考核知识点解释)
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客户可能减少防范投入而将损失的不利后果转嫁给保险公司,因此保险公司需要设计合理的规则来减少道德风险,通过制定一定的免赔标准,可以使客户在发生损失时先承担一部分损失,超过该额度时,保险公司才进行赔付,因而可以增强客户自发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保险公司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单纯地提高保费标准或者降低最高赔偿额,都不能够减少道德风险。
23、消除道德风险的方法有(D)。
A.建立生产和销售信息的中介机构;B.建立信誉;
C.设计激励相容的契约;D.以上都是。
★考核知识点:
道德风险,参见p344-345
12.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上述方法都是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就是由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所以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消除道德风险。
24、当存在外部经济时,私人供给的产量水平会(B)。
A.高于考虑社会收益时的产量水平;
B.低于考虑社会收益时的产量水平;
C.等于考虑社会收益时的产量水平;
D.不一定。
★考核知识点:
外部经济,参见p348-349
12.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参见图12.5。
存在外部经济时,社会收益曲线MSD高于私人的收益曲线D,私人会根据MC=MR在P’和q’处提供产品,但是,如果考虑社会成本,就会在P*和q*处提供产品,q’小于q*。
25、对于厂商由于污染而产生的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可以采取的治理方法有(C)。
P350
A.政府花钱治理污染;
B.强行关闭污染的厂家;
C.迫使厂家缴纳污染处理费;
D.发动被污染的居民到工厂门口抗议。
★考核知识点:
外部不经济和外部性的防治,参见p350
12.3.3(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经济学角度看,应该采用350页所列的第二种措施,即课税和补贴,其他方法都不是经济方法。
由于污染是外部不经济,因此需要采用课税的方法,让外部成本显性化并由生产者承担,因此可以迫使厂家缴纳污染处理费。
二、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都可以在教材或者课件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1、边际技术替代率p123
★考核知识点:
边际技术替代率,参见p123
4.3.3(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当产量水平保持不变时,两种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或者更具体地说,为保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不变,由于增加1单位要素x的使用而必须放弃的要素y的数量,就是要素x替代要素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考核知识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参见p65
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终将趋向下降。
3、互补品
★考核知识点:
互补品,参见p42
2.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其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如汽车和汽油。
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4、替代品p42
★考核知识点:
替代品,参见p42
2.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其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如牛肉和羊肉。
是指那些与本行业的产品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
5、生产可能性曲线p4
★考核知识点:
生产可能性曲线,参见p4
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生产可能性曲线代表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利用既定的资源所可能生产的资本品和消费品之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在一定社会的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从而可以生产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
生产可能性是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6、生产的经济区
★考核知识点:
生产者行为,参见p125-126
4.3.4(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等产量图中(假定两种要素投入),要生产既定的产量,在两条脊线内总能找到比脊线外更有效率或者更加便宜的投入组合方式,所以,两条脊线之间的区域通常被称为生产的经济区,一个有理性的厂商不会在生产经济区以外的某一点经营。
7、供给的价格弹性p49
★考核知识点:
供给的价格弹性,参见p49
2.2.4(考核知识点解释)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的是一种商品的供给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供给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或者说,它等于由1%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百分比变化。
8、恩格尔定律
★考核知识点:
恩格尔定律,参见p96
3.2.6(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个国家或家庭在食品支出占其收入比重的大小标志着该国家或者家庭的富裕程度,较富裕的国家或家庭的食品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小于较贫穷的国家或家庭,这就是所谓的恩格尔定律。
9、机会成本
★考核知识点:
机会成本,参见p5
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该资源所能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价值。
更确切地说,机会成本就是以失去的其他最优选择中的收益所计量的成本。
10、收入效应
★考核知识点:
消费者均衡,参见p101
3.2.7(考核知识点解释)
收入效应是指在所有价格都保持不变时,完全由于实际收入的变动所引起的的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1、替代效应
★考核知识点:
消费者均衡,参见p101
3.2.7(考核知识点解释)
替代效应指的是当满足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价格变化(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引起的某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12、一度价格歧视
★考核知识点:
价格歧视,参见p209
6.4.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度价格歧视就是指垄断厂商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13、二度价格歧视
★考核知识点:
价格歧视,参见p209
6.4.2(考核知识点解释)
二度价格歧视就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消费量而确定的不同的价格。
14、三度价格歧视
★考核知识点:
价格歧视,参见p210
6.4.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度价格歧视就是指垄断厂商将其顾客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或阶层,对每一阶层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每一个阶层就是一个单独的市场。
15、边际收益产品
★考核知识点:
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参见p292
10.1.1(考核知识点解释)
边际收益产品(MRP),即由于增加1单位要素所引起的的总收益的增加。
16、帕累托标准
★考核知识点:
帕累托标准,参见p331
1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一个广为人们接受的标准:
一种不损害任何人而改善了某些人境遇的变化,就是一种改进,这一标准通常被称为帕累托标准,这种改进也叫做帕累托改进。
17、市场失灵
★考核知识点:
市场失灵,参见p338
12.1(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是指即使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也不能圆满实现帕累托有效。
市场失灵有四种基本原因:
市场势力、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和公共产品。
18、外部性
★考核知识点:
外部性,参见p346
12.3.1(考核知识点解释)
外部性是指人们的经济行为有一部分的利益不能归自己享受,或有部分成本不必自己自行承担。
如果有自己不能享受的利益发生时,那一部分利益就称为外部经济或者外部利益;当有自己不能承担的成本发生时,那种成本就称为外部不经济或外部成本。
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统称为外部性。
三、简答题(简答题都可以在教材或者课件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1、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它们对需求是如何影响的?
★考核知识点:
影响需求的因素,参见p29-31
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主要有: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商品价格。
根据每一种因素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说明对需求的影响(增加或减少)。
答:
1、消费者的偏好
偏好是消费者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不同口味和嗜好,一般来说,偏好的商品需求量最大,反之需求量小。
满族人不食狗肉,而朝鲜族人喜食狗肉,需求量很大,偏好不同所致。
男人和女人对服装消费的偏好就有很大的差异。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
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一般会增加;收入减少时,需求量减少,不过,并不是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和消费者收入同方向变动,对低档商品的需求量和消费者收入可能发生反方向变动,进入白领、金领阶层的高收入人士对低档商品消费的数量是很少的。
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对需求也会发生影响。
虽然人们目前的收入水平已经大大的提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学生和农民工等低收入阶层来说,火车还是他们的首选。
3、相关商品的价格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商品的价格。
这种影响可以分两种情形分析:
一是其他商品是互补品,二是其他商品是替代品。
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用来共同满足某一种欲望,两者之间是互补的,缺少任何一个商品,都难以达到消费或使用的目的。
如钢笔与墨水、手机和充电器、香烟与打火机。
互补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下降,反之亦然。
替代关系是指两种商品都能满足某一种欲望,他们之间是可替代的。
如猪肉与牛肉、面粉与大米、公路与铁路。
这种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上升,反之亦然。
2007年的猪肉价格上涨,马上导致牛肉价格也上涨。
4、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如果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水平上升,会增加现在的需求量;反之,会减少现在的需求量。
目前居民房价上涨,需求量依然激增,除了其他因素外,害怕以后价格还会增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时候一些家电采取降价促销,结果销售量增加的并不多,其原因是消费者可能认为还会降价,采取持币观望造成的。
2、影响供给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它们对供给是如何影响的?
★考核知识点:
影响供给的因素,参见p46-47
2.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主要有:
技术的变化、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其他商品的价格。
根据每一种因素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说明对供给的影响(增加或减少)。
答: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由于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极大化,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厂商就会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源用于该商品的生产,从而使其供给量增加;反之,则厂商就会将生产资源转用于其他相对价格较高的商品的生产,从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二是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即使在同一价格水平下,也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供给量增加。
三是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变化直接影响到商品的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价格上升,厂商利润减少;反之,则供给增加。
四是其他商品的价格。
如果商品间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将使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影响商品的供给。
五是对未来的预期。
如果卖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上涨,就会囤积居奇,待价而沽,从而该商品的短期供给会减少。
反之,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时,则会大量抛售,是短期供给增加。
另外,其他如气候、厂商数量、时间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供给。
如果把影响供给量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商品供给量和这些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3、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原因何在?
★考核知识点:
,参见p65
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由于随着人们对某商品的消费数量的增加,单位增加的消费量引起的生理满足度或者兴奋程度会逐渐下降,这是从生理角度进行的解释。
4、什么是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无差异曲线,参见p77-83
3.2.3(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无差异曲线就是表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