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4513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docx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

关于歇后语注意哪些汇总

  浅谈歇后语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育学生离不开语言这个载体,而歇后语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恰当,可使师生关系和谐,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要注意不能乱用、滥用歇后语。

歇后语作为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便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人们称它为歇后语。

  教育学生和进行语文教学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思想认识和审美过程一般离不开对语言的感知、理解、领悟。

而歇后语这种语言现象,可以妥帖、形象地传达内容,表达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倾听老师的声音,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更何况如今的学生追求个性解放,不愿意过多地接受家长、老师的批评教育,此时,更需要琢磨用有教育意义的、易于接受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认识到如果歇后语恰当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中,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校举行运动会,笔者班的学生在接力比赛中表现突出,赢得了第一名,在晚自习课上进行表扬时。

笔者对学生们说:

“我班的同学们在比赛中的表现是‘狗赶鸭子——呱呱叫’,没得说。

”话刚一说完,同学们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之后本班的同学更加团结,班集体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这既是表扬所起的作用,也是运用歇后语带来的效果。

这句歇后语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对学生的表扬。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为社会中的人要遵守各项守则、规定、法律等,而作为一个学生就要遵守校纪和班规,在向学生讲明遵守纪律的重要意义后.笔者对某些后进生着重指出:

“班规校纪要求人人遵守,我们‘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盐)在先。

’希望同学生管好自己。

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里用歇后语既做到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又有利于学生的内心真正接受教育,避免了师生之间产生抵触情绪,在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经意间体现了人文关怀。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师生之间的关系要和谐,学生间的关系也要和谐。

但学生毕竟是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顶撞老师,学生吵架斗殴等矛盾和纠纷,在化解矛盾和纠纷时.也可以用歇后语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例如:

当两个学生因小事而打架,打架后批评教育时说:

“你们俩可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打人的也打了,挨打的也挨了,以后不能冤冤相报,要和好如初,团结友爱。

”当学生有矛盾吵架时,老师批评教育时说:

“你们像‘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瞪眼能解决问题吗?

有问题、有争议说话也要慢慢说,细细说,而不该大呼小叫、吵架斗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表扬和鼓励,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的用“竹子开花——节节高”这样的歇后语来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参与,勇跃发言集思广益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些形象生动的歇后语,效果更明显。

对学生的教育,批评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批评也是一门艺术,批评学生时针对各种情况,恰当地运用歇后语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批评违反纪律的学生时用“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这样的歇后语;批评骄傲自大的学生用“喜鹊的尾巴——翘得高”和“井底的青蛙——只看见井口那么大的天”的歇后语,使学生既受到应有的批评,也从心理上完全接受了批评,以便今后改过自新。

  小学总复习:

积累与运用——

  谚语、歇后语、俗语、名言警句、对联

  【知识要点】

  1.谚语。

谚语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现成语。

谚语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

(1)农谚;

(2)气象谚;(3)生活常识谚;(4)学习谚;(5)品行谚。

学习时,要注意它们的适用语境。

  2.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指出本义。

一般分为寓意歇后语和谐音(双关)歇后语两类。

  3.俗语。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

  4.名言警句指一些名人或不是名人的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有警世作用的比较有名的言语。

名言警句根据反映的主题的不同可分为“热爱祖国”“珍惜时间”“刻苦读书”“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等类。

  5.对联。

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雅称“木盈联”,俗称“对子”。

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

一是字数要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性要相当;三是结构要相称;四是节奏要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另外,对联中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只是在重叠时要注意上下联相一致。

但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基础题】

  1.成语对对子。

(注意要对仗工整)

  粗茶淡饭()流芳百世()井然有序()固若金汤()精雕细刻()雪中送炭()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补写成完整的谚语。

  ①晚霞行千里②始于足下③须问打柴人④老大徒伤悲⑤行万里路

  ⑥下笔如有神⑦铁杵磨成针⑧等于瞎胡混⑨台下十年功⑩积水成河

  

(1)读万卷书,。

(2)早霞不出门,。

  (3)积沙成堆,。

(4)种地不上粪,。

  (5)千里之行,。

(6)只要工夫深,。

  (7)读书破万卷,。

(8)台上三分钟,。

  (9)欲知山中事,。

(10)少壮不努力,。

  3.找出a,b两组中对应的歇后语。

(用序号表示)

  a.①门缝里看人②一口吃个麻花③芝麻开花

  ④八仙过海⑤飞机上放鞭炮⑥一只筷子吃藕

  ⑦小葱拌豆腐⑧姜太公钓鱼⑨外甥打灯笼

  ⑩十五只吊桶打水?

老虎挂佛珠?

擀面杖吹火

  ?

霸王别姬?

飞蛾扑火?

大海捞针

  b.①一窍不通②迫不得已(无可奈何)③自取灭亡

  ④假慈悲⑤无处寻⑥把人看扁了

  ⑦空想(响)⑧专挑眼⑨节节高

  ⑩七上八下?

各显神通?

一清(青)二白

  ?

愿者上钩?

照旧(舅)?

干脆

  4.选择合适的俗语填空。

  东道主老油条门外汉三脚猫主心骨智多星阶下囚唱双簧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把两个人一明一暗、一唱一和配合行动的称为。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把圆滑世故的人喻为。

  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把技艺不湛,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5.请你想想下列各种人的性格特点,然后对号入座,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粗心大意的人应声虫

  思想陈旧的人糊涂虫

  目不识丁的人纸老虎

  随声附和的人睁眼瞎

  外强中干的人马大哈

  无原则调和的人老古董

  没有骨气的人和事老

  不明事理的人软骨头

  6.根据积累填写四大名著中的人名。

  

(1)()打()——个愿打一个愿挨

(2)()遇蒋干——倒了大霉

  (3)()上梁山——官逼民反(4)()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5)()葬花——自叹命薄(6)()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7)()大闹天官——慌了神

  7.以下每句歇后语中均用了历史人物的名字——包公、王佐、司马昭、华佗、姜太公、赵匡胤、郭子仪、梁红玉、包勉、孙武、诸葛亮、杨五郎、赵子龙、袁世凯、唐僧、韩信、穆桂英,请你将他们分别填入下列歇后语中。

  

(1)()做寿——全家都上

(2)()行医——名不虚传

  (3)()断臂——留一手(4)()用兵——以一挡十

  (5)()之心——路人皆知(6)()下棋——独一无二

  (7)()钓鱼——愿者上钩(8)()击鼓—-贤内助

  (9)()用兵——虚虚实实(10)()斩()——正人先正己

  (11)()削发——半路出家(12)()打仗——常胜

  (13)()上西天——一心取经(14)()吹笛子——不同凡响

  (15)()挂帅——阵阵不乱(16)()做皇帝——短命

  8.在括号中填上十二生肖名,组成完整的歇后语。

  ()角上抹油——又尖又滑()鼻子插葱——装象

  ()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进书箱——咬文嚼字

  ()的尾巴——长不了()王爷跳海——回老家

  ()伴虎睡一靠不住()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口拔牙——胆子大()吃黄鳝——比长短

  ()照镜子——得意忘形()尾巴搓绳——不合股

  9.用线连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没安好心

  黄鼠狼给鸡拜年摸不得

  老虎的屁股一言不发

  秋后的蚂蚱长不了

  刘备借荆州大眼瞪小眼

  张飞穿针有借无还

  10.结合语境填写恰当的歇后语。

  

(1)小花在我们班是出了名的抠门儿,同学们常常说她是。

  

(2)小明考试不及格,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真是紧张极了。

  (3)李大爷自从承包了村里的果园,家庭收入翻了一番,生活水平是,每天他脸上都乐呵呵的!

  (4)姐姐性子直,总是快人快语,妈妈经常说她是。

  (5)我热心地帮小伟指出错误,他却一点不领情,反而讥笑我说:

“。

”我也很生气地说:

“。

  11.下面句子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人们总是从不断犯错误中增长知识,“”,便是这个道理。

  a.吃一堑,长一智b.满招损,谦受益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d.失败是成功之母

  12.根据要求写名言。

  

(1)告诉我们有时批评的话语虽然尖锐,但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用处的名言:

  

(2)告诉我们与其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的古代名言:

  (3)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意见的古代名言:

  13.读读下面的名言,并按要求归类。

  ③志当存高远。

④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⑤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⑥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⑦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⑧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⑨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⑩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1)珍惜时间的:

(2)读书学习的:

  (3)关于品格的:

(4)关于志向的:

  14.请结合你的读书感悟,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非问无以广识。

(不问就无法增加学识)

  15.理解下面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a.多读b.多练c.多问d.多思

  16.将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东西越用越少,。

(2)麦望四月雨,。

  (3)为人一身正气,。

(4)人美在诚信,。

  (5)。

(6)。

  (7)兵败如山倒,。

(8)疾风知劲草,。

  (9)观棋不语真君子,。

(10)三分靠教,。

  17.读一读,连一连。

  喜送金蛇迎骏马欣传赤子颂明时

  银蛇起舞千山秀瑞马奔腾万户春

  玉蟒方舒千里圆神驹更上一层楼

  最爱东山晴雪后软红光里涌银山

  18.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

一弹流水一弹月。

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

  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初雨春妩媚

  19.有这样一副对联,用了拟人手法,写得很妙,耐人寻味,曾经使很多人一时为难,填不

  上对联中的缺字。

你认为填什么字最合适?

  青山原不老为()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皱面

  20.写出下列对联歌咏的古人的名字。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3)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5)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1.根据对联,在括号里填写相应的店名。

  店名:

①环卫所②石灰厂③照相馆④乐器店⑤刻字店⑥废品收购站⑦粮店⑧镜子店⑨馄饨店

  

(1)():

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2)():

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

  (3)():

六书传四海,一刻值千金。

  (4)():

我岂肯得新忘旧,君何妨以有易无。

  (5)():

但愿得来心共照,自然看去眼同明。

  (6)():

炼尽阴阳出火坑,留得清白在人间。

  (7)():

宇内江山,如是包括:

人间骨肉,同此团圆。

  (8)():

清洁人,清洁心,清清洁洁清世界;光明地,光明路,光光明明光新天。

  (9)():

美好回忆永驻,当年形象犹新。

  【拔高题】

  1.这里有12个成语请大家补充,填进去的12个字连起来将会组成一句格言,请将这句格言写下来。

  ()教无类()大才疏()期而遇

  ()劫难逃()富力强()山流水

  ()济于事()同道合()前绝后

  生龙()虎()战百胜()寒三友

  组成的格言是:

  2.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写序号)

  

(1)吃一堑,。

(2)不经一事,。

  (3)一年之计,一日之计。

  ,十根筷子坚如铁。

(5)人心齐,。

  a.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的:

  b.说人民群众团结力量大的:

  c.比喻做事早计划早安排的:

  3.你能写出下面含有十二生肖的用来写人的词语吗?

  

(1)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

()

  

(2)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

  (3)比喻外貌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

  (4)比喻温顺善良、非常可爱的人。

()

  (5)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

  (6)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

  (7)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

  (8)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

  (9)比喻活泼好动、随机应变的人。

()

  (10)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

  (11)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

  (12)比喻懒惰的人。

()

  4.将下列俗语补充完整。

  

(1)五字俗语。

  物以()为贵换()不换()小()见大()

  无巧不成()老牛拉()()久旱逢()()

  

(2)六字俗语。

  恭敬不如()()挂()头卖()肉冤有头()()()风马牛不()()有眼不识()()放长线钓()()

  (3)七字俗语。

  打破沙锅()()()小不()则乱()()

  此地()()三百两初生()()不怕()

  近水楼台()()()横挑鼻子竖()()

  (4)八字俗语。

  狗嘴里吐不出()()江山()()本性()()

  5.仿照例子,完成下面的对偶句。

  例:

万水千山——五湖四海

  老虎不怕山高——鱼儿不怕水深

  尺有所短——菜刀越磨越快——好花不浇不盛开——恶语伤人六月寒——

  6.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

  

(1)()

  

(2)?

()

  (3)()

  7.给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名人名言。

  

(1)看到自己的朋友虚度时光,不好好学习,你会用这样一句名言告诫他:

  

(2)来到阅览室,看到同学们正在专心地读书,我不禁想起了有关读书的名言:

篇二:

名句谚语歇后语积累填空

  名句谚语歇后语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声声入耳;

  ____________,事事关心。

  2._______,泰山移。

  3.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春满园。

  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非常精练、非常有表现力的一种固定词组。

  成语的特点:

  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意义不是几个词的词义的简单相加,而有它的整体意义,只看字面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真正含义。

如“添油加醋”,并不是指“做饭时添点油,加点儿醋”,而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可见成语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2.结构的定型化

  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也有少于或超过四个字的,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

成语作为一个意义单位长期使用,它的结构形式也逐渐固定、约定俗成。

所以,成语的词序一般不能任意变换,字眼不能随便改动。

  成语的来源

  1.寓言故事的缩写

  如: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滥竽充数刻舟求剑

  2.历史事件的概括

  如:

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图穷匕现三顾茅庐卧薪尝胆

  3.古书中词句的摘引或改写

  如:

千钧一发擒贼先擒王口若悬河

  4.历代俗语流传

  如:

掌上明珠山穷水尽锦上添花张冠李戴水落石出亲如手足

  成语的运用

  在运用成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成语的意思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要透彻了解成语的意义。

如“斩钉截铁”,不能

  只从字面理解为“把钉子砍断,把铁割断”,而是表示“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如果我们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就会用错。

  △.注意成语的规范性,不得随意换字、增减字。

  △.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能乱用。

  例如“绘声绘色”形容叙述生动、感人,是褒义词;而“天花乱坠”,虽然也指语言描绘生动,但含有贬义,不能混用。

  △.注意书写和读音的正确。

在成语中,有一些字要注意写对读准。

如“刚愎自用”中的“愎”,“深恶痛绝”中的“恶”等字容易读错;“川流不息”、“再接再厉”、“发愤图强”中的“川”、“厉”、“愤”容易写成“穿”、“励”、“奋”等,要特别注意。

  谚语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含义深刻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谚语大致表示一个判断和推理,或反映某种道理。

谚语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

如: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一堵防风墙,十年丰收粮。

  △.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

  △.春雨贵如油。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朝霞行千里,晚霞不出门

  △.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

  2.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如: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歇后语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一种特殊的固定词组,前一部分是一个比方,后一部分是对

  这个比方的解释,正意在后一部分,诙谐而形象。

  歇后语通过前一半生动活泼的比喻。

用具体、浅显的事物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

有些人办事方式方法运用不当,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歇后语分两类:

  △.一类是喻义歇后语,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类是谐音歇后语,如“外甥打灯笼——照舅”。

  我们写文章时,歇后语不能用得太多太滥,否则会影响文章的严肃性,显得油滑。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每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

  句子的一般结构

  句子都是由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语法规律组成的,我们就可以根据语法规律,剖析出不同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句子成份。

句子成份主要有: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独立语。

在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主语、谓语、宾语。

  1.主语和谓语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可以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指明所要说的是什么或什么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是主语部分。

后一部分说明前一部分如何如何,回答“做什么”或“怎么样”一类的问题是谓语部分。

主语部分的中心词叫主语,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叫谓语。

例如:

  春天||来了。

  阳光||灿烂。

  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各类实词都可以做主语。

最常见的是名词、代词作主语。

如:

  小鸟||飞走了。

  这||是什么树?

  我们||走吧!

  词组也可以作主语,如:

  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很多客人。

  我和妈妈||逛商场。

  各类实词也都可以做谓语。

最常见的是动词、形容词作谓语。

如:

  万里长城||十分壮观。

  同学们||在踢足球。

  词组也可作谓语。

如: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吸饱雨水的树枝||垂下来。

  2.宾语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的连带成分叫宾语。

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可以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如:

  孩子们||在堆雪人。

  小明和伙伴们||打篮球。

  我||喜欢他。

  词组也可作宾语。

例如:

  他||从小就喜欢研究自然。

  海上风暴||是很可怕的。

  宾语有时也可以是一个复句形式。

如:

  我们||都明白了: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在划分句子成份时,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隔开,主语用“=”表示,谓语用“”表示,宾语用“”表示。

  句子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目的不同,即语气不同,可以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陈述句

  用来告诉别人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陈述句的语调是平调,在书面语的句末一般用句号。

如:

  今天我们学校去春游。

  小明的爸爸是工程师。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2.疑问句

  用来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

疑问句句尾语调上升,常常带有疑问词“呢、吗、呀、么?

?

”。

疑问句书面语的句末用问号。

如:

  这是什么地方?

  同学们愿意去吗?

  你知道鸟为什么能飞上天吗?

  这里所讲的疑问句都是有疑而问的,还有一种无疑而问的句子,叫反问。

反问并不是真正提出问题要求听话人来回答的,而是为了加强说话的力量而采用疑问的方式,它实际上是陈述句的一种强调的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问句。

  3.祈使句

  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或劝阻等意思的句子叫祈使句。

祈使句书面语的句末一般都用感叹号。

例如:

  把枪放下,举起手来!

  请再说一遍!

  不许随地吐痰!

  4.感叹句

  用来抒发强烈感情,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感叹句书面语的句末用感叹号。

如:

  这里多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