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思考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436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金融学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金融学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金融学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金融学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思考题.docx

《金融学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思考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思考题.docx

金融学思考题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形式有哪些?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2.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如何?

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价格标准:

由价值尺度派生,货币的计量单位圆角分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有哪些特点,作用如何?

1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

2货币仅仅作为交换的媒介,在交换中转手即逝。

4.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点与作用?

特点:

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积极的:

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5.货币形态的演变。

实物、金属、信用、银行券、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6.货币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确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辅币及其规格);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无限法偿);

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权限与流通程序。

7.作为币材一般有哪些要求?

价值高、易于分割、易保存、易携带

8.什么是本币、辅币,它们的铸造与偿付特点如何?

本位币:

即主币,是一个国家(地区)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也是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

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

9.什么是“劣币驱除良币”?

当劣币出现于流通之中时,人们把足值货币收存起来

第二章信用

1.信用的特征。

Ø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Ø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Ø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2.如何认识信用与货币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彼此独立发展的阶段.

▲彼此联系,相互促进阶段:

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和规模;信用的发展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

▲相互融合阶段:

现代经济中几乎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几乎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二者融为一体时------金融,即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

同时,货币和信用这两个范畴依然存在。

3.信用的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

4.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作用:

▲有利于生产和流通过程的顺畅;

▲加速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资本周转.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授信数额和规模受债权人拥有的资金量的限制;

▲只适合于有商品交易往来的企业;

▲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受商品流动方向的限制

▲商业信用有期限限制,一般用作企业短期性融资.

▲有可能带来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5.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二者的关系如何?

银行信用的特点

▲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

▲借贷的对象即信用的载体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且在期限上相对灵活

关系: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战略伙伴”关系。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在商业票据贴现过程中发行了银行券,创造了适应全社会经济发展的流通工具——信用货币

6.什么是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二者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直接融资是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优点:

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可根据各自条件融资;

2、资金供求双方形成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受到债权人的直接监督,有利于资金利用效益的提高;

3、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发行股票,有利于筹集较为稳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

★缺点:

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2、在直接融资方式中,资金供给者独自承担风险,其风险比间接融资大(缺少中介的缓冲)。

间接融资:

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优点:

1、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

2、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多样性,有利于融资风险的分散,因此间接融资的风险较小。

★缺点:

由于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媒介,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同时筹资者在资金使用上约束和压力较小,可能导致资金使用的效率不高

7.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积极的作用:

(1)现代信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信用活动从资金上为现代化大生产提供条件。

(2)现代信用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信用使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转移

(3)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4)信用工具的流通加速了资本的周转。

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的出现。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

经济泡沫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

8.什么是商业票据的背书转让。

票据收款人在票据背面签名盖章,将未到期票据转让给他人

9.什么是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

10.消费信用的作用与制约因素。

消费信用的作用:

促进商品销售,有利于再生产;

扩大即期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

1、总供给能力与水平。

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

3、资金供求关系。

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1.利率及其表现形式。

1.利率,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2.表现形式:

A、年月日率B、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C、实际与名义利率

D、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E、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

2.什么是基准利率。

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是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

4.利率的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

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的分析实际上都是论证利率水平为什么趋高、趋低,而不是论证决定平均利息率必然处于哪一点的规律。

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的实际利率理论:

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投资不变,储蓄增加,均衡利率水平下降;储蓄不变,投资增加,则有均衡利率的上升。

5.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

通货膨胀、违约、流动性、期限、政策性风险

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平均利润率

◆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

◆预期通货膨胀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国际收支状况

◆宏观经济形势

◆借贷期限长短、风险大小、国际利率水平、一国经济开放程度、银行成本、银行经管理水平等。

6.利率高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如何?

7.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

即期利率是指对不同期限的债权债务所标明的利率(复利);

远期利率则是指隐含在给定的即期利率之中,从未来的某一时点到另一时点的利率。

第四章外汇与汇率

1.汇率及其标价法。

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叫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

v基本汇率。

即本国货币与关键货币的汇率。

◆选择的关键货币一般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在本国的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

◆第二,在本国外汇储备中占比重最大。

◆第三,在国际上普遍被接受。

v套算汇率。

也称交叉汇率,是指本国货币对非关键货币的汇率,是本国货币以关键货币作为中介而推算出来的汇率。

3.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v即期汇率,也叫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v远期汇率,也叫期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后,约定在两个营业日后的某个时间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v若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就表明远期外汇升水;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则表明远期外汇贴水;若二者相等,则为平价。

4.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

v买入汇率,也称外汇买入价,是指银行向客户或同业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v卖出汇率,也称外汇卖出价,即银行向客户或同业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v另外,外汇汇率还有中间价和现钞价。

v中间价也叫中间汇率,是买卖价的平均数,中间价=(买入价+卖出价)÷2。

v现钞价是指银行买卖现钞时所使用的汇率,银行在买卖外汇现钞时通常也有买入价与卖出价。

5.汇率的作用与风险

作用:

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入流出、产出和就业

汇率的波动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资源配置

6.汇率波动的经济后果和影响因素

v该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

v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v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

第五章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特点:

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功能:

帮助实现资金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的调剂,实现资源配置

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

确定价格:

发挥提供流动性的功能。

降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2.货币市场的构成。

货币市场是短期融资市场的统称,其子市场主要包括:

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

回购市场

3.资本市场的构成。

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的类别。

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5.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的联系与区别。

期货交易也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与远期合约相同。

区别在于:

◆远期合约的交易双方可以按各自的愿望对合约条件进行磋商。

◆而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都有标准化的特点。

而远期合约一般是在场外交易的。

第六章金融中介概述

1.银行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央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2.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1.从市场定位看,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而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的核心;

2.从融资方式看,投资银行服务于直接融资,而商业银行则服务于间接融资;

3.从业务重心看,投资银行的业务重心是证券承销,而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是存款和贷款;

4.从基本收入或利润来源看,投资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佣金,商业银行的利润则主要来自存贷款利息差;

5.从经营管理策略或方式上看,投资银行倾向于业务开拓和获取风险收益,而商业银行则倾向于稳健经营。

3.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它们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何在?

定义:

由政府投资设立,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

①资本来源不同。

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门领导。

商业银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业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②资金来源不同。

政策性银行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从民间借款。

而商业银行以存款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③经营目的不同。

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支持某些部门的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相应的产业部门关系密切。

而商业银行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范围广泛。

4.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体系,其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异同。

保险、租赁、投资、金融公司、信用合作社

 

能否吸收活期存款

业务范围

能否“创造”货币

商行

综合性金融服务

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不能

较为狭窄和专门化

不能

5.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政策性银行

商业银行

其他金融机构

a)保险类金融机构

b)信托类金融机构

c)外资金融机构

第七章存款货币银行

1.商业银行的作用

(1)充当企业之间的信用中介,这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货币资本。

(2)充当企业之间的支付中介,由此可加速资本周转。

(3)变社会各阶层的积蓄和收入为资本,这可以扩大社会资本总额。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外来资金:

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其他银行和货币市场拆借及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其他负债业务—短期资金占用、发行金融债券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贴现业务、贷款业务、租赁业务、证券投资

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

银行办理中间业务时,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

最常见的是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等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经营活动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无风险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有风险业务。

●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承兑业务、信托业务

代理融通业务银行卡业务

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4.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按经营模式可将商业银行分为职能分工型银行和全能型银行

●职能分工型模式我们称之为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全能型模式则称之为混业经营、混业监管。

5.金融创新及其动因。

概念:

1、金融领域内出现的,有别于既往的新业务、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新市场与新制度安排的总称2、引进新的金融要素或已有要素的重新组合

动因:

技术进步、规避风险、为了逃避各国严格的金融管制、竞争【争夺市场和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6.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 指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派生存款 又称转来存款,是商业银行将其原始存款运用于资产业务后所形成的存款。

7.最简单的存款货币的创造原理。

存款货币创造是指存款货币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8.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与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第八章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国家机关,是一个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职能:

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2.中央银行在支付体系中的作用。

(1)作为支付体系的使用者。

作为支付体系的成员

(3)作为支付服务的提供者。

  (4)作为公共利益的保护人。

3.中央银行与一般金融机构的区别。

 

差异点

中央银行

一般金融机构

地位

一国最高金融管理当局

一般企业(公司)法人

经营目的

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实现

政策和社会目标

以营利为目的

业务对象

只对政府、金融机构

企业、居民等社会各部门

享有权限

享有国家赋予的各种特权

无特权,彼此间平等竞争

履行职能的手段

可并用法律、行政、

经济手段

只能通过业务活动

活动领域

宏观金融、经济领域

微观金融、经济领域

4.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也叫强力货币、高能货币,通常指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可为流通服务的信用货币,即货币供给。

将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货币乘数。

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则有下式:

●MS=m·B

5.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及其作用的发挥。

经济形势

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

(总需求>总供给)

经济萧条

(总需求<总供给)

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6.中央银行的其他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信贷给予的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

●不动产信用控制

●优惠汇率和预缴进口保证金

7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

●中央银行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

第九章通胀与通缩

1.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市场机制是否直接起作用区分为公开型与隐蔽型

按价格水平上涨速度区分为:

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疾驰的或飞奔的通货膨胀

恶性的或脱缰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

成因;需求拉上说、成本推动说、供求混合推动说

对策:

1、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提高再贴现率和准备金率、卖出债券收回货币

2、紧缩的财政政策,如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3、工资政策,冻结工资4、指数化政策

3.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财富分配效应)

4.通货紧缩的界定。

通货紧缩是对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经济过程的概述——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成为经济走向、趋势的物价疲软乃至下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