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因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364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区位因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城市区位因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城市区位因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城市区位因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城市区位因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区位因素.docx

《城市区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区位因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区位因素.docx

城市区位因素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高三课时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地理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城市的区位因素

本节主要讲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教材用了五幅图来展示资源、交通、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重点:

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教材第一段(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工业革命后,随着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内容是重点,它是下列众多工矿城市出现的依据。

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讲解: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城市布局:

自然资源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必须通过一定的生产力来起作用,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位于荒无人烟地区的资源也有能力开发利用,城市布局随之而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一批新城市。

(2)自然资源是一部分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着以工矿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矿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前景,即工矿业的发展与工矿城市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求发展。

例如:

门头沟煤矿资源的减少使得人口的减少。

东北森林城市——伊春内蒙古草原城市——锡林郭勒等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矿产与城市区位

主导矿产

主要城市

煤矿

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中国大同、阳泉、抚顺、开滦。

石油

英国阿伯丁,中国大庆、玉门、东胜

铁矿

中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

金矿

南非约翰内斯堡

2.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

(1)从城市分布趋势上分析——沿交通线设城(如株洲市),这主要是从交通运输的基本性质和作用上说的,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乡村与城市、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在促进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株洲市是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开通后形成的城市,故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2)历史进程中考察——交通工具的革新、交通线路的改变,引起城市分布局的变化。

例如:

古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交点上,演变到现代的铁路、公路沿线出现一批城市。

(3)一个地区来考察,因交通线的变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的衰落或新城市的迅速发展。

例如石家庄的发展

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

运输方式

选择

实例

南船北马

南方城市沿江河发展

北方大多在大道汇合处

宜宾、重庆、武汉、

邯郸

公路、铁路运输

公路、铁路枢纽

公路、铁路沿线

株洲、石家庄、郑州

海洋运输

沿海分布

秦皇岛、大连、青岛

关于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的区位,可作为城市职能去了解。

如政治职能的首都,军事城市在古代较突出如嘉峪关、广东虎门、塘沽,宗教城市麦加、梵蒂冈、拉萨等。

难点: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也不例外。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条件下曾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因为这些因素本身的变化,以及受社会进步、科技发达、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导致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可能产生三种变化:

(1)有些因素的影响减弱了,如军事、宗教等。

(2)有些因素仍产生着巨大影响,如交通、自然资源(不过在地域上也有很大变化)。

(3)新的因素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而这些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着。

概念释义:

[科学城]日本东京东北60千米处,新建了筑波科学城,它是以知识密集、科技密集、环境优美而著名的新兴城市。

美国在旧金山东南50千米处建立了以电子工业研究和制造的“硅谷”工业中心,日本把九州岛建为:

“硅岛”,德国在位于巴伐利亚高原的慕尼黑建立“硅原”(为宇航、电子工业中心)。

我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兴建科学城。

科学技术愈进步,智力和知识在城市区位因素中所产生的作用就愈来愈大。

图6-14株洲城市的发展此图是株州城区面积发展变化示意图,说明城区面积的变化及城市的兴起、发展和铁路交通的关系。

株洲市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下游。

解放初期市区面积只有1.5平方千米,现在市区面积发展到52平方千米。

长达10千米的建设大道贯穿市区南北,横跨湘江的株洲大桥将河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与老城区连成一体。

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江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站之一,株洲北站是长江以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

从图中可以看出,株洲是位于我国南北干线京广铁路与东西干线浙赣铁路、湘黔铁路的交汇处,是一个典型的铁路枢纽城市。

阅读该图的目的是要明确近代以来铁路的修建促使了株洲市的诞生和发展,同时又要分析城市分布与湘江的关系。

读图步骤有以下四条:

(1)找出通过株洲的铁路干线。

(2)分析1949年以前用地与铁路的关系。

(3)分析现在城区分布与铁路线的关系。

(4)分析城区区位与河流的关系。

符合南方沿江建城的规律。

6.4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节主要研究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能够运用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可列表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注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

重点:

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1城市化的内涵、标志、表现特征

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标志

①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1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②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即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

2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乡村

城市

提供粮食、蔬菜、工业原料

提供农业机械、工业用品

提供第三产业多项服务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因为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

(2)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发展的。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

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趋势有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发展趋缓、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发展中。

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难点:

阅读图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阅读图6-18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说明城市化的地域城市化过程。

图6-1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1)明确读图目的。

该图反映本世纪,尤其是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2)熟悉坐标值和图例。

读出某年份世界总人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人口数及其城乡人口的比重,大致了解图像所表示的内容。

(3)读出各年份世界总人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

(4)读出发达国家不同时期城乡人口数量及其比重,分析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5)读出发展中国家不同时期城乡数量及其比重,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6)用折线将不同年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柱连接起来,分别比较两种国家农村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

图6-18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

此图由同一幅、同比例的1911年、1949年、和1990年三个年份的上海城市用地示意图组成,反映了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

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上海城区都集中分布于黄浦江的西岸,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区面积用绿、粉、黄三种颜色表示,城区面积的动态变化一目了然。

从上海城区面积的变化,了解上海的城市进程,同时加深对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的理解。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浦东经济开放区的开发和建设,城区迅速向黄浦江东岸扩展,昔日人烟稀少的浦东逐渐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大纲的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由于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无限制地扩大,在城市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些消极作用,如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

教材结合实例,分析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为主的环境问题。

接着以上海市为案例,分析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从城市规模、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城市环保三方面展开。

重点: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城市是人工化环境,城市的主体是人类,人与环境的矛盾是非常尖锐的,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①环境质量下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

要清楚:

几种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可列表加深认识

污染源

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浪费给上下班工作和生活带来便。

住房困难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③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原因(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生产、生活活动频繁)——认识出现的现象——产生的后果。

自从1999起近几年的综合题几乎都有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内容。

例如:

读北京市空气质量周报,完成下列要求:

(1)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有时还出现、等大气污染现象,危害人体健康。

(2)造成城市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①、②、③。

(3)表中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前门地区,最低的是定陵地区,其原因是

(选择填空)。

A.城区人口多,燃煤量大

B.定陵地区地处山前地带,地下水丰富

C.城区高大建筑物多,不利于扬尘扩散

城区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

(4)北京市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选择填空)

A.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B.整治交通线路,保证道路畅通

C.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D.三环路以内限制使用燃煤炉灶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做法

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上问题,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后提出解决的三项措施。

这些措施多为政府行为,也有市民行为。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如:

上海的浦东新区、北京的郊区县城市化,工厂和一些企业向郊区迁移。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结合北京市近年来的城市道路及居民小区的建设,谈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强调城市环境问题时认为造成的,重在“治理”二字。

例如,扩大绿地面积——植树种草——修建林阴大道、草坪广场、街心花园等。

此项措施与市民的行为关系密切。

所谓绿化面积小、人均居住面积少、交通拥挤等,都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关。

城市发展的方向:

建设生态城市,贯彻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针。

难点:

城市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活力——创新能力从经济效益着眼:

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现代城市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因为①只有创新才能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它是个各城市谋求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②依据城市所在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新产业、调整企业产品结构,重点开发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多品种、多功能、高档次、智能化、节能化、无污染的产品,是城市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

③城市的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增长质量,由粗放型向集约经济转化,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质量,才能使城市经济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是线性的、不可循环的。

会产生许多废物,污染环境。

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提出理论和做法是:

①工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学原理②废物零排放——工业共生例如:

美国田纳西州的小城——查塔努加是世界上首先实现废物零排放的工业园区。

3.城市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提出“城市美化运动”。

英国出现“田园城市”,日本建设“信息化城市”和“技术集成城市”、“海上城市”等。

4.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住区:

有关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几个观点:

①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前提——创造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

②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关键——促进经济发展与消除贫困。

③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基本原则——立足国情、民情,由各国、各地自主决策,创建各具特色的主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④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方针——城市和乡村并重,保证全球人居条件整体、平衡的改善。

⑤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必由之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⑥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合作。

[数字城市]即是: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

通俗的讲,是指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

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

其感觉就向漫步在现实的街道上或是乘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

学习方法与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1.观察分析:

乘车从车窗口眺望,沿线有些路段农村聚落密集,有些地段农村聚落稀少,想一想,这与哪些经济因素有关。

2.联系生活:

我国南方乡村房屋多斜顶,北方乡村房屋多平顶,想一想,这与降水有何关系。

3.读图分析:

读图6-9、图6-10(教材50页),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分析这两个城市都具有哪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

4.对比分析:

比较图6-4与6-7(教材46页、48页),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与现代城市分布有何变化?

北京是我国首都,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比分析说明这两个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5.想象能力:

新建一个城市,受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其中哪个因素应当在城市的形成发展中优先考虑?

并说明理由。

6.判断能力:

分析图6-11(教材50页)中A、B、C三个聚落,哪个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7.比较研究: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列表比较:

国家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8.社会调查:

班级或小组调查了解自己居住的城市或乡村存在着哪些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设想。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城市和乡村的环境要从个人做起、家庭做起,时时处处付诸于行动,从小培养学生树立环境意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3年6月20日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为广大青少年做现场科普讲座,其时天宫一号内的环境特征有

①强辐射②微重力③有空气④超低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和外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

A.水星、金星B.金星、火星C.火星、水星D.火星、木星

3.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对地球的影响有

①加剧土地荒漠化②导致地表气温下降

③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④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对流层的厚度因纬度不同而不同,下列纬度地带中对流层最厚的是

A.30°~40°SB.50°~60°SC.0°~10°ND.75°~85°N

5.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些,这是因为多云的夜晚

A.大气逆辐射强B.大气反射强C.地面辐射强D.地面散射强

6.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通常出现春汛,其主要原因是河流补给来源于

A.雨水B.地下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

7.“春雨贵如油”这句农谚形容的是春旱严重地区雨水对庄稼生长的重要性,其最适用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东北地区D.华北地区

8.右图为“太平洋东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地层年龄范围,单位为100万年,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洋脊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9.直接获取气象云图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10.导致上海6月份降水量偏多的天气系统主要是

A.准静止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11.由于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12.陕西靖边有一种红砂岩沉积地貌,砂岩上的纹路颇似波浪,该红砂岩层的特征之一是

A.岩石矿物晶体颗粒较粗

B.岩石表面多气孔

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

13.右面等高线地形图中有一火山口湖,该湖位于图中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14.左图所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1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多见于

A.流水地貌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蚀地貌

16.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及各个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的地区适宜发展为

A.商业区B.居住区C.工业区D.风景区

17.下列纬度地带中,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总量比例最高的是

A.0°~20°SB.0°~20°NC.20°~40°SD.20°~40°N

18.我国西北地区比东北地区人口容量小,其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

A.人均消费水平低B.光热资源少C.水资源匮乏D.土地面积小

19.下列工业中,属于能源主导型工业的是

A.有色金属冶炼B.石油化工C.飞机制造D.电子装配

20.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下降的区位因素是

A.技术B.资源C.信息D.人才

2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文化区是

A.四川盆地文化区B.云贵高原文化区

C.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D.东北黑土文化区

22.在四大洋沿岸均有分布的世界文化圈是

A.东亚文化圈B.西欧文化圈C.太平洋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

23.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两个国家是

A.甲和乙B.丙和丁

C.乙和丙D.甲和丁

24.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发达国家人为地设置贸易壁垒,抑制来自他国的商品进口,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简化海关进口手续②制定苛刻技术要求

③增加相关环保措施④降低进口商品关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右图为200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阴影部分)与预测的205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对比,由图可见21世纪上半叶我国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人口规模明显缩减

C.老龄化趋势逐渐增强

D.青少年比重趋向增大

26.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看,郊区化阶段

A.晚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增加

B.早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增加

C.晚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减少

D.早于逆城市化阶段,城市总人口减少

27.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的农业地域类型多为

A.水田农业B.旱作农业C.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D.地中海型农业

28.世界农业生产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现代农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①全面施用有机肥料②化肥农药使用量大

③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高④资源利用率和科技含量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9.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与北美工业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最大劣势在于

A.交通和集聚B.原料和燃料C.市场和集聚D.交通和技术

30.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当地人口出生率下降B.当地农业人口减少

C.大型水利工程建设D.第二产业迅猛发展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0分)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地运行位置、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31.按天文四季的划分,今年清明节(4月4日)属于季,寒露(10月8日)属于季。

(2分)

32.今年夏至日(农历五月十四)的月相接近于,当天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的潮汐现象接近

;当天广州(约23°N,113°E)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度。

(4分)

33.从小满到小暑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从小暑到立秋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变化趋势是_______。

(4分)

(二)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问题。

(12分)

34.图中洋流①按成因属于,其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作用;洋流①对西欧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流②按水温的相对高低属于,其加剧了非洲北部西海岸的化。

(6分)

35.图中的渔场名称是________。

该渔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________在该海域交汇,导致海水发生搅动,下层的被翻到表层,有利于_____的生长,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了大批鱼群。

(4分)

36.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但是令后来的航海者感到奇怪的是,相对于航线B,航线A的路程更短,用时却更长。

这主要是航线A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影响,航行逆风逆水。

(2分)

(三)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国。

材料二:

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年小麦进口量300万吨左右,是世界主要的小麦进口国。

 

37.甲、乙两地是世界小麦的主产区,比较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完成下表。

(7分)

甲地

乙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38.地处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每年大量进口小麦,其主要原因是两国均处热带,全年炎热,降水充足,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因此不适合小麦的种植。

(2分)

39.美国小麦带是美国小麦的主产区,其属于哪一农业地域类型?

简析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4分)

(四)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社会经济发达城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