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说课稿.docx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说课稿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的“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主要分四个方面来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程序。
请各位评审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部分内容: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该节内容是在“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数据的处理”之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化,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图形化处理分析,是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重要内容。
该教材是沿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分章节介绍,每章的前言都各描述了本章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虽然很短,但有助于我们掌握整章内容的主旨。
依据我校的软硬件实际情况和我校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我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如下:
教学目标
1.掌握在Excel中插入图表的方法。
2.理解三种图表即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表示数据的优势,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图表对数据进行图形化。
3.体验并理解数据图形化对于数据分析、揭示事物特性、规律和本质的意义。
4.培养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教学重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恰当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倡导探究性学习,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硬件资源:
电脑室,具备上网条件和黑板;软件资源:
excel、课件:
PowerPoint,通过教师机将相应的文件传到每台学生机。
)我在本课中采用了如下教法及学法指导。
二、说教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基本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我采用了讲练结合法、提问、讨论和演示教学法,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略了技术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还尽量设问,让学生思考不同图表之间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分析数据了解事物特征、规律和本质的意义。
三、说学法
学生已具备使用excel的基础知识,但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而教材是统一的,为了在教学中兼顾到每个学生,本人设计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合作、实际操作、自主探究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了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使学生形成了对表格数据图形化的理性认识。
最后由教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从而能够吸取他人之长处补己之短,培养多元化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
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本人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程序来完成。
具体为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分钟)
首先通过教师机展示课件,显示“小明家2006年支出情况”的统计表和三幅统计图。
学生观看,后由教师提问:
这三幅统计图的数据来自哪里?
(来自统计表)分别叫什么名称?
各有什么特点?
此类图表的用途和表达意义是什么?
如何制作呢?
进而导入新课:
本节课重点学习运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分别对表格数据进行图形化,并分析其数据隐含的真正意义所在,等等。
2.新授(17分钟)
任务一:
要求学生带着导入新课所设的提问阅读课本P76-P77,并思考讨论。
(3分钟)
任务二:
学生尝试回答问题。
(2分钟)
任务三:
教师展示不恰当的三幅图表让学生纠错(6分钟)
思考1:
用下图反映品牌的市场份额合适?
思考2:
用下图反映各门市杀毒软件销售数量合适?
思考3:
用下图反映品牌软件的单价合适?
任务四:
由教师解析评价小结任务一至任务三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给学生。
(3分钟)(用PPT课件展示以下内容)
柱形图:
由一系列垂直条组成,通常用来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
例如:
不同产品季度或年销售量对比,在几个项目中不同部门的经费分配情况,每年各类资料的数目等。
饼图:
在比较几个数据在其形成的总和中所占百分比时最有用。
整个饼代表总和,每一个数用一个锲形或薄片代表。
比如:
表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各单位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收集的藏书中每一类占多少等。
饼图虽然只能表达一个数据列的情况,但因为表达得清楚明了,又易学好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比较多。
折状图:
用来显示一段时间内的趋势。
比如:
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呈增长趋势的,另一段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对将来作出预测。
例如:
速度——时间曲线、压力——温度曲线、传输功率——传输距离曲线等,都可以利用折线图来表现。
任务五:
教师演示建立图表的一般过程(3分钟)
打开导入新课时用的“小明家2006年支出情况”统计表,教师分别操作演示几个不同类型的图表制作过程。
(这样的设计使教学内容前呼后应,起连贯的作用。
任务一至任务四解决了导入新课的前三个提问,任务五解决了导入新课的前最后一个提问。
)
[操作过程]:
选定表格的数据区域→应用“图表向导”工具→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扩展知识:
图表中每个元素如字体、颜色、位置等都可以根据需要和喜好进行设置,方法是在需要修改的对象上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相应的“*格式”命令,进行设置。
3.综合实践(自主探究)(20分钟)
教师巡视辅导,小组内互相交流(分四个小组)。
最后有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完成实践。
(联系实际生活,举出生活实例引入实践课题。
)
同学们课余时间喜欢玩游戏吗?
进而引出实践课题:
“某校不同年级学生玩游戏的类型情况”调查数据表,通过教师机分发此数据表到各台学生机,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对表格数据进行图形化。
任务二:
根据表格数据图形化,简要写一份“某校不同年级学生玩游戏的类型情况”分析报告,并简要进行文本信息加工,制成简报形式。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可以巩固旧知识。
)
某校不同年级学生玩游戏的类型情况(单位:
人)
游戏类型
小学
初中
高中
总计
小型游戏
560
450
610
1620
大型游戏
650
685
482
1817
其他
180
250
335
765
总人数
1390
1385
1427
420
4.展示作品,交流评议。
(4分钟)
组织学生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并根据评价指标进行组内互评,选出优秀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学习他人处理信息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多元思维。
自评:
按评价标准给自己作品打分。
组内互评:
小组内的同学根据评价的标准打分,评选出最好的作品上交到教师机指定的文件夹(作业)里。
教师:
展示优秀作品,并进行评析小结。
评价等级:
分A(优秀)B(良好) C(一般)三个等级。
评价表如下: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技术性
掌握不同类型图表的特点和用途,能恰当选用合适的图表类型;制成简报形式能体现一定的技术性。
创新性
图表和简报具有创新性,搭配文字说明,并进行了适当的美化工作。
协作性
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小组成员互助协作,较好地完成任务,并积极探索更多方法。
5.新授总结 (2分钟)
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通过表格数据的图形化,能够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提醒学生注意多元化处理信息。
综上所述教学程序,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对表格数据进行图形化后制成简报形式),但个别学生不够活跃、任务完成不够理想。
此外,教学内容适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如任务一至任务五解决了导入新课所设的提问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举出了“某校不同年级学生玩游戏的类型情况”实例,这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易入门。
通过综合实践这一教学程序,教学的重难点也就游刃而解了。
要是时间允许,数据源(数据统计表)由学生自己调查统计,这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图形化就会有更深的体会了,也便于开发课程资源。
(设计教学程序的反思)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请评委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