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169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docx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六年级二班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复习巩固12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能读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能认记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2、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复习巩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方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的方法。

使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能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4、复习巩固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演讲稿、读后感、建议书、简单的活动总结的方法。

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

1、复习巩固四种基本的句式: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正确地修改病句;扩句和缩句。

2、复习巩固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抓住说明性文章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方法。

复习难点:

1、复习巩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正确地修改病句;缩句;概括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复习巩固在作文中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三、复习措施1、扎实:

复习的知识以本学期必学知识为主,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为他们下一学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特别是后进生,更要从一点一滴抓起。

从字到词、句、篇,不放过任何的一点。

2、分层:

为了防止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了,在复习时与平时的教学一样,也要注意实行分层教学。

对优等生来说,设置一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延伸的或加深的题目。

而后进生,我们则应更多地开小灶,对本学期的知识给予补习与复习,扎实基础,为下一学期的后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深化:

复习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炒冷饭,而是温故而知新。

在复习时我们要立足于打实基础,有所创新。

我们仍然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旧的知识上进行深化,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新的见解。

4、拓展:

在复习时,学习的范畴不能拘泥于原有的知识,而应该有所拓展。

可以出现新的语言,新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进行见识和锻炼。

5、移情: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严格或以过多的作业来压学生,而是应该以多过平时的关心去关注学生。

多问问学生的困难,少一点训斥;多了解情况,少主观臆断;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少自作主张。

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更要多关心,多照顾。

四、使用教具:

多媒体课件五、复习形式:

总结规律、交给方法、集体练习、个别辅导、集体评讲、分类复习、分类检查。

六、课时安排:

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3课时(复习字词)教学目标:

1、掌握本册生字词字形,特别把难写的字掌握。

2、理解本册重点词的意思。

3、对本册中出现的字词的练习类型加以巩固和强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多音字会查字典,掌握字词字形、词义,能对字词进行灵活运用。

难点:

能改错别字;理解词义,会搭配词语和据词定义;近义词辨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读本册一二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

二、听写这两个单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1、回忆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2、教师出题,学生口头回答。

六、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读本册三、四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

二、听写这两个单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复习多音字。

1、找出课本中的多音字。

2、学生口头组词。

3、同桌互相出题练习六、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一、读本册五、七、八单元的生字和词语,读正音,请学生指出生字词中容易错的部分。

二、听写这三个单元的生字。

三、同桌互改。

四、学生总结易错的字,全班讲评。

五、复习同反义词。

1、教师口头出题,学生回答。

2、总结方法。

3、同桌互相出题练习。

六、教师小结。

第46课时(复习句子)教学目标:

1、复习把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会扩句和缩句,特别是会缩写把字句。

2、复习省略号的用法,了解省略号在指定句子中的用法,并练习使用省略事情和顿号。

初步学会使用破折号的用法和引号的又一用法。

3、复习修改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句子;会修改多种类型的病句。

4、复习仿效例句改写句子,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时间或地点移到句首等,感受不同的语气。

5、复习用清秀、悲痛、似乎、也许、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只有才、只要就等词语写句子。

运用因为所以只要就能即使也不但而且不管总只有才一就等关联词语填空。

6、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复习仿效例句改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用上有关的词语写句子。

难点:

标点符号的用法,关联词语的用法,和省略号的作用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四课时一、复习改写句子。

改写句子练习,一是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二是把一般句子改成把字和被字句。

做这两项练习时,都要先读例句,比较例句的异同。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时,要注意句子的意思不能变,只是变换句式、标点和语气。

复习时,还应该搞清楚一般陈述句、把字句和被字句这三种句式说的是一个意思,可以互换。

如:

波涛卷走了泥沙。

波涛把泥沙卷走了。

泥沙被波涛卷走了。

通过句式的变换练习,同学们可以懂得用不同句式写一个意思,可以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更生动。

二、巩固练习1.照样子缩句。

例:

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小河出现在眼前。

(1)我的战友邱少云壮烈地牺牲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海迪以非凡的毅力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扩句。

(1)海滩上有贝壳。

()海滩上有()贝壳。

(2)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3)解放军保卫祖国。

解放军()保卫()祖国。

(4)列车通过大桥。

()列车()通过()大桥。

3.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是同一条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能变。

例:

大水冲走了八只大铁牛。

大水把八只大铁牛冲走了。

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1)我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小的蛀虫毁坏了一艘大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课时一、修改病句。

1、结合自己实际(说说出现过什么样的语病,最后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说说平常常见的病句类型都有哪些。

(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组长汇报,老师板书: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①误用错别②用词不当③词序颠倒④前后矛盾⑤成分残缺⑥答配不当⑦误用标点⑧分类不当⑨重复啰嗦⑩不合事理2、老师出示句子,学生分析病句,找出不当之处应用自己学过的修改符号(删、补、调、换)进行修改,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修改的。

3、老师帮助学生归纳修改病句的方法:

①读:

读懂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

②查:

查出病因。

③改:

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

④检查:

检查句子是否改通顺,看看还有没有其它语病,是还改了句子原意。

4、老师总结出方法之后,再出示一道练习题给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修改。

5、老师出示小黑板已经修改好的病句,让学生说说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

①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修改为:

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

)②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二、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

第一句话一个人不但要有远大理想,而且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这句话中,后半部分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进了一层,我们称这种复句为递进关系的复句。

第二句表示的是一种假设的情况,用上如果就把前后两个意思有机地连在一起。

第三句是因果关系。

第四句中把空气弄脏和危害人类健康两者是同时存在的,称之为并列关系这些复句的名称虽然不一定记住,但要通过读句子,体会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对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句中是非常必要的。

巩固练习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括号内。

因为所以只要就不但而且如果就

(1)大家()天天坚持读英语,成绩()会提高。

(2)刘英()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热情帮助同学。

(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国庆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和相声、舞蹈。

(2)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丰富。

(3)我们紧张的开始了建校劳动。

(4)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在主席台上。

(5)我还差一年没有毕业。

(6)赖宁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六课时一、复习重点扩句、缩句、给句子换个说法。

二、教学过程1.复习缩句。

缩句就是把比较复杂的句子缩简,也就是去掉附加成分,留下主要成分,这样做,便于我们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

例如,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

缩句后变为:

太阳升起来了。

又如: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农家小院的屋顶上。

缩句后变为:

雪花飘落在屋顶上。

怎样缩句呢?

缩句时,读懂句子是关键,因为只有读懂句子,才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

如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读后就要想一想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说的是教科书。

是说教科书怎么样呢?

激励着我前进。

那么用生命换来的珍贵的是来说明什么的呢?

是来说明教科书的。

这样思考后,这句话就缩写成教科书激励着我前进。

做缩句练习时,如果有例句,就要先读例句,然后按例句要求去做。

做完以后还要检查一下,看一看句子的意思改变没有,句子的主要成分全不全。

2.复习扩句。

我们复习了缩句,自然也就明白了扩句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枝叶,把话说得更明白,更生动,更具体。

例如:

雪花飘落在屋顶上。

我们读了这个句子,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什么样的雪花?

怎样飘落?

飘落在什么样的屋顶上?

扩句时我们在雪花前面加上洁白两个字,洁白的雪花在读者面前就有了雪花的洁白无瑕的样子。

在飘落的前面加上纷纷扬扬地几个字,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扬形象、具体地展现了雪花飘落的盛景。

在屋顶上前面,加上农家小院几个字,这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活的画面。

拿到一个句子,扩充哪些部分,要看题目的要求和例句。

如照样子,扩写下面的句子就必须按例句的要求去扩充。

看看例句扩充了句子的哪些部分,我们扩句时,也必须扩充哪些部分。

如果没有例句,就可以扩充一或两部分。

例如P14第五题,不但给我们举例,而且在需要扩充的词前面加上了括号就简单明确多了。

扩句时还要防止形容词的堆砌。

例如:

同学们听讲。

有的同学这样扩充:

数学班的同学们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听讲。

专心致志和聚精会神这两个形容词重复了。

扩充完句子,还要检查句子是否通顺,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第七课时一、复习重点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

二、教学过程1.复习比喻句。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方法。

我们学过的比喻句都是明喻。

这些比喻句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句子中有要说明的事物;二、有作比喻的事物;三、有比喻词。

如,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在这句话中长城是要说明的事物;长龙是用作比喻的事物;像是比喻词。

比喻句中的要说明的事物和作比喻的事物并不是同一类的,但是它们有相似之处,长城和长龙的相同点是长。

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够把抽象的东西说得具体形象,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从而收到形象生动、新鲜活泼、鲜明深刻的效果。

在十二册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比喻句,都是运用得非常贴切的。

例如:

(1)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的飞奔。

(2)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3)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4)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5)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6)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

(7)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2.复习拟人句。

拟人就是把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甚至抽象的概念当成人来写,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声音和笑貌,以便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具体的感觉。

如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把天空的星星当作淘气可爱的孩子写。

请读读下面的拟人句,体会一下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好处。

(1)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欣赏它们映在水里的影子。

(2)太阳公公还没有起床,天空一片昏暗。

(3)不知名的小虫丝丝地叫着,好像在说:

热啊,热啊!

(4)水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点头微笑。

3.复习排比句。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关联,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复习巩固对排比句的认识,首先要读句子,分别说说分句里连续用上了几个相同的词语。

这几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都是几个结构相似的句子并列在一起),然后再说说这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如基础训练6第四题。

第1句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

这句话中4个分句都是说黄继光感到许多人都在望着他。

第2句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

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这句话中4个分句都是说飞机在空中的各种动作。

第3句芦苇、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这几句都是说植物、景物倒映在水中的情景。

读一读下面的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3)啊,梅家坞,这美丽的山村,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地方啊!

我爱这青翠无边的茶田,我爱这秀美幽深的山谷,我爱这整齐宽阔的街道,我爱这敞亮明静的房屋,我爱这从村中间静静流过的清澈的小溪,我爱这像绿色云朵似的覆盖着村庄的树木。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阅读复习第八课时一、课内阅读训练点的复习。

1、讲述分段的几种方法: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2)按地点分段。

(3)按总分关系分段。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

2、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哪课是按以上几种分段方法分段的。

3、讲述概括段意的方法。

(1)在先总叙后分叙,先概括后具体或先泛写后特写的段落中,一般都有总起句,它往往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可以作为段意。

(2)有的过渡句或过渡段的段落,过渡句和过过渡段里的承上句和启下句往往揭示了这一段的段意。

(3)自然段段意归并法。

(4)具体叙述一件事的段落要看清是写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然后归纳段意。

(5)每篇文章开头段往往要作些交代,要找出哪些交代是和文章中心有关的,哪些时关系较大的,然后归纳出自然段段意。

二、教师小结。

第九课时一、回忆上节课的训练方法。

二、读文章《粗心的爸爸》。

1、让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给文章分段,写段意。

(2)全文用了哪两件事情写爸爸粗心,其中哪件事写得较详细、具体?

(3)全文集中写爸爸粗心,目的是重点表现爸爸的什么品格?

(4)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单元提示,说说有几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段落大意归并法、串连问题答案法)3、读课文,体会利用归纳方法。

4、课外阅读文章练习。

三、教师小结。

第1012课时(复习作文部分)复习目标:

1、把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

3、写人文章写出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或某一方面的品质。

4、写景文章,学会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5、观察要做到有顺序。

6、学会写回信。

复习重点:

1、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并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2、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复习难点:

1、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反映人物的品质。

2、列提纲。

复习过程:

第十课时一、回顾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作文类型。

1、学生自由地说说作文的篇目、要求、内容等。

2、指名回答。

二、练一练。

1、分析下列作文题,按照要求把题目分类(在横线标出题号)

(1)早晨

(2)好姑姑(3)友谊(4)比赛(5)上学路上(6)放学以后(7)我的妹妹(8)我和妹妹(9)我爱劳动(10)难忘的一天(11)和好(12)爱晚前(13)练毛笔字(14)这件事教育了我限制中心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时间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地点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叙事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写人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写人物关系的题目有_________________2、用~~~~~~划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它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他家富起来了我和同桌比手劲妈妈教我洗衣服这件事做对了他的心灵美。

三、认真选材选用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就是选择题材,选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与中心有关的就选取,与中心无关的就不采用。

第二,要选择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使别人读了能受教育或有收获。

第三,题材要力求新颖,吸引人,避免一个模式。

但也不能为奇巧凭空编造。

四、练一练。

1、下面是一组半命题,要求选择题材,把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选一题作文。

我学会了________;我喜欢的________;难忘的__________;快活的__________;真有趣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了我;2、阅读下面芳芳的十个事例,然后分别以《热爱劳动的芳芳》、《刻苦学习的芳芳》为题,从事例中选择材料,拟出作文提纲,要求中心与材料一致。

芳芳的十个事例带病坚持到校上课春天,与爸爸妈妈在院子里垒花坛、种花草帮助军属王大爷搞卫生热心帮助同学补习功课下雨了总是撑着伞接送小同学作业认真,常受到老师的赞扬积极参加清扫红领巾卫生街的活动拾到钱包交给民警叔叔一篇作文,反复修改多次刻苦练习跳高3、《老师来到我家》这篇作文题,可写的内容很多:

来的是哪位老师?

是哪一次或哪几次来?

为什么来?

来后说了些什么?

我当时什么样的态度和心情?

先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

五、教师小结。

第十一课时一、选取学生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读与评议,结合每一类的作文要求谈谈作文的注意点。

1、复习写清楚一件事。

学生进行讨论注意点:

在写一件事时,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语句的通顺。

这件事是自己经历过的或者看到、听到的事。

可以是使自己高兴的、有趣的、新鲜的事,也可以写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伤心的事。

2、复习把事情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讨论重点:

怎样抓住一件生活中的事,虽然这样的事情看似不起眼,也很小,但要想想是否反映了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

仔细回忆事情的经过,想象当时的情景,可以把情况分成哪几步?

怎样一步一步写清楚。

感受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如何把这部分详细地写清楚?

所反映的人物品是什么?

同样列举学生习作中的片段进行评议巩固。

二、教师小结。

第十二课时一、故事导入。

写好一篇文章可以让你一夜成名。

今年我们再来复习怎么写好文章。

二、作文的一般过程。

1、小组交流:

作文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补充并作适当练习巩固。

三、审题:

对于题目字字句句逐一推敲,了解题目的意思,并划定题目的范围1、审清题意。

即要看懂题目的意思和要求。

第一,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对象。

如:

《我这个小孩》和《邻居家的小孩》,虽然都是写小孩,但前者是写自己,后者却是写别人。

又如在状物的文章《我最喜欢的》一题,仔细研究,它要求我们写最喜欢的东西或有趣的动物等。

如果按《我最喜欢的人--妈妈》来写这就弄错了写作的对象。

第二,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范围。

有的题目从时间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夏天的晚上》、《课间》。

有的从地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操场一角》、《在公共汽车上》。

有的从内容方面规定了范围,如《学洗衣》、《植树》。

也有的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范围,如《放学路上学雷锋》,就是从时间、地点、内容几方面规定了写作的范围。

第三,必须弄清题目要写的重点。

重点是指题目中表示思想意义或思想感情的关键词。

如,《二十年巨变》重点应放在巨变上,写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或家乡)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以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的辉煌成果。

四、立意(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1、设置一个富有意蕴的题记,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

母亲曾对我说:

人活在世上,注定要追赶太阳,然而,在你追赶大阳的同时,黑夜也在追赶着你。

如果你追上太阳,它的炽热将把你熔化;而你被黑夜追上了,它的阴沉将把你吞没。

如果你学会了将脚步停留在太阳与黑夜之间,你便学会了成长。

《面对大海,春暖花开》2、这个蕴涵哲理的题记牢牢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然后作者用两幅浓缩人生意义的生活画面阐释了哲理的含义,使读者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3、打破界限,时空错位。

故意打破时空界限,或回顾历史,或展望未来,或东西南北,或上天下地,用一种近乎荒诞的手法来表现现实人生,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开头方法。

如: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一声遥远的绝响穿透两千两百年的时空,从天际传来。

这便是毛遂自荐。

《读毛遂自荐有感》先声夺人,一下子将读者的思绪拉入了历史长河的深处,自然而然地引出文章的主题。

4、小组交流学过的课文或看过的文章运用了这些方法之一的开头。

5、用这些开头方法各写一段文章开头。

小组交流。

6、指名说。

(四)文章结尾。

1、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小组交流作文结尾的方法。

2、难点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补充。

▲板书设计:

习作要求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