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油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1568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造油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构造油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构造油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构造油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构造油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构造油气.docx

《构造油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油气.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构造油气.docx

构造油气

∙油气显示的概念

   定义

   油气显示是指石油、天然气及其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

   油气显示按其相态可分力气态、液态和固态等3类。

按观察和分析方法可分为显微显示、间接显示及宏观直接显示。

本节主要讨论宏观直接的油气显示。

   油气显示的形成

   油气显示的形成主要与下列3类情况有关:

   1.与地下油气藏有关的显示

   地下油气藏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可沿断裂面、不整合面岩层层面、裂隙、节理或刺穿岩体周围等运移通道溢出到地表(图1-23)。

与此有关的显示主要有油气苗和石油沥青以及泥火山。

2.与含油岩层出露有关的显示

   导致含气层出露的主要原因是地壳抬升剥蚀,或是河流的侵蚀切割,也可以是断层的错断上升(图1-24)。

图1-24含油岩层出露地表的三种可能(据潘钟祥,1986,补充)

A.因抬升剥蚀而暴露;B.因侵蚀而暴露;C.因错断而暴露;

钻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含油、气显示,主要有油气流和含油气及含沥青岩石等。

   3.与生油层共生的显示

   生油层本身亦可含油或储油。

如泥岩裂缝含油或油侵,灰岩中的晶洞油苗等。

美国犹他州云塔盆地的绿河页岩所生成的沥青脉及相邻的沥青砂岩(图1-25),就是典型实例之一。

 

图1-25云塔盆地绿河组沥青脉和沥青砂岩

(据Hunt,1963)

∙二、油气显示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油气苗

   液态石油和天然气的地面露头叫油气苗。

它们是最可靠、最直接的油气显示类型之一。

   油苗可以从出露的油层中直接渗出,也可以从地下油层中沿断层面和不整合面等运移到地面。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的湖面上经常漂浮着大量原油,其下蕴藏着巨大的油田。

我国柴达木四号油田有油苗沿断裂出露。

气苗常常在水中呈连续或断续的气泡冒出,此时可利用排水取气法采集气样。

含H2S的气苗自土壤或者岩石裂缝中天然产出时,可嗅到特殊的气味,有时还可在附近或沿断裂带发现有植被异常,如枯黄、矮小等。

我国有许多地方以响水、沸水、圣灯等命名,这常与气苗的出现有关。

 

   含油和含沥青岩石

   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的岩石。

含油岩石有多种类型,但以砂岩居多。

含油砂岩按其被浸染的程度可分为:

油砂——全部被原油所饱和浸润;油斑——局部被原油浸染,浸染部位往往是岩石粗粒结构部分或各种缝隙;油迹——岩石被原油局部轻微浸染。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一带有大量含油砂岩出露,最厚处可达100多米。

灰岩也是常见的含油岩石,石油多含于晶洞、裂缝乃至介壳之中。

   含沥青岩石是指在岩石孔隙中充填有分散固态沥青的岩石。

分散沥青—般以基质或胶结物形式而存在,个别情况下固态沥青也可能是再沉积的颗粒。

   泥火山

   地下聚集的高压气体沿断层和裂隙伴随水、粘土、沙粒和岩块一起喷出地表,并形成锥形堆积体,这便是泥火山。

泥火山可有—个或多个喷口。

有些现在仍在不断喷发,有些已停止喷出。

前苏联巴库油区的活泥火山是闻名于世的。

我国新疆独山子油田亦见有多处现已停喷的死泥火山。

    由于形成泥火山的高压气体常是可燃性天然气,有时还伴有原油,故可作为直接的油气显示类型。

然而,形成泥火山的高压气体也可以是非可燃气,如CO2等。

此外,地下含盐地层吸水膨胀和可塑性地层压实流动亦可在地表形成锥形堆积体。

所以,并不是所有泥火山都与地下油气有关。

 

   油矿物

   石油氧化或热变质过程所衍生山的一系列有机矿物叫石油沥青矿物,简称油矿物。

而固体沥青矿物包括了油矿物和无机成因的沥青矿物。

   油矿物是较之石油更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故它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

而且许多油矿物往往以过渡形式构成连续系列。

这样,就给分类和鉴别带来很大困难,至今也还没有形成一个众所接受的方案。

这里暂按形成油矿物的主导因素划分为:

①物理分异的(主要限于石蜡型和石蜡——环烷型原油)——地蜡;②氧化形成的——软沥青、地沥青、石沥青;③变质形成的——炭质沥青、炭沥青、次石墨。

   变质成因的沥青矿物中有些与石油并没有成因联系,至少没有明确的成因联系,这部分称之为准油矿物。

准油矿物可以直接来源于腐泥或腐植有机质的变质而未经历过石油阶段。

浙西康山沥青煤就有人认为是寒武系荷塘组腐泥煤变质而成的。

还有些准油矿物产于岩浆岩矿物包裹体中或伟晶岩脉和金属矿脉中,它们可能是碳、氢元素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合成的。

   在欧美较为流行的一种分类方案是按有机矿物在CS2中的溶解程度来加以分类,即把溶解度大于2%的叫沥青矿物,而把小于2%的叫焦沥青矿物对照来看,这里的焦沥青矿物大致可与变质成因的准油矿物相对应。

其中油型的与石油有关,煤型的与石油无关。

   油矿物的研究和鉴定是十分重要的。

它包括了野外和室内研究两个方面。

野外研究内容主要是油矿物的产出状态、产出岩层的岩性、时代和构造特征等,以利于确定油矿物的属性和含油显示的价值。

室内研究可分为常规鉴定和现代仪器分析测定。

常规鉴定主要是颜色、断口、硬度、可溶性、可燃性和镜下观察等。

现代仪器分析测定如元素和红外光谱等分析和反射率、自由基浓度和碳、氢稳定同位素组成等测定,以进一步确定其成因和与油气的关系。

 

∙油气显示的评价 

   油气显示的意义在于它可说明所在地区或盆地地史中曾发生过油气生成和运聚过程。

且油气藏已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

因此,油气显示的发现,特别是新探区油气显示的发现,对于油气前景评价和进一步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要十分重视钻井中人工油气显示的研究。

   油气显示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评价,但从质的方面即对油气显示类型与油气藏关系进行评价和认识是最主要的。

   液态和气态显示是典型的直接显示。

只要发现活的油气苗,就是地下油气藏存在的直接证据。

灰岩晶洞中死油苗主要说明灰岩本身有生油能力,但能否在附近形成油气藏,还要看有无储存条件和圈闭条件。

   对于气苗还应注意区分石油伴生气与沼气浅层生物气和煤成气。

沼气一般无工业价值,浅层生物气和煤成气一般不伴有石油。

这几种气体可通过气体的成分分析和同位素指标加以区别。

   固体显示与地下油气藏可以相关,也可以无关,这取决于出现的固体显示是油矿物还是准油矿物及其变质程度如何。

一般说,物理分异和氧化形成的油矿物与地下油气藏相关性大,且可为出露地表的油气层形成沥青封闭条件。

盖层的类型

   按照产状和作用,可将盖层分为3类:

   

(1)区域盖层 稳定覆盖在油气田上方的区域性非渗透岩层。

区域盖层可以遍布凹陷或盆地大部分地区,具有厚度大和分布面积广、横向稳定性好的特点。

区域盖层一般与圈闭储集层不直接接触,但对盆地或地区的油气聚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盆地含油气丰度与油气性质。

区域盖层的上、下方含油气的丰度、油气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泄漏于区域盖层封闭范围之外的原油一般是相对重质的(童晓光,1989)。

   

(2)圈闭盖层 直接位于圈闭储集层上面的非渗透岩层。

它对圈闭中的油气起着直接封盖的作用。

圈闭盖层又称局部盖层,简称盖层。

是本节论述的重要对象。

   (3)隔层 存在于圈闭内。

对油气有封隔作用,它影响着油气藏中的油气以及压力分布规律。

   按盖层的岩石特征可分为:

泥页岩类、蒸发岩类和致密灰岩盖层三种。

常见的盖层岩石类型有泥岩、页岩、石膏和硬石膏、盐岩、含膏或含盐的软泥岩与泥岩、泥灰岩和泥质灰岩、泥质细粉砂岩以及致密灰岩等。

   在特殊情况下致密砂岩和粉砂岩也可作为盖层面。

但就整体而言,泥页岩和蒸发岩类盖层最为重要。

据Klemme(1977)对世界上334大油气田的统计表明,泥页岩类盖层占65%(储量),蒸发岩为盖层的有33%,盖层为致密灰岩的仅占2%。

   除泥质岩和膏岩外,泥质粉砂岩、粉砂一细砂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石油的盖层。

这是因为从捧驱压力观点出发,盖层和储层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界限,只要两者的孔径存在一定差别,足以封闭一定高度的烃柱,就可以起盖层作用。

美国阿巴拉契亚区百英尺砂岩中的油、气就是由渗透性差的砂岩所封闭的(图2-25),我国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砂岩中的油藏,也是由低孔渗透性砂岩作盖层的。

但都是小型油气藏。

盖层的封闭机制

   盖层与封闭、遮档或屏敝有着不同的含义。

盖层局限于储层上方的封闭或遮挡物,后者 除储层上方外,还包括储层上倾方向,有时甚至包含储层下方及下倾方向。

 

   盖层主要有两种封盖机理,以毛细管压力封闭最为常见,此外尚有异常高压封闭。

   盖层的封闭机制

   1.毛细管压力封闭

   盖层大多岩性致密、颗粒极细、孔隙半径很小(比储集层相对小得多),因此,要使油气通过孔径较小的盖层,所需的排驱压力要比储层大得多。

据(2-19)式,在储集层和盖层界面上:

   其中rc、rr分别类似于盖层和储集层内的rt(喉道半径)。

由上式可知,盖层的孔隙半径愈小,油气通过盖层所需的排驱压力愈大,愈不易通过。

当油气达不到足以通过盖层所需要的排驱压力时,就在盖层之下的储集层内聚集起来,直到聚集油气的高度足够大,向上浮力的值达到所需的排驱压力值时,油气才能穿过盖层。

油、气的上浮力(Fr)可分别用下式表示为:

   综合(2-25)-(2-27)各式,对油、气通过盖层所需的临界高度(zco,zcg)--最低限高度可用下式表示;  

   

   对比zco、zcg可知两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γo/w、γg/w,(油水和气水界面张力)与油气密度差ρw-ρo,气水密度差(ρw-ρ,而其他参数都可以看作是一常数。

   假定地下储层的温度74.9℃,压力为23.7MPa,γo/w为11.5×10-5N/cm,γg/w为43×10-5N/cm,ρw为1.05g/cm3,ρo为0.78g/cm3,ρ为0.17g/cm3,代入3-18、3-19式中,可得zco=0.872×zcg。

   2.异常高压封闭

   与毛细管压力相比,异常高压封闭是较新而生疏的概念。

超压现象在世界年青沉积盆地内分布十分广泛,主要与快速沉积的厚层泥质岩有关。

当储集层上方存在超压欠压实泥岩层时,这种超压的具有高流体势的泥岩是油、气,特别是天然气的良好封闭层。

它能更有效地阻止天然气向上方运移。

但是,这种超压封闭层应位于烃类聚集的上方。

如果这种超压仅存在烃类聚集之中或其下,不仅不能起封闭作用,而且会促进油气向上逸散。

   盖层的微渗漏与自封闭

   盖层对油气的封闭性是相对储层而言,是从总体效应的角度上讲的。

盖层岩石内部还存在各种显微结构空间类型(图2-26)。

油气藏中的油气通过盖层的这些显微空间发生的散失,称为盖层的微渗漏,盖层中油气微渗漏数量虽小,却是一直发生的。

在泥质盖层中多可看到沿微裂缝扩散、运移的油迹,这是微渗漏的直接显示。

油气在微渗漏过程中还会形成自生矿物或引起粘土矿物变化。

形成的次生矿物主要是次生黄铁矿,其次是方解石。

这些矿物再次充填微孔隙空间,反过来阻止微渗漏的继续。

这种现象称为盖层的自封闭。

盖层的微渗漏与自封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平衡系统。

微渗漏和自封闭的快慢是评价盖层的两个重要标志,但其模式的数字化,还需深入研究,才能进入实用阶段(傅家谟,1992)。

图2-26盖层显微结构空间类型图

(据傅家谟,1992)

圈闭是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圈闭中存在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就成为油气藏。

找到了有效的圈闭就等于把握了打开地下油气宝库的钥匙。

因此,圈闭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指导油气勘探实践上有极大的重要性。

油气藏是指圈闭中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体。

如果一个圈闭中没有油气聚集体或油气藏,称之为空圈闭。

圈闭中能否聚集油气,取决于圈闭的有效性以及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等多种地质因素。

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元,也是油气勘探工作的直接目标。

对圈闭概念和分类的认识是在油气勘探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

∙在油气勘探初期,人们主要在地表有油气苗的地点钻探。

通过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认识到油气聚集常与背斜有关,这就产生了“背盖层的评价

   在相当长时期内对于盖层只作定性评价。

自70年代以来,特别是对天然气藏的深入研究表明,盖层是一很重要的因素,逐渐注意开展盖层的定量评价研究,目前正处于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转变的阶段。

评价的参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孔隙大小 这是评价盖层最常用也是较有效的参数。

因为孔径大小既是计算排驱压力的最重要参数,也是限制油、天然气扩散的重要参数。

据нестелов(1975)研究,盖层可按岩石孔径大小分为3类(3个等级):

o①孔径小于5×10-6cm,可作油或气层的盖层;

o②孔径在5×10-6cm~2×10-4cm时,只能作油层的盖层;

o③孔径大于2×10-4cm时,油气均可逸散,一般不能成为盖层。

   

(2)盖层的渗透性和排驱压力 这是与孔径大小密切相关的参数。

王少昌等(1987)根据实验室测定的数据对泥质岩等封闭能力的评价分级如表2-4。

表2-4 泥质岩和泥质粉岩、细砂岩封盖能力评价等级表

(据王少昌等,1987简化.引自陈荣书,1989)

等级

封闭能力

绝对(空气)

渗透率(μm2)

排驱压力(105Pa)

主要岩性

空气

煤油

最好

10-9

47

170

750

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10-8

20

90

380

较好

10-7

6

27

200

同上

一般

10-6

1

12

100

泥质粉、细砂岩

10-5

<1

5.3

50

泥质细砂岩

   从表中可知,绝对(气体)渗透率为10-6μm2,时的饱含水的泥质粉、细砂岩即可有一定的封盖能力。

而绝对渗透率值达到或小于10-8μm2,Pd>20×105Pa(空气),则具有较好的封闭性、但不同研究者所定的标准尚未统一。

   近来,有不少文献将突破压力作为评价盖层封闭性的重要指标。

所谓突破压力是指“占岩石孔隙总体积10%的大孔隙的毛细管压力”(张义纲等,1991)。

因此,突破压力与排驱压力(为非润湿性流体进入最大孔隙的毛细管压力)相比,在量值上要大一些。

   (3)盖层的厚度及连续性 盖层厚度达到多大才能达到有效封闭油气藏的基本要求,即盖层厚度是否存在可以定量确定的下限?

大量事实表明,这与盖层岩性、孔隙结构、破裂情况及横向稳定性有密切关系。

根据нестелов的实验,油气通过lm厚的饱含水粘土盖层需要120×105Pa的压力差。

因此,从理论上推算只要lm厚的粘土层就已足够了。

考虑地质时间漫长,只需几米就够了。

левет(1977)曾对西高加索区下白垩统油层的泥岩盖层作过统计分析,在埋深1200-3000m范围内,有5-10m厚泥岩足以起到良好的封闭作用。

当然,如果盖层横向稳定性变差,或破裂情况严重,厚度必须加大。

   (4)埋深 泥岩随埋深增大而不断被压实,孔径随之而缩小。

据Аблурахманов(1974)的研究,埋深达1797m(孔隙度14.4%)孔径都已达到小于或等于0.05μm2,已具有一定的封闭能力,而达到2600m时孔隙度只有2.7%。

因此,1800m以下的泥质岩应该具有较好的封闭性。

Прозорович等根据西西伯利亚及北高加索等地区不同深度泥岩封闭能力的研究,认为深度在4000-6000m深部泥岩,虽然孔隙度极低,孔径也很小,但由于温度较高,压力较大,脱水明显,使泥质岩变为硬泥岩(泥板岩),性变脆,可塑性降低,容易出现破裂,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能降低其封闭能力.因而认为泥岩在1500-2500m到4000m区间具有最佳封闭能力。

   

斜学说”(White,1885)。

在“背斜学说”指导下,逐步开展以地质测量为基本手段的找油气工作,大大加快了新油气田的发现。

随着油气田的增多,人们逐步认识到油气聚集还可以存在于非背斜的多种地质体中。

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

 

McCollough(1934)最先提出“圈闭(Trap)”这一术语,将凡是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地质体,都称作圈闭,这种认识一直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基本认同。

通常,圈闭的简单地定义为:

储集层中能够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圈闭的这个简单定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圈闭的基本性质:

首先,圈闭仅具有聚集并保存油气的能力,但并非每一个圈闭都聚集并保存了油气。

聚集并保存了油气的圈闭便成为油气藏,其内没有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仅仅为“空”圈闭。

其次,圈闭的构成要素包括储集层和封闭条件。

储集层的孔隙性和渗透性为圈闭捕集油气提供了储集空间和渗滤条件,但储集层要保存油气还需要外加的封闭条件,例如,储集层上方的盖层、储集层上倾方向的遮挡条件等。

根据圈闭封闭条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圈闭。

圈闭的简单定义并没有揭示圈闭形成的机制,作为流体的油气能够进入圈闭并被保存起来,必然具有的一定的流体动力学机制。

Hubbert在详细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地下水运动在形成油气圈闭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机制,即流体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分散状态的油气在其势达到最低值以前,在油气力场的支配下,从油气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

只有当油气到达被油气高势区、或与非渗透性屏蔽联合封闭的油气低势区时,才能达到稳定状态。

换言之,储集层中的特定场所之所以能够聚集并保存油气,实际上是因为那里就是油气的低势区。

因此,可以将圈闭从本质上定义为:

储集层中被油气高势区或与非渗性遮挡(屏蔽)联合封闭的油气低势区。

油气藏是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显然,油气藏的构成要素包括圈闭和油气流体。

如果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则称为油藏;只聚集了天然气,则称为气藏;油气都聚集了,并且形成游离气顶,则称为油气藏。

三、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

圈闭的度量是指评价一个圈闭有效容积的大小。

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溢出点

溢出点是指圈闭能够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

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意即若在比该点稍高的圈闭内油气就不会溢出。

确定圈闭的溢出应在储集层顶面平面构造图上展开(图3-3上)。

由于受剖面的位置、方向的限制,剖面图有时难于真实地揭示溢出点的特征,尽管同时过溢出点和圈闭顶点的剖面图看起来很直观(图3-3下)。

 

图3-3静水条件下圈闭的溢出点(Y)、闭合面积(斜线部分)、闭合度(H)

及其中油气藏的油水和油气界面、油柱高度(Ho)、油环举例

对于动水,溢出点通常是倾斜的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交线中两根交线的切点(如图3-2中S点和图3-5中SA点和SB点),但不一定是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的切点。

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不相切时,同样可以存在圈闭,同样可以有两根交线的切点。

真正的溢出点是圈闭周围各个可能的“溢出油气“的点中的最小势点,或称最小势溢出点。

此外,不是所有的圈闭都有溢出点(例如:

被非渗透层完全包裹的储集体构成的圈闭)。

 

对于动水,溢出点通常是倾斜的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交线中两根交线的切点(如图3-2中S点和图3-5中SA点和SB点),但不一定是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的切点。

等势面与非渗透层面不相切时,同样可以存在圈闭,同样可以有两根交线的切点。

真正的溢出点是圈闭周围各个可能的“溢出油气“的点中的最小势点,或称最小势溢出点。

此外,不是所有的圈闭都有溢出点(例如:

被非渗透层完全包裹的储集体构成的圈闭)。

2.确定闭合高

在静水条件下闭合高度(或闭合度)是指闭合顶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面的距离(如:

图3-3中H)。

在动水条件下,闭合高情况是复杂的,不宜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但如果通过溢出点的等势面是平面(图3-5A),或者非渗透层面是平面(图3-5B),可以分别定义为:

通过非渗透层面各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或者溢出点的等势面各点到非渗透平面的垂直距离中最大值。

圈闭和油气藏分类

   

   常用的圈闭和油气藏分类分类是综合考虑圈闭的基本要素(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尤其是封闭条件)的性质进行分类(表3-1)。

油气藏也分成四大类和17个具体类型。

本教材采用这个分类,将分别描述它们各自的具体特征。

表3-1 圈闭分类表

大类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水动力圈闭

复合圈闭

 

 

1.背斜圈闭

1.岩性圈闭

1.构造鼻和阶地型水动力圈闭

1.构造地层复合圈闭

2.断层圈闭

2.不整合圈闭

2.单斜型水动力圈闭

2.水动力构造复合圈闭

3.裂缝性背斜圈闭

3.礁型圈闭

3.纯水动力圈闭

3.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4.刺穿圈闭

4.沥青封闭圈闭

 

4.构造-地层-水动力复合圈闭

5.多因素构造圈闭

5.多因素地层

 

 

   

  近年来,随着容易发现的圈闭和油气藏逐渐枯减,人们对“隐蔽圈闭(subtletrap)”和“隐蔽圈闭油气藏”给予了特别的重新关注,常常将之作为一大类进行专门的分类阐述。

Levorsen(1936)提出的“隐蔽圈闭”本来是指构造圈闭以外的非构造圈闭,因为非构造圈闭相对构造圈闭在当时难于发现甚至难以理解,具有隐蔽性(或难以捉摸的微妙性)。

这一概念被后来学者重新提起,并予以发展,但基本上还是指非构造圈闭,虽然对其包括具体圈闭类型的认识有分歧(如:

Halboulty,1981,1982;朱夏,1986;胡建义等,1986;Beaumont,1994;牛嘉玉等,2005)。

另一些学者则把目前勘探手段难于发现的构造圈闭也纳入隐蔽圈闭中。

代表性的隐蔽圈闭(非构造圈闭)分类见表3-2。

本教材不对隐蔽圈闭和油气藏再作单独叙述,因为表4-1的分类已经基本包括了它们,而且圈闭和油气藏被发现的难易程度具有主观性,也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不宜作为分类的客观标志。

表3-2 隐蔽圈闭(油气藏)代表性分类

Levorsen(1954)

Halbouty(1982)

Beaumont(1994)

 地

 层

 岩

 性

 圈

 闭

 

原生地层圈闭

透镜体

沉积圈闭

 

沉积圈闭

岩相变化

带状砂岩

礁体

次生地层圈闭

削截、剥蚀、溶蚀、胶结、裂缝等作用形成的圈闭。

沉积后圈闭

成岩圈闭

不整合圈闭

剥蚀圈闭

古地貌圈闭

水动力圈闭

 

流体圈闭

复合圈闭

复合圈闭

  

构造变形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

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藏,称为构造油气藏。

它可进一步分为:

①背斜油气藏;②断层油气藏;③裂缝性背斜油气藏;④刺穿背斜油气藏等4种基本类型以及这些类型复合的多因素构造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背斜圈闭的形成机理

   圈闭的形成条件较简单,主要是层状展布的储集层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

圈闭的面积可由通过溢出点的闭合的构造等高线加以圈定。

   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点

   背斜圈闭中聚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即成为背斜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如下:

油气局限于闭合区内;气居上,其下为油,水位于油下;气油、油水或气水界线与构造等高线相平行;烃柱高度应等于或小于闭合度。

典型背斜油气藏中气、油、水的分布如图3-3所示。

   背斜油气藏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