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119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0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docx

最新版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4单元教案A4排版可直接打印

第1课燕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倦、谱、符”等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等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拂、趣、掠、唧、翼、偶、倦、谱、符”等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猜谜语:

小姑娘,黑又黑,秋去南方春往北,专吃害虫保庄稼,带把剪刀天上飞。

生答:

燕子板书:

燕子

2.同学们喜欢燕子吗?

它可是春天的使者哦!

和它打打招呼吧。

同学们喜欢燕子,有一个郑振铎的著名作家,也特别喜欢燕子,写了一篇文章来赞美它呢!

同学们想看看他是怎样赞美可爱的燕子的吗?

打开课文吧!

二、图文对照,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交流看到的景物。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高声、可以默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

思考:

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从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来?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画出相关语句,用心品读。

三、记忆字形,检查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

“拂”是二声,不是三声;“掠”是边音;“倦”是前鼻音;”趣、唧”是舌尖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出示生字:

“燕、俊、俏、灵、柔、鲜、艳、尔、沾、支”

(1)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

“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燕子的尾巴。

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生:

“俊、俏”的偏旁都是单立人,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生:

“灵”下面的撇捺要舒展。

生:

“鲜”左边的“鱼”下面是一提,不是横。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俊和峻”、“掠和惊”、“沾和粘”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2)理解词语“赶集、俊俏、生趣、圆晕、烂漫无比”的意思。

生:

赶集:

本指人们到集市上去买卖东西,本文中用来比喻春天一到,花草像约好了似的都热闹地生长起来。

生:

俊俏:

好看。

生:

生趣:

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生:

圆晕:

晕,指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

本课指水面泛起的圆形波纹。

生:

烂漫无比:

本文指春天花草的颜色非常鲜明而美丽。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2.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看图(春光图,画面中没有燕子)

  2.这么美的春光图,谁想用大文学家郑振铎写的句子来赞美一下。

  (指名)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大声地来赞美一番。

  3.请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这幅图,是否还有美中不足,缺少了什么呢?

  生:

燕子。

  师:

为什么要增添燕子?

(学生讨论)

  板书:

静—静中有动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那我们各小组再给上节课画的画增添几只燕子吧!

怎么画?

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第一段,其实呀,这一段读好了,你不但能画小燕子,今后写小动物外形也不成问题。

  2.学生画

  3.欣赏画面

  师:

哪些小组愿意把这幅有小燕子加入的春光图请大家欣赏?

  你们能说说为什么这么画吗?

  重点引导学习:

师:

乌黑光滑的羽毛,“乌黑”说明什么?

生:

乌黑说明颜色黑。

师:

“光滑”呢?

仅仅只是黑吗?

俊俏轻快的翅膀。

师:

什么是“俊俏”?

我们平时还可以说谁俊俏?

生:

作者说小燕子的翅膀俊俏。

师:

剪刀似的尾巴指的是什么?

生:

形状。

4.灵巧、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就浮现在了同学们的眼前,也就是作家为我们勾勒出了燕子的——外形。

这是从哪里观察的?

(近处观察)。

板书:

外形美

5.哦,你们真了不起!

读懂了课文,还画了这么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看来,课文一定写得很美,谁愿意用朗读表现燕子的美?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读出对小燕子的赞美。

7.师借助图画上的景物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话。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

在春天,燕子的眼睛和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呢?

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分别写了什么?

1.春天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烂漫无比,现在想象一下“烂漫无比”的春天美景吧。

板书:

春光美

2.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赶集”是什么意思?

生:

到街市上去买卖东西。

3.树木花草去赶集,你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

采用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春天充满了无限生机。

4.“赶集”时还一定很热闹。

这么热闹的场面,怎么能少了小天使——燕子呢!

5.带着欣喜之情,齐读最后一句: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板书:

增添生趣

6.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师再次引到学生背诵描写春天热闹场景的这段文字。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燕子为春天增了许多生机,他们是怎样增添这许多生机的呢?

1.请细细品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

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

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

3.讨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从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

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

生:

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

生:

“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

师:

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板书:

飞行美

师:

“掠过”你体会到什么?

生:

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速度的快。

师:

“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

你又体会到什么?

比较句子:

如果把这句子改成“燕子飞到柳树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

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

板书:

矫健敏捷

师: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

小圆晕是什么?

为什么不用小圆圈?

“晕”和“圈”有什么不同?

生: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

师: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

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

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4.指名朗读。

5.教师指导背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

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交流:

  3.估计:

  A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

)板书:

停歇美

  B在蓝天的映衬下,电线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

  师:

为什么用痕,不用根?

  生:

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

师:

“五线谱”是什么?

为什么说燕子和电线错落有致像“五线谱”?

(作者独到的想象力值得我们学习)。

师:

“五线谱”中的乐曲是赞美什么的?

生:

春天。

板书:

谱出赞歌

所以,带着对春天的赞美读最后一句: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

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

让我们饱含神情,再次齐读课文,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4.作者是按从近到远的顺序来观察燕子的,写了动态中的燕子,也写了停歇静止的燕子,这种写作手法叫动静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板书:

赞美热爱

5.带着对燕子的喜欢和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6.看图试背。

三、课外延伸,综合学习

1.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

(机灵、可爱、敏捷)

2.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画、或写诗、或唱歌等)展示自己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1.燕子

外形美 活泼机灵

春光美 增添生趣赞美

飞行美矫健敏捷热爱

停歇美谱出赞歌

教学反思

上本堂课时,我尽量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教学的自主性。

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

如:

在观赏了春天美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

在学生学习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第2课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鹭”等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绝、岭、吴、怜、野”等5个生字。

2.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情感目标: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朗读与想象中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鹭”等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绝、岭、吴、”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色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看到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就在关注这个大屏幕(课件:

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太美了)

  2.是啊!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

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古今的千古《绝句》。

3.了解“绝句”:

绝句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在古代,一首诗共有四句就称为绝句,这两首诗,判断一下哪首诗是绝句。

绝句有两种,一行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一行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它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件:

在背景图上一行行出示,同时加入音乐,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

)想听一听那优美的诗文吗?

  2.学生初读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读啊?

(学生自由读文,注意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齐读。

读的真好,因为诗真美,想不想走进诗人,走进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这天成之美。

二、记忆字形,感知古诗:

(一)自由读诗:

1.(出示带拼音的古诗)一分钟的时间,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

注意:

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要想把诗读好,是有绝招的,想学么?

那老师就把绝招传授给你们。

(二)绝招一:

认识生字。

课件出示:

1.带拼音读生字:

小老师带读。

2.去拼音认生字:

个别读。

3.请学生说一说容易读错的字?

或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注意:

含和岭)

4.同桌互读,读错的相互纠正。

5.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6.认读词语:

四位同学分别读词语。

7.认识多音字“行”,“泊”,读好带多音字的句子。

8.认写“绝”“岭”“吴”字:

生:

“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书写时“色”占三分之二。

生:

“岭”去掉“山字旁”是“令”。

师:

“令”字家族除了“岭”你还想起了谁?

生:

玲、拎、冷、铃、零、龄、领。

生:

“吴”上面是“口”下面是“天”。

9.指导书写“窗”。

10.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11.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二)绝招二:

读好节奏。

1.欣赏范读视频。

2.出示带划线的古诗,指导学生读好古诗节奏。

3.学生展示朗读

三、品读古诗,感受诗境

(一)绝招三:

理解画面:

(1)学习一、二句:

1.(出示前两句,一生读)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春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柳树,黄鹂……板书:

黄鹂

2.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呢?

(柳树……)冬天也有柳树呀?

怎么知道这不是冬天的柳树呢?

生:

柳树是绿色的。

板书:

翠柳

3.你是从颜色看出来的。

写了哪些颜色?

(黄,白……)哪里看出绿和蓝色的?

翠和青,有绿色吗?

青是什么颜色?

(蓝色)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么多种颜色么?

4.你还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我们一起走进春天。

(播放PPT)你想说些什么?

5.看吧,两只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在翠绿的柳梢间欢快地鸣叫。

他们是春的使者,给人以希望和向往。

闭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吗?

你能读出这春的生机吗?

6.我们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可是诗人觉得还不够。

仔细听,认真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7.哪个字写黄鹂在叫?

(鸣)你觉得黄鹂在叫什么?

板书:

8.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里没有飞字啊,哪个字体现了飞?

(上)

9.谁能看图连起来说一说这幅图,说的时候要有顺序,可以先说近处的再说远处的。

生: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欢乐地鸣叫,一群白鹭排成一行飞上蔚蓝的天空。

10.仰望苍穹,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又是一幅多么高远而开阔的美呀!

板书:

白鹭上青天

豪放的男孩们,让我们敞开胸襟,读出这深邃却又让人充满遐想的美吧!

(学生齐读)

11.小结:

诗人不仅写了黄鹂、柳树、白鹭和蓝天四种景物,写到了黄,绿,白,蓝四种颜色,还用“鸣”、“上”写出了声音和动作。

可谓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板书:

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2)学习三、四句:

1.诗人看到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也看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他还看到了?

(读)

2.理解“千秋雪”:

这就是千秋雪,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西岭山上终年白雪皑皑。

一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一百年过去了,一千年过去了……西岭山上的积雪千年不化。

所以我们称它为“千秋雪”。

板书:

千秋雪

3.如果你是诗人,打开窗户你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说些什么?

这么美的景色,就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一样,你不想读一读吗?

4.教师相机适时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窗口。

你理解诗句中这个“含”的意思吗?

板书:

生:

“含”就是衔、镶嵌的意思。

师: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字来换这个“含”字呢?

生:

可以用“有”、“里”、“包”、“嵌”……

师:

换进诗中读一读感觉怎么样?

生:

我换的是“有”,感觉得语文太一般,不如“含”字好。

生:

我换成“嵌”,觉得“嵌”字只表达了西岭雪山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在窗框之中,窗框就像画框,这样一种静上的画更美。

生:

我把几个字都换了进去读了读,觉得就有“含”字才能把窗框给写活了,写出动感,动太之美,是诗人不够恰当,觉得西岭雪山被窗框衔起来,不是十分准确的,只有“含”字最好!

5.诗人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千秋雪”,打开家门,他还能看到什么?

(读)。

6.理解“万里船”:

杜甫的家,位于成都的杜甫草堂。

一艘停泊在诗人家门口的小船,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就是这艘小船却要历尽艰辛,跨越大半个中国,从杜甫的家乡顺流而下,远行至东吴,也就是现在的江南。

从成都要东吴有多远呢?

相当于我们绕学校的操场跑一万圈。

这么远的距离,所以这艘船就是“万里船”。

板书:

泊万里船

7.同学们,战乱过后,江河畅通,路路通,万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于其中,诗人看到此情此景,会是怎样的心情?

(愉快)

  8.让我们用愉快的语气读出诗人愉悦的心。

(齐读)

9.男女生读。

四、总结古诗,感悟课题

  1.同学们,句句品过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诗句太美了)

  2.是啊,诗句太美了,是因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为此时此刻诗人有一颗欣赏的心太美了。

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处处是美景,也只有诗人这样绝妙的语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这绝伦的美景绝句,无与伦比,而不仅仅是一种诗的体裁。

(课件:

回到首页图,学习“绝”,使课的本身达到“扣题”的效果。

  3.学习“绝”(课件:

出示字理图,演示字理。

(“绝”与“决”对比练习填空。

(课件:

1.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决心,谱写绝妙的人生。

五、想象诗句,美文诵读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跟着音乐再次走进诗中。

(师配乐朗诵)

2.睁开眼睛,请学生推选一位读的最好的同学来朗诵这首诗。

3.请个别同学背诵这首诗。

(个别背诵)

4.全班配乐背诵。

六、对比学习,拓展延伸

1.出示另外一首《绝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自己读一读,背一背,或者找一找其他杜甫的或者春天的诗。

3.同学们,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让我们一起在这欢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怜、野”等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

2.师出示风景图:

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配上黄鹂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

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

滁州西涧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自学要求会写的字“怜”“野”,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生:

“怜”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窄右宽。

生:

“怜”的右边是“令”不是“今”。

生:

“野”左边里字的最后一笔是提。

3.学习前两行诗,读一读这两行诗,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

(用横线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勾画出来)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

生:

幽草。

这里的“幽草”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板书:

幽草静景

生:

沉静、安闲。

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

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指名读。

(2)黄鹂——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呢?

板书:

黄鹂动景

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

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

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

生:

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

板书:

静中有声

上下两句一静一动,以动衬静,倍显其静。

让咱们再次感受西涧清幽。

请男女生配合读(男生读1句,女生读2句)

上下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冲击,又有听觉享受,就画中景物而言,既有上下之分,又有远近之别。

让咱们一起来读这两句。

处于这样的充满生机的清幽境地,诗人会是怎样的心境呢?

生:

悠然自得、闲适。

(3)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生:

招人怜爱的清幽细草在涧边丛生,黄鹂在茂密的树丛里鸣叫。

(4)再读这两行诗,想象描写的画面。

前两行诗写了作者在涧边所见的景物,后两行诗又写了作者在哪所见的景物呢?

4.学习后两行诗。

指生读后两行诗,教师出示课件。

看后,现在你能说说后两句诗描写的是哪的景物了吗?

生:

涧中。

(1)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春潮:

春季因冰雪融化或降雨而产生的江河水位上涨的现象。

按道理,应是有了春雨,才有春潮,应该是“雨带春潮”,可诗人却说“春潮带雨”,这是为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春潮是如此的急速,仿佛春雨都是由它裹挟而来。

这样写就形象地表现了春潮的速度与力量。

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

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

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

急于归航。

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

生:

舟自横。

为什么会横着呢?

生:

水的力度很大。

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板书:

舟横

(2)再读这两行诗,体会是所描写的画面。

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清幽静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恬淡自适(如那叶任意横斜的小船)的意趣。

板书:

动静相应

(3)能结合画面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吗?

(同桌间交流后汇报)

生:

春雨中的潮水晚间来势很猛,荒僻的渡口静无一人,只有小船安闲地横在水面上。

师小结:

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

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把握古诗,体会情感

1.怜——喜爱,怜惜。

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课件出示作者画像,介绍作者韦应物。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四、动笔绘画,拓展延伸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

绝句

黄鹂鸣翠柳有声有色

白鹭上青天动静结合

含千秋雪赞美

泊万里船之情

滁州西涧

幽草静景

静中有动

黄鹂动景

舟横动静相应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遵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