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docx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流行音乐通论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
我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认识
在上中国流行音乐通论这门选修课之前,我对于音乐没有一个怎么特殊的认识,就是喜欢什么歌就听什么样的歌曲。
像我自己比较喜欢安静一点,舒缓一点的歌曲,或者是一些经典老歌,不是很喜欢摇滚类型的音乐,感觉那种歌曲略显聒噪,不适合我的音乐审美。
我是地道的东北人,我家乡有自己的本土戏曲音乐,就是二人转,还蛮喜欢的。
下面,就跟随着老师的讲课轨迹去回忆我所感受到的中国流行音乐对我的影响及感受。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我们学习东西都回去想办法弄清起源、发展、现世等。
了解事物不光需要看他的表象,同时也要了解他的内在乃至于本源。
自有真正了解了本源性的东西,才会对某些事物有自己独到的感受。
音乐亦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很随意的就是听听歌,可以这也是可以的,但是难道就不想探究一下歌手为什么这样唱或者为啥歌词这样写,有些歌会与你发生一些心理上共鸣,这就说明你自己真的了解了这首歌,了解了歌手。
在老师讲述流行音乐起源的时候,我想到自己以前看过的书籍,中国可以说是世界音乐的发源地,我们最早的创造了宫商角徵羽,比外国其他国家族系早了近千年,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可以模拟出有如西方交响乐的宏大篇章,还有古老的骨笛、编钟、铜鼓至今演绎着现今世界乐器所无法呈现的音乐效果。
到底什么是我们所喜欢,我们所需要的,我想只有我们自己内心了解。
中国流行音乐在十九世纪可以称为中国传统音乐亦或是中国地方乐曲。
在对流行音乐的范围中有艺术、抒情、校园、队列歌曲等。
他们相较于严肃音乐有本质上的不同,流行音乐有了自己的对一些美好事物的情感在音乐中,在老师的讲述中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对于流行音乐有重要贡献的一些人。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电影,这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一个鲜明的特点。
主要是由一代歌后周璇领导了这股潮流。
当时的歌坛上,没有歌舞团体表演,也很少有歌星以灌唱片为主业。
只有第二歌星姚莉和少数歌星例外。
姚莉未进电影界,除灌唱片,组织大同乐队在各电台播唱歌曲,而大多数都以拍电影为主,而不放弃歌星本色,以在电影中演唱插曲,这样的特殊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从而树立起了中国的一个电影门类——歌唱片和歌舞片。
以周璇来说,电影公司、唱片公司老板利用她的歌唱艺术获利赚钱;另一方面,周璇也在此中得到艺术上的成功,带动了其他许多歌星也走这条道路。
如同期的白虹,龚秋霞、张翠红。
稍后一些的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等都拍过这种类型的片子。
连不是歌星出身的电影演员,如当时著名的袁美云、陈燕燕、陈云裳、王丹凤、陈娟娟等,也都能亲自演唱电影插曲,而不需请专业歌星来配唱。
从这个时候更加巩固了电影歌曲的地位,以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影视中必不可少的片头主题歌、片尾曲和片中插曲,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互作推进。
因而也形成了如今流行歌曲中的一大类——影视歌曲。
在研究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之时,必然带上电影。
“扯了耳朵肋也动”,更形象一点来说,就像双胞胎中的畸形——连体婴,很难把他们分得开。
虽然我现在已无从知晓当年的一些电影影星的华容,但流传下来的音乐会给我们一丝丝的想象,足矣。
二、中国早期流行音乐(1927—1936)
早期中国流行音乐一切都好似那个萌芽,在慢慢的往出萌发,外面的世界是未知的,一切都有那么一点摸索的意味。
就像革命先烈也不清楚自己要往哪里去,只有碰壁之后才能慢慢走上正轨。
有一些人他们接受了一些相对比较先进的艺术教育或者思想,想要让大家听到有别于以往的不同风格形式的音乐,这样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童摇摇晃晃的向我们走来。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
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此期的演唱风格不甚优美,常用类声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辉、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严斐、英茵、徐粲莺、蔡一鸣、钱钟秀、张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锦晖、严工上、许如辉、任光等。
词作家有黎锦晖、高天栖、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从奠基人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
根据歌曲风格的变化和发展重心的转移,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二发展分阶段中间出现了重心的转移分为前后两期,加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前的学堂乐歌,这样共有六个部分。
在流行音乐出现之前,只有在学校里学生演唱的学堂乐歌。
先在学生中演唱,后来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可以说是没有出现流行歌曲之前的流行歌曲。
主要词曲作家代表为李淑同(弘一法师)、赵元任和沈心工。
三、上海流行音乐(1937—1949)
在现在的中国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着自己比较明确的金融文化中心的定位。
同样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他也有着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文化潮流风向,比如巴黎有什么服装的新款上市,不到一周在上海的街头也会看到,服装是这样,那么音乐也是这样。
在吸收了不同的风格后,渐渐形成了具有我们特色的流行音乐。
本期从周璇进入电影界后,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
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
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
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严华、姚敏、张翠红、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黄飞然、黄源尹、吴莺音、欧阳飞莺、梁萍、逸敏、屈云云、金溢、白云、邓白英、佩妮、张伊雯、韩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严华、李厚襄、严折西、严个凡、梁乐音、陈瑞祯、刘如曾、严工上、刘雪庵、贺绿汀、张簧、张昊等。
词作家有吴村、陈栋荪、李隽青、范烟桥、田汉、叶逸芳、张准、鲁旭、包乙等。
随着抗战的推进和全国性抗战的爆发,上海也不是像以前那么安全,一些音乐工作者选择去到相对安全的香港,香港流行音乐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间。
四、香港流行音乐
现在香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在四五十年代的香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非与大陆比较),国内局势的不稳定导致大量的优秀音乐工作者南迁香港。
这些内地的音乐者到了香港接受当地的一些特色融合后形成了现在具有特色的香港流行音乐。
本期从姚敏、姚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开始。
最初还是以影歌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
影片中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演唱风格无太大变化,轻柔曼妙的特点有所减少,趋向于自然、平淡。
另外由于白光的影响,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传统发声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传统发声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这是受到李香兰的影响。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主导位置。
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琼、崔萍、张露、葛兰、刘韵、顾媚、席静婷、潘迪华、董佩佩、蓓蕾、夏梦、石慧、江岩、杨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杨龙、励鸣、王福龄、周蓝萍、顾嘉辉、黄露、夏端龄(日本作曲大师服部良一)、江适、叶纯之、草田、于粼等。
词曲家陈蝶衣、陶秦、易文、卢一方、司经明等。
香港流行音乐对于我来说相对比较难理解,首先听粤语就是很困难,不知道在唱什么,其次还是地域的差异时空上的距离吧。
但不能否认香港流行音乐不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上闪耀的一星。
五、台湾流行音乐
抗战胜利后紧接着就是内战,终于国内局势明朗化,国党退居台湾,共党统一大陆。
这时就有一批音乐人去到了台湾,在台湾原住民的音乐影响下结合之前的国内流行音乐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湾流行音乐。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
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
其标志是谢雷一曲《曼丽》、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
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
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
由学生首先发起创作、演唱,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
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汇入了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
代表歌星谢雷、青山、刘家昌、万沙浪、孙情、李逸、刘文正、费玉清、潘安邦、姚苏蓉、杨小萍、龙雅、凤飞飞、邓丽君、龙飘飘、崔苔青、黄晓君、陈淑桦、蔡琴、蔡幸娟等。
作曲家有骆明通、刘家昌、古月(左宏元)、汤尼(翁清溪)、李俊雄、黄仁清等。
词作家有慎芝、庄奴、孙仪、林煌坤等。
我觉得相对于香港,台湾给我一种相对来说比较亲近的感觉,音乐也能理解,那个时候的台湾唱出了大陆地区所没有的音乐风格,扰动了多少人的心弦,一湾浅浅的海峡隔离了两岸的联系,但艺术上的交流不会因为某种程度上的隔绝而断了交流,就好像高中时学校三令五申的不允许带手机,不还是有人千方百计的带嘛,就是这个意思。
六、80年代以来内地流行音乐
中国内地经历了抗战,建国后百废待兴,首先先吃饱饭,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一些精神需求也上来了,但国家把控,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进一步对一些优秀文化进行了摧残。
小平上台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文化经历十多年的浩劫开始复苏,但伴有阵痛,需要借鉴同期的香港、台湾、世界。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开始衰落,由于罗大佑一张《之乎者也》专辑,紧跟着苏芮一张《搭错车》专辑,改变了台湾歌坛的风格,奠定了新城市流行歌曲的基础。
本期歌曲风格远离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受欧美影响更深,以台湾为首的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迅速。
因为在此期间随科学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应用到音乐制作中,加之商业化趋向更为明显,这都对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出现华语流行歌曲在世界上遍地开花的景象。
加上内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流行音乐也有所发展。
这样其市场更加广阔,形成了重心多元化格局。
在此期间听众有明显的分化现象,流行音乐几乎成为年青人的专利,多数老年听众不能接受。
这与上海时期的流行音乐同民间音乐、严肃音乐都没有很严格的界限,形成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情况截然不同。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及作曲家
1.台湾:
代表歌星:
童安格、姜育恒、齐秦、王杰、张雨生、赵传、伍思凯、庾澄庆、高明骏、文章、李茂、张洪量、张镐哲、周华健、张信哲、邰正宵、郑智化、林志颖、金城武、张宇、任贤齐、王力宏、苏芮、黄莺莺(黄露仪)、杨林、林慧萍、高胜美、叶欢、张清芳、千百惠、潘美辰、潘越云、苏慧伦、陈明真、伊能静、娃娃、孟庭苇、辛晓琪、许茹云、范晓萱、李玟、张惠妹等。
作曲家:
罗大佑、谭健常、李宗盛、小虫(陈焕章)、李子恒、陈志远、陈耀川、李泰祥、郭子、周治平、林隆璇、曹俊鸿、马兆骏、刘志宏、薛思铭等。
2.内地:
代表歌星:
崔健、张伟进、屠洪刚、常宽、景岗山、张行、寥白威、刘欢、孙国庆、蔡国庆、解晓东、红豆、毛宁、高林生、黄格选、林依轮、满文军、罗中旭、孙楠、成方圆、程琳、胡月、张蕾、田震、段品章、范琳琳、李玲玉、毛阿敏、韦唯、杭天琪、朱桦、李娜、那英、杨钰莹、陈明、孙悦、戴娆、周艳泓、韩红等。
作曲家:
谷建芬、付林、徐沛东、温中甲、李海鹰、张全复、解承强、李汉颖、毕晓世、陈小奇、三宝、郭峰、卞留念、冯晓泉、高晓松等。
3.香港
代表歌星:
谭咏麟、许冠杰、林子祥、陈百强、张国荣、黄家驹、张学友、李克勤、吕方、郭富城、刘德华、黎明、许志安、古巨基、陈晓东、郑中基、谢霆锋、甄妮、叶丽仪、奚秀兰、徐小凤、叶倩文、陈慧娴、邝美云、林亿莲、王菲(王靖雯)、梁雁翎、周慧敏、陈慧琳、彭羚等。
作曲家:
黄舒骏、林车松、涂惠元、叶良俊、陈光荣、戚小恋、徐嘉良等。
4.新加坡
代表歌星:
岳雷、康乔、秦咏、翁淑英、韩宝仪、谢采云、许美静、蔡健雅、孙燕姿等。
作曲家:
李伟松、李思松、黎拂挥等。
5.马来西亚
代表歌星:
罗宾、庄学思、巫启贤、刘秋仪、张小英、蓝英、柯以敏等。
6.日本:
欧阳菲菲、翁倩玉、陈美龄、璐璐
7.美国:
洛城三兄弟组合。
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在经历了多年的禁止后出现了大量的迸发,这对于文化上来说是好事。
也说明了从榆木向开化的转变。
七、21世纪初的中国流行音乐
华语乐坛进入21世纪后,不再被中岛美雪、玉置浩二等日本歌手养活。
原创水平的显著提升
因为原创歌手大量崛起,原创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而传统的港式三段式情歌式微。
音乐风格的多样化
R&B、hiphop、电子舞曲等众多新型风格涌入中国,21世纪初的华语乐坛,虽然市场下滑,但论艺术性来说是华语乐坛的巅峰时期之一。
唱手变歌手
华语乐坛传统的港式苦情歌注重四平八稳的唱功,以及歌词、感情表达等,对歌曲本身的音乐性很不注重。
以前的华语乐坛只能是华语歌坛。
而进入新世纪后,歌手们越来越意识到一首歌曲是一个整体,人声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越来注重编曲和音乐性、歌曲制作的精良程度,而不仅仅是声乐上的处理。
八、什么是华语流行音乐
我国历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蕴深厚。
仅就流行音乐而言,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其中有光辉灿烂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发展高潮。
其影响深广,具有明显的国际性。
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这种流行歌曲。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南亚就传播中国流行歌曲。
那时他们尚不能自己创作,而是直接传唱中国流行歌曲。
这个问题从中国流行音乐第三发展阶段——台湾时期以后,逐渐更加明显,到今天已经非常突出。
在中国本土(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以外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唱这种流行歌曲,并且都有很好的歌曲创作和音乐制作。
大家都知道,潘秀琼、林竹筠、陈芬兰、黄露仪(黄莺莺)、韩宝仪、许美静、孙燕姿、岳雷、秦咏、李思松、黎拂挥是新加坡籍;华怡保、张小英、蓝英、刘秋仪、柯以敏、罗宾、庄学思、巫启贤、巫奇是马来西亚籍;善唱《成吉思汗》的艾慧那是印尼籍;翁倩玉、陈美玲、璐璐是日本籍;洛城三兄弟是美国籍。
他们虽都是炎黄子孙,便行政国籍不是中国,只是所演唱的这些流行歌曲,运用的语种都是华语,与中国流行歌曲是一样的。
但因有国籍的区别,称华语流行歌曲,意义更为准确。
华语流行歌曲传播的范围很广。
当然,我们中国流行歌曲也是属于华语流行歌曲范畴的。
九、1949-1979三十年内地没有流行音乐
流行歌曲是通俗音乐中的一种。
可以说是产生于城市,有着鲜明的朝代性,易于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发展中趋向于国际化,又有着明显商业特征的一类音乐。
艺术上也有很多不同于其他音乐的特点。
仅从其作曲特点上,便可以看出它与其他音乐的区别。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特别是第二发展阶段前半部上海时期,以周璇为代表的风格。
曲中装饰音、上下滑音多,有长切分音,高音段落和低音段落的明显对比,加上具有特色的演唱风格,形成了婉转、轻柔、松弛、甜美的格调。
现今第四发展阶段的新城市流行歌曲,远离了传统,风格又与上面的明显不同。
曲中长、短切分音附点切分音多,加上小节内外每拍千丝万缕的连接,使歌词排列也随着旋律有意闪躲节奏律动。
歌词白话长句字数多,排列紧凑形成短音符号。
还有多种多样的起头,无穷动的结尾,有规律的反复。
再加上轻声、气声、泣声、叹声、哑音、哭腔、延时处理等多种技巧处理,使歌曲表现出俏丽、新巧、抒情、有力的风格特点。
感情起伏波动大,低徊处如絮耳语,高亢处如海浪奔腾。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逐步禁唱流行歌曲,认为属于“靡靡之音”。
从此,在内地被扫地出门,后来都转移到大陆以外的香港去发展了。
有人说: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音乐。
”还可以接上两句,那就是“哪里有城市,哪里就有流行歌曲。
”人民需要它,又不准唱,就找来了代替品。
有当时的群众歌曲、民歌、外国歌曲等。
这些歌曲是来代替流行歌曲的,而其本身属于通俗音乐中的另一类歌曲。
不能把流行歌曲的定义简单看成是只要能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就是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在各方面均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但从“流行歌曲”这个名称本身来说,字面上是不够严格。
因为同属通俗音乐中其他一些类别的歌曲,如上面提到的三种,也能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但因习惯的叫法已成自然,就像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一样。
在了解其真正含义的情况下,还是称其为流行歌曲相对更恰如其分。
十、通俗音乐和流行音乐
我国歌坛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非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不可。
其实这是错的,起码也是意义不确切。
音乐的大分类只有两种:
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
还有一些具体以音乐特点和功能为依据的小分类,决不能与这两大类相提并论。
它们不是同一层次和流派的。
如艺术歌曲、抒情歌曲、校园歌曲、队列歌曲等。
通俗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的一个大范围,大概包括轻音乐、轻歌剧、民间音乐、民歌、群众歌曲、进行曲、舞曲,美国首先流行的爵士、布鲁斯、摇滚、迪斯科、另类(非主流)、乡村歌曲等。
还有一大支,就是世界各国均有的流行歌曲。
由此可见,流行歌曲是通俗音乐中的一种,这涵盖在通俗音乐之内,而不能代表全部通俗音乐。
打个不一定完全正确的比方,它们是父子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更不是一回事。
现今歌唱比赛中分成“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历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一直沿袭了这种叫法。
依上述的分类,民歌也属于通俗音乐范畴的,那么顺理成章民族唱法也可以叫做“通俗唱法”喽!
这样岂不乱了套?
音乐界有那么多专家,难道他们不晓得这个道理?
原来这件事在当年有个特定的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个发展高潮的流行歌曲曾被认为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1949年以后都转到香港去发展了,所以1949-1979三十年,内地是没有流行歌曲的。
有人形容流行音乐被扫地出门了。
但它在港台却没有停止发展,形成与上海时期一脉相承。
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流行歌曲又转回了娘家。
以前一段经历年轻听众不甚了解;粉碎“四人帮”后的情况还应记忆犹新。
邓丽君的录音带最早传入内地,几次被明令禁止播放。
李谷一基于歌唱家的敏锐,首先在演唱电视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中,应用了气声技巧,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批判之声不绝于耳。
实际上,她只是位民歌手,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手。
真正应用流行唱法的程琳,曾经历三次沉浮。
连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也受到批判。
当时发生这些事并不奇怪,因为计划经济是不会允许具有明显商业特征的流行音乐存在的。
这是作为经济基础对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要求。
但不应动辄就提到政治高度,流行音乐没那么坏!
对流行音乐的态度,反映出当时不同经济体制的较量。
在1983年的全国轻音乐会议上,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对流行音乐不能硬性禁止,应允许其存在而因势利导,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但对于称呼,为了避免使人联想到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就定了“通俗歌曲”这个名字。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不是现在,毕竟那是1983年啊。
但从此,流行音乐有了合法身份,与西洋传统唱法歌曲、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势,却一直沿用了“通俗歌曲”这个意义不确切的名字。
还有业内人士提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歌坛开始出现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乡恋》,朱逢博演唱的《美丽的心灵》,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等。
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而是同属通俗音乐范畴的其他类作品。
似乎这也是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的根据之一。
其实这些歌曲只是我国歌坛向流行音乐跨越的过渡性作品。
如果在今天歌唱比赛的流行唱法组,再用当年的唱法演唱这些曲目,评委都不会承认的。
如今已过去二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得有声有色,作为文化上层建筑的流行音乐也发展得蓬蓬勃勃。
不应再沿用1983年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不得不用的这个意义不确切的名字,应当实事求是。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还要靠音乐专家和文化管理部门共同来完成,把恰如其分的名字还给流行音乐。
十一、早期中国流行音乐生存条件
早期中国流行音乐虽产生在上海孤岛欧美各国租界,但这些作曲家、词作家都是我们的中国同胞。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流行音乐除去流传中的国际化,与国际接轨外,其中很主要一个组成成分是农业文化,即中国各地民歌。
这些是中国各阶层都喜闻乐见的,当然也包括工人阶级。
当年(1940年)周璇在国华公司主演《西厢记》,所演唱黎锦光作曲采取京韵大鼓等说唱形式的《拷红》和严华作曲民歌风格《月圆花好》,当时北京拉人力车的老工人都会哼唱。
据乐评人金兆钧回忆,他在1984年找到一本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歌本,其中载有《雷梦娜》一曲,他很喜欢,便在院子里用吉它去弹唱。
隔壁一位童工出身的老工人听了便从屋里跑出来,问他怎么会唱这首歌,并说多年没有听到,太好听了。
可见城市市民以流行歌曲如何喜爱。
当然,也包括这位童工出身的老工人。
由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加之美国爵士音乐、百老汇、好莱坞歌舞的影响,在上海这个最早的开放城市出现了中国流行音乐。
在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的推动下,首先出现的是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
到1927年他尝试家庭爱情歌曲(实则就是流行歌曲),第一直《毛毛雨》问世便翻开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起始篇章。
这个阶段还是诞生不久,并不是很成熟。
而到1937年抗战开始后,许多人为躲避日寇纷纷逃到上海,因为这里有欧美各国的租界,日本人尚不敢任意而为。
这些人需要文化生活,于是后来在被日本人包围的孤岛上海,流行音乐和电影都出现了畸形的繁荣。
加上从前一阶段出现的歌星、作曲家在艺术上均已成熟,所以在此时就形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当时全国的大环境比较复杂,大部分为国民党统治的地区,其次是日本人占领的敌战区,只有少部分农村是共产党、八路军的根据地。
流行音乐是一种产生于城市的音乐文化,主要是在城市中传播。
中国早期流行音乐产生于上海,继而就在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城市和日本敌战区的城市中很快的流传开来。
当时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均有流行,有的地方最后也渗入到农村。
上面提到当时全国的大环境比较复杂,虽处抗战期间,不可能大家全都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特别是在日本敌战区,老百姓若是公开唱《大刀进行曲》,恐怕鬼子的头未被砍掉,我们老百姓的头却被鬼子砍掉了。
斗争要讲策略,那种情况只能是地下活动。
另外,人还是需要抚慰心灵的文化艺术作品。
早期流行歌曲中有不少歌唱亲情、友情、爱情、祖国大好河山、美丽风光的作品,人民很容易产生共鸣。
在日寇铁蹄践踏下,人们盼望解放的一天早日到来,除能够在前线抗敌的之外,敌战区大部分人民在等待中,需要慰籍心灵的精神文化产口,流行歌曲就是这些有慰籍心灵作用的文化产品中重要的一种。
还是黑格尔那句话说得好: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这里的合理不是狭义的人情道德上的合理,而是指广义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能够客观存在的事物。
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就是这样一个有存在条件的客观事物。
它的存在是文化历史客观存在,尽管可以持不同看法,但却是不能杀的。
十二、认识早期中国流行音乐歌曲
有人形容早期中国流行歌曲是瑕瑜互见。
所指的是“瑕”,现今的流行歌曲也并不少见,无非指的是过于缠绵,爱得太多,颓废忧伤等;所说的“瑜”也是俯拾皆是,有的不啻已近于前些年的革命歌曲。
只是因为时代不同,不可能直接讴歌党、领袖和社会主义罢了。
与《毕业歌》可以相媲美。
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青年起到了不同的鼓舞作用。
1946年周璇在同地所拍《长相思》一片中的插曲《凯旋歌》、《童歌》、《花样的年华》则是反映出的内容。
另如1942年周璇在上海国华影业公司所拍《恼人春色》插曲钟山春,歌唱南京钟山石头城呼唤。
1939年在同地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