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9968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docx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讨(4篇)

第一篇:

体育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摘要:

本文通过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以及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探究,论述体育教学对促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体育与健康这套教材中给我们一线体育教师明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要求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合等方面要保持完美的状态。

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合。

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本文探讨的主旨。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存有的原因及状况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碰到困难轻易灰心丧气,不能持之以恒。

青少年期还是一个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一定的看法,独立思考水平有所提升,但有时好高骛远、爱慕虚荣,碰到挫折也较轻易灰心、泄气、退缩,甚至有抵触等逆反心理,还有因课业负担重,面对父母、老师寄予厚望所形成的无形压力,很轻易使其在学习、生活以及平时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如逆反心理、惧怕心理、依靠心理、强迫心理和抑郁心理等。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还与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等有直接关系。

如:

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回避、恐惧心态,缺乏科学理解;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淡漠、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培养。

社会变革及传统习惯的矛盾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快,特别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

二、小学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从科学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

学校体育课程中蕴含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小学体育课程的价值。

(二)现代学校体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增强他们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协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康、审美、生活、创造,促动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动学生个体社会化。

三、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都会随着课堂气氛的改变而变化

因为课堂上突发事件或意外导致目标没有达成,这样会让学生情绪产生震动,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能够发挥其愉悦和调节的作用,使集体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每个成员在认知上相近,情绪上相融,心理上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练的情绪高涨,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认知操作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和提升,学、练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二)准确理解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够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实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

”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就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实行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

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誉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树立和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兴趣。

3.评价是促动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能促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而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潜能和不足。

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

以营造互学互助,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

4.体育教学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对促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除了能够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外,对促动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的。

具体表现如下:

(1)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

而体育运动则能够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情绪和行为。

同样因为体育运动的群众性特征,它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2)可促动学生智力水平。

如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话,能增进身体健康,进而促动智力发展。

身体好是头脑灵活的物质基础,坚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大脑获得充足氧气,得到快速恢复,大脑良好的发育为智力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3)能够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抗挫折水平。

当学生身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当达不到逾期的要求,追求不到理想的目标时,就会给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遭受挫折的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动作粗暴、语言粗鲁、攻击、不安逃避和推诿等。

针对这些表现,教师应采取准确的心理教育方式,使用体育运动特有的松弛、转移、激励和调控水平,使受挫折学生的心声得以自由表述,压抑情绪得以彻底发泄。

参考文献:

1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校,2004(4)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篇:

新时期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节奏的持续加快,社会市场中的各种竞争都出现了日益激烈的趋势,使得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而在教育事业持续加快发展的新时期环境中,小学生也开始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必须要对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就是对新时期环境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行研究,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的一些问题,并为如何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

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社会各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心理压力。

各个年龄层的人们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其中学生阶层面临的压力更加显著,学生要面对来自社会、来自家庭、来自同学甚至是来自自已的多重压力,不但学业压力大,而且因为年龄较小,在社会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压力1。

所以,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本文就是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

虽然新时期中素质教育开始提出并得到了实施,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传统观点在我国根深蒂固,使得很多教师与家长还是片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身心是否得到了健康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忽视。

而且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学校中虽然都相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但是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却没有设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再加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很少都是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来实行教学的,所以就导致本就缺乏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二)学生心理健康水准较低

小学虽然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但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却并不轻松,不但家庭作业繁重,而且在课外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教师与家长都对学生投入了极高的期望。

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本就比较低,身心稚嫩,难以适合这种高要求、高强度的学习,所以就逐渐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抵触的心理,学生心理十分紧张压抑。

而在当前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却没有做到良好的疏导,在以一概全的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压力难以得到真正的缓解2。

二、增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不论在哪一阶段的教学中,师生关系一直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健康成长都十分有利。

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实行密切真诚的交流,对学生予以充分的尊重与关爱,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协助学生解决其遇到的难题,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发泄压力的地方,让学生尽快将不良情绪摆脱,为心理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二)增强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一直都受到了很多忽视,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关键部分。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启蒙老师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长远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好坏更是影响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因素。

所以,为了增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要对家庭教育引起更多重视,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之间实行沟通,让学生在家里也能按时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

并且家长还要对学生的学生采取鼓励政策,改变过去片面重视学业成绩的观点,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上,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心理状态才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3。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要适当的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课堂中,尊重学生存有的学习差异,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大力表扬,对于存有不足的学生也要实行鼓励,持续让学生树立起更多的自信心,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4。

这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理朝着准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条件。

三、结语

综上可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之下,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不但有着新的契机,同时也还会面临着一些困扰与挑战。

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加快采取措施来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晓敏,蔡泽玲,潘泽敏.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有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9:

189-190.

2李春梅,颜春元,郝仕儒.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存有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7:

145.

3韦磐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显性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146-148.

4梁丽.拉萨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以拉萨市实验小学为例J.西藏教育,2012,05:

53-54.

第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摘要: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观点的持续更新,网络游戏、影视影响、家庭教育以及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正对身心不成熟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从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存有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解决之道。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现状;原因;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以及当前文化的持续泛滥,对身心不成熟的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所以,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多渠道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学校需要探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1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1国家和各地方政府从政策上体现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曾多次下发关于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文件,在文件中均指出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确要在中小学教育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实施,制定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

从这些政策性的文件中能够看出,国家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1.2学校、教师理解到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一些学校均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学校是开设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信箱,开通心理热线。

作者所在的吉林省长白山池北区第一小学校早在1999年就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探索,开设了每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2000年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1.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有一定的不足

(1)教育发展不平衡,形式化倾向严重。

总体上来说,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和评价标准,这对于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利的。

另外,虽然有些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也配备了专职教师,但心理咨询室配置简单,课程被挤占,老师也未受过专业的心理培训教育。

(2)片面化现象存有,学科化倾向严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本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不过,在现实中却是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对象选择上更趋于学生,而忽略了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

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课更多的是系统讲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更多的是传授心理学知识,而不是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来强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2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根据对各类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案例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2.1家庭因素:

极端的家庭因素造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因为中国传统道德理念接受西方思想的冲击下,这导致国内离婚率逐年上升,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另外,现在社会相当一部分学生又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孩子在习惯养成、待人接物、基本的生活水平方面都很欠缺,任性、自私、自主水平差。

2.2教育因素:

当前很多小学校虽然在一定水准上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很多方面还存有不足,主要集中在:

师资力量有所欠缺,教育思想较为滞后,教师心理教育观点淡薄,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未形成系统化等等。

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缺乏心理保健知识,不能实行科学的预防,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含的内容较多,如各种媒体的宣传,文化的传播和泛滥等等,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让思想不够成熟的小学生产生了不健康的心理。

3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上述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有着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让小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为小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特点,只要我们重视引导,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增强准确的引导和协助,所谓的心理问题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3.1学校要完善制度,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实施。

学校要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建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展开。

同时,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另外,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心理发育规律,结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行专题研究,以便对症下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3.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周安排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心理教师结合学生普遍存有的心理问题,展开预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一些活动,协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宣传,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做好正面教育引导。

3.3成立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解答。

学校要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热线电话,固定QQ信箱,通过谈话、聊天等方式对学生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指导。

尤其是对相关学生实在难以启齿的问题,要利用书面的形式实行解答,耐心协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惑,缓解心理压力。

,同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好跟踪调查与教育。

3.4展开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心。

良好的集体活动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在参加过程中消除心理障碍,促动相互沟通,同时,这些活动也是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途径。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持续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朝着健康,有效,全面,标准的方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有的问题,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

参考文献:

[1]张秀丽.展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J].甘肃教育,2015.

[2]李涛,王萍萍,刘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职培训的几点思考———以长春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例[J].继续教育,2015.

[3]王朝晖.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

[4]郭宝晶,曹锭.关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2011.

第四篇:

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摘要:

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重视的热门话题。

为了大力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必须妥善处理小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工作。

这样有利于提升小学教学的有效性,塑造学生良好的素养和人格。

本文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工作提出合理性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只相注重每个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端正他们的行为道德规范,才有利于培养出健全、拥有良好品德的人,使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1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

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之间存有差别,又相互联系。

德育教育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是指学校在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对小学生实行规范性引导和教育,包括爱国主义精神、行为规范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范围比较小,针对性比较强,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注重培育小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的发展。

不过,这两者之间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者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和方向,都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高度揣摩小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高尚品质。

如我班有位学生因为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在学校课堂上屡次偷拿别人的东西。

有一次被教师没收其小毛豆后,询问原因后发现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落后父母没怎么给孩子买零食。

第二天我就给他买了好多小毛豆、花生米等零食,并告诉孩子换作老师拿走他最喜欢的糖果,他同样也会不高兴的。

然后启示学生即使家庭条件不好,但不经别人同意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就是不对的,自己有什么需要能够亲自请求别人,这样才能慢慢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促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另外,两者的根本任务都是为了实现育人,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小学生的全身心发展。

2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途径

2.1加快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崇高的教育工作者,其行为举止均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条件。

为了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保证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行,学校首先应该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还应通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民主生活会、教师思想交流会等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2.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堂是学生受教育和吸收知识的重要场所,因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主要在教学课堂中实行。

小学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特征,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所以,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相关规则的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并合理使用规则,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协助学生明白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此时,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并列举出一些生活中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及不遵守规则时产生的危害。

经过激烈讨论后,学生纷纷列举出了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导致车祸、交通堵塞、人员伤亡等危害;而诸如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礼尚往来、和睦共处以及爱护公共设施等是我国社会生活规则的重要体现。

在指导学生区分和理解这些规则内容后,教师能够结合《小学生守则》的相关内容,列举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声喧哗会破坏教学秩序,缺少课堂规则约束力,防碍教学的正常实行。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动学生在以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严格遵循规则,保持良好的品德风尚。

2.3合理展开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实现教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项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已成为实现小学德育的重要方法。

例如学校能够展开“文明校园我来建”活动,引导学生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以及花草树木,阻止校园生活中随地吐痰、乱讲脏话、破坏公物以及乱践踏花草等不良现象发生。

此外,教师还应该在班级活动中展开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在班级展开“和谐校园”、“榜样伴我行”活动。

活动实行前教师能够组织动员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接着广泛宣传主题活动宣传单或者改编文明礼仪歌谣后,对学生实行文明礼仪培训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时刻保持自己的仪态面貌,树立自信心。

2.4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实现二者整合: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成长活动的两大阵地。

所以,对学生实行完备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求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与家长多交流学生在家中的情况,了解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态度影响等,来促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学校能够定期展开几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方面说说自己的想法。

必要时能够组织亲子活动,使家长经过参与活动后更了解孩子,有利于教师与家长共同指导和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行。

3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对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而实现二者的整合需要教师、家长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如此才能有效促动学生健康发展。

总来说之增强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融合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真正发展起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才会提升,才能使教学教育力量变得更增强大,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为社会培育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温朝明.以心理健康教育促动德育教育的时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0)

[2]高霞.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