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891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铁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铁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铁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铁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测量方案.docx

《地铁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测量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测量方案.docx

地铁测量方案

 

重庆轨道交通xxx号线土建xxxx标

(K~K)

 

测量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中铁八局集团重庆轨道交通x号线土建xxxx标项目经理部

201x年x月编制201x年x月发布

附录:

1.测量仪器检测报告

2.测量人员资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市轨道交通x号线xxx标,施工范围包括上xxxx站、xxxxxx站及XXXX站~XXXX站区间,共计两站一区间的土建工程。

XXXX站位于食品城大道下,沿食XXXX道东西向敷设。

采用14米“双岛四线”岛式站台,地下两层六跨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起点里程为K22+661.397,终点里程为K22+916.097。

总长度254.7m,最大净宽45.9m。

XXXX站位于两港大道与规划道路“十”字交叉口下,跨路口设置,南北向布置。

车站采用14米岛式站台,地下两层三跨矩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起点里程为K24+392.809,车站终点里程为K24+601.401,总长度208.592米,最大净宽20.2m,最大净高15.04m。

XXXXX站-XXXXXX站区间隧道,右线起点里程K22+916.097,终点里程K24+392.809,区间长1476.712m,于里程K23+287.65处设一施工通道。

二·编制说明

2.1编制目的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指导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之间的施工。

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从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建筑物构件安装等,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以使建筑物、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其主要内容有:

(1)建立施工控制网。

(2)建筑物、构筑物的详细测设。

(3)检查、验收。

每道施工工序完工之后,都要通过测量检查工程各部位的实际位置及高程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稳合。

(4)变形观测。

随着施工的进展,测定建筑物在平面和高程方面产生的位移和沉降,收集整理各种变形资料,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2.2编制依据

(1)重庆市轨道交通十号线施工设计图纸及合同文件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0101—2009);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7)国家其它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

2.3适用范围

XXXXX站、XXXXXX站及XXXXX到XXXX区间。

2.4测量原则

测量工作中,不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仪器进行测量或放样,都会给其成果带来误差。

为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累积増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同时,为了防止出现错误,测量工作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核,故“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又一原则。

三·测量准备工作

3.1收集资料

(1)重庆市轨道交通X号线设计图纸。

(2)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建新东路—王家庄段)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业主交桩);

(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供测量设计和选点;

3.2测量人员组织

测量作业人员的配置视工程进度而定。

本工程初步拟定设置3个测量组,测量人数为9人,配合人员由施工技术人员承担。

(本项目测量人员名单及职务职称见附表)

 

地铁十号土建10105标项目经理部测量人员名单及相关信息表3-2-1

姓名

职称

测量职称

测量职务

备注

XXXX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测量主管

XXXXX

助理工程师

测量组长

XXXXX

助理工程师

测量组长

XXXXX

中级测工

XXXXX

中级测工

XXXXX

测工

XXXX

测工

3.3测量仪器及工具的配置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所采用的仪器及工具如下:

(1)徕卡TPS802全站仪2台及配套棱镜、觇牌、脚架

(2)索佳DS23-(C30)水准仪1台及及配套塔尺、脚架

(3)50m钢尺3把;

(4)对讲机3对;

(5)CASIO5800计算器3个;

此外还应配备测伞、标志旗和埋桩的工具材料等。

本工程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3-1。

地铁十号线10105标使用测量仪器明细表表3-3-1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出场编号

生产厂家

检定日期

精度

全站仪

徕卡TPS1200

864886

徕卡

2013年10月13日

±2"

全站仪

徕卡TPS1200

764053

徕卡

2014年07月08日

±2"

水准仪

索佳DS23-(C30)

100144

拓普康

2014年03月11日

0.7mm/km

钢卷尺

50m

3342

哈尔滨普利森

2014年03月11日

1mm

3.4仪器检定(后附仪器检定证书)

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严禁使用未经检定的仪器设备。

本标段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

⑴施工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严格遵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的要求,地铁车站和区间施工测量中线和高程的总贯通中误差为m横≤±50mm,m竖≤±25mm。

⑵测量的内外业执行复核和检算制,控制网点平差及其他数据由两组人员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较核。

重要部位的放样宜采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路线检核测设,以确保正确。

⑶测量工作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优先采用具有闭合条件的方法,避免误差超限产生和错误。

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测量时,制定并落实误差监控手段,对各种误操作必须有查错功能和纠错能力。

⑷测量外业原始记录完整,测量成果资料齐全、计算准确、文整清楚,必须有计算者、复核者签字,项目总工程师签认。

四·施工测量技术

4.1施工测量基本原则

本工程土建工程的测量工作遵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实行二级测量管理,确保测量质量:

(1)公司精测队:

主要负责测量工作管理,技术指导,控制点检核;

(2)项目部测量队:

主要负责现场测量控制工作,复核检查施工测量组的测量工作,负责与三级测量监理、驻地监理测量工程师等的报验工作;负责现场的施工放样及相应技术交底工作与现场测量值班。

1、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严格校检,确保其精度满足测量要求,专人操作,妥善存放。

2、控制桩未经测量监理复核,一律不得使用。

在施工测量过程中严格执行换手测量制度,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及时建立准确的车站施工地面及地下导线网,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施测。

4、所有测量控制点均为不锈钢桩点,桩点设在地层稳固,便于查找和保护的地方。

5、支护结构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点均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施工前应按施工图进行复核,并妥善保护,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复测,被损坏的测量点要及时补测。

4.2测量工作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测量技术规范、规定、细则,精心实测,科学管理,确保所有测量成果质量。

2、测量工作人员应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测量作业程序,严格按照ISO9002贯标要求执行。

3、施工测量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掌握建筑结构尺寸,对测量资料必须进行检核。

4、与监理测量工程师要密切合作,测量成果资料必须经技术主管签字后,送交测量监理。

5、测量过程必须记录清晰,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存;所有记录要清楚认真填写,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

施测人员要坚持签字制度,签署日期、姓名、气候、地点、工作内容,必要时除说明情况外,应附草图记载在测量薄上。

6、测量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测量工作日志填写规范,内容清楚,并妥善保存。

7、测量人员应对测量工具、仪器经常进行保养,保证测量仪器设备完好,仪器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校正。

8、管区内的测量控制点、高程点要妥善保护,不得随意破坏,确需要移动的必须经测量技术主管同意。

4.3控制测量技术

4.3.1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我部首先对业主所交桩的首级控制网由公司精测队进行复测,根据首级控制网布设精密导线。

精密控制网采用1”级全站仪测量,其作业满足如下几点要求:

1、测站对中误差和仪器或反光镜对中误差不大于2mm。

2、在距离测量中,当观测数据超限时,重新观测整个测回,如观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3、在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超过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

4、如受外界因素(如震动)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或超出补偿器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5、当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来的度盘位置重测,并应在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重新测定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

当重测的测回超过总测回的1/3时,应重测本测站。

附一个表

6、每日观测结束,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

当使用电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的各项限差。

精密导线的技术要求表4-3-1

平均边长(m)

导线总长度(km)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全长相对闭合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Ⅰ级全站仪

Ⅱ级全站仪

350

3~5

±6

1/60000

±2.5

4

6

5

1/35000

±8

注:

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

4.3.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一律采用0.3mm级电子水准仪,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

观测时满足:

1、前后视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不大于限值;

2、观测应按奇、偶数测站,交替采用“后、前、前、后”和“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

3、在一测段水准线路上,测站数宜安排成偶数,这样可以清除或减弱两个水准尺零点差;

4、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进行,以使目标成像清晰、稳定,视线长度也要在规定的值内。

5、铟钢尺的垂直度严重影响测量质量,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竹竿架撑加人工手撑,增加其稳定性,保证了垂直度。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4-3-2

每千米高差

中数中误差(mm)

符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

水准仪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

偶然

中误差

全中

误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坦地

山地

±2

±4

2~4

DS1

铟瓦尺

往返测各一次

往返测各一次

±8

±2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线路长度(km)计,n为单程测站数.

4.4施工测量技术

根据业主控制桩布置的实际情况,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测量技术力量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精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并考察施工现场将坐标控制点及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测量队对施工放样、定位、控制桩点、护桩测量的工序检查复核,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报验。

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中线、高程贯通测量,确保中线、标高及建筑平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真实完整,不涂改,并妥善保管。

测量仪器按期进行仪器设备检定,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状态良好。

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4.5施工控制导线测量

(1)洞内施工控制导线

洞内施工控制导线布设:

在区间联络通道口及联络通道与车站结合部、区间内曲线要素、直线150m,特殊时不小于100m、曲线通视情况不小于60m须设立一个导线点,水准点每120m设立一个;导线点采用混凝土埋设钢筋头,钢筋头上做好点标记并保证钢筋头顶面低于混凝土顶面,当导线点布好后采用醒目的标示标牌及红色区保护;区间在洞内防灾通道及迂回风道开挖通时布设闭合导线环,为提高精度在区间左右线内布设导线环。

车站东南风道口、曲终点及风道与车站结合部、东北风道口、风道曲中点及风道与车站结合部各设一个导线点,三个水准点。

导线环施测每个内角及边长,进行简易平差。

施工控制导线点施测:

根据布点情况,隧道导线点及水准点在地下施工掘进至50m处、100m处和距离贯通面200米处进行一次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检测;区间在防灾通道挖通、迂回风道开挖通后(有贯通导洞)即进行一次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导线贯通检核;车站在中洞开挖完后即采用两井定向法进行贯通导线检核并及时进行调整。

洞内控制导线施测要求:

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前,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进行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测量;采用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度较差应小于4秒,边长往返观测各两测回,往返观测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mm;地下控制水准点采用逐次水准测量的加权平均值作为下次控制水准测量的起算依据,最后控制水准点精度在±8√L内。

4.6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

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值相差均在±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

也可用放线两个点,用尺子量测两点的距离进行复核,距离相差在±2mm以内,可用这些点指导隧道施工。

暗挖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线路设计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

隧道开挖时,在隧道中线上安置激光指向仪,调节后的激光代表线路中线或隧道中线的切线或弦线的方向及线路纵断面的坡度。

每个洞的上部开挖可用激光指向仪控制标高,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

施工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的中线和坡度,采用往返或变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水准测量。

在隧道初支过程中,架设钢格栅时要严格的控制中线、垂直度和同步线,其中格栅中线和同步线的测量允许误差为±20mm,格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3°

4.6.1围护结构中线放样

按设计图纸计算出围护结构中线及拐角点坐标,以加密的控制点作为依据以全圆观测法用全站仪两测回把坐标设放到地面的木桩上。

为满足施工要求,必须将围护结构中线延长点设放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被破坏的位置,方便随时检查连续墙的施工,包括导墙模板安装,槽位偏差检验等。

当连续墙的导墙做好后,将连续墙中线传递到导墙上,以方便指导槽段划分和钻孔。

槽位偏差控制在±5mm之内,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其精度,发现偏差超标及时进行纠正。

4.6.2基坑放样

当连续墙及其冠梁施工完成后,即将基坑轴线及线路中线设放到冠梁上,随时指导开挖,检查宽度和深度。

方法是:

先按设计图纸计算出各轴线在冠梁上的坐标,以加密控制点作依据,用全站仪设放,将线路中线及各轴线引测到冠梁顶面,其放样误差控制在±5㎜,其中各轴线间应相互检测,轴线误差小于±3mm。

高程点由加密点直接用水准仪传递在冠梁内侧面,水平方向每隔3~5m喷绘一个“▽”,另每挖深5m左右传递一次高程于侧壁上,以随时掌握开挖深度。

当基坑挖到距离设计深度约300mm时,把标高以“▽”的形式喷绘到侧墙上,改用人工开挖,以保证开挖达到设计深度,避免超挖和欠挖。

此“▽”标示高程仅用于指导土方开挖,如果结构施工高程面的控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测量规范采用吊钢尺进行高程传递,特别是底板垫层施工后一定要进行高程复核,然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确保底板高程的准确。

在结构施工的模板安装验收时,必须全面的进行高程和平面的复核。

钢支撑位置由冠梁上的轴线和高程点,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样。

其精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支撑位水平误差控制为±30mm,高程误差为±25mm。

4.6.3结构施工放样

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深度,将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传递到基坑后,以这些控制点作依据,设放线路中线及各轴线和高程点于基坑四面的墙上,再以这些控制点指导各项施工。

施工放样主要有:

墙板边线,梁、柱中线及预埋件位置。

(1)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

(2)结构边、中墙模板支立前,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出边墙内侧和中墙中心线,放样偏差控制在±10㎜。

(3)顶(中)模板安装过程中,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误差控制在+10~0㎜之内,中线测量误差控制为±10㎜,宽度测量误差控制在﹢15~10㎜之内。

(4)梁柱中线放样。

根据线路中线和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梁柱中线放样到实地上,并检查其施工误差,放样误差为±10㎜。

(5)预埋件位置放样。

先按图纸算出预埋件的平面位置,然后根据线路中线和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把坐标设放到实地上。

其精度控制为±5㎜。

(6)附属结构施工放样

首先应对地面的加密控制点进行检测,再由这些控制点进行附属结构施工放样。

附属结构放样包括:

开挖轴线放样,结构中线放样,变形缝位置放样等。

其方法和精度与主体结构施工放样相同。

五·隧道测量

5.1永久中线点测设

施工用的永久中线点应由洞内导线测设,短隧道也可按中线法独立测设。

永久中线点的间距应符合表5.1规定。

施工用的临时中线点可由导线点或永久中线点增设。

永久中线点间距表5-1-1

隧道中线测设

直线地段

曲线地段

由导线测设中线

150~250

100~200

独立中线法

不小于100

不小于50

5.2施工中线测设要求

(1)用导线点测设中线点宜采用极坐标法,一次测设应不少于3个点,并相互检核。

(2)用独立中线法测设中线,直线上应采用正倒镜法延伸直线;曲线上宜采用弦线偏角法测设,也可采用其它曲线测设方法。

(3)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宜每10米加密一点。

直线上应正倒镜压点或延伸,误差在规范范围内进行分中定点;曲线上可用偏角法、长弦支距法等方法测定。

(4)供延伸用的临时中线点可采用串线法延伸标定。

串线长度直线段不大于30m,曲线段不大于20m。

(5)全断面开挖的施工中线宜先用激光导向,后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测定。

(6)采用上下半断面施工的隧道,上半断面每延伸90~120米时应与下半断面的中线点联测,检查校正上半断面中线。

(7)永久中线点和临时中线点的距离测量应使用光电距仪,可变动反射镜高度测量两次,其较差在各等级仪器限差内时取平均值。

使用钢尺量距应保证不低于1/5000测距精度要求。

5.3顶板临时点设置

顶板上的临时点可灌入拱部砼中或打入坚固岩石的钎眼内。

5.4曲线段测量

曲线隧道中线点横移时,可以根据横移距离S,按一定密度计算出横移后的相应点坐标,根据计算坐标放设相应的横移中线。

5.5洞内高程测量

(1)施工高程测量应根据洞内已设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加密。

加密点可埋设在永久中线点旁。

(2)用光电三角高程测定高程时,可变动反射镜高度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但这种方法不宜进行高程传递。

(3)用水准测量高程时,应测量两次或利用加密点作转点闭合到已知高程点上。

(4)施工高程点应经常检查。

5.6隧道开挖测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每次开挖钻爆前,应在开挖断面上标示隧道中线、轨顶高程线和开挖断面轮廓线。

(2)在开挖断面成形后,应即时按要求间距(最大20m)进行隧道开挖断面测量,绘制开挖断面图。

作为隧道衬砌和竣工的依据。

(3)开挖断面测量优先采用断面自动极坐标系统,也可采用断面支距法进行。

(4)断面支距法测量时,应按中线和外拱顶高程从上至下每0.5m(拱部和曲墙)和1.0(直墙)向左右量测支距。

量支距时应计入曲线隧道中心与线路中心的偏移值和施工预留宽度。

(5)仰拱断面测量,应由设计路面高程线每隔0.5(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

5.7隧道衬砌测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复测检查使用的永久中线点或临时中线点。

检查的中线点其横向较差不应大于5mm。

超限时应从相邻点逐点检查至合限的点位,再重新定正中线点位。

(2)检测中线和高程后测设横断面的十字线方向,同时在断面上标定出拱架顶、起拱线和边墙底的高程位置。

(3)立模后必须再一次检查校正模板。

六·竣工测量

当结构主体工程完成后,需进行竣工测量,测量主体结构各部位的位置及高程与设计之间的偏差,其主要项目有:

底板及中(顶)板的高程测量,梁柱轴线测量,侧墙及站台边沿的侵限测量,线路中线测量等。

其测量方法是:

首先检测投影到各层板上的控制点,然后沿线路根据业主具体要求设置测量断面,用全站仪及水准仪直接对各测点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整理并与设计值比较,并将竣工测量成果上报业主监理。

当竣工测量结果超过设计限差时,除在现场作明显标识外,及时上报监理及设计共同研究处理。

七·测量资料的管理

(1)各种原始记录要使用成册的记录簿,封面应写明记录簿的名称、编号、测量单位、使用日期,册内应有目录、页号,封底填明使用页数、截止日期等。

(2)原始记录一律用硬质铅笔填写,每次作业的规定项目要填写齐全,记录、计算的修改及观测结果的淘汰严禁擦拭、涂改或刮补,应在错误数字上划一横线并在其上方写上正确数字。

(3)各种计算资料应装订成册,编目编页,数字书写清晰、整洁,并附有必要的说明和示意图,观测者、计算者、复核者必须签名。

(4)所有测量原始记录手簿、计算资料及成果编录资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后方可提供给下道工序使用。

八·工程测量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施工放样的精度保证:

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

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

积极和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联系、沟通和配合,满足测量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测量技术要求及意见,并把测量结果和资料及时上报监理,测量监理工程师经过内业资料复核和外业实测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1)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

如发现疑问作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按图进行测量放样。

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簿中。

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

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

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

(2)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测。

外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

(3)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

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所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使用前,要检查是否完好。

在运输和使用测量仪器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如发现仪器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送检,并对上次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