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753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时间:

40分钟 满分: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湖南长沙模拟)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最终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促进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应当是(  )

A.苏联模式的影响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西方国家的封锁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解析:

A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与苏联结盟。

1956年,经过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带有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特点,A项正确。

B、C、D三项非主要因素,均排除。

2.(2017·河北石家庄三模)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

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  )

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解析:

B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一五”计划只是奠定工业化的基础,没有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故A项错误;材料“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反映了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同时“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反映了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化,故B项正确。

材料“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说明没有优先出口工业品,故C项错误;D项反映的是苏联工业化发展的特点,与中国不符。

3.(2017·江西赣州期末)1956年初,周恩来在国务院第24次全体会议上告诫大家:

“不要光看到热火朝天的一面。

热火朝天很好,但应小心谨慎。

要多和快,还要好和省,要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这需要注意。

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不可损害,但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

”这表明“一五”计划期间(  )

A.改变了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

B.全国掀起了“大跃进”高潮

C.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D.出现了冒进的“左”倾错误

解析:

D “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但并未根本上改变工业落后的现状,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大跃进”运动掀起于1958年,与材料“1956年初”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要多和快,还要好和省,要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现在有点急躁的苗头……”,表明“一五”计划期间存在急躁冒进的现象,属于“左”倾错误,故D项正确。

4.(2017·江苏镇江一模)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

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

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  )

A.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

C.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

解析:

D 过分依赖国外,与材料中“‘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不符,故A项错误;“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了农业发展,B项与材料中“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不符;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之后在全国普遍实行,与材料中“新中国前30年”不符,故C错误;“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表明农业发展,材料中“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表明关注农业建设,故D项正确。

5.1973年,周恩来说:

“我国台湾有一个高雄港是自由港,没有税,吸引外资带着原料去建厂,利用台湾的廉价劳动力、劳务费,然后把商品回销外国,这样很多外资去台湾投资。

”同年,陈云提出:

“要把一些界限划清楚,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做工作不要被那些老框框束缚住。

”这些主张(  )

A.表明了建立自由港吸引外资的愿望

B.明确了利用外资和自力更生的关系

C.强调了打破贸易壁垒扩大市场的需求

D.蕴含了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理念

解析:

D 材料反映了1973年周恩来、陈云均提出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设想,但采用何种方式引入外资及外资利用程度二人均未做明确说明,故A、B两项错误;材料蕴含了打破意识形态对立观念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理念,而非强调打破贸易壁垒,D项正确,C项错误。

6.(2017·湖北七市联考)198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价格改革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五年内理顺价格”,前三年走大步,后两年微调,计划五年物价总计上涨70%到90%,工资上升90%到100%,政策一出台便在全国引起震动。

“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出全面失控的趋势,出现了罕见的全国性抢购和挤兑存款的风潮。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

A.价格改革过于急切B.物价存在“双轨”制度

C.市场物资过于匮乏D.经济秩序严重混乱

解析:

A “过于急切”,与材料中“‘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出全面失控的趋势”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五年内理顺价格”,没有涉及“双轨”制度,故B项错误;全国性抢购与材料中“计划五年物价总计上涨70%到90%”直接相关,并非由于物资过于匮乏,故C项错误;材料中“价格改革”不等于经济秩序严重混乱,故D项错误。

【新知生成】物价闯关: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制定了几乎一切商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引入,计划价格与市场经济的不兼容开始显现。

20世纪80年代初,价格双轨制诞生,“双轨”实际是“双规”,即同一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有两种不同的贸易规则,计划内的那部分是计划价格,超产部分是市场价格。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大大高于计划价格,“双轨制”滋生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当时国家面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价格改革成为首要工作。

价格改革就是由行政定价改为市场定价。

1988年5月上旬,启动“物价闯关”:

在短期内迅速理顺价格体系,从而让经济运行趋于正常。

由于在决策时,对通货膨胀的危险性等估计不足,导致“物价闯关”失败。

7.(2018·广西柳州摸底)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

这一决定(  )

A.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B.旨在发展外向型经济

C.反映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D.使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解析:

A 材料“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表明进一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A项;材料并未强调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未体现外向型经济,故B项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D项应指“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8.(2017·山东潍坊一模)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B.东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C.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D.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

解析:

D 材料反映了在服饰上新旧并存,材料不涉及新旧政治力量势均力敌,故A项错误;据材料“晚清社会男子服装的显著特点是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可知东西方文化不存在冲突加剧,故B项错误;仅从服饰看不出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据材料“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可知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张,政治选择呈现多元化,故D项正确。

9.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

“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

解析:

C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说明剪发齐眉影响到了全国各地,包括乡村和城市,但是材料仅仅提到成都妇女多剪发齐眉,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近代中国一直在提倡,但并没有深入人心,政府认为妇女剪发齐眉梳流行的男式发型有伤风化,不能体现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中政府限制妇女剪发齐眉梳流行的男式发型的行为,体现当时妇女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政府的处罚措施没有法律依据,体现不了民国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

10.(2017·辽宁大连测试)西班牙人雷玛斯于1911年6月24日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入我国民间。

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

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

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

解析:

B 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从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放映电影可知当时上海的人们思想较为开放,能接受新兴的娱乐方式;从材料中对电影放映的管理办法“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可知有封建保守内容,故B项正确。

从对电影放映的管理可知,旧的风俗习惯受到一定影响,但不是材料的主旨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规定以夜间12点为限,不能体现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故D项错误。

11.(2017·山西太原期末)清末提倡平等的新派人物,往往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宁可坐较低等的人力车。

但有人作竹枝词,讽刺这些新派人物:

“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

自由平等空谈说,不向身前问弟兄。

”这说明(  )

A.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转变

B.清末社会变革平等意识高涨

C.社会风气受到客观条件制约

D.人力车能体现社会地位平等

解析:

B 材料的侧重点不是要说交通工具的变革,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新派人士提倡平等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坐较低等的人力车,被人讽刺为空谈自由平等,可知全社会都在推崇平等观念,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移风易俗,没有强调其制约因素,故C项错误;人力车不能体现社会平等,故D项错误。

12.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下表信息表明(  )

20世纪初中国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统计

类别

总量

创办主体及数量

主要刊行地区及数量

报纸

167

(官办)12

(民办)155

(上海)65

(东京)71

杂志

84

(官办)9

(民办)75

(上海)46

(东京)34

A.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完全的新闻自由制度

B.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近代化进程紧密相关

D.中国知识界普遍欢迎日本的近代化模式

解析:

C 表格材料展示出20世纪初中国报纸杂志的出版发行主要属于民办,而且国内主要刊行地区是在上海,可知这一时期上海的近代化推动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A、B、D三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湖北武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少在汉代,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

公元510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由南朝君主建立。

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代已出现。

明代以后,随着中医世俗化趋势的全面渗透,中医全面流入民间,成为每个人都可研习的一门技术。

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

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

“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

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

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相当有限。

——据廖育群《岐黄医道》等

材料二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

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

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12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3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概括出医院围绕王权而设置;根据“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概括出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根据“‘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概括出“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根据“医疗的主体是病人”概括出病人是医疗的主体;根据“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概括出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古代社会的核心政治制度、经济形式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来回答。

(2)问,第一小问,根据“在工作效率上……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概括出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根据“在医疗行政方面……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概括出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根据“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概括出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第二小问,从对传统医疗的冲击、对现代医疗的促进和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教育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答案:

(1)特点:

医院围绕王权而设置;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病人是医疗的主体;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

(8分)

原因:

君主专制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的影响。

(4分)

(2)变化:

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政府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

(8分)

影响:

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

(5分)

14.(2017·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测试)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

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

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1953~1964)》编制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1953年至1960年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两个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12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中苏两国的农业问题。

首先,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发现苏联以1956年为界,中国以1958年为界,之前两国粮食产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之后两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了曲折变化。

得出该规律后,再结合题干信息,依据这个阶段粮食产量的变化,结合中苏两国在当时的经济改革措施具体阐明原因。

如中国可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等角度思考中国粮食增产原因;苏联从赫鲁晓夫改革中有关农业的措施思考苏联粮食增产原因。

结合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和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的弊端来指出各自粮食减产的原因。

在答题时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注意行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答案:

信息一:

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1953年至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说明:

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使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

(6分)

信息二:

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中国1959年至1961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粮食产量时有起伏。

中国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下大集体所有制,军事化管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下降。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