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6940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 含答案I.docx

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I)

说明: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50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1~3题。

1.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①为能源,②为技术B.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C.①为技术,②为资金         D.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

2.若②为有色金属冶炼厂,其转移对A、B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B地就业机会增多

B.加快A地工业化进程

C.促进B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D.带动A地技术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3.该图体现了区域的哪一特征       

A.整体性B.差异性

C.开放性D.独立性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4~5题。

4.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I   B.Ⅱ  C.ⅢD.Ⅳ

5.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表,据此完成8~9题。

方案实施前

方案实施后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

粮食种植为主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砍伐林木严重,水土流失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繁茂

文化生活贫乏

“渔村一日”的旅游项目十分火爆

外出打工者众多

七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为会

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

人均年收入超过2000元

6.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7.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B.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C.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8.甲地以井(牲畜饮水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9.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0.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

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1~13题。

1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1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我国水能蕴藏量约6.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我国电力工业主要有水电和火电两种形式,其中火电是主体。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为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据此回答14~15题

14.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

 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

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

15.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疏通河道B.土地资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业

 C.旅游业开发       D.河流的梯级开发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13所示。

读图回答16~17题。

16.“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

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①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

②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

③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

④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7.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①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②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③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④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8~19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18.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①③

19. 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20~21题。

20.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B.石油C.铝土矿D.石灰石

21.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22~23题。

22.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3.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24~25题。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24.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25.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   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 

  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 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下图为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式图。

读下图完成26~28题。

26.据图推断该产品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是

A.甲国→乙国→丙国    B.乙国→丙国→甲国

C.丙国→甲国→乙国    D.丙国→乙国→甲国

27.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该产业转移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

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

D.第一阶段丙国的利润率高于第三阶段的甲国

28.该产业转移对三国的影响是

  A.第三阶段乙国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了甲国城市化的发展

  C.丙国污染加重

  D.三个国家第二产业的比值都在不断增加

目前,广东大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下图)成效初步显现,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回答29~30题。

29.推进珠三角一体化的主要意义是

A.扩大城市规模        B.缓解交通压力

C.促进人口流动        D.优化资源配置

30.珠三角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大经济圈应

A.齐步并进,推进主导产业同化B.统一规划,实现产业错位发展

C.控制人口,建立人口准入制度D.立足能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1~32题。

31.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A.a、b   B.b、a   C.b、c   D.c、a

32.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33~34题。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33.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34.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

据此回答35~36题。

35.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D.河流的堆积作用

36.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据此完成37~38题。

37.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B.

C.

D.

38.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B.

C.

D.

读下图,据此完成39~40题。

39.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4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B.Ⅱ、Ⅰ、Ⅲ

C.Ⅲ、Ⅱ、ⅠD.Ⅰ、Ⅲ、Ⅱ

下图为某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格局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1~43题。

41.关于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际空间分布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城市化滞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比较严重

B.东部经济地带为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水平类型

C.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D.南方地区以城市化超前经济发展类型为主

42.城市化严重超前产生的问题包括

A.城市发展逆城市化,市中心空洞化

B.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

C.劳动力不足

D.绿地增多,城市环境有很大改善

43.下列关于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业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 .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 .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读“1990~2008年湖南省以及全国城市化水平比较图”,完成44~45题。

 44.导致湖南省城市化水平如图所示的因素主要是

A.没有特大城市,缺乏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B.资源贫乏,城市发展的后劲不足

C.工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

D.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闭塞

45.有利于湖南省城市化进程的措施有

①加大创新投入,推动科技进步,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②将控制污染与循环利用相结合,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职能;

④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扩大城市容量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46~47题。

46.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B.有利于提高晋煤水运的能力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提高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47.黄淮海地区水资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的污染浪费严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及“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图”,回答48~49题。

表1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美国

 

 

 

 

种植期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巴西

开花期

灌浆期

收获期

 

 

 

 

 

种植期

48.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较充足 B.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C.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49.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豆生长周期比巴西短 B.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D.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

50.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F处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光合作用强,棉花带分布在此

B.A处为乳畜带,这里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C.B为小麦带,北部由于冬季较长,种植冬小麦,中部则种植春小麦

D.C、D、G分别是玉米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

卷Ⅱ(综合题共30分)

*请将综合题答案填写到答题纸相应位置。

二、综合题

5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斯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

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000km。

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

⑴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

 

⑵简述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4分)

⑶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6分)

 

52.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说出南大荒、西大荒与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6分)

 

⑵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将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分)

 

⑶北大荒沼泽广布,已经变成“北大仓”,但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变化“后患无穷”,请说明专家这样说的理由。

(6分)

唐山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D

C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A

D

C

D

C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D

A

D

D

B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B

D

D

B

A

B

C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B

C

C

C

A

A

A

B

D

二、综合题

51.(14分)

⑴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紧缺。

(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⑵地缘相近,能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短,安全性好;中亚能源资源丰富,而中国能源资源紧张,市场广阔。

(4分)

⑶增强能源安全; 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  缓解东部大气污染状况。

(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52.(16分)

⑴南大荒地形;西大荒限制因素是水分,北大荒限制因素是热量。

(6分)

⑵荒漠化加剧;土地盐碱化。

(4分)

⑶湿地面积缩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

今后商品粮基地建设应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有计划退耕还湿、还林,恢复植被。

言之有理即可(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