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之旅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6778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月之旅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登月之旅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登月之旅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登月之旅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登月之旅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登月之旅教案.docx

《登月之旅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月之旅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登月之旅教案.docx

登月之旅教案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备课人:

高英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4、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4、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尺子、手电筒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人类登月工程的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

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

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你能讲给大家吗?

2、学生讲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

3教师讲述:

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

1959年,苏联科学家开始利用火箭接近月球,发射月球探掘1号卫星,使它可以绕到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了月球的岩石和土的标本。

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

(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边讲述边出示教学挂图或投影幻灯片)

二、探索和调查

1、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月球有哪些了解?

把你课前收集的有关于月球的知识绍给大家。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平均距离38万公里)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

月亮在太阳系的卫星中虽然不算最大的,但是跟它的主星——地球相比,月亮却是个大卫星。

月亮的平均直径3475.8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

它的表面积是38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14,比我们亚洲的面积稍微小一点;月亮的体积是220亿立方千米,等于地球体积的1/49;月亮的质量是7350亿亿吨,大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

月亮物质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相当地球密度的3/5。

这样大比例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少有的,月亮和地球简直像是一对卫星。

③月球上有什么?

没有什么?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月球上没有动物和植物,月球的引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

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温差较大,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背阳的地方温度低达零下183摄氏度

⑤月球上有引力吗?

大小怎样?

(月球上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引力也是此物体在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2、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正确答案。

是的,是通过科学家们登上月球实际考察的结果。

三、解释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1让学生阅读书上42页的内容。

2、月球表面上有什么?

在书中找出来。

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科学家们是怎样认为的?

3、你们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吗?

4、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

你们准备怎样做?

你们需要哪些材料?

你们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石块的大小和坑面积的大小、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实验时要控制好变量)

①把沙子倒进沙盘,均匀地晃动,使沙子的表面尽量平坦。

把牙签垂直插进沙子的中心,牙签的一头要能碰到沙盘的底部。

在牙签与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笔做个记号,这个牙签就相当于标尺。

②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不一的石子丢入沙盘中。

用一根尺垂直立在沙盘的旁边,用另一只手拿着石于到沙盘的上方,确定好高度后,松手丢开石子。

③小心地拿走石子,尽量不要碰着沙子。

石子在沙盘中砸下一个坑,把牙签按照刚才插入沙盘的方向再次插进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个记号。

④用小尺测量两记号之间的距离,确定沙坑的深度。

为了使实验准确我们要做三次,然后去平均值。

做这个实验时,最好先做不同大小的石子从同一个高度落下,再做同样大小的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分别测量沙坑的深度。

6、播放模拟环形山实验录像,学生观看;

7、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

环形山的形成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和距离有关;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高度越高坑就越大;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石子越大坑就越深。

赞同

8、观察模拟环形山影子的变化,为什么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四、认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同学们看图,读书的44页第一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什么时卫星呢?

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

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

四、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登月工程。

(1)播放幻灯片,创设情境:

美国人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阿姆斯特朗曾说过:

踏上月球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这是巨大的一步。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活的?

(这一小步,对阿姆斯特朗来说,就是小小的一步。

但对整个人类来说,这从航天作为一次标志性事件,它象征着人类科技发展的巨大飞跃,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

(2)谈话:

2005年,我国的“神州6号”飞船发射成功了,这标志着我们中国人将在不远的将来登上月球。

嫦娥一号卫星是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

在月球轨道上飞行了近500天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降落于月球表面丰富海区域——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降落时卫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了清晰的图象,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人类亲自登上了月球,当月亮神秘的面纱被撩开后,人们又发现了什么?

读课文的44页第三段内容

(4)谈话:

同学们,你们想上月球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内部消息,我们中国马上也能上月球了,而且以后我们国家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发展月球旅游业。

月球旅游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的人作为导游,如果同学们能成为导游,就能免费上月球啦!

作为一名月球旅游导游就必须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月球知识呢?

(5)学生介绍已有的月球知识。

(6) 小组讨论出一篇导游解说词,并推荐一名同学做导游;最后组织全班的“导游解说”竞赛,(通过解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五、练习设计

一、填空

1、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地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

2、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和()撞击而形成的。

3、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位宇航员乘坐“()”飞船奔向月球,三天后()第一个登上了月球。

二、选择

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B、1/6C、1/10

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B、宇宙中没有空气C、月球的引力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

A、一个月B、27.3天C、一天

三、判断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

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上70℃。

()

3、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行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简单的了解了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行山的形成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七、作业:

收集近几年来的国际航天大事件。

板书设计

月球表面:

环形山、高地、月海

1、登月之旅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环形山的形成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和距离有关;

月球知识:

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表面温差大;引力是地球的1/6

 

所谓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总面积上约占全月面的25%。

迄今已知的月海有22个。

月海虽叫做“海”,但徒有虚名,实际上它滴水不含,只不过是较平坦的比周围低洼的大平原。

环形山,英文为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碗”。

正因为如此,“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

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

月面上最大的环形山为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

小的月坑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甚至更小。

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到了33000个以上。

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占月面的7-10%。

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环形山大多数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六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球上面最显著的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月面上星罗棋布、重重叠叠的环形山酷似地球上的火山口,中央有一块圆形的平地,外围是一圈隆起的山环,内壁陡峭,外坡平缓。

环形山的中间是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

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

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月面上明亮的部分是月陆,也叫月球高地,在那里峰峦重迭,山脉横贯。

月面上的山脉大多数以地球上山脉的名字命名。

虽然月球比地球小得多,但月球表面的最大起伏可达16千米(地球最高处和最低处相差约20千米)。

月球山脉主要分布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月海的边缘,最大的山脉叫亚平宁山脉,长6400千米,许多山峰高达4千多米;最高的山是位于月球南极附近的莱布尼茨山脉,高达6100米,几乎可与地球上的喜马拉雅山比肩。

对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曾有过许多假说,如派生说、俘获说、碰撞说等。

  派生说认为,在地球形成早期,由于旋转速度非常快,结果一部份物质被甩出去,从而派生一个卫星--月球来。

  俘获说认为,在地球形成后不久,一个漫游者天体从地球近旁经过,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而成为地球的卫星。

  20世纪60年代以后,多数科学家对月球形成的原因倾向于碰撞说。

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与一颗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发生碰撞,一部份物质飞溅出去,后来又集聚在一起成为月球。

玉兔捣药的故事

传说之一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究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

至于诸多旧小说,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

在道教中,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

    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传说之二

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但只有兔子没有,后来兔子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传说之三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

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

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

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

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

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

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

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

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

“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

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

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

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

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姊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

吴刚砍桂的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

也不顾对方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

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它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

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什么难题,抡起斧头就砍。

可每次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

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

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

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并说:

“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月球的知识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平均距离38万公里)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

月亮在太阳系的卫星中虽然不算最大的,但是跟它的主星——地球相比,月亮却是个大卫星。

月亮的平均直径3475.8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

它的表面积是38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14,比我们亚洲的面积稍微小一点;月亮的体积是220亿立方千米,等于地球体积的1/49;月亮的质量是7350亿亿吨,大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

月亮物质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相当地球密度的3/5。

这样大比例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少有的,月亮和地球简直像是一对卫星。

③月球上有什么?

没有什么?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月球上没有动物和植物,月球的引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

(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温差较大,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背阳的地方温度低达零下183摄氏度)

⑤月球上有引力吗?

大小怎样?

(月球上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引力也是此物体在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反思:

我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沿着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自主探究月球的特点,学会收集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和所要研究的问题。

利用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按比例的球体大小对比形成初步的地·月空间概念,并通过沙盘模拟实验探究环形的形成。

(1)《课标》指出:

科学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教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料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

(2)科学课的目标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帮助学生梳理了本册教材后,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关注这些内容,以便在教学这些课时,由书本上的内容引入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是无止境的。

(3)教师可以讲述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后离开指挥舱踏上月球的精彩瞬间,引出我们将走进宇宙,了解宇宙。

我们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去探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索地球以外的东西。

本来学生对宇宙就充满了好奇,加上这些生动故事的描述,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知识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4、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4、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二、教学准备

  有关月球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尺子、手电筒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人类登月工程的资料。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

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

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你能讲给大家吗?

2、学生讲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

3教师讲述:

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

1959年,苏联科学家开始利用火箭接近月球,发射月球探掘1号卫星,使它可以绕到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了月球的岩石和土的标本。

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

(教师在讲述过程中,边讲述边出示教学挂图或投影幻灯片)

(二)、探索和调查

1、你对月球有哪些了解?

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吗?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书本上的这些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平均距离38万公里)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

月亮在太阳系的卫星中虽然不算最大的,但是跟它的主星——地球相比,月亮却是个大卫星。

月亮的平均直径3475.8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

它的表面积是38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地球面积的1/14,比我们亚洲的面积稍微小一点;月亮的体积是220亿立方千米,等于地球体积的1/49;月亮的质量是7350亿亿吨,大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

月亮物质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相当地球密度的3/5。

这样大比例的卫星,在太阳系里是少有的,月亮和地球简直像是一对卫星。

③月球上有什么?

没有什么?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所以月球上没有动物和植物,月球的引力只相当于地球的1/6。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

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所以,温差较大,向阳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背阳的地方温度低达零下183摄氏度

⑤月球上有引力吗?

大小怎样?

(月球上物体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引力也是此物体在地球上重力的六分之一。

2、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正确答案。

是的,是通过科学家们登上月球实际考察的结果。

(三)、解释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1让学生阅读书上42页的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3、你们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模拟环形山的形成吗?

4、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

你们准备怎样做?

你们需要哪些材料?

你们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石块的大小和坑面积的大小、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实验时要控制好变量)①把沙子倒进沙盘,均匀地晃动,使沙子的表面尽量平坦。

把牙签垂直插进沙子的中心,牙签的一头要能碰到沙盘的底部。

在牙签与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笔做个记号,这个牙签就相当于标尺。

②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不一的石子丢入沙盘中。

用一根尺垂直立在沙盘的旁边,用另一只手拿着石于到沙盘的上方,确定好高度后,松手丢开石子。

③小心地拿走石子,尽量不要碰着沙子。

石子在沙盘中砸下一个坑,把牙签按照刚才插入沙盘的方向再次插进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个记号。

④用小尺测量两记号之间的距离,确定沙坑的深度。

做这个实验时,最好先做不同大小的石于从同一个高度落下,再做同样大小的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最后做不同大小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落下的试验,分别测量沙坑的深度。

6、在获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环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关。

(1)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问题:

石子撞击的坑是否是高度越高就越大?

假设:

沙盘各个点的硬度都是相同的,且是绝对平整的。

实验设计:

准备大小相同的石子、沙盘,然后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丢石子

实验记录:

从高处丢下的石子造成的坑比从低处丢下的石子造成的坑深。

结论:

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撞击的坑是高度越高就越大。

(2)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应该是“不同”)

问题:

石子撞击的坑是否是石子越大就越深?

假设:

沙盘各个点的硬度都是相同的,且是绝对平整的。

实验设计:

准备大小不同的石子、沙盘,然后从相同高度往沙盘丢石子

实验记录:

大石子造成的坑比小石子造成的坑深

结论:

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的石子撞击的坑是石子越大就越深。

赞同

(4)模拟实验完成后,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由于每月农历十五的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

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登月工程。

(1)播放幻灯片,创设情境:

美国人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阿姆斯特朗曾说过:

踏上月球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这是巨大的一步。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活的?

(2)谈话:

2005年,我国的“神州6号”飞船发射成功了,这标志着我们中国人将在不远的将来登上月球。

(3)谈话:

同学们,你们想上月球吗?

老师这里有一个内部消息,我们中国马上也能上月球了,而且以后我们国家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发展月球旅游业。

月球旅游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的人作为导游,如果同学们能成为导游,就能免费上月球啦!

作为一名月球旅游导游就必须对月球知识非常熟悉,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月球知识呢?

(4)学生介绍已有的月球知识,讨论自己最想了解什么内容。

 小组讨论出一篇导游解说词,并推荐一名同学做导游;最后组织全班的“导游解说”竞赛,(通过解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呢?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简单的了解了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行山的形成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六、作业:

收集近几年来的国际航天大事件。

 

板书设计

月球表面:

环形山、高地、月海

1、登月之旅月球知识

模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所谓的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月海是月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总面积上约占全月面的25%。

迄今已知的月海有22个。

月海虽叫做“海”,但徒有虚名,实际上它滴水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