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6621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4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docx

4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第四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1技术保证措施

严格按照路基、桥涵、隧道、轨道、房屋与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工艺和部颁施工规范组织施工,项目上场后立即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规划,制定各类工艺和技术、质量内控标准细则。

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

重点工程由总工程师审核;一般工程由项目分部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审核,每份图纸必须经过两名以上技术干部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

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作业队进行四交底:

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并有记录。

认真核对现场,并与监理、设计、建设单位一道优化设计。

实行工艺流程设计及试验制度。

施工的每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实施前,确定其可行性、工艺参数及技术指标后,方可实施。

按照PDCA循环原理,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流程,提高工程质量。

认真贯彻ISO9001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制状态,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施工全过程有可追溯性,要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善质量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国际标准化。

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和施工同步,同时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

各作业队和重点工程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落实,抓好重要工艺流程、重点环节的摄像和编辑,为申报优质工程积累资料。

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联合创优。

按规定办理各类变更设计并做到签证手续齐全。

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工艺水平。

1.2施工准备阶段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熟悉设计文件并进行认真核对,进行现场施工调查,然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召开会审会议,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

项目经理部测量组对全线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完成后上报复测结果,经监理复核确认后方可用于指挥施工。

对关键工序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做好工序技术交底工作,对工班人员进行全面交底,对工程情况、施工方法、工序操作要求、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做好详细交底。

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

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作为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的对象有:

人的行为、物的质量与性能、关键的操作、施工技术参数、施工顺序、技术间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

把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合格率较高及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列为重点,仔细分析,严格控制;

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认真研究,进行技术攻关。

1.3施工阶段各专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1路基工程

严格执行《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通过工艺性试验及试验段施工,确定合适的各项施工参数,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推广施工。

1.3.1.1地基处理

施工前依据要求进行工艺性试验,取得参数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推广施工。

软基处理深度应穿过软弱层至硬底。

CFG桩施工严格控制钻机下钻深度、加固料用量,成桩质量,确保桩长及加固深度。

完成一个区段后及时进行加固桩检测,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CFG桩钢筋混凝土桩帽采用钢模板立模,钢筋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成型,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人工料斗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顶标高,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采用合格垫层材料施工垫层,严格分层填筑,按要求放置土工合成材料,采用大型碾压设备碾压密实。

换填土施工按设计要求挖除软土层,做好防排水设施,并对基底情况进行检测,如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处理,所填筑土应满足设计的材质要求,分层填筑碾压密实。

每段地基处理后,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形成验收记录并共同签字,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1.3.1.2基床以下路基

结合土场填料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合理的填料土质参数,提出试验报告。

在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填料和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试验填料碾压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经检验地基系数K30、压实系数K(A、B组填料)、孔隙率n均满足设计要求后,确定施工工艺参数,经监理单位确认后再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

严格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严格过程监控和质量检验、记录。

基床以下路基填料摊铺采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过渡段与相邻路堤作为相同施工区段同步填筑,横向结构物两侧过渡段对称均匀分层同步填筑施工。

过渡段填料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摊铺,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

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依据设备的能力、数量确定。

各个区段严禁作业交叉。

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填筑,不得混填。

每一层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摊铺均匀,杜绝集窝现象。

填筑过程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不得出现纵向接缝。

当路基各段不同步填筑时,纵向街头处应在已经填筑压实基础上挖出硬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

路堤边坡采用加宽超填及边坡压实设备施工,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

雨季路堤施工,每次作业收工前应将摊铺好的松土层压实完毕。

软土、松软土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当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大于每昼夜10m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每昼夜5mm,应停止施工,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再进行填筑。

路堤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料质量,种类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填筑中、更换取土点时均应按要求进行土样的试验检测。

1.3.1.3路堑

施工前及时完善排水系统,做好路堑顶部天沟、引水沟等。

当采用临时排水沟时,排水沟应及时砌筑或采用防渗措施。

路堑应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不小于4%。

严禁掏底开挖。

路堑开挖到位后及时进行支挡及防护工程施工。

挡土墙应分段开挖、分段施工,避免由于一次开挖过大,影响路堑坡面安全。

石质路堑采用松动爆破,边坡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

爆破前应编制爆破设计方案,报请监理等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路堑开挖过程中及时核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1.3.1.4路基基床

(1)基床底层

采用A、B组填料填筑,上部1.1m范围内采用非冻胀的A、B组填料。

根据室内填料各种性质试验提出其合理的最佳含水量及压实度,选取路基试验工点,确定压实工艺的遍数及机械组合,压实厚度及松铺厚度系数,施工含水量界限值,经监理确定后,用以指导全标段路堤基床底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筑段,根据松铺厚度,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严格按网格倒料。

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直线段先边后中,由两侧路肩向路基中心碾压;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采用K30平板荷载仪测定地基系数(K30)值,采用动态变形模量检测仪检测动态变形模量值Evd,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密系数K、孔隙率n。

(2)基床表层

基床表层面层采用摊铺机摊铺,底层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

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施工。

组织专业队伍施工,主要通过级配碎石的施工工艺、施工机具配置、质量检验方法、以及通过试验段所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控制质量。

①工艺

将筛分后碎石按要求参数进行配制,结合施工工艺,取得最佳配比;并将整个拌合过程跟踪记录,确定拌合时间。

表层施工按照级配碎石填料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指标,进行分层填筑碾压。

按“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

基床表层面层层采用摊铺机摊铺,底层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摊铺机摊铺速度为1~1.5m/min。

碾压时先静压2遍方可开始振动碾压。

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

②横向施工缝

在进入本层的下一段施工前,将已压实地段的接头部位清除干净,清除掉的拌合料掺入下一段的拌和料中,切割处按松铺厚度进行摊铺,再碾压接缝,接缝处碾压至少应搭接2.0m。

纵向接缝:

一幅摊铺完成后,在摊铺另一幅时,纵向接缝处的拌和料水分散失不大,含水量适中时,接缝隙处两幅可同时展压,碾压重叠至少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③质量检验

基床表层填筑前验收基床底层。

检查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基床填筑及压实标准: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级配碎石的材质、粒径等性能指标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1.3.1.5站场路基

站场路基采用的填料标准及压实标准与区间路基标准相同。

站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保证排水通畅,不积水,在站场土石方完成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施工站台墙、排水系统等工程。

两相邻路基填筑高度不超过1.5m,先施工路基两侧按各加宽1m进行填筑,并在边坡上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高0.6m,保证两种路基纵向交界处碾压密实。

每段路基横向交接处也进行台阶处理。

1.3.1.6过渡段施工质量技术措施

(1)路基与桥梁过渡段

路基与填方桥台过渡段施工,路基本体填料选用掺入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分层填筑,路基与桥台结合部位设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桥台基坑范围以C15混凝土回填或碎石分层压实。

过渡段基床表层需满足一般地段基床表层的要求,并在20m长度范围内掺入5%水泥。

(2)路基与涵洞过渡段

过渡段路基本体过渡采用级配碎石掺入3%水泥分层填筑的倒梯形过渡,当构造物轴线与线路斜交时,首先采有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基床表层需满足一般地段基床表层的要求,并在过渡段各延长5m范围(含构筑物以上部分)且单侧长度不小于20m的长度范围内掺入5%水泥。

过渡段地基处理与涵洞地基处理相协调。

1.3.1.7路基支挡附属工程

(1)路基排水工程

施工前对照现场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检查路基地表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衔接情况,确保设计的排水工程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浆砌排水工程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

砂浆采用机械拌和,随拌随用,搅拌好的砂浆在初凝前(一般不超过2h)使用完毕。

砌筑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

砌筑完成后及时采取洒水或覆盖等有效的养护措施。

砌缝砂浆饱满,沟底及水沟两侧与路基接缝处夯填密实。

(2)路基防护工程

施工前整修坡面,挂线放样开挖沟槽,再行施工。

基坑挖至设计要求后,申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才能施工。

施工前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并拍实使坡面平整;骨架砌筑前按设计形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骨架内填土坡面与骨架坡面保持一致;骨架与截水槽同时施工,施工时要求水泥砂浆饱满,砌筑后边缘回填、夯填必实,防止表水浸入冲毁骨架;绿色防护种植在适宜的季节、气候条件进行。

浆砌工程施工时严格遵守设计及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砌筑时采用挤浆法分段砌筑。

砌筑注意砂浆饱满度。

按设计施作泄水孔和伸缩缝、沉降缝。

(3)路基支挡工程

施工前依据支挡类型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路堑施工坚持开挖一级防护一级的原则组织施工。

挡土墙采用大块钢模模筑施工,混凝土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混凝土泵灌注,人工振捣到位。

抗滑桩开挖采用人工挖孔桩工艺施工,锁口、护壁严格按设计施做到位,开挖尺寸、深度按设计实行,挖孔过程中及时核对地质情况,如有不符及时上报处理,钢筋集中于加工场制作现场安装,桩体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混凝土泵灌注,人工振捣到位。

桩间挡土板集中于预制构件厂预制,现场汽车吊配合人工安装到位。

预应力锚索先进行除锈、调直处理,按要求编制成束。

锚孔布置形式、间距按设计要求放设,钻孔过程中认真记录底层地质情况,核实底层分界面、滑动面等,并与设计对照,发现不符及时上报处理。

所采用锚具、夹片、垫板等应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锚索施工前应按工作锚索数量的3%做锚固试验,合格后方可展开施工。

锚索注浆所采用的水泥、砂、外加剂等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前清洗锚孔,锚孔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压力按锚固试验取得的参数实行,并二次补浆,确保密实。

锚索张拉工艺满足设计要求,所采用的张拉设备均经过标定且配套使用,张拉时分级进行,并对加力值及锚索伸长量进行认真记录,及时与设计核对。

扶壁式挡土墙基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人工修整到位,所有结构钢筋均集中钢筋加工场加工,现场绑扎成型,模板采用钢模板,混凝土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至现场,人工浇注,振捣密室。

路基支挡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泄水设施施工管理,挡土墙墙背反滤层按设计要求施工到位,加强反滤层材料的材质控制,泄水孔的位置、孔径、设置坡度、材质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排水畅通。

1.3.1.8堆载预压及沉降监测

(1)堆载预压

当路堤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时,先在顶面铺一层土工织物,以利于预压均匀、土方卸除,防止污染路基,然后进行预压荷载填筑。

预压填筑过程中第一层土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防止压破土工织物,污染路基。

预压土分级施加,每层厚度不大于0.4m,填筑完成后采用中型碾压机具压实。

预压土高度一般地段不小于2m,桥涵路过渡段或车站咽喉区3m。

(2)沉降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路堤基底沉降监测、路基面沉降监测、软土松软土地段路堤填筑过程中水平位移监测等。

为有效控制路基工后沉降,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保证有6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根据沉降观测资料经系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铺设轨道结构。

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和结果进行评估,就沉降是否稳定、预压时间是否足够、是否可以卸载、是否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等做出判断。

1.3.2涵洞工程

涵洞基底挖至设计标高,应采用触探等方法测定地基承载力,检测其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与设计不符或者软硬不均,要及时提出变更,避免由于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不均匀沉降引起墙身开裂或坍塌。

当涵洞地基为软弱底层时,应设置沉降观测标志观测涵洞的沉降,其工后沉降量应不超过规范允许值。

涵洞基础施工时,先拟定好临时过水、过路等过渡措施,做好排水防护工作,防止浸泡基底和塌方。

严禁带水开挖和砌筑。

工程用钢筋、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砂浆、混凝土原材料均须取样试验,所有材料经检验合格之后方可使用。

框架涵涵身采用大块组合钢模现浇,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

涵洞工程砌体圬工施工时,要认真选好石料,砂浆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采用坐浆法砌筑,层间搭接满足砌石规范要求,砌体要大面朝下,禁止立砌。

砂浆饱满,灰缝统一采用凹缝,达到砌体表面平整,无瞎缝、通缝,洁净平顺。

砌体洒水养生。

砂浆计量配料,搅拌机拌制。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防水层材料检验合格方可使用,铺设宽度、搭接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粘接牢固,沉降缝填塞密实。

麻布、麻筋和木板须沥青浸制后使用。

沉降缝、防水层严格按照设计以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达到无渗漏。

若发现渗水应及早返修。

涵背填土密实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必须两侧对称夯填,盖板顶填土厚度大于1m时,盖板顶方可允许施工机械通过。

涵内排水沟,出入口锥体等附属工程应及时施工,顺渠顺路,根据涵洞功能及周围环境及时予以顺接,任何情况不得滞后三个月,防止雨水冲刷涵身及基础。

1.3.3桥梁工程

1.3.3.1明挖基础质量控制措施

(1)基坑开挖

复核基坑轴线、高程;明挖扩大基础基坑开挖时,土方使用挖掘机开挖,并由人工配合进行边坡修理、基坑顶面排水沟的修建等辅助工作;针对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开挖坡度及开挖范围,并做好地表防排水工作;开挖中抽水不间断进行,为防止排出水回流、回渗,用胶管或水槽引远。

开挖到位后,由人工采用风镐对基底进行清理。

(2)混凝土浇筑

基础开挖到位检查合格后,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将基底封闭并准备基础混凝土施工,基础底层混凝土采用满灌的方法将基坑回填封闭,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选用耐腐蚀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

基础混凝土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坑回填密实。

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密实。

(3)明挖基础沉降的质量控制措施

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经检查地质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浇筑前不得泡水。

当发生泡水情况时,应复查地基承载力,并根据情况对地基表层进行处理,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中采取可靠的降排水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在无水条件下施工,并保证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在终凝前不得浸水。

1.3.3.2钻孔桩质量保证措施

(1)陆上钻孔桩质量保证措施

钻孔桩位必须定位准确,经过校核后方可施工。

成孔设备平整稳固,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

护筒在粘土层中埋深不小于lm,在砂土层中不小于1.5m,护筒内的液面水位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确保孔壁不坍塌。

护壁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在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经常测定泥浆的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等主要性能指标,并及时调节,以确保孔壁稳定。

钻孔桩成孔后,应用测绳检查孔深,核对无误后进行清孔。

清孔结束提钻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孔深、孔底沉渣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填写好成孔验收单。

灌注桩清孔过程中,必须补给足够的泥浆以保持孔内浆面的稳定。

清孔后的孔底沉渣厚度,端承桩不得大于50mm,或不大于设计规定值,摩擦桩不得大于100mm。

钢筋笼的连接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或套筒连接,保证桩身受力时钢筋笼接头处的坚固牢靠。

在下好钢筋笼和导管后,进行二次清孔至达到浇筑混凝土的要求,并合同监理工程师验收和填好成桩验收单。

(2)水上钻孔桩质量保证措施

桩基施工根据水深、水流选择不同的施工平台,分别采用草袋围堰、钢板桩围堰、钻孔平台或栈桥进行施工。

草袋围堰施工时先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树根、石块等,自上游开始填筑到下游合拢。

用草袋或尼龙编织袋装粘性土,施工时要求土袋平放,上下左右互相错缝堆码整齐。

内外边坡1:

0.5,夹心粘土层厚度不小于1m,粘土层填筑时注意夯实,填后不能灌进水。

为便于钻孔桩施工,在围堰内回填粘土,做钻孔作业平台。

围堰高出施工水位0.75m以上。

钻孔平台整体稳定要好,增加钢护筒下沉时导向长度。

上层导向架设加强支架,支架与平台间采用螺栓连接,导向架顶、底角部四个方向各设1个10t手拉葫芦,确保架体稳定。

下导向架与钻孔平台平联之间采用型钢固定。

上、下导向架之间用螺栓连接,以便于装拆。

护筒下沉前测放出导向架的平面位置,然后导向架就位,调整导向架垂直度。

将钻机与平台固定、限位,保证钻机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

水中桩基施工时,为保证泥浆和钻碴不排入河流中,污染水质,在钻孔施工平台上设置3.5×3.5×2m钢制沉渣桶,钻孔时泥浆循坏系统用400mm钢管连通,泥浆用泥浆泵泵送,钻渣等沉淀物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排弃。

(3)水下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220mm。

灌注成桩用的导管应密封良好,防止在浇筑中因漏水造成混凝土离析引发堵管,造成断桩事故。

混凝土浇筑要保持连续性,加强混凝土面深度的测量工作,严禁将导管拔空,造成混凝土质量缺陷。

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始终插入混凝土中,其埋深大于2m,一般埋深为2~6m。

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及拆除长度,禁止将混凝土导管拔出混凝土面,以免发生质量事故,混凝土浇筑时认真做好浇筑记录。

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控制为20~30m3,混凝土到工地后,先测定坍落度,每根桩做混凝土抗压试块2组。

混凝土浇筑顶面高出设计标高300~500mm,自成桩至浇筑完混凝土的累计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导管接口密封良好,拆除方便,避免因导管接口漏浆造成管内混凝土离析而引发堵管造成质量事故。

(4)桩基工后沉降质量控制措施

客运专线对桥梁墩台基础工后沉降量及相邻墩台沉降差要求标准很高,施工中要按照设计要求,严格进行沉降控制。

①严格规范钻孔桩施工工艺,尤其是对桩基沉降和桩径摩擦力影响较大的沉碴厚度和泥浆护壁厚度的控制,确保钻孔桩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a严格成孔后、一、二次清孔后,灌注前孔深及孔底沉渣厚度的检测,尽量缩短终孔到灌注的时间;

b配备必须的、足够的检测仪器,完善检测手段;

c严格控制泥浆比重、含砂率、稠度等性能指标,以控制泥皮厚度,保证成孔质量;

d在一定范围内,保证施工工艺的稳定性,以控制相邻墩台的工后沉降差。

②制定严密的试桩方案,通过对桩基础单桩静载试验和群桩持荷沉降试验研究,获取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和荷载传递规律,了解桩基沉降随荷载与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不同地质、桩径、桩长、不同钻孔桩施工设备下的钻孔桩工艺试验,以指导并规范全桥钻孔桩施工工艺以及桥梁各部分工程沉降差调整。

③加强施工沉降观测,为分阶段对沉降差进行调整提供准确依据。

1.3.3.3挖井基础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进行准确测量定位,复核无误后开始施工。

于距基坑开挖边线外50cm设置截水埂,以防止外来水流入基坑内部。

(2)执行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护壁施工采用组合钢模支模牢固,模板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护壁混凝土浇筑施工。

(3)开挖至基底预留20cm保护层,保护层采用风镐开挖至设计高程,基底出渣结束后找设计地质工程师现场确认。

(4)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及时进行地质验证,确定复核设计底层后采用高标号封闭基底防止雨水影响,进入下道工序,否则会同监理、设计进行变更处理。

(5)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制作,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制,高度超过2m时采用串筒灌注,人工振捣密实。

(6)完成浇注后及时覆盖养护。

1.3.3.4承台质量保证措施

(1)陆地及临近既有公路承台:

临近既有公路的承台开挖时插打钢板桩防护。

基础不能采用机械开挖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并在靠近公路侧设置防护支架网。

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或溜槽入模人工布料的方法,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计划采用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并在混凝土中采取埋设冷却管、掺入粉煤灰和磨细矿粉阻止混凝土水化时温峰的出现等措施。

(2)钢板桩围堰水中承台:

单壁钢板桩围堰根据承台尺寸在承台四周每边放宽1.2~2.0m设置。

钢板桩插打利用钻孔平台作为导向定位框架。

并打入4根定位桩固定形成外导向框;将倒链滑车固定在钻孔平台上,下放内支撑就位并防止内支撑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固定后的内支撑即可兼作内导向框,然后在导向框内插打钢板桩。

插打次序从上游中间开始,分两侧对称插打至下游合拢。

钢板桩合拢后,应在其外侧围1圈彩条布,并在布的下端绑扎钢管沉入河床,用砂袋压住,同时应在板桩内侧锁口不密的漏水处用棉纱嵌塞。

在水抽干后,即可人工挖泥,或采用高压水枪配合砂石泵吸泥至设计标高,才能施工垫层,并浇筑水下混凝土封闭基底,进行承台施工。

模板应采用组合钢模,模板内侧设置横带并加斜撑,防止在灌筑混凝土时模板发生局部变形。

1.3.3.5墩台身质量保证措施

墩台身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最终质量水平,尤其是外观质量,要充分重视并加大投入,确保墩台身质量的高标准。

采用整体大块钢模,由专业性生产厂家生产加工,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使用前进行清理、打磨,并擦拭干净,选择合理的时间刷脱模剂。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生产,墩台身采用同品牌水泥,保证颜色的一致性。

(1)实体墩

模板表面平整,尺寸偏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稳定性,且拆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

运到现场的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表面洁净。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