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5780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docx

《汽化和液化》教学内容

 

《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稿思维图——上什么、怎么上、为什么这么上

万年二中

本节内容于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主导引导、演示等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学生主体探究、合作等方法

情景创设,新课引入提出问题

小组讨论,综合观察提出假设

三、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探索,新课学习分析问题

小组总结,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生学习,巩固综合创新知识

四、板书设计:

如下图生活——物理——生活

设计理念“先行组织者”策略

五、设计理念及创新之处“媒体选择率”的原则和方法

创新之处:

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板书的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流程图

《汽化和液化》

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再结合实际教学,我们一般将本节课分为三个课时讲解,即两节新授课,一节巩固课。

而我说课的内容是《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汽化和液化之《水的沸腾》。

本课时的设计对象主要针对普通初级中学,即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能基本易于实现此堂课的教学。

以下是我的说课流程和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于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举足轻重,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的探究之一。

(2)作用:

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普遍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应用物理的一般规律解释现象;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安排了“想想做做”,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挖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和汽化是两个互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2)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善于独立观察和思考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2)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现象或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以引导探究法为主,并结合讨论法、演示法、归纳及评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

适当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PPT课件及相关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有效信息容量。

2.学法: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及竞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

教法、学法的应用将在以下内容中具体提到。

3、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创设,新课引入提出问题(课堂中时间为3分钟)

问题情境1:

用酒精棉在黑板上写下“加油”两个大字,一段时间后“加油”不见了。

引导同学们思考:

“加油”两个字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问题情境2:

(教师演示实验)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

问同学们“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这是为什么”。

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

问同学们“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这是为什么?

”。

此过程中以简单的生活物理实验举例,引发学生思考,应用了引导探究的教法。

2.

小组讨论,综合观察提出假设(课堂中时间为9分钟)

教师:

PPT课件呈现“问题表格1”,引导学生将假设填入表格中。

(呈现表格时间:

1分钟)

学生:

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而在冷水中变瘪了,请学生代表发言。

此过程中,同学们按座位成组,请各组同学的其中一个做代表,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有利于课堂的控制和学生的安全)。

然后小组将老师提出的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把各自想到的答案(即假设)归纳,写在预先准备的纸上,由小组长代表回答。

(4分钟)

教师:

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请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

学生初步了解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4分钟)

整个过程的目的:

在于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以及用于过程性评价。

本环节采用了讨论和小组合作的学法。

3.师生探索,新课学习分析问题(课堂中时间为19分钟)

(1)水的沸腾:

此环节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经历,问“是否观察过水沸腾的过程?

水沸腾前、沸腾时、沸腾后,水的内部和外部,有什么样的现象?

”学生自然而然回忆自己的经历,并用自己话加以描述。

此环节应用设疑激趣的方法。

(3分钟)

(2)在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猜测的基础上,老师开始讲解,给同学们播放一段“水的沸腾”视频,让同学们加深印象,再次仔细地观察,为学习“水沸腾的实验和水沸腾的特点”做好铺垫。

此环节应用演示法。

(3分钟)

(3)问学生“倘若我们要做一个严谨的、科学的水的沸腾实验,该怎么做呢?

水沸腾前、沸腾时、沸腾后,水的内部和外部,有什么样的现象?

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

教师播放“水沸腾实验”和“水沸腾的特点”视频,在学生观察实验视频和设想的基础上,教师用PPT课件呈现“问题表格2”,学生将各自的答案(即假设)写在表格,小组讨论归纳,将在教师讲解结束后比较哪组的更全面准确。

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水的沸腾过程和特点,共同完成刚才呈现的“问题表格2”。

此环节学生利用了“先行组织者”,小组合作讨论、竞争的的学法,教师应用了演示法、图表法等的教法。

(10分钟)

(4)在已有的“水的沸腾特点”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沸点”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学习其它液体的沸点。

应用先行组织者法。

(3分钟)

4.小组总结,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中的时间:

4分钟)

学生总结本堂课学习的知识,小组再次将“问题表格1”和“问题表格2”完善整理,并与之前做的假设进行对比,看是否有收获,与其他组的假设、总结作比较,看看谁的更全面准确。

(4分钟)

5.师生学习,巩固综合创新知识(课堂中的时间:

8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想想做做”——纸锅烧水。

(2分钟)

(2)师生共同总结水的沸腾过程和水的沸腾特点,沸点及其应用。

(2分钟)

(3)PPT呈现课后思考:

从冷水放入水壶,到水加热烧开,到水烧开后,水壶口冒“白气”整个过程,是不是只有汽化过程?

那些“白气”是水蒸气吗?

(为下节课——“液化”的具体讲解做铺垫)。

(思考题呈现时间:

2分钟)

(4)PPT呈现课后家庭实验的学习任务:

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使用醋,放入热水中。

观察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并解释这是为什么。

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中。

观察塑料袋有什么变化?

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并解释这是为什么。

将假设和答案填入“问题表格3”中。

(呈现和解说时间:

2分钟)

四、板书设计(板书在课堂中所用的时间:

2分钟)

(1)相对于传统的板书设计,本次我将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设计板书。

如下:

(2)呈现本堂课的教学流程图,让学生回忆课堂教学。

如第三页:

五、设计理念及创新之处

1.设计理念:

“生活——物理——生活”的探索学习设计;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应用了“媒体选择率”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及方法,即“提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创新之处: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利用小组讨论表和自我填写表的对比,教学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每一阶段对问题的认识和解答记录下来,有利于比较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合作与竞争学习,培养综合的学习能力;板书的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系统、直观,网状结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运用教学流程图,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