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988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docx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共5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

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河”)生齐读。

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

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

(板书:

“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

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

(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

(生答:

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答,师板书:

前、后、原因)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播放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师: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

(学生默读)

师:

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师:

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师:

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师:

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

(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

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师: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请同学们带着这四个问题细读课文,下一节课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紧接上一节课内容,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

【板书:

前】

A:

(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

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

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师:

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

齐读。

师:

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

(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

美吗?

(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

(板书:

摇篮)

2、师:

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预设:

“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板书:

后】

A:

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

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

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

(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

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

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

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

(板书:

祸河)

4、师:

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

”(出示幻灯片13)

师:

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

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列数字)

师:

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

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

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

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

(出示幻灯片14)解释:

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

我们不禁要大声问:

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

)(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

自然社会)。

师:

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

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

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

生:

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

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

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

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

因为穷。

(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

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

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

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

指名读(2、3名)

7、师:

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

(生回答、板书:

治理方案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

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

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二、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

(播放链接3)

三、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来现在

气候温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经常决口

素因

(摇篮)→(祸河)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产生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

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

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

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

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

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

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

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板书设计;

摇篮祸河

(前)(后)

原因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3

一、教材概述:

本册第三单元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课文反映了大自然的一些不良现象,呼吁人们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并从中受到启示,积极投身环保,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

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和中年级学生边读书边想的读书要求及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的习作要求,我们力求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深入读懂课文内容后进行语言文字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

这篇课文是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集,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以朗读、默读为手段,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情感目标:

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如果教师在这时好好引导,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是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生也经常去关注自然,了解到了一些自然现象,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觉得非常可耻也能主动制止,环保意识慢慢增强。

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带着感悟进行朗读,读懂了课文内容带给我们的启示,懂得应好好地保护身边环境,保护好母亲河,增强了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对黄河变化的原因就应作深入的思考。

难点:

能从文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关注自然,加强读写结合。

六、教学资源:

与课文相关联的一些网络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科书,自制课件。

七、教学策略:

1、情境再现法:

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黄河的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2、以读促悟法: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

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情。

3、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读写结合。

八、教学过程:

(一)、走近黄河

1、黄河简介引入黄河并板书。

【黄河是怎么变化的主要内容】

2、课件出示赞美黄河的古诗句,让学生欣赏,感受黄河那雄伟壮观的美丽景象。

3、课件出示昔日的黄河和现在黄河的图片,师:

看过后,你最想说什么?

引入课题: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并相机板书课题。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并相机正音。

2、检查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会运用。

3、出示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将这些词准确填入括号中,教师相机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并重点引导学生弄懂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4、根据问题读内容,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知道了昔日的黄河和现在的黄河分别是什么样子,请用文中相关的词语或语句加以概括。

学生读后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三)、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段。

让学生读后理解黄河是怎样成为祸河的。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用列数字方法来说明的。

2、过渡引入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黄河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怎样治理?

相机出示自学提示:

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在旁总结。

3、检查交流。

(四)、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并合作设计几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五)、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觉地用行动去保护母亲河的积极情感。

(六)、拓展阅读现代诗歌《黄河颂》《月亮与地球的对话》《保护黄河资料袋》

(七)、拓展延伸,进行练笔。

(任选一题来完成)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

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

写好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

2、写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

3、以《明天的黄河》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板书】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来现在

气候温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经常决口

素因

(摇篮)→(祸河)

教学反思:

数管齐下好好保护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的写作体裁。

从叙写的内容上看,文字浅显,易懂,但是黄河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从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那雄伟的气势,也从没有亲耳听到过那波涛澎湃的浪涛声,只有从电视或课本中了解一点点有关黄河的史料。

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学生愿学、乐学的素材,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保护母亲河的爱心。

课初,我让学生通过一些文字资料以及赞美黄河的诗歌的学习,对昔日黄河和现在黄河图片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黄河并深刻地认识到黄河的变化真令人担忧,失去往日的风采是多么可惜。

学生还带着几个问题自学了课文:

变化前是什么样的?

变化后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而变化?

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理?

你读后有什么启示?

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课文。

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变化后是祸河,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聚集黄河过多,土地大量流失。

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

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目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发现:

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

治理黄河势在必行。

通过以上的教学,通过一些阅读资料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黄河的现状,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献计献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你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准备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就在自己身边,想法都很好,懂得了环保的重要,真正提高了学生环保的意识。

语文教育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语文就在生活当中。

在语文课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给学生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待王学校的张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统一,以及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       到启示。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是: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这同样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

二、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体现这些重要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主要采用:

情景导入法、演示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

让孩子们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法、讨论总结学习法等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

我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本课设计为以下4个环节:

1、情景导入,扣题质疑

 一上课,我就会饱含深情地说:

“同学们,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在数千到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

可是,近两千年来,黄河竟然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黄河变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师板书课题)

2、自主学习,质疑探究。

接下来,我会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

(2)、边读边思考,在书中圈点勾画,写出读书感受。

(3)、依据课前导读提出问题。

依据以上提示,让孩子进行自主学习。

接下来的环节,我会我有步骤地、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提出了以下3个问题:

(1)黄河以前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2)黄河为什么会变成祸河?

(3)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祸河再变为母亲河?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明辨是非和解惑的能力。

3、合作交流,读中点拨。

在交流到“黄河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时,

我会随机板书“摇篮”

并会通过重点指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来理解这部分的内容。

具体我是这样做的:

配以黄河美丽风光的课件及优美音乐先有感情的范读给学生听,

然后指名诵读,男生读,女生读,最后齐读,让孩子们在读中领悟,感受黄河流域的美。

在交流到黄河为什么变成祸河时,我会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悬河、河床”,使学生明白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交流到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

引导孩子知道一是自然原因,二是社会原因。

自然原因学生好理解,可是人为造成的社会原因,孩子们不好理解,我除了让孩子们在反复地朗读中去体会这些句子之外,课件出示:

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资源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水土流失就会越严重。

还用课件说明水土流失的恶性循环,帮学生们理清了文章的条理,同时又设计了“比一比,哪个好”这一环节,既让学生了解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又让学生体会出这一恶性循环的严重性。

这样的设计,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至此,让学生领悟到只有保护大自然,才能再还母亲河迷人的风采,从而激发孩子们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意识。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随机板书:

祸河 保护大自然 母亲河

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指导思想。

4、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最后在课的结尾处,我会联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呼吁孩子们:

“行动起来,保护母亲河”。

并向母亲河献诗一首,和同学们一起配乐朗读:

       聆听黄河  

       站在黄河岸边 

  静静的聆听 

  黄土高原在其中 

  奔腾了亿万年的声响 

  咆哮着一个黄色的民族 

  流淌的期望 

   

       浪涛溅飞起花朵 

  浑厚昂扬的黄河号子 

  开出了朝花夕拾的希冀 

  黄河的声响 

  带着烁今亘古的韵律 

  流响历史 

  与华夏儿女的汗水和泪水 

  合流着澎湃的旋律 

   

  黄河是一个民族的摇篮 

  有一棵神奇无比的常青树 

  啜饮着黄河的乳汁 

  结出了五十六个神圣种子 

  用血脉和语言的繁衍 

  硬是让历史流动出 

  一片自由的蓝天 

  

  站在黄河岸边 

  静静的聆听 

  黄河是大自然 

  在大地上诵读的诗篇 

  诗的内容深邃炯远 

  诗的韵律雄浑庄严 

  那一浪胜过一浪的旋律 

  那是黄河永恒的音符  

通过这样的配乐诵读,进一步升华了孩子们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的情感。

增强了保护母亲河的环保意识。

 

四、说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保护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