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880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 考题精选复习25 生活中的透镜.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初中物理考题精选复习25生活中的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1、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 实像 

2、如图所示,放映幻灯时,为了使屏幕上所成的像缩小一些,应使幻灯机的镜头离幻灯片       (选填“远”或“近”)一些,并       (选填“增

大”或“减小”)幻灯机与屏幕间的距离.

 

答案远  减小  

3、秋游时,小王所在班级照集体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要想得到全班同学清晰满意的画面,摄影师应(   )

A.使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B.使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C.使照相机向前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D.使照相机向后移,并增加照相机的暗箱长度

答案B

4、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拿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缓远离透镜,这时白纸上看到的现象是(  )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           

B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后变小

C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后变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5、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下列有关画面上的“小虫”描述正确的是()

A.“小虫”可能头朝下                B.“小虫”变小了的

C.“小虫”是清晰的                  D.“小虫”是实像

答案B

6、用照相机拍一朵盛开的荷花,荷花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

若要把荷花的像拍得更大些,应使照相机的镜头[ ]荷花(选填“远离”或“靠近”)。

答案二倍焦距、靠近

7、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A

8、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画面变大些,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答案C解:

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要使像变大,减小物距,即降低凸透镜,并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故选C.

9、晓彤用两个可以套在一起拉动的硬纸筒,自制了一个简易照相机,外筒上装有凸透镜,内筒的一端蒙一块半透明纸,如图所示。

晓彤用它观察远处的物体时,在半透明纸上可以得到                      的像。

若晓彤拿他向远处物体走近一段距离后,需要将内筒向               (选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原位置”)方向移动,才能在半透明纸上看到清晰的像。

答案倒立、缩小、实    远离凸透镜

10、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

答案D  

11、小明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观察距离很近的树叶发现叶脉会变大,而且很清晰,这是因为此时水瓶相当于_______镜,此时观察到的叶脉是 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 ______像(选填“虚”或“实”),所以在森林中旅行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起火灾.

答案凸透  正立  虚  会聚  

12、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

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       镜,通过      图中的水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答案凸透;甲  解析:

水珠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甲图中,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在乙图中,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叶脉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潜望镜

答案

14、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

A.向下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 D.向上并且向右移

答案

15、在无人售票车上安装“车载电视监控器”。

如图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

答案照相机 

16、小明发现:

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甲、乙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丙、丁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变小 放大镜 变大

17、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答案C。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条件。

利用凸透镜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也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还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像和电灯泡在同侧,不能成像在白墙上。

故选C。

18、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答案B。

本题主要通过照相机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A错;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的规律,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B正确、C错;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一些,D错。

19、生活中很多光学器件含有透镜,下列光学器件中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用的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C.照相机中“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D.近视眼患者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答案D。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用的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B错误;照相机中“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和胶片的距离,也就是调节像距大小,故C错误;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故选D。

20、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    像的性质制成的。

摄影师用一台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完半身照后,接着又给她拍全身照,摄影师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小芳,同时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

答案实 远离 减小

21、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

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0.2m,像将远离镜0.2m

答案A

22、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晶莹剔透的露珠,透过露珠观察叶脉,觉得叶脉变大了,这个现象属于(  )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

答案解:

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该凸透镜成为了放大镜,露珠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

2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  、缩小、  像的原理制成的.

答案解: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胶片相当于光屏,其原理是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

倒立;实.

24、教室里用投影仪放映课件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正好落在投影仪的镜头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

A.画面变得模糊

B.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C.画面上出现该小虫清晰的像

D.画面上出现该小虫的像,但不清晰

答案B

25、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

答案B

26、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粘上一个灰尘颗粒(如图),那么拍摄的相片 (   )

 A.其上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B.其下部将出现一个黑点

 C.其上部和下部皆无黑点

 D.其上部和下部各出现一个黑点

 

答案C 

27、 当摄影师用一台镜头焦距固定的照相机给全班同学照完毕业像后,接着又要给小明同学照半身像,这时摄影师应该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镜头和小明同学的距离,同时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答案减小;增大   

28、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正立的像

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

C.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像

D.观察到的像一定是放大的像

答案C 

2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10所示,应该沿哪个方向(“a方向”或“b方向”)观察才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

为什么?

答案

3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

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汽车的后视镜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