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835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1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docx

初二生物期末练习及答案样卷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

2017.0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

B

C

D

2.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涡虫B.血吸虫C.蛔虫D.绦虫

3.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A.早晚刷牙、洗脸

B.不喝生水,不吃没有洗干净的瓜果、蔬菜

C.切生、熟肉的刀具和案板分开

D.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

4.蚯蚓运动主要依靠的结构是()

A.身体上的环带B.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调配合

C.身体各个独立的环形体节D.体节两侧的疣足

5.树枝上的鸣蝉,草丛中的蟋蟀,房檐下的蜘蛛,石块下的蜈蚣都属于()

A.腔肠动物门B.扁形动物门

C.节肢动物门D.昆虫纲

6.蝉有蜕皮的现象(如右图所示),蜕去的结构是()

A.壳

B.皮肤

C.外骨骼

D.鳞片

7.鱼不停地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

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没有变化B.增加、减少

C.减少、增加D.都减少

8.下列各选项中都属于鱼类能够适应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①鳍能够协助游泳②用鳃呼吸③身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④体表有黏液⑤身体呈流线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9.水中生活的蛇进行呼吸的器官是()

A.内鳃和外鳃B.肺C.气管、鳃和皮肤D.鳃和肺

10.人们通过对翼龙和马门溪龙等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它们生活习性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属于古爬行动物。

下列哪项不是科学家们判断的依据()

A.它们都产大型、具有坚硬壳的卵B.它们的体表都具有鳞甲

C.它们都用肺呼吸D.它们都能爬行

11.家鸽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

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不包括()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B.呼吸作用旺盛

C.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D.体表被覆羽毛

12.非洲雨林中有一种动物,体表被有皮毛,前肢和身体间有薄膜相连,能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用母乳哺育长大。

根据这些特征判断,这种动物属于()

A.爬行类B.两栖类C.鸟类D.哺乳类

13.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D.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14.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

15.根据你的观察及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动物

运动方式

适应环境

运动器官

是否需要能量

飞行

空中

需要

鲫鱼

游泳

水中

需要

猎豹

奔跑或行走

陆地

四肢

需要

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B.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相适应

C.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D.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16.下列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B.猫捉老鼠、鲟鱼洄游、黄牛耕地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狗辨主客、鹦鹉学舌、老马识途

17.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一群飞蛾扑向灯火

B.麻雀成群飞向刚割完的麦田,集体觅食

C.繁殖季节,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到固定区域去产卵

D.领头羊带领羊群在草原上前进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棉铃虫B.利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

C.用黏蝇纸捕捉苍蝇D.引来瓢虫捕食蚜虫

19.枸杞的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

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传播;蜜蜂采蜜的同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这些事实说明()

①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④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形的细胞核⑤叶绿体

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

21.下图所示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生物的是()

22.下列各种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香菇、根霉菌、乳酸菌B.酵母菌、银耳、黄曲霉

C.青霉菌、口蘑、紫菜D.大肠杆菌、银耳、猴头

23.以下描述中,不属于细菌菌落特点的是()

A.表面光滑湿润B.绒毛状、絮状C.菌落比较小D.肉眼可见

24.下列能够满足蘑菇生长的条件是()

①保持通风干燥②潮湿的环境③一定的温度④丰富的有机物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25.夏天,放在桌上的一杯牛奶很快就变质了,根本原因是()

A.空气中的大量灰尘落到牛奶里,使牛奶变质

B.夏天气温高,使牛奶变质

C.放置时间过长,使牛奶变质

D.细菌和真菌落到牛奶里并大量生长和繁殖,使牛奶变质

26.在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中,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将甲瓶的瓶颈打破,瓶口竖直向上,乙瓶保持S形的曲颈,观察肉汤的变化。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微生物的有无

D.烧瓶容量

27.下列描述中,对自然界物质循环发挥作用最大的是()

A.秃鹫取食腐肉B.蚯蚓取食土壤中的腐殖质

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残骸D.蜣螂推粪球

28.酵母菌被喻为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

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主要依靠酵母菌发酵的是()A.酸奶B.泡菜C.米酒D.食醋

29.1958年,我国著名医学家余贺,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成为我国微生物学界的一段佳话。

下列关于噬菌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寄生在绿脓杆菌体内B.噬菌体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D.噬菌体是一种病毒

30.对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不正确的是()

A.保护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有利于研究珍稀动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D.有利于开发旅游项目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在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中,有许多岛屿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形成的。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B.珊瑚虫身体呈两侧对称

C.珊瑚虫的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排出D.珊瑚虫的体表有刺细胞

32.以下四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

B

C

D

33.三角帆蚌等软体动物能够产生珍珠。

珍珠的成分和质地与贝壳的内层是相同的,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由此可以推测()

A.珍珠是由贝壳形成的

B.珍珠是三角帆蚌体内固有的结构

C.珍珠是由外套膜分泌形成的

D.珍珠是软体动物的内脏分泌形成的

34.在收藏衣服的柜子里,放些樟脑丸有助于驱逐蟑螂。

蟑螂能够感知樟脑丸中的挥发性物质的结构是()

A.昆虫体表B.鼻孔C.触角D.气门

35.“尝试与错误”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理论。

他通过对动物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动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多次尝试,逐渐淘汰错误的反应,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下列对动物“试错”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试错”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试错”次数与动物所处环境复杂程度有关

C.“试错”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D.动物越高等,形成某行为的“试错”次数越少

36.下列关于细菌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繁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不同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的繁殖有关

C.细菌靠分裂进行繁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

D.细菌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形成芽孢进行繁殖

37.右图表示青霉的形态和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霉属于多细胞生物

B.青霉是真核生物

C.图中1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

D.图中3的作用是吸收营养物质

38.在被子植物中,与根茎叶相比,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对此最好的解释是()

A.其特征能决定植物繁殖能力的强弱,从而决定着植物的分布

B.是被子植物比较重要的特征,可以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

C.其特征比较容易观察,分类便于操作,结果也易于被人接受

D.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较稳定,确定植物间亲缘关系比较可靠

39.观察右侧的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猫与虎的相同特征最多

B.虎和豹的共同点比虎和猫的共同点多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

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4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生物界如此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侵入

C.基因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6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的肌肉附着在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骨上。

(2)肘部弯曲时,图1中的肱二头肌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

牵动相应的骨绕着_____运动。

(3)图2为青少年多发的脱臼现象,表现为______从_______里滑脱出来,造成肘部损伤。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

42.(每空1分,共8分)

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斑马鱼、非洲爪蟾、小鼠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

研究中选择何种模式生物往往取决于所研究的生物学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药物开发研制过程中,人们会选择______作为模式生物,进行前期实验,以推测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它与人类均属于______动物,亲缘关系最近。

(2)秀丽隐杆线虫的体表具有角质层,其消化道前端有______,后端有______,属于______动物。

它的全身不足2000个细胞,可以追踪每一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是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的好材料。

(3)非洲爪蟾在水生生活,但长时间接触不到空气会被“淹死”,因为它主要依靠_____呼吸,属于_____动物。

非洲爪蟾的卵在_____中发育,且卵和胚胎个体较大,便于显微注射、胚胎切割和移植等胚胎学研究,因此是胚胎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

43.(每空2分,共18分)

红腹滨鹬是一种体重仅大约140克的小鸟(见下图),每年春天都不远万里从大洋洲飞往北极地区繁殖。

途中它们只在中国的渤海湾滩涂停歇一次,以补充能量。

(1)研究动物的行为,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确定红腹滨鹬的迁徙时间和路线,主要使用________法,研究环境因素对红腹滨鹬迁徙行为的影响主要使用________法。

(2)红腹滨鹬的身体就像一个完美的飞行器,它的许多结构及生理特点都有助于长途飞行。

下面方框内所列举的特征中,有助于减少飞行阻力的有____________,有助于减轻体重的有___________,有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的有____________。

①身体呈流线型

②两翼发达

③骨骼轻、薄,有些骨内部中空

④体色和环境颜色近似

借助气囊进行双重呼吸

口内没有牙齿

直肠短,随时排出粪便

胸肌发达

心跳频率快

(3)红腹滨鹬非常偏爱渤海湾滩涂中盛产的美食——小小的河蓝蛤。

从外形观察可知,红腹滨鹬的趾间无蹼、__________较长,便于涉水捕食河蓝蛤,由此可见,生物的__________与生活习性是相适应的。

(4)红腹滨鹬栖息的潮间滩涂蕴含着大量的蛤类、螺类、沙蚕等底栖动物,还有虾、蟹、海藻等,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的多样性。

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渤海湾内进行了大量的围海造地项目,使得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

请你提出一条保护红腹滨鹬等生物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每空1分,共9分)

幽门螺杆菌是生存于人体胃部及十二指肠各区域内的螺旋形细菌。

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呈强酸性(pH约为1.5-3.5),具有强腐蚀性。

这样的强酸对胃内表面的细胞也有很大的伤害,然而,胃内表面黏膜层中的黏液细胞可以分泌出一种黏液,使其表面始终保持弱酸性(pH约为6-7),从而保证胃不会被腐蚀。

幽门螺杆菌可以钻透黏液,附着生活在靠近胃黏膜层相对中性的环境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杆菌的外部形态,它属于_______菌。

(2)幽门螺杆菌进入胃以后,借助自身的_______运动到胃壁的_______表面,以_______(选填“腐生”、“寄生”或“共生”)的方式生活。

(3)小然同学设计了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步骤如下:

A.配制培养基;

B.用盐酸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2,使其呈强酸性;

C.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并灭菌;

D.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幽门螺杆菌;

E.将培养皿放在密封罐内,向罐内充入混合气体(其中氧气5%,二氧化碳10%);

F.将培养装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37℃恒温培养。

①他的方案中,_______项是错误的,应更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项是培养幽门螺杆菌所必需的,其气体含量与空气(氧气21%,二氧化碳0.03%)不同,请你解释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为了寻找患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有人对慢性胃炎发病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

慢性胃炎

发病率(%)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0-9

5

2

18-25

15

18

26-35

29

30

36-45

38

46

46-55

49

59

>55

63

55

①记录表中“慢性胃炎发病率”数据已通过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在右侧,请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应数据,也用折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直接在上图中画出,并标注图例。

②比较两条数据线,你认为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发病的关系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每空1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龟纹瓢虫的定向搜索行为研究

龟纹瓢虫是蚜虫的重要天敌。

当棉田生态系统的棉蚜大爆发时,可以大规模释放龟纹瓢虫来防控棉蚜。

研究发现,龟纹瓢虫能依靠多种信号找到棉蚜,除了凭借棉蚜本身的信号外,还会依靠被棉蚜危害植物所释放出的气味(对瓢虫而言是一种嗅觉信号)和棉蚜危害植物的形状(对瓢虫而言是一种视觉信号)进行定向搜索。

研究者对嗅觉和视觉信号在龟纹瓢虫定向搜索中的作用,以及瓢虫有无捕食经验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者将野外采集的龟纹瓢虫放入人工饲养箱培养,待瓢虫产卵、孵化成幼虫后,取若干幼虫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幼虫用人工饲料继续饲养,直到幼虫变为成虫。

另一组幼虫放在带棉蚜的棉花植株上,直到幼虫变为成虫。

实验中运用昆虫行为测试仪(如图A所示)研究瓢虫成虫的定向搜索行为。

整个装置使用两个透明密闭的玻璃箱,与中部的观察区相连。

测试仪左侧放入被棉蚜危害的棉花植株,右侧为空玻璃箱(作为对照)。

实验过程保证从观察区两侧进出的气流速度相同。

将图A左侧箱子替换为嗅觉信号箱(图B),在靠近观察区的一侧用遮光板挡住,此时,瓢虫只能感知来自棉花的嗅觉信号,右侧为空白对照箱,该装置用于测试瓢虫在嗅觉信号与空白之间的选择行为。

如果替换成视觉信号箱(图C),瓢虫只能感知来自棉花的视觉信号,这样可以测试瓢虫在视觉信号与空白之间的选择行为。

如果左侧使用视觉信号箱、右侧使用嗅觉信号箱,可以测试测试瓢虫在视觉信号与嗅觉信号之间的选择行为。

研究者进行了三组实验,分别是嗅觉信号对空白对照,视觉信号对空白对照,视觉信号对嗅觉信号。

每一组实验的做法为:

在实验前,将无捕食经验的瓢虫饲养在干净空气中,并在实验前12小时,对所有瓢虫进行饥饿处理。

分别选取40只无捕食经验和有捕食经验的瓢虫,从测试仪中部放虫口逐一放入昆虫行为测试仪(见图A),2分钟内观察瓢虫的反应,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

实验数据显示,无捕食经验和有捕食经验的瓢虫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

在视觉信号的测试中,有捕食经验的瓢虫明显地趋向视觉信号,无捕食经验瓢虫无选择差异。

在嗅觉信号的测试中,两类瓢虫均趋向嗅觉信号。

在视觉信号对嗅觉信号的测试中,两类瓢虫更多地选择了嗅觉信号。

本研究结果表明,龟纹瓢虫虽有先天识别受害棉花与空白的能力,但获得捕食经验后的瓢虫对于嗅觉信号和视觉信号的响应更敏感、更快捷,可以明显提高其定向搜索能力和效率。

1.龟纹瓢虫属于节肢动物门_____纲的动物。

2.研究者实验用的龟纹瓢虫,要从卵开始饲养,且其中一组幼虫用人工饲料饲养是为了获得_____的瓢虫。

在实验前12小时,对所有瓢虫进行饥饿处理,目的是让龟纹瓢虫对刺激信号更______,从而提高实验的_____。

3.进行视觉信号对空白测试时,气流必须绕过视觉信号箱,否则,对瓢虫而言会形成__________信号。

4.从行为的获得途径考虑,龟纹瓢虫定向搜索行为是很复杂的,没有捕食经验的龟纹瓢虫,可以通过嗅觉信号识别受害棉花,这是______行为;而视觉信号的测试的结果则说明这种行为也有_________行为的成分。

5.根据上述资料进行的推理分析,不合理的是()

A.嗅觉信号对于龟纹瓢虫捕食比视觉信号更有效

B.捕食经验可以让瓢虫更有效地找到不易察觉的害虫

C.龟纹瓢虫的这种捕食经验可以遗传给它们的后代

D.龟纹瓢虫的定向搜索行为受多种信号的影响

6.该实验结果为治理棉田生态系统蚜虫大爆发提供的指导或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答题纸)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2017.01

41.(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每空1分,共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每空2分,共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每空1分,共9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2017学年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生物(参考答案)

2017.0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30分)

1—10BCABCCCCBD11—20DDBAADDCDD

21—30ABBBDCCCBD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31—40BBCCCCCCDB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41.(每空1分,共6分)

(1)不同

(2)收缩舒张关节(3)关节头关节窝

42.(每空1分,共8分)

(1)小鼠哺乳

(2)口肛门线形(3)肺两栖水

43.(每空2分,共18分)

(1)观察实验

(2)①③⑥⑦②⑤⑧⑨

(3)喙和足形态结构

(4)种类停止围海造地项目,恢复滩涂;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合理即可)

44.(每空1分,共9分)

(1)螺旋

(2)黏膜层鞭毛寄生

(3)①C;将培养基pH值调至6-7的弱酸性;

②幽门螺杆菌生活在胃黏膜下层,氧气含量低,所以对其离体培养时要创造微氧环境;或者:

与幽门螺杆菌生活环境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相近,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4)①如图所示

②慢性胃炎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趋势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增长与慢性胃炎发病率的增长趋势相近。

45.(每空1分,共9分)

(1)昆虫

(2)无捕食经验敏感成功率

(3)视觉+嗅觉(4)先天性行为学习

(5)C(6)大规模释放龟纹瓢虫之前可以对其进行捕食驯化(或对龟纹瓢虫进行捕食驯化可提高对棉田蚜虫的捕食成功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