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福建省三明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石蜡融化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纯碱C.食盐D.白酒
3.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B.铁分子C.铁原子D.铁元素
4.2011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K2Cr2O7)能够和已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该物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B.+5C.+6D.+7
5.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
A.磷肥B.钾肥C.氮肥D.复合肥
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二氧化碳冰CO2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氧化钙石灰石CaOD.氧气臭氧O3
7.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开关
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B.
稀释浓硫酸C.
读取液体体积D.
过滤
9.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NaOH、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D.酚酞试液
10.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滤液中只有Al2(SO4)3
D.滤液中只有CuSO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符号表示:
磷元素 ;2个镁原子 ;3个二氧化硫分子 .
(2)请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 ;②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能用作补钙剂的是 ;④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写一种).
12.江苏“铁本事件”去年被国务院查处后,所有在建项目当即停工,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早已锈迹斑斑.小霖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间后,又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霖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向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霖的建议:
.
13.(10分)(2016•三明校级二模)
(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1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
14.如图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写出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 .
(3)通过B装置可检验A中的生成物含有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此实验中,我们还认识到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的不同.
①请写出其中的一点 .
②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5.A、B是中学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
(1)A的浓溶液可用作 剂,其稀溶液可用于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写出其鉴别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B的俗称是 ,当A、B溶液混合后,滴加 (填酸碱指示剂名称),溶液的pH>7时,C溶液显蓝色;
(3)往C溶液中继续滴加一定量的A溶液,使溶液的pH=7,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A、B溶液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戴上护目镜等,其原因是 (从物质的性质角度回答).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A、C装置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 (填现象).
(3)乙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基础实验后,他还想进行蜡烛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情况的探究,现要较简便地获得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
17.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
有Na2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1)不合理的猜想是 .
【实验探究】
(2)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
(4)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
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式并计算) ;
(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小飞同学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资料:
2Na2O2+2H2O═4NaOH+O2↑),对一瓶过氧化钠药品进行纯度测定,有关数据如图(已扣除烧杯的质量).计算:
(1)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
(2)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
A.石蜡融化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
【分析】A、根据石蜡熔化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判断.
B、根据纸张燃烧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判断.
C、根据酒精挥发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判断.
D、根据冰雪熔化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判断.
【解答】解: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是否生成了新物质,前者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A、石蜡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冰雪熔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即只有B是化学变化,其它是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正确理解概念,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
2.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纯碱C.食盐D.白酒
【考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分析】A、根据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B、根据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C、根据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D、根据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定义和特征判断.
【解答】解: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A、面粉不能溶于水,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只能形成悬浊液,所以错误.
B、碳酸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C、氯化钠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D、酒精能溶解到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溶液,所以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溶液的形成,在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能形成溶液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液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判断,其中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
3.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单质B.铁分子C.铁原子D.铁元素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由题意可知:
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
【解答】解:
由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物质的化合物中.
故选D.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4.2011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K2Cr2O7)能够和已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该物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B.+5C.+6D.+7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1)×2+2x+(﹣2)×7=0,
则x=+6;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
5.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
A.磷肥B.钾肥C.氮肥D.复合肥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中是否含有钾元素,如果含有钾元素就属于钾肥.钾肥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
【解答】解:
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化肥对农作物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
A.二氧化碳冰CO2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氧化钙石灰石CaOD.氧气臭氧O3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
A.二氧化碳俗名为:
干冰;化学式为:
CO2;冰是固态的水,不完全一致;
B.氢氧化钙俗名为:
熟石灰;化学式为:
Ca(OH)2;完全一致;
C.氧化钙俗名为:
生石灰;化学式为:
CaO;不完全一致;
D.臭氧的化学式为O3,氧气的化学式为O2,故不完全一致.
故选B.
【点评】必须牢记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在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7.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开关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预防触电的注意事项和灭火的原理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和火场逃生的措施判断.
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能发生爆炸判断.
【解答】解:
A、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
B、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再用水浇灭,所以错误.
C、打开所有门窗,会使空气对流,为可燃物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更旺,所以错误.
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燃烧和灭火对人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防护措施,对我们利用燃烧,防止火灾带来的灾难有指导性意义.
8.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验满氧气B.
稀释浓硫酸C.
读取液体体积D.
过滤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分析】A、根据氧气验满的方法进行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判断;
C、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进行判断;
D、根据过滤时应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操作错误;
B、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
C、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操作错误;
D、过滤时,缺少了玻璃棒的引流,操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9.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NaOH、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溶液D.酚酞试液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
A、硫酸铜溶液与均产生蓝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B、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与NaOH、Ca(OH)2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Ca(OH)2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与NaOH不反应;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Ca(OH)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OH,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碱性、酸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故选:
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0.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滤液中只有Al2(SO4)3
D.滤液中只有CuSO4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金属和盐发生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解答】解:
由于铝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把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到CuSO4溶液中,铝和CuSO4反应生成了铜和Al2(SO4)3.由充分反应后过滤,得蓝色滤液和滤渣,说明CuSO4没有全部参与反应,即沉淀中不可能有铝,一定有铜,滤液中有生成的Al2(SO4)3和没完全参与反应的CuSO4,据此可知:
A、滤渣中不含有铝,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故A正确;
B、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有Al,故B错误;
C、滤液中有生成的Al2(SO4)3和没完全参与反应的CuSO4,故C错误;
D、滤液中有生成的Al2(SO4)3和没完全参与反应的CuSO4,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金属与盐反应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符号表示:
磷元素 ;2个镁原子 ;3个二氧化硫分子 .
(2)请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 ;②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③能用作补钙剂的是 ;④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写一种).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
(1)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2)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
(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P;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镁原子,就可表示为:
2Mg;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二氧化硫水子可表示为:
3SO2;
(2)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氧气,化学式:
O2;
②氢氧化钙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
Ca(OH)2;
③碳酸钙能用作补钙剂,化学式:
CaCO3;
④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一氧化碳、氢气,化学式为:
CO、H2
答案:
(1)P;2Mg;3SO2;
(2)①O2;②Ca(OH)2;③CaCO3;④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江苏“铁本事件”去年被国务院查处后,所有在建项目当即停工,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早已锈迹斑斑.小霖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间后,又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霖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向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霖的建议:
.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铁锈的成分是Fe2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锈消失后剩余的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防止机械进一步锈蚀的方法是在机械表面涂油漆.
【解答】解:
因为Fe2O3会与盐酸反应,所以当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时,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当表面的铁锈消耗完后,露出来的铁又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金属在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时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防止铁生锈有多种方法,如:
保持铁制品干燥;铁制品表面刷油漆等.
故答案为:
铁锈逐渐消失;Fe2O3+6HCl═2FeCl3+3H2O;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在机械表面刷漆.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3.(10分)(2016•三明校级二模)
(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1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 的溶液.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解答;
(2)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1)①元素周期表中,正下方的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1,即X=11;③那么2+8+Y=11,Y=1;④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易失,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去这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⑤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其离子符号为:
Na+;
(2)①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t1℃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钾要大得多,故t2℃时,将二者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硝酸钾溶液;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在该温度下,将50g氯化钾放入100g水中,并不能完全溶解,有10g氯化钾不能溶解,得到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加入10g水后,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仍有6g氯化钾没有溶解,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④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要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温度不能低于t1℃.
故答案为:
(1)①22.99;②11;③1;④失;⑤Na+
(2)①氯化钾;
②硝酸钾;
③饱和;不变;
④温度不低于t1℃.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