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2783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题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习题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习题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复习题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复习题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题目.docx

《复习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题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题目.docx

复习题目

复习题目:

  (请参考文后的答题说明)

1、什么是教育技术?

谈谈你对教育技术的认识过程。

AECT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2004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5个领域。

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观点,研究教育对象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今天,“教育技术”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是一个很常用的概念。

但在未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之前的相当长时间,我都认为教学中使用了幻灯片,投影仪,多功能教室,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就是应用了教育技术了,总是自觉和不自觉地把教育技术应用与一定的教学媒体设备联系起来。

现代明白教育技术,它分为物化形和观念形态两大类。

有形技术主要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2、结合自身体会,说明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能使得学生们能够与老师同时获得多种最新的教学信息。

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增大。

学生由被动型接受学习方式到主动参与。

比如,现在网络上开放了许多名校课程,只要学生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和老师一起选择学习。

学生可以查询到世界各地的多种信息源,可以跨时区、跨地区同有关专家、学者直接通讯,这种自主学习是个人自发的,带有知识的渴望性、目标性、从而解决自己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自主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这是传统教学达不到的层次。

3、结合自身体会,说明网络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就大学英语口语学习,,释放了思想的束缚,极大提高了认知水平,促进了文化思想的融合、交流。

,让枯燥范围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实现学有所用。

4、什么是教学媒体?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哪些?

一.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播教学信息的中介,教学信息只有通过“铭刻”于一种媒体上才能使教师与学习者相互之间有所交流,才能使教学信息本身以知识经验、思想信念、生活习俗、价值体系等等形式得以传播下去。

二、

(1)依据教学目标:

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

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也有不同要求。

  (3)依据教学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5、什么是戴尔“经验之塔'”?

它对多媒体课件设计有何启示?

戴尔的“经验之塔”:

戴尔(EdgarDale)认为,人的经验有的是以直接方式得来的,有的是由间接方式得来的。

各种经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抽象、观察和做)十二个阶层。

(1)做的经验: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指直接地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取得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物的看、听、尝、摸和嗅,即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的具体经验)设计的经验(指通过模型、标本等学习间接材料获得的经验。

模型、标本等是通过人工设计、仿造的事物,都与真实事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上应用比真实事物易于领会)演戏的经验(指把一些事情编成戏剧,让学生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使他们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情景中去获得经验。

参加演戏与看戏不同,演戏可以使人们参与重复的经验,而看戏是获得观察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

观摩示范(看别人怎么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知道一件事是怎么做的。

以后,他可以自己动手去做)野外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的各种景象)参观展览(展览是供人们看的,使人们通过观察获得经验)电视和电影(银屏上的事物是真实事物的替代,通过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获得一种替代的经验)静态画面、广播和录音(它们可以分别提供听觉的与视觉的经验,与电影、电视提供的视听经验相比,抽象层次更高一些)

(3)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主要指图表、地图等。

它们已看不到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言语符号(包括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符号。

言语符号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代表事物或观念的符号)

6、什么是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需要设计哪些内容?

一、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二、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课后反思。

其中教学过程里面又包括导入环节,新知呈现环节,操练环节,知识拓展与巩固环节,再加上总结环节

7、简述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以及教学设计模式的类型。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环境、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制与实施,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与修改及教学设计的总结性评价..

以结果特征分类:

以产品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系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理论角度及实施方法分类: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

8、学习者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合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说明如何进行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极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习者

如对人教版有理数法举例,有理数加法是小学学习过的加法运算的拓展,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正数,负数,数轴和绝对值等知识,加法法则实际上给出了确定两个有理数的和的“符号”与“绝对值”的规则,它是通过分析两个有理数相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在归纳出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一个有理数与0相加三种情况而得到的。

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准备的限制,在分情况讨论如何归纳等方面都需要老师指导,甚至是直接讲解。

同号两数的加法法则比较易于理解,而异号两数相加时情况比较复杂,学习难度大,需要老师加强引导。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根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初始能力与教学起点,初始能力的预测(预备技能、目标技能、态度)  根据内容分析来预测初始能力,查看以往成绩 根据预测来确定目标技能

9、什么是信息素养?

网络时代如何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信息意识:

对新信息的敏锐,时刻追求新知识的热情。

信息思考力:

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识、选择,创新知识的能力。

信息技能:

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组织和使用等技能。

信息道德:

继承已有研究成果,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剽窃。

一.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二.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等。

只有具备了基本能力,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三.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各类问题四.学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传输文件,能利用电子邮件跟朋友老师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五.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各校都已建成自己的校园网或者即将建成自己的校园网,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校园网功能、校园网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要培养自己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六.培养自己的信息生成能力,要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能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加工,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标引、排序、存储等;能够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创造出新的有效信息。

七.最后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还必须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防治病毒。

10、结合切身经历或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学习。

1.提高学习兴趣,释放了思想的束缚,极大提高了认知水平,促进了文化思想的融合、交流。

,让枯燥范围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实现学有所用。

英语口语课上,老师让同学自行组队选择适合自己的影视片段进行配音,这增强了学科感染力,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解决自己的疑问,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3.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作升华的小结,布置多样的作业。

学生可以直接利用电子网络完成作业,与老师进行交流,在线答疑,进行研究性学习

4.教学技术与教学相融合,帮助学生探索发现。

合理利用工具,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的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学生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思维会得到发展,提升学生动手探索与合作能力

11、谈谈你对教育技术在你将来要从事的学科教学中应用的认识。

12、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网络工具(比如QQ、微博、博客等),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13、什么是移动学习?

谈谈你对基于手机媒体的移动学习的了解与认识。

 

14、WebQuest 的基本组成模块是什么?

各个模块的功能是什么?

15、以你所学习的某一门网络课程为例,具体说明你是如何开展学习活动的?

  

大一下学期我上了一门《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该课程开设在学习网站“学习通”上,他在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以观看,并且可以下载,进行反复揣摩学习,十分方便,每节课有课后小问题,帮助反思,并且有讨论小组,可以看到全校同学的观点,有助教帮忙解答问题。

老师讲的很棒,用幽默的语气讲解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从中反应礼仪的方方面面。

我怀揣着轻松积极的心态听老师讲,感觉收获很多,重要的是知道了自己行为的过失,懂得了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正确使用,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了!

(说明:

要求根据自身专业基础、学习环境以及个人的学习

  方法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