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924635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docx

西北师范大学公开招考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考

历史学科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要求    

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考中学历史教师考试大纲是根据甘肃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聘用员工的政策规定,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拟定,报考者必须是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二、考试评价目标

招聘历史教师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通过考试内容和考试水平两方面来表述。

考试内容是对大纲中规定的具体的内容要点,结合我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确定的,是考试的具体内容;考试水平是对各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联系和重要性,分别列入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

按照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考试水平划分为四个层次: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如下:

识记:

记住重要的历史年代、人物、事件和文献;了解基础历史知识的构成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等;知道重要地点的名称及其位置,识别重要的图像、地图。

理解:

能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事物的背景、内容、作用、意义做出正确简要的说明,明确重要的历史概念。

分析:

将历史知识条理化,正确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比较其异同,分析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依据基本史学观点,对重大历史事件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

综合:

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所叙述的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进行归纳、综合,从而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上述四个考试要求的层次是累积性的,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高层次的要求包括低层次的要求。

三、考试内容范围   

招考中学历史教师考试大纲的内容范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2002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历史必修课的内容为基本要求(加“★”号部分,不列入考试范围)。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2008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的正文部分为考试的基本内容(不包括楷体字阅读部分)。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内容约占50%。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内容约占50%。

    (四)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约占50%;非选择题约占50%。

2、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的分数比例约为7∶2∶1。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

中国近代史内容概述

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一)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清朝封建统治之下,国势衰微,危机四伏。

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并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50年代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华商品输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种经济上的侵略进一步扩大。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19世纪中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鸦片战争时期,在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中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政局发生变化,慈禧太后通过政变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

此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起来。

  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先于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加紧侵华,经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它们在加强资本输出的同时,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引发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猛发展。

  清政府在形势的逼迫下,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没有能够挽救其统治危机。

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迅速得到全国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清朝灭亡。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篡夺。

(四)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公然恢复君主专制制度,出卖国家利益。

对此,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壮大起来。

(五)20世纪初期,思想解放的潮流日趋高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冲击了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随后,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发动国民革命,举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六)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对外依附帝国主义,对内实行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经济上采取统一财政、整顿金融等措施,中央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工农业也有一定发展。

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反革命"围剿"。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正确领导。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扶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爱国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二·九"运动爆发,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的高潮。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大举侵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抵抗日本侵略的会战。

侵华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长期坚持敌后抗战,发展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战略方针,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扶植汪精卫汉奸政权;以主要兵力进攻八路军、新四军;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

  在相持阶段,抗日根据地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斗争,沦陷区人民采取各种形式坚持抗日。

国民政府逐渐转向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抗日战争后期,各个抗日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发展,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纲领、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

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八)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

1946年夏,国民党撕毁谈判协议,派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抵抗。

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强化独裁统治,政治更加腐败,加紧搜刮人民,经济日趋崩溃。

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军取得了战略上的决定性胜利。

1949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接着,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九)近代中国,西方文化不断传入,封建文化受到冲击,文化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局面。

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历史、教育、文学艺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现代史内容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已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在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建国初期,我国肃清了祖国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和平解放西藏,解放了除台湾和部分岛屿以外的国土。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

全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并取得初步发展。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到1956年,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随后,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此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先后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等"左"倾错误,出现了三年经济严重困难。

经过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三)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虽遭受巨大损失,但在某些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

我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

(四)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钢领,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民族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扩大,"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最终实现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五)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技术成就显著,社会科学、文化教育和体育、卫生事业,也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中国近现代史内容要点

近代部分

一、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4.太平天国运动

5.新思想的萌发

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清朝政局的变化★

2.洋务运动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4.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5.甲午中日战争

6.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7.戊戌变法运动

8.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清朝的灭亡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现★

2.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3.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4.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四、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2.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五、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4.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六、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

1.国民政府初期的统治★

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3."九一八"事变

4.红军长征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七七"事变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

3.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4.敌后战场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5.抗日战争的胜利

八、人民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内战的爆发

3.国统区的危机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4.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九、中国近代文化★

现代部分

一、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3.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和对外关系的新成就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3.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

4."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

5.外交和国防建设的成就

6.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五、新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