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714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催化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业催化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业催化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业催化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业催化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催化试题.docx

《工业催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催化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催化试题.docx

工业催化试题

工业催化

[填空题]

1对于分散度很高的催化剂,可采取()或()的方法,以保证金属微粒不发生烧结。

参考答案:

添加助催化剂;采用合金催化剂

[填空题]

2实验室反应器按操作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类是()

参考答案:

间歇式;连续式

[单项选择题]

3、能给出质子的称为()

A.B酸

B.B碱

C.L酸

D.L碱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

4三效催化剂中Pt能有效的促进()和HC的催化氧化。

参考答案:

一氧化碳

[填空题]

5简述表征固体酸催化剂酸性质的方法。

参考答案:

指示剂法测定的酸强度是固体酸中L酸和B酸的总体强度,因为指示剂不能区分酸的种类。

但可区分酸强度。

用红外光谱法和离子交换法可测酸种类。

程序升温脱附法(TPD):

用碱性化学物质在固体酸上吸附成盐(常用NH3、吡啶),再进行程序升温脱附,脱附温度越高,酸强度越大。

可同时测定相对酸强度和酸量。

[单项选择题]

6、炼油工业中原油裂解所用催化剂属于()

A.加氢催化剂

B.氧化催化剂

C.酸催化剂

D.碱催化剂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7、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通常属于()

A.酸碱催化剂

B.络合催化剂

C.酶催化剂

D.多相酸碱催化剂

参考答案:

B

[判断题]

8、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效应。

参考答案:

[填空题]

9溢流现象

参考答案:

被吸附的活性物种从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另一个相是不能直接吸附生成该物种的相。

[填空题]

10什么是催化剂的稳定性?

什么是催化剂的寿命?

参考答案:

1.稳定性是指催化剂的活性随时间变化。

2.寿命是指催化剂从运行至不适合继续使用所经历的时间。

希望催化剂稳定性好,寿命长。

在研发催化剂的过程中,通常较多地注意活性和选择性。

其实,对工业催化剂来说,稳定性和寿命是至关重要的。

[填空题]

11固体碱中心的来源有哪些?

参考答案:

碱金属,碱性金属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

[填空题]

12多位催化理论基本内容?

为什么不同的晶面有不同的催化性能?

参考答案:

多位催化理论——巴兰金理论:

反应物物理吸附——反应基团与催化剂活性中心作用而分子变形——生成中间络合物(化学吸附——表面反应---生成产物而脱附。

反应基团与催化剂活性中心作用而分子变形是关键步骤。

要求活性中心与反应物分子间有一定的结构对应性——晶面花样(几何适应)。

使得反应物分之适当扭曲变形——中等强度吸附(能量适应),从而发生催化反应。

[填空题]

13描述配位络合催化循环。

参考答案:

络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配位场理论

晶体场理论:

中央离子与周围配体只是静电相互作用,无价键,因此静电作用理论无法解释配位场强弱顺序,也无法解释羰基络合物(非离子型配体)。

配位场理论:

中央离子与配体之间除静电作用外,还有一定程度的共价键。

成键轨道:

能量降低;

反键轨道:

能量升高;

非键轨道:

能量不变。

[填空题]

14晶体场理论

参考答案:

中央离子与周围配体只是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络合物,中央离子在配体的作用下,发生五个简并(等同)d轨道的能级分裂,在d层未充满电子的情况下,这样的能级分裂给络合物带来额外的稳定化能(总能下降),造成中央离子与配体的附加成键效应。

[填空题]

15价键理论

参考答案:

中心原子(或离子)有空的价电子轨道,配体具有孤对电子。

[填空题]

16简述均相络合催化剂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

优点:

高选择性(分子催化)、条件温和、便于催化机理和理论研究

缺点:

难分离、稳定性差、腐蚀性、成本高

[填空题]

17晶体缺陷与催化剂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1)点缺陷

空位:

离子从其正常位置移到表面。

填隙原子:

某离子进入空隙,正常位空着。

外来原子或离子置换了原来原子或离子。

造成点缺陷原因:

机械缺陷:

机械作用导致晶格缺陷

电子缺陷:

热、光下出现不正常离子导致晶格缺陷

化学缺陷:

局外原子或离子出现导致晶格缺陷

(2)线缺陷

边位错:

晶格之间发生平移

螺旋位错:

晶体受热力作用,晶面变得参差不齐,像一个螺旋体。

(3)结晶剪切

沿着剪切面八面体之间的连结从共用角变成共用边。

(4)堆垛层错与颗粒边界:

是由于晶面的错配和误位所造成

[填空题]

18晶面符号

参考答案:

通常用指标来描述晶面或从空间点阵中划分出来的平面点阵。

[填空题]

19晶胞

参考答案:

晶体结构的最小单位。

[填空题]

20晶格参数

参考答案:

晶格中原子间距及轴角大小。

[填空题]

21晶格

参考答案:

按点阵划分的空间格子。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

22晶体

参考答案:

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点阵结构排列而成的物质。

[填空题]

23d空穴概念?

为什么过渡金属d空穴值与原子价电子结构不一致?

参考答案:

D空穴概念是基于分子轨道理论:

由于过渡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在整个金属自由运动,形成能带,决定了金属的性质:

导电性、导热性、光谱行为等。

过渡金属最外层能带与次外层能带出现重叠,使得这两层的电子可以发生某种程度的移动。

空穴与催化活性关系:

化学吸附后磁化率相应减小,直接证明d空穴参与化学吸附和催化反应。

d空穴↑,吸附作用↑。

太强吸附不利于催化,中等吸附有利于催化。

当催化剂d空穴数与反应物分子需要的电子转移数相近时,产生的化学吸附是中等的。

过渡金属的d空穴适中,宜于发生催化作用。

[填空题]

24过渡金属能带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金属形成晶格时,原子按一定的规律紧密排列,金属原子核对外层价电子束缚较弱,其电子在整个晶体内自由运动——离域共价键(金属键)“金属原子核就淹没在电子的海洋中”。

金属能带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N个原子形成分子,其分子轨道是:

N/2成键轨道,N/2反键轨道。

对金属而言,N个金属原子形成的分子就是整块金属,故金属分子(即整块金属)其原子数N非常大成键轨道间能级差非常小,以至构成能带→满带; 反键轨道间能级差也非常小→空带。

 能带间的能级差为禁带。

[填空题]

25为什么过渡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参考答案:

由于次外层(d层)未排满电子,具有电子空穴,形成了过渡金属具有特有的电子授受能力,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与催化性能。

[填空题]

26金属电子逸出功、反应物电离势概念。

它们相对大小对催化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金属催化剂化学吸附与催化的关系

(1)金属催化剂的电子逸出功φ:

金属表面电子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最低能量)

(2)反应物粒子的电离势Ι:

反应物电子移到外界所需的最小功(难易程度)

[填空题]

27过渡金属的电子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特征:

① 最外层有1~2个S 电子

② 次外层有 1~10个d 电子

③ 能级中含有未成对电子(磁性)

[填空题]

28分子筛催化理论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反应物择型催化 :

 反应物分子直径小于孔径的分子进入晶孔反应 。

产物择型催化 :

产物中分子临界直径小于孔口的可以从孔中扩散出来。

过渡状态限制择形催化剂:

产物、反应物不受催化剂窗口的孔径限制,需内孔和孔腔有适宜的空间,便于过渡态生成。

分子交通控制的择形催化:

催化剂有大小不同的孔道,反应物通过一种孔道进入活性部位,产物从另一通道扩散出来。

[填空题]

29分子筛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沸石分子筛的吸附特性:

(1)具有高吸附特性;

(2)根据分子的大小和形状择形选择吸附;亲水性和憎水性。

沸石分子筛的离子交换特性:

(1)吸附性质

(2)热稳定性

(3)表面酸性质

[填空题]

30什么是分子筛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

参考答案:

1、基本结构单元,

2、环结构,

3、笼结构。

[填空题]

31试述沸石特点。

参考答案:

1.白色(通常)[ 浅粉、棕红、黄色或绿色 ]

2.玻璃光泽,粒度0.5~10μ

3.硬度:

中等(3~5)[ 金刚石 ]/比重:

2.0~2.5

4.由SiO4和AlO4四面体骨架共享氧原子而交联,形成多孔骨架结构,孔道大小均一

5.无毒无味,无腐蚀性

6.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溶于强酸、强碱

7.沸石中由于AlO4四面体有过剩负电荷,由Na+、 K+、Ca2+、Sr2+、Ba2+子中和

8.沸石的孔有效直径由这些正离子大小和所在晶格的位置决定

[填空题]

32测定固体酸度与酸强度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TPD法:

吸附了碱的固体酸,在等速升温并通入稳定流速的载气条件下,表面吸附的碱,在一定条件下脱附,色谱检测记录吸附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超强酸:

H<-11.9

超强碱:

H>+26

[填空题]

33试述B酸碱,L酸碱的概念。

参考答案:

固体酸:

能给出质子or接受电子的固体

B.酸:

给出质子

L.酸:

接受电子

体碱:

能接受质子or给出电子的固体

B.碱 接受质子

L.碱:

给出电子

[填空题]

34描述吸附等温线的模型有哪些?

各有何假定条件?

参考答案:

吸附等温线的模型:

Langmuir:

ΔH与Q无关,理想吸附,化学及物理吸附

Fremdlich:

ΔH随Q对数下降,化学及物理吸附

TemKin:

ΔH随Q线性下降,化学吸附

BET:

多层吸附,物理吸附

[填空题]

35催化吸附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多位催化理论——巴兰金

几何对应原理:

催化剂晶体空间结构与反应物分子反应变化的部分其结构呈几何对应关系

活性集团理论——柯巴捷夫

活性集团理论:

活性中心是催化剂表面上非晶相中几个原子组成的集团

火山型原理:

在单分子反应中,如果吸附质吸附足够强,达到了很高的表面遮盖率,则催化活性与反应物。

吸附强度成相反关系

一个好的催化剂:

中等强度化学吸附键,使吸附反应物分子中键断裂,中间物在表面短暂滞留,产物分子迅速脱附,表面有一定的遮盖率

[填空题]

36吸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物理吸附:

用于催化剂宏观结构性质的测试。

化学吸附:

研究催化过程机理,探究催化活性和催化选择性的根源。

[填空题]

37简述定位吸附,非定位吸附以及它们的区别。

参考答案:

定位吸附:

ET

非定位吸附:

ET>EP ,吸附质在表面自由转换。

化学吸附总是定位吸附,其吸附中心一般就是催化活性中心。

区别:

1.非定位吸附质点在固体表面自由运动;

2.定位吸附质点获得能量后在固体表面跃迁。

[填空题]

38简述活化吸附,非活化吸附。

参考答案:

化学吸附的类型

(1)活化吸附与非活化吸附

活化吸附:

需活化能Ea>0 (慢化学吸附)

非活化吸附:

无需活化能Ea=0 (快化学吸附)

(2)均匀吸附与非均匀吸附

均匀吸附:

表面原子与反应物分子形成相同的吸附键

非均匀吸附:

表面原子的能量不同,表面原子与反应物分子形成不同的吸附键。

(3)单纯吸附、混合吸附

单纯吸附:

只有一种反应物分子吸附

混合吸附:

有几种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吸附

(4) 离解吸附和不离解化学吸附

[填空题]

39什么是物理吸附?

什么是化学吸附?

有什么区别?

参考答案:

物理吸附:

分子靠范德华力吸附,类似于凝聚,分子结构变化不大,不发生电子转移与化学键破坏。

物理吸附可以改变反应物质在催化剂表面浓度,从而影响反应速率,但影响不大。

 物理吸附是非选择性的,整个催化剂表面都起作用,故可用物理吸附来测定催化剂的孔结构,如比表面、孔径、孔容、孔径分布等。

化学吸附:

吸附质(adsorbent)与吸附剂(adsorber)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吸附后反应物分子与催化剂表面原子间有电子共享或电子转移,使被吸附分子活化,从而加快化学反应。

区别:

1.化学吸附有高度的选择性,只发生在催化活性位。

2.催化与化学吸附直接相关,催化剂的活性与它对一种或几种反应物的化学吸附能力相关。

3.通过化学吸附的研究可以探究催化催化过程的机理、活性位的本质,研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根源。

4.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与特征

[填空题]

40各类反应常用催化剂有哪些?

参考答案:

加氢:

Ni 、Pd、Pt、Cu

脱氢:

Cr2O3、ZnO、Fe2O3、Pd、Ni

氧化:

V2O5、MoO3、CuO、Co3O4、Ag

羰基化或OXO反应:

CO2(CO)8、Ni(CO)4、Rh2(CO)8

聚合:

TiCl4-Al(C2H5)3

卤化:

FeCl3、AlCl3、CuCl2

[填空题]

41常用的固体催化剂有哪几类?

参考答案:

催化剂常常是固体,故反应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活性位上。

四大类固体催化剂:

①酸、碱氧化物、

②负载型催化剂、

③半导体过渡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单质

均相反应:

质量传递不重要

非均相反应:

考虑传递阻力对动力学的影响

[填空题]

42内扩散效应对复杂反应的影响如何?

参考答案:

1.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催化剂表面利用率下降。

多孔催化剂的效率因子 η=K多孔/K消除内扩散 =内表面利用率<1

2.对中毒过程的影响:

内扩散作用使毒物将孔口堵塞,使催化剂内表面失去作用,活性下降。

[填空题]

43内扩散模型有哪几类?

参考答案:

1.努森扩散;

2.体相扩散;

3.过渡区扩散;

4.构型扩散。

[填空题]

44固体催化剂的组成有几部分?

各部分的作用?

参考答案:

多相固体催化剂的组成部分:

主催化剂,共催化剂,助催化剂,载体

1.活性组份------主催化剂

起催化作用的根本性物质,即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如合成氨催化剂中的Fe。

其作用是:

化学活性,参与中间反应。

2.催化剂具有多种活性功能------多功能催化剂

多功能催化可由单活性组份,也可由多活性组份实现。

共催化剂和主催化剂同时起作用的组分

3.助催化剂它本身对某一反应无活性,但加入催化剂后(一般小于催化剂总量10%)能使催化剂的活性或选择性或稳定性增加。

加助催化剂的目的:

助活性组份或助载体

4.载体提高活性组份分散度,对活性分支多作用,满足工业反应器操作要求,满足传热传质要求。

[填空题]

45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催化剂表面结焦coking,沾污fouling;

②杂质或副产物使活性组份中毒(poisoning)

③活性组份挥发、流失(loss of active species);

④活性组份烧结、微晶粒长大,或载体孔结构烧结(sintering)

[填空题]

46工业催化剂基本指标是什么?

工业催化剂性能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工业催化剂的四个基本指标:

选择性、稳定性、活性、成本

工业催化剂可以在实际工业生产条件下可操作的催化剂。

对工业催化剂的性能要求:

活性、选择性、生产能力、稳定性、寿命、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形貌和粒度、再生性。

[填空题]

47什么是催化剂?

催化剂作用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定义:

凡能加速化学反应趋向平衡,而在反应前后其化学组成和数量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特征:

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反应前后催化剂不发生化学变化

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不变化

物理状态---变化(晶体、颗粒、孔道、分散)

故在工业催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使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状态稳定,从而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填空题]

48写出分子筛的化学组成通式。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对反应选择性主要与它的什么因素有关?

而稳定性又主要与它的什么因素有关?

参考答案:

分子筛的化学组成通式:

MZ从Ai2O3 mSiO2 pH2O,式中n为金属阳离子的价数,M为金属离子或有机阳离子,二表示SiO2摩尔数,P表示H2O摩尔数。

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对反应选择性影响较大的是分子筛的类型。

因为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孔径不同,对反应物、产物及过渡态都有选择性。

不同类型分子筛硅铝比不同,表面酸性质不同,对其选择性有影响;再者,不同阳离子交换后,既会影响表面酸性质又会影响孔径大小,故对选择性有影响。

对稳定性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是分子筛的硅铝比和阳离子类型。

硅铝比越高,耐酸、耐热、耐水热稳定性越高;耐高温的阳离子取代钠离子也会提高耐热和水热稳定性,如稀土离子,可大大改善催化剂水热稳定性。

此外,孔结构也会影响选择性,如A型、Y型具有超笼和M型具有一维孔道都会影响积碳,从而使催化剂易失活。

[填空题]

49给你一种固体酸,你将采用哪些表征方法来说明这种固体酸的酸性质?

参考答案:

固体酸的性质包括三层涵意:

酸中心性质,即B酸或L酸,酸中心的强度和酸中心的数量(酸量),酸浓度的测定,可用非水溶液正丁胺滴定法确定(表酸中心密度),结合不同Hammett指示剂可测定不同酸中心强度和酸强度分布;通过红外光谱法测定吸附毗陡的酸碱键的振动频率,可确定B酸中心及L酸中心,在红外光谱上1540 cm‘峰是吡啶在B酸中心的特征峰,1450 cm‘是L酸中心上的特征峰,1490cm‘是两种酸中心的总和峰。

用NH:

吸附程序升温脱附方法也可以测定固体酸表面的酸强度和酸浓度。

[填空题]

50工业用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说明主催化剂和各助催化剂的作用。

参考答案:

工业用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是:

Fe3O,A12O3,K2O,CaO,MgC)和SiO2等。

Fe3O、是主催化剂,它还原后生成a-Fe,它可以化学吸附N2,使N:

活化加氢生成NH3; A1203为结构型助催化剂,它可与Fe3O2,K2O生成FeAl2O4,K2Al2O4等高熔点且难还原的组分,隔开了a-Fe微晶,阻止a-Fe的重结晶,稳定了晶格,增加比表面积;此外,Al2O:

还可与K2O生成铝酸钾,将表面游离K2O束缚住,不致使K2O产生KOH覆盖a-Fe表面而降低催化剂活性;K2O为电子型助催化剂,它可使a-Fe的电子输出功降低,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CaO和MgO能使Al2O3与磁铁矿熔融温度降低,粘滞性变小,有利于Al2O3在熔融物中均匀分布;SiO:

可改善催化剂物理结构,使K十分布更均匀或调节表面K十的百分含量。

[填空题]

51合成氨工业催化剂工业用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说明主催化剂和各助催化剂的作用。

参考答案:

工业上使用的合成氨催化剂以Fe3O为主催化剂,A12O3,K2O,CaO和MgO等为助催化剂。

合成氨催化剂通常是用天然磁铁矿和少量助剂在电熔炉里熔融,在室温下冷却制备的。

氨的合成为放热可逆反应:

N2+3H2≒2NH3,△H500℃=108KJ/mol

操作温度通常为400^5000C,压力为15^-30MPa 各种助催化剂的作用及其最佳含量:

工业用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组成是:

Fe3O,A12O3,K2O, CaO,MgC)和SiO2等。

Fe3O、是主催化剂,它还原后生成a-Fe,它可以化学吸附NH2,使N活化加氢生成NH3。

A12O3为结构型助催化剂,它可与Fe3O2,K2O生FeA12O4,K2A12O4等高熔点且难还原的组分,隔开了a-Fe微晶,阻止a-Fe的重结晶,稳定了晶格,增加比表面积;此外,A120:

还可与K2O生成铝酸钾,将表面游离K2O束缚住,不致使K2O产生KOH覆盖a-Fe表面而降低催化剂活性;K2O为电子型助催化剂,它可使a-Fe的电子输出功降低,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CaO和MgO能使A12O3与磁铁矿熔融温度降低,粘滞性变小,有利于A12O3在熔融物中均匀分布;SiO:

可改善催化剂物理结构,使K十分布更均匀或调节表面K十的百分含量。

总的说来,助催化剂的各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们通过对a-Fe微晶大小及其分布、a-Fe电子逸出功的改变等使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达到最佳值。

[填空题]

52简述金属的价键理论。

参考答案:

认为过渡金属原子以杂化轨道相结合,杂化轨道通常为s、p、d等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称之为spd或dsp杂化。

杂化轨道中d原子轨道所占的百分数称为d特性百分数,表以符号d%它是价键理论用以关联金属催化活性和其它物性的一个特性参数。

金属的d%越大,相应在的d能带中的电子填充的越多,d空穴越小。

D特性%-金属原子的d电子参加dsp成键轨道的程度

[填空题]

53什么是d带空穴与磁化率?

参考答案:

D带空穴是指d能带中未充填电子的空能级。

D带中较密集的能级间距允许电子保持不成对,饱和磁矩在数值上等于d能带中的未配对电子数。

金属的磁化率决定于未配对电子数,金属的磁化率可以表示d带空穴的大小。

[填空题]

54试述催化剂的预处理(活化)。

参考答案:

(1)氧化物或盐类加氢还原成金属催化剂;

(2)氧化物硫化制备硫化物催化剂;

(3)择形催化剂的预积碳处理、外表面覆盖、孔口收缩预处理(化学气象沉积(CVD)积碳失活的催化剂可通过烧焦使催化剂再生。

在烧焦前通常用惰性气体或水蒸气吹扫催化剂。

将吸附的有机物解吸吹出。

结焦催化剂再生过程最主要的是把碳燃烧转化为CO2或CO时所放出的热量及时移出床层,避免床层飞温而引起的催化剂烧结。

通常将失活过程划分为三种类型:

(1)化剂积炭等堵塞失活,属于物理的;

(2)催化剂中毒失活,属于化学的;

(3)催化的热失活和燃烧失活;属于热学的。

[填空题]

55简述浸渍法的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1.浸渍时间

2.浸渍浓度(低浓度浸渍溶液和较长浸渍时间有利于活性组分在载体孔内均匀分布)

[填空题]

56简述浸渍法分类。

参考答案:

(1)过量浸渍法:

将载体浸渍在过量溶液中,溶液体积大于载体可吸附的液体体积,一段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液体,干燥、焙烧、活化。

(2)等体积浸渍法:

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实际采用喷雾法——把配好的溶液喷洒在不断翻动的载体上,达到浸渍的目的。

(3)多次浸渍法:

将浸渍、干燥和焙烧反复进行多次。

(4)浸渍沉淀法:

使载体先浸渍在含有活性组分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沉淀剂进行沉淀。

(5)蒸气浸渍法:

借助浸渍化合物的挥发性,以蒸气相的形式将其负载于载体上。

[填空题]

57沉淀影响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浓度,

晶形沉淀应在稀溶液中进行(稀溶液中更有利于晶核长大),过饱和度不太大时(S = 1.5-2.0)可得到完整结晶,过饱和度较大时,结晶速率很快,易产生错位和晶格缺陷,但也易包藏杂质、晶粒较小,沉淀剂应在搅拌下均匀缓慢加入,以免局部过浓。

非晶形沉淀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沉淀剂应在搅拌下迅速加入

(2)温度,

晶核生成速率、长大速率存在极大值(晶核生成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比晶核长大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低得多),低温有利于晶核生成,不利于晶核长大,一般得到细小颗粒,晶形沉淀应在较热溶液中进行,并且热溶液中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时间短(一般70-80℃)

(3)pH值,

同一物质在不同pH值下沉淀可能得到不同的晶形 ,多组分金属盐的共沉淀,pH值的变化会引起先后沉淀 ,(故而为了保证沉淀颗粒的均一性、均匀性,pH值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4)加料方式,

顺加法:

沉淀剂加入到金属盐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