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1709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7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原文

考情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本专题在近几年考试中比例较多。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为重点知识,难易度为A;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次重点知识,难易度为B,考查能量流动计算及与物质循环特点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3)消费者:

动物(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寄生)。

(4)分解者:

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还有一些腐食性动物,如蚯蚓。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是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一般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起始于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植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

食物链终止于最高营养级。

(2)食物网:

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图食物网包含食物链的条数是(  )

A.4条B.5条

C.6条D.7条

2.(2015年1月广东学考)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B.蝗虫是第二营养级

C.青蛙是食草动物D.蛇是次级消费者

3.(2014年6月广东学考)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蝗虫是次级消费者

B.鸟和田鼠具有相同的营养级

C.该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

D.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减少

4.(2013年6月广东学考)池塘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  )

A.细菌和真菌

B.细菌和浮游植物

C.细菌和浮游动物

D.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5.(2010年6月广东学考)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隐含了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则螳螂位于这条食物链的(  )

A.第二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

C.第四营养级D.第五营养级

考点2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个方面。

2.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它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因此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

研究能量流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它具有反复循环和循环流动的特点。

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碳元素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元素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主要有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见下图,能量[单位:

kJ/(m2·a)]在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A.10%B.12%

C.16%D.18%

2.(2014年6月广东学考)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生物

能量

[×109kJ/km2·a]

15.00

1.50

0.20

0.13

A.狐属于初级消费者

B.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

C.从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低于草所固定的太阳能

3.(2013年6月广东学考)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类型,下列属于碳循环过程的是(  )

A.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水蒸发至大气中

D.镉通过食物链被富集

4.(2012年6月广东学考)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最有效地利用能量。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秸秆中的能量最有效利用的措施包括(  )

①就地燃烧秸秆 ②秸秆用作饲料 ③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④秸秆用于造纸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考点3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1.生态系统中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三种类型,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帮助生物种群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地鸻发现天敌时,雄鸟会急速起飞,扇动两翼给雌鸟示警,这种信息是(  )

A.行为信息B.物理信息

C.化学信息D.营养信息

2.(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属于行为信息的是(  )

A.秋菊短日照时开花B.雄孔雀求偶时开屏

C.警犬凭嗅觉寻找毒品D.海豚靠超声波定位

3.(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控制有害动物D.促进作物定向突变

4.(2015年6月广东学考)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这属于(  )

A.行为信息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D.营养信息

5.(2013年6月广东学考)一些植物受到昆虫啃食时,会释放一种物质吸引昆虫的天敌。

这一物质属于(  )

A.物理信息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D.营养信息

6.(2014年6月广东学考)蜘蛛根据蛛网的振动来判断猎物的大小和方位。

蛛网振动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考点4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1.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它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保持原状的能力。

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低。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1.(2018年6月广东学考)将密闭的生态缸置于光下,在一定时间内该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其原因不包括(  )

A.微生物释放的能量可为其他生物利用

B.动物的呼吸作用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

C.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动物提供氧气和养料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搭配合理

2.(2016年6月广东学考)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隐喻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  )

①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

②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③较弱的恢复力稳定性

④较弱的抵抗力稳定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3.(2015年1月广东学考)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考点5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在某山区,伴随人口的增长,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其直接影响后果不包括(  )

A.自然灾害增多B.土地退化

C.土壤侵蚀D.臭氧层破坏

2.(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水资源短缺B.臭氧层破坏

C.土地荒漠化D.人口增长减缓

3.(2018年6月广东学考)当人口增长过快时,环境中呈增加趋势的选项是(  )

①污染的程度②资源的利用量

③人均耕地面积④森林覆盖面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2017年6月广东学考)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赤潮,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海水富营养化B.海水酸化

C.臭氧层破坏D.人类过度捕捞

5.(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水资源供应日趋不足

D.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

6.(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叙述的组合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①蔬菜供食用②森林保持水土

③湿地调节气候④花卉供欣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7.(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直接引发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砍伐过多导致植被破坏

B.自然资源消耗过多造成生态恶化

C.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

D.工业生产加剧环境污染

8.(2016年6月广东学考)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组织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9.(2015年6月广东学考)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分别是(  )

A.二氧化碳、氟利昂、二氧化硫

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利昂

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利昂

D.氟利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10.(2015年1月广东学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还有许多未知的潜在价值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无机环境

2.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使物质得以循环再利用。

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蓝藻B.腐生真菌

C.寄生虫D.绿色植物

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

A.生产者的种类越多B.消费者的种类越多

C.消费者的数量越多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

4.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  )

A.称为初级消费者B.属于第二营养级

C.称为次级消费者D.属于第一营养级

5.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传递效率仅为10%~20%,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被分解者分解一部分

B.各营养级的生物不会被下一营养级全部利用

C.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D.被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一部分能量

6.在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B.碳水化合物

C.碳酸D.碳酸盐

7.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的做法是(  )

A.大量利用野生资源

B.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

C.不断引进外来物种

D.进行围湖造田

8.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线粒体与染色体B.叶绿体与线粒体

C.叶绿体与核糖体D.线粒体与内质网

9.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

其中,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

A.动物的无氧呼吸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动物的有氧呼吸D.植物的光合作用

10.信息传递在生物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前来交尾,这一过程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11.蜈蚣、蝎子、毒蛇等都是重要的动物药材,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

A.直接使用价值B.科学研究价值

C.间接使用价值D.潜在使用价值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是(  )

1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1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年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5.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都相同,下列食物链中,猫头鹰能够获得最多能量(绿色植物提供)的食物链是(  )

A.绿色植物→蝗虫→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蝗虫→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1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7.生物圈稳态是因为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A.生物之间的食物链B.负反馈调节

C.生物的多样性D.生物的适应性

18.在“植物→兔→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猫头鹰的食物全部来自兔子,那么,猫头鹰增加10克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  )

A.100克B.250克

C.500克D.1000克

1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内的能量

D.草食动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0.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①全球性气候变化 ②粮食短缺 ③臭氧层破坏

④土地荒漠化 ⑤海洋污染 ⑥生物多样性锐减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是一简单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A.海鸟B.水绵

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的海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藻数目________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哪一项会随着发生(  )

A.水藻大量增多B.小鱼的数目增多

C.海鸟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

2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mkJ,C和E获得最大同化量共为mkJ。

则流向F的能量最大值为________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

(3)在生态系统中,A能依据C留下的气味进行猎捕,C同样能依据A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进行躲避,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________。

基础梳理·真题过关

考点1

1.B 2.B

3.【解析】选C。

图中食物网共有2条食物链,C对;蝗虫是初级消费者,A错;鸟属于第三营养级,田鼠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田鼠的数量将增加,D错。

4.【解析】选A。

池塘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5.B

考点2

1.A

2.【解析】选C。

从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0÷15.00×100%=10%。

3.【解析】选B。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属于碳循环过程。

4.【解析】选B。

对秸秆中的能量最有效利用的措施包括秸秆用作饲料、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考点3

1.A 2.B 3.D

4.【解析】选A。

蜜蜂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的信息,属于行为信息。

5.【解析】选C。

释放化学物质吸引昆虫的天敌,属于化学信息。

6.【解析】选A。

蛛网振动属于物理信息。

考点4

1.A 2.B

3.【解析】选A。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考点5

1.D 2.D 3.A 4.A 5.B 6.C 7.C 8.C 9.C 10.D

学业达标·实战演练

1.【解析】选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2.【解析】选B。

分解者是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腐生真菌属于分解者。

3.【解析】选B。

食物网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网越复杂,说明消费者的种类越多。

4.【解析】选C。

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

5.【解析】选D。

各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的能量主要用于自身呼吸消耗。

6.【解析】选A。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7.【解析】选B。

对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8.【解析】选B。

与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的两种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与线粒体。

9.【解析】选D。

碳元素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0.【解析】选B。

性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

11.【解析】选A。

生物多样性直接使用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科研及美学等价值。

12.【解析】选A。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13.【解析】选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指生态功能,可以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

14.【解析】选C。

农田生态系统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小于森林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年利用率较低。

15.【解析】选D。

猫头鹰处的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

16.【解析】选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17.【解析】选B。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18.【解析】选B。

猫头鹰增加10克体重,最少需要消耗植物:

10÷20%÷20%=250克。

19.【解析】选C。

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内的能量。

20.【解析】选C。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

21.

(1)3 

(2)淡水虾、小鱼、海鸟 竞争 捕食 (3)D

(4)增多 减少 减少 (5)A

22.

(1)D 3 

(2)CO2 m (3)种间 (4)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