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北京市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北京市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2002-2010年)
2002年8月
目录
前言1
一、房山区经济概貌及工业经济发展状况1
(一)房山区经济概貌1
(二)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轨迹2
(三)房山区工业经济现状3
(四)存在问题4
二、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6
(一)基础条件6
(二)发展环境分析8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发展目标10
四、工业结构调整规划13
(一)调整原则13
(二)调整规划13
五、工业园区布局规划19
(一)布局原则19
(二)布局规划20
六、所有制与企业结构调整规划20
(一)调整原则20
(二)调整规划21
七、实施措施22
(一)建立房山工业发展的区域领导体系22
(二)建立龙头企业和特色中小企业相结合的房山工业发展载体22
(三)实施一视同仁的企业发展政策23
(四)通过促进高新技术在房山的产业化,培育房山工业发展的新
亮点23
(五)集中财力,加快完善房山基础设施23
(六)建立多种融资渠道,为房山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24
(七)制定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24
(八)通过全方位措施,塑造房山工业整体新形象24
附件一:
《房山区工业园区布局规划》
附件二:
《房山区工业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附件三:
《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附件四:
《房山区建材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附件五:
《房山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附件六:
《房山区生物工程及医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附件七:
《房山区服装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附件八:
《房山区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附件九:
《房山区机电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附件十:
《房山区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装备业发展方案》
前言
房山曾经是京郊第一工业大区,为首都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与高速发展的良机擦肩而过,造成了低速、徘徊和在首都工业经济中地位日愈下降的局面。
随着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发展知识经济的趋势日益加强,房山现有以依托自然资源为主的、低水平的工业经济越来越不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的世纪,要切实抓住加入WTO和申奥成功的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调整、改造、升级和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重构房山工业新的产业群体,再创辉煌。
为了实现“新世纪、新房山、新发展”的目标,加速本区工业化进程,必须举全区之力,大力发展工业,以达到振兴工业、工业兴区的目的。
一、房山区经济概貌及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一)房山区经济概貌
房山区经济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7%,人均GDP比上年增加0.17万元,完成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3.0%,各项税收比上年增长27.5%,外贸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8.4%。
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9.8:
43.4:
46.8变化为10.2:
43.5:
46.3,一产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二产中工业的比重为59.5%,建筑业的比重为40.5%。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001年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7%,农村经济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6.4%,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9%,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7%。
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增长。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200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和11.9%,工业产品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22.7%,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5.1%。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成长。
截止到2001年底,区域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71家,实现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7%,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区经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
第三产业欣欣向荣。
2001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7%;接待游客数比上年增长2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29.3%;全区房地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加1倍;房屋销售面积比上年增长96.0%,房屋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4倍。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0年房山区GDP在全市18个区县中排名第4位,人均GDP排名第5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先进区县的差距,努力抓好各项工作。
(二)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轨迹
房山区工业经济有浓郁的资源型特色。
早期的乡镇工业以砖窑、灰窑、煤窑等为主;七十年代上了一批小钢铁、小水泥、小化肥,机电、服装、轻纺等行业也有所发展;八十年代以来,经过发展与调整,形成了由煤炭、建材、化工、服装、食品、造纸、印刷等门类构成的工业体系。
然而长期依托自然资源,小而散的工业经济结构,以及体制创新步伐迟缓,导致了在低水平徘徊的局面。
虽然近年来也围绕燕化、煤矿机械厂等中央、市属驻区企业作了一些产业延伸,但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调整的任务十分突出和艰巨。
(三)房山区工业经济现状
1、总体情况
2001年,房山区工业企业共3408家,从业人员7.58万人,资产总计53.04亿元;其中法人工业企业643家,从业人员4.57万人,资产总计41.43亿元。
房山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市10个远郊区县中排名第6位,产品销售收入在全市10个远郊区县中排名第4位,利润总额在全市10个远郊区县中排名第3位。
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
从2000年的数据分析,房山区工业企业户数占全市工业企业的23.3%,从业人员占全市工业的5.84%,固定资产原值占全市工业的1.93%,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3.38%,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的3.06%,利润总额占全市工业的4.35%。
近三年发展情况:
1999-2001年房山区工业总产值(现价)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01年达到18.2%;销售收入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01年达到22.7%;利润总额保持1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1年增长了15.1%。
2、产业结构情况
房山区法人工业企业数据表明,煤炭、建材和化工等资源型行业所占比重较大,三者合计占全区工业企业户数的52.2%,占从业人员的66.4%,占资产总额的58.1%,占工业总产值的61.9%,占销售收入的59.5%,占利润总额的80.6%。
3、所有制结构情况
房山区法人工业企业数据表明,集体经济是目前房山工业企业的主要所有制形式,其企业户数占73%、总产值占59%、税金占66%;国有经济虽然占了大半资产,但却总体呈现亏损;集体经济由于企业户数最多,因而利润总额最高;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户数分别占4%和7%的外商投资经济及私营经济,其利润总额分别排在第2和第3位。
4、工业布局现状
截止到2001年底房山区共有工业开发区21个,其中市级开发区1个(良乡工业开发区)、区级开发区2个(燕山工业区、良工工业开发区)、区级工业小区18个(全区22个乡镇)。
另外,还有59个村级工业大院。
上述21个工业开发区和59个工业大院入住企业共计1082户,占全区的32%;固定资产11.75亿元,占全区的33.2%;职工人数45981人,占全区的61%;实现销售收入44.64亿元,占全区的58%;利税总额2.4亿元,占全区的37.5%。
全区规划工业用地15.8平方公里,其中良乡工业开发区位于良乡卫星城城南,一期占地约0.63平方公里(944亩),已实现“八通一平”,入住企业主要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二期占地0.434平方公里,正在建设之中;燕山工业区位于燕房卫星城东侧,一期占地0.4平方公里,主要是依托燕化发展化工产品;良工工业开发区位于良乡卫星城城东,南依六环路,北邻高教园区,一期占地0.34平方公里,主要以接纳市内、区内企业搬迁和作为高教园区科研成果转化的载体;乡镇工业小区用地共9.3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薄弱,土地闲置。
(四)存在问题
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与工业兴区战略要求差距较大
2001年房山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市10个远郊区县中排名第6位,是顺义的36.9%,怀柔的62.5%,大兴的83.8%,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增加值22.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8%,低于全市30%的比重。
2、以依托自然资源型产业为主,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房山工业的支柱行业是传统建材、化工、煤炭等,三者占全区工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是23.6%、21%和13.5%,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是25.7%、21.5%和14.7%,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2.1%、22.5%和14.9%。
到2001年底,全区经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仅11家,从业人员532人,产值8706.3万元,利税总额457.9万元。
因此,房山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
过分依托自然资源,致使房山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3、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不足以形成支撑
根据北京市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房山区工业企业年户平均总产值仅为全市平均值的21%,年户平均销售收入仅为全市平均值的17.4%,企业规模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区3400多家工业企业中资产总额上亿元的企业仅4家,5000万元-1亿元的也仅14家;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1家(北京金鸡煤炭集团),5000万元到1亿元的企业仅4家(其中1家煤炭企业、1家水泥厂、1家服装公司和卓宸畜牧有限公司),除以上5家外,销售收入过2000万元的企业仅25家,过1000万元的企业64家。
缺乏能起支撑作用的大企业集团。
4、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低,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因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致使企业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反过来又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5、所有制结构单一,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房山区企业户数虽多,但绝大部分企业属集体经济,其他所有制成分比重不大,所有制形式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国有经济在工业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其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整体效益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虽然加大了改组改制的范围,然而力度和深度不够,不足以激发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工业园区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缺乏优质发展空间
工业小区布点零散,且大部分工业小区的规模较小,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配套政策;各工业小区产业雷同、定位不明确,普遍不具特色;各工业区各自为政,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管理,造成工业区之间存在互相争项目、争投资的内耗现象。
因此既不能发挥房山整体和区位优势,又不能构成房山发展工业的空间特色,造成投资环境不理想,招商引资困难。
目前良乡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燕山工业区规划面积不到3平方公里,实际上还只是一个概念,并未真正形成统一开发和管理。
致使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缺乏优质空间。
综上,房山区工业依赖自然资源为基础,行业间各自为政,企业单体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布局分散,“小、散、低、重”特征明显,存在产业结构不优,所有制结构不良,工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有待调整和优化。
二、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基础条件
1、区位与交通
房山区位于首都西南部,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处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交界处。
区政府所在地良乡被北京市政府批准为跨世纪卫星城,是《北京市总体规划》中首都四个中心卫星城之一,距市区广安门22公里,是首都的西南门户和重要的生态屏障。
房山被称为北京西南“陆路之喉”,京石高速公路、京广、京原、京九铁路等国家交通大动脉穿境而过,境内铁路总长100公里,有大小火车站24个。
全区公路四通八达,连接城乡各个角落,形成以燕房、良乡、琉璃河为中心,以国家、市级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区、乡公路为支脉,纵横交错的公路交通网,公路总里程是北京市郊区县之首。
市级公路六环延展良乡,城市铁路贯通良乡卫星城、燕房卫星城。
作为北京的近郊区,又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房山的工业经济发展应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工业布局规划出发,利用首都的科技、信息与消费市场优势,强化北京工业背景与依托,打造房山工业整体形象。
2、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房山区土地面积2019平方公里,其中平原673平方公里。
2000年全区工业用地约31平方公里(不包括矿业生产用地),占全区平原面积的4.6%,占全区总面积的1.5%。
其中,区内企业用地16平方公里,沿京石高速公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农牧及野生资源房山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平原地区以种植粮食作物及养殖业为主;山区与丘陵则适宜发展多品种的林果业;野生森林面积5000多亩,上方山林区是华北地区保存最好的次生林。
全区共有554种野生植物可做药用和工业原料。
(3)矿产资源房山区建材资源丰富,大理石总储量为4.5亿立方米,花岗岩储量近1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约为109亿吨,石英石储量0.29亿吨。
此外,煤炭资源也较丰富,煤炭总储量18.5亿吨。
(4)水资源房山水资源较为匮乏,全年总降水量13.2亿立方米,地表经流总量4.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3.26亿立方米。
3、智力资源
房山地处北京近郊区,北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众多,在专利技术、科技信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技术输出力量等方面优势明显,房山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技术扩散功能,发展高科技产业;房山区是北京市确定的高教新区,通过吸引名校,联手共建良乡高教园区,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房山区的产业化;此外,区内驻有中央、市属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几十家,这些都是房山工业经济发展可以利用的技术依托。
4、产业基础及其延伸
目前,房山区的产业基础以传统产业为主,主要为:
建材、煤炭、化工、服装、机电、食品加工和印刷,其中:
建材行业在全区工业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化工行业由于有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燕山石化公司的存在,在房山也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煤炭行业虽然目前在全区工业中还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考虑保护首都环境的因素,将不断调整与弱化;其它行业企业与北京市区和各郊区、县相比,处于规模小而散,技术与装备水平低的状态。
良乡正在建设北京市最大的铁路运输物流中心和集装仓储中心,将对促进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环境分析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知识经济的基地,其工业经济要服从于首都功能的定位,加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以及申奥成功所带来的影响,给房山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1、首都经济的影响分析
首都经济定位对房山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首都经济定位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资源节约、环境清洁的经济。
房山目前以劳动力密集和资金密集为主的、污染严重的资源型工业经济显然与首都经济定位不符,因而现有工业需要改弦更张,调整任务十分严峻。
另一方面,北京工业布局调整为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契机。
根据《北京市工业布局规划》提出的要求,三、四环路内的企业要逐步实施搬迁,“十五”期间将再迁出150余家企业,这为房山区引进大企业创造了契机,房山区要把握住这次机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条件,利用燕化原材料基地的优势,吸引市内化工企业向燕房工业区搬迁,同时各开发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相对应的搬迁企业入住,加速壮大本区工业经济。
2、加入WTO带来的影响分析
加入WTO为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将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并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降低市场准入使国际化竞争加剧,房山区工业企业将不得不直接面对跨国公司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和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使房山工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入WTO后,房山区工业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大竞争的压力,这将迫使本区工业从全球经济的角度重新审视产业和产品结构,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含量,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优化产品结构;并促使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等方式,走集团化道路,培育造就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同时,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一轮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与之相关联的国际间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将为房山创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整合现有传统产业的时机,也带来了引进高新技术加快发展本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时机。
因而有利于促进本区工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结构调整。
3、申奥成功带来的影响分析
申奥成功给房山区当前工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加了新的压力。
北京进入一个以奥运为主题的发展时期,“绿色奥运”要求加快环境治理的步伐,加大“五小”的关停力度。
房山工业中煤炭、建材和化工的比重较大,小水泥、小煤窑、小灰窑、小砖窑和小化工随处可见,关停力度的加大,房山区工业面临压力和调整紧迫感。
申奥成功也是房山区工业调整和发展的契机。
要借奥运东风,适应形势,加快结构调整,加速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优化本区工业结构。
三、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北京工业发展目标为方向,以申奥成功为契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实现房山区工业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有效地开发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打破部门、行业、所有制的局限,鼓励跨行业、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通过实施兼并重组,着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努力培育大企业集团,为“新世纪、新房山、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彻底改变目前小、散、低的现状,发挥比较优势,采取引进强区的措施,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区域工业合理布局、相对集中、协调发展,重构房山工业布局构架,塑造21世纪房山工业整体新形象。
实施“科技兴工”战略,加大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技术中心;建立与高教园区和创新家园的长期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二)发展目标
1、战略目标
根据北京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本区条件,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实施房山工业“二、五、八”工程——培育两个基地,即良乡高科技园区和燕房化工园区;扶持五大产业,即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医药、装备制造业和都市工业(服装及食品加工);采取八项措施。
到2010年,房山要形成北京西南部新兴工业产业带,成为首都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
2、总量目标
房山区工业实现较高的总量增长。
2005年,全区工业实现总产值120亿元,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5%左右;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5亿元,年均递增速度达到12%左右。
通过引进使工业园区经济迅速增长。
到2005年,园区经济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良乡高科技园区总产值达50亿元,燕房化工园区总产值达10亿元;到2010年,园区经济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0%以上,其中良乡高科技园区总产值达100亿元,燕房化工园区总产值达50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低于15%;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低于30%。
3、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到2005年,基本完成传统建材向新型建材的提升和转移;化工行业通过招商引资和兼并重组,发展石化产品深加工和精细化工,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以服装和食品加工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同时积极发展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和现代设施农业装备业。
到2010年,传统产业完成升级改造,并实现支柱产业由资源型向高技术型的转化,生物工程与医药、精细化工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房山新的支柱产业,都市型工业实现长足的进步。
4、所有制及企业结构优化目标
加大改制力度,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所有制趋于多元化结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2005年,力争使资产总额过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0家左右,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10-15家,到2010年,力争使资产总额过5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5-10家,过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20家左右,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20-30家。
在企业结构上力求做到大企业大而强,中小企业专而精。
5、工业布局优化目标
通过布局调整,实现产业定位分明、相对集中、规模优势、资源共享;建立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与首都经济空间布局相吻合,有利于房山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合理工业布局体系;结合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良乡高科技园区和燕房化工园区两大品牌,完善提升九个乡镇工业小区,用3-5年的时间,形成沿京石高速公路和良张公路分散集团式结构的房山区工业布局新格局。
6、技术进步目标
“十五”期间重点实施建材行业升级改造工程,到2005年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到2010年,房山工业技术和装备总体达到国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先进水平,重点企业完成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形成3-5个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到1吨标准煤,水耗下降到15立方米,水的复用率达到90%,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7、发展开放型经济目标
“十五”期间,外商投资企业规划协议投资总额2-3亿美元,其中协议外资额1.5-2.5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企业规划协议投资总额3-5亿美元,其中协议外资额2.5-4亿美元,工业出口额占全区出口比重达到80%以上,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四、工业结构调整规划
(一)调整原则
1、兼顾资源与环境的原则
工业结构调整要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要加速改变目前支柱行业为资源型的单一结构形式,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2、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资源消耗大、环境破环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业,要坚决控制总量、降低比重、有序退出;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在一定时期内具备优势的资源型产业,采取稳妥发展的方式,通过改造实现优化;对发展势头良好,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要大力扶持、积极发展。
3、三高原则
工业结构调整要遵循三高原则,即逐步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场占有率高的行业调整和发展,积极培育污染少、能耗少、水耗少的三高行业作为房山区工业发展的支柱。
4、集中原则
遵循集中原则,彻底改变目前支柱行业为资源型的单一结构状况,将资源和财力向五大产业集中,形成资源型、节能清洁型支柱行业共同发展的稳定的工业结构体系。
(二)调整规划
根据房山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房山区工业结构调整要立足于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同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作为支柱,重点发展一批、大力扶植一批、积极推进一批、着力引进一批。
具体落实就是确定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医药为房山区工业重点发展行业,大力扶持以服装和食品加工业为主的都市型工业,积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设施农业装备业。
1、重点行业发展要点
(1)建材行业发展要点
建材行业发展要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努力保持其在房山工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到2005年,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约占工业总量的21%;到2010年,建材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约占工业总量的14%。
调整思路:
加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工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发挥资源优势与利用现代科技并举,对于传统建材产品要有保留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