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145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药业有限公司综合制剂车间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药业有限公司

3、项目负责人

4、项目建设地

5、建设规模与目标

新建一座建筑面积6300㎡的综合制剂车间厂房,以及回收水系统及配电系统;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系统和绿化、硬化工程。

全部工程设计均按照GMP的要求进行。

并在工作完成后,按照药品管理法要求,接受国家食品及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

本项目设计能力为年产1200万支注射剂。

6、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

7、资金来源

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药业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二、项目单位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始建于1995年9月,公司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厂区占地面积为4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511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13000余平方米。

是一家集医药产品生产、销售、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制药企业;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总资产达9000多万元,员工总数360名。

公司现拥有的三个生产车间、十条生产线均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

可生产冻干粉针剂、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以及抗肿瘤原料药和化学原料药五大类产品,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注册的[国药准字]文号达240多个。

公司从事医药开发,一贯坚持技术创新,已同国内外的数十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药品研究联合体,每年推出的新药达数十种。

公司以质量求生存,以成本求出路,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求发展,把GMP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和GMP的要求和标准实施管理、组织生产。

公司建有独立的质检中心、动物试验检验中心、水处理系统和空调净化系统,配备了红外、紫外、高效液相、气相、热源仪等完备的检测手段,使药品设计、研制、生产、销售、服务的全过程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下,靠严格的科学管理保证药品生产的质量,以产品品质参与市场竞争。

药业有限公司奉行“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科技兴企”的经营理念,愿与国内外医药同仁共谋发展,共创医药事业辉煌。

三、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03年修订);

(3)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

(4)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5)项目单位提供的技术和经济的有关资料;

(6)药业有限公司与##市工程咨询公司签订的合同。

2、编制的原则

(1)遵照国家有关药品生产和质量基本准则的行业政策,严格遵循GMP要求,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规范、规定和标准;

(2)工程建设以生产设施为主,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满足生产设施需要;

(3)核心设备采用标准较高的先进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

(4)整体设计按照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做到安全适用,稳妥可靠;

(5)总体布置做到流程顺畅,运输方便,厂容美观、整洁、功能分区明显;

(6)严格执行国家与地方有关节能、环保、劳动安全、工业卫生、消防等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贯彻三废治理“三同时”的原则,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

药业有限公司现有冻干粉针剂生产线三条,其中一条为专用的抗肿瘤药物冻干粉针生产线,冻干面积13㎡;其余两条为普通化学药品生产线,冻干面积分别为53㎡及57㎡。

年生产冻干粉针剂3300万支,而目前年生产计划为4500万支。

目前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及农村合作医疗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更新、更好的药物及更好治疗方法的需求持续扩大和提高。

而我公司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剂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家取得该品种标准的其中之一。

现在月产量由原来30万支提高到60万支,预计2009年可以达到100万支/月的销售量。

综合制剂车间工程由药业有限公司承建。

公司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完善的管理系统和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本项目为我公司计划中的第六期工程占地面积3150㎡,建筑面积6300㎡,全部工程按照GMP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并配置相关的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水制备系统及其它配套设施。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1

生产规模

 

 

 

 

年产注射剂

万支

1200

 

2

主要原材料

 

 

 

 

门冬氨酸钾

Kg

12000

 

 

门冬氨酸镁

Kg

12000

 

 

甘露醇

Kg

16800

 

 

注射用水至

96

 

3

动力消耗

 

 

 

 

年用水量

M3

4500

 

 

年用电量

万kwh

300

 

 

年用蒸汽量

3000

 

4

定员

45

 

5

投资

 

 

 

 

总投资

万元

2500

 

 

其中:

建设投资

万元

2300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00

 

6

正常年营业收入

万元

3456

 

7

正常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4.18

 

8

正常年增值税

万元

236.28

 

9

正常年总成本

万元

2299.60

 

 

其中:

正常年可变成本

万元

1833.72

 

 

正常年固定成本

万元

465.88

 

10

正常年利润总额

万元

905.95

 

11

正常年所得税

万元

226.49

 

12

正常年税后利润

万元

679.46

 

13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76.80

 

14

财务评价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

32.37%

税前

%

25.33%

税后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302.18

税前

万元

2179.17

税后

 

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1年)

4.36

税前

5.04

税后

 

正常年投资利税率

%

38.98%

 

 

正常年投资利润率

%

30.54%

 

 

正常年税后投资利润率

%

22.90%

 

 

正常年自有资金利润率

%

30.54%

 

 

盈亏平衡点

%

28.97%

 

第二章市场预测

一、国际药品市场情况和变化趋势

世界医药市场正在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增长,据美国权威部门预测,世界药品市场到2004年底,达到5060亿美元,到了2010年将达到7600亿美元。

2004年世界药品市场销售比上年增长12%,2005年药品市场走势良好,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市场已初步趋于正轨,有着良好的市场秩序;人口的增长和保健意识的强化,给药品市场带来广泛的发展空间。

世界人口以1.5%速度增长促进药品需求的增加。

专家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药品的需求增长迅速,非处方药品市场的发展,也是药品需求的一个增长点。

二、我国医药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制药行业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36个行业中排在18—20位,属于中等水平。

我国1990年-2001年每年的医药工业总值分别为392、 502、634、746、862、1060、1251、1400、1630、1946、2332、2700 亿元,年均增幅达19.5%,2002年,我国医药工业总值为3300亿元,增幅也达18.8%,高出国民经济增幅10多个百分点,2003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为387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86%,2005年医药行业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两网”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

这些因素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

据统计,我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经从1998年的1969万人迅速升到2004年8月的11847万人。

而这1亿多参保人恰是最有医药购买能力的人群,其医保支出从1999年至200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医保支出占有全国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从1998年的7%上升至2003年的44%。

医保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

某产品一旦进入医保目录,如果其适用人群较为广泛,就意味着潜在消费群体将迅速扩张,从而为企业带来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

三、我国医药行业产业前景的总体预测

2008年,世界经济运行虽然处于经济增长周期之中,但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能源资源价格上涨,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全球通胀压力增大。

因此,我国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将进一步增强。

预计GDP增长率将达到10%左右,国民经济仍可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

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医药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提高,为推动和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医药行业将突出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医药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医药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体目标是:

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产业,部分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向医药强国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

预计在2008年,平稳增长仍将是医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把握未来,积极应战

2008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策面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管仍是政府部门整顿规范医药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首先,国家将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积极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随着政府保障体系的完善,医保覆盖面的扩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增加,原有的基础卫生设施、中低端市场资源配置将得到改善。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以及规范的公立医疗管理制度的实施这些医改新政,将使医药市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市场需求将出现结构性的扩大。

其次,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在完善定价规则,定价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定价及市场价格监督机制,把整顿药品价格秩序,规范药品价格行为,作为调控与监管的长期任务。

第三,药品招标采购还将在不断的规范与完善中进行下去。

第四,整顿和规范医药市场秩序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将逐步到位。

医药政策的变化,市场规则的重建,诚信体系建设的呼唤,将医药行业推入了新的调整期。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未来趋势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必须在发展战略,经营思路和经营模式上作出正确的抉择,只有求新求变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企业重组仍为亮点

兼并重组仍是未来医药行业变革与发展的亮点,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速。

近年来,医药企业的规模与市场集中度均有所提高,这既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

通过并购重组扩大经营规模、追求规模效益已成为医药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