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中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129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和中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医和中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医和中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医和中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医和中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和中药.docx

《中医和中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和中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和中药.docx

中医和中药

中医

中医(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

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

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

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

如: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

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

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

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藏象学说

  藏:

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

象:

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

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

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

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

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

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

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

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一、整体观念  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

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机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

  二、辩证论治  1.概念:

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所谓“辩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所以辩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2.辩病与辩证的关系  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而证则是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辩病又辩证,并通过辩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例如感昌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

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

只有辩别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方法,给予恰当有效的治疗,而不是单纯的“见热退热”“头痛医头”的局部对症方法。

  三、相似观念=现代分形观----中医的三个哲学观  是取象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  分形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创立的,但分形即--相似的观念中国几千年前就有,如著名的阴阳,五行就是最古老的分形观,上个世纪邓宇等的新发现。

是取象比类、象数学、取数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即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

 

同学们应该了解的中医常识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

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

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

《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传统医学巨著。

它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难经》简介  中医理论著作。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

原题秦越人撰,。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

“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

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

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

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

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

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

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

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伤寒杂病论》简介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人。

  《神农本草经》简介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十大名医之祖

  一、针灸之祖——黄帝,姓:

姬,公孙.氏:

有熊、轩辕.氏:

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

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

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二、脉学介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

《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三、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

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四、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

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五、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

“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六、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

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七、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

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八、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

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九、药圣——李时珍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

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