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941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答案.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集训新课标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集训(六)第6课时钠及其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1.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无明显现象

B.烧杯内溶液颜色逐渐变红

C.金属钠浮于液面上,四处游动

D.金属钠沉入烧杯底部,并产生气泡

2.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7.8gNa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2NA

B.7.8g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A

C.7.8g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2molNa被完全氧化生成7.8gNa2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3.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

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C.钠极易和水反应而被还原

D.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

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

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

D.取a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

5.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

6.120mL含有0.20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1B.1.5mol·L-1

C.0.18mol·L-1D.0.24mol·L-1

7.一定量金属钠及其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A分别加入到足量水中,生成的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与水反应的金属钠与被氧化成A的金属钠的质量比为

A.1∶1B.2∶1

C.23∶78D.46∶78

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的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CO2、CO、CH4的体积比不可能为

A.1∶3∶1B.1∶2∶1

C.1∶1∶1D.1∶1∶2

9.已知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符合下图所示。

其中A、C、F、G、I为常见固体且其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为海水中主要溶质,B为常温下常见液体;E为黄绿色气体,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余物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H__________。

(2)完成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测定含有Na2O杂质的Na2O2样品的纯度,甲同学设计以下的方案。

用图所示装置,通过测定Na2O2与CO2反应生成O2的体积来测定样品的纯度。

(1)C中所盛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2)A中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该实验方案所测Na2O2的纯度明显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装置A、B中的空气对测定结果产生了影响

b.装置C中的空气对测定结果产生了影响

c.读数时U形量气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

d.读数时U形量气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

(4)该法步骤相对麻烦,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法完成实验目的,画简图说明即可。

11.有人设计一个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打开止水夹,发现CO2通过裹有Na2O2的脱脂棉时,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与CO2反应的结论是:

①有氧气生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质量为mg的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样品,并用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氧气的体积,该同学读取实验数据时应注意冷却至室温、________________、眼睛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②乙同学通过连接仪器a、b进行实验,他测得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偏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每种仪器只准使用一次),写出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按③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的质量分别是w1g和w2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③的改进装置中,由于受到仪器的局限,是否也有不足之处?

________(填“有”或“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此空不必回答;若有,请写出不足之处的理由)。

12.纯碱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质。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工业纯碱(假设仅含碳酸氢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请填空:

方案一:

纯碱样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1)分别称取干燥坩埚和纯碱样品的质量,将纯碱样品放人坩埚中充分加热(如图)。

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

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一冷却一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纯碱样品溶液测定沉淀质量

(3)称取m1g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

向小烧杯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如图)。

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后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

(4)沉淀经干燥后称量为m2g,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如果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作沉淀剂,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样品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将比实际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方案三:

纯碱样品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6)本实验采用下图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

(7)反应前后都要通人N2,反应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集训(七)第7课时铝及其化合物

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②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③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④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来源,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

⑤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⑥明矾常作为消毒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

2.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1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50mLB.500mL

C.750mLD.1000mL

3.某混合溶液中含MgCl2的浓度为2mol·L-1,含AlCl3的浓度为3mol·L-1,将此溶液200mL中的Mg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A.0.2LB.0.5L

C.0.65LD.0.8L

4.将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aL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1)为

A.(2b-c)/2aB.(2b-c)/a

C.(2b-c)/3aD.(4b-2c)/3a

5.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

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了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OH-===HCO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

Al3++3HCO===Al(OH)3↓+3CO2↑

C.上述过程中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呈碱性

D.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

6.现有含MgCl2、AlCl3均为nmo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NaOH溶液至过量。

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离子形成沉淀或沉淀的溶解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

离子

Mg2+

Al3+

物质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8.93

3.56

开始溶解时的pH

8.04

完全沉淀时的pH

10.92

4.89

完全溶解时的pH

12.04

7.现有Al、Cl2、Al2O3、HCl(aq)、Al(OH)3、NaOH(aq)六种物质,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N一定是HCl(aq)

B.X可能为Al或Cl2

C.Y一定为NaOH(aq)

D.Q、Z中的一种必定为Al2O3MXNQZY

8.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①KOHNa2SO4AlCl3

②Na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