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690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x

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学院环资系综合自然地理

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

2014年7月1日—7月7日

地点:

阿志河、百车河、牂牁江、凉都森林公园、月照乡双洞村

实习班级:

组长:

成员:

指导老师:

2014年7月8日

 

目录

1、实习内容1

2、实习意义1

3、实习目的1

4、实习人员2

5、实习路线以及时间安排2

6、实习用具2

7、实习概况3

8、实习内容3

8.1观察点一:

阿志河峡谷3

8.1.1阿志河3

8.1.2阿志河凹凸岸的形成4

8.1.3阿志河谷底淤泥较多的原因4

8.1.4河谷4

8.1.5河漫滩5

8.1.6水系图6

8.2观察点二:

百车河官寨6

8.2.1官寨村简介6

8.2.2土壤以及海洋沉积形成的淤泥7

8.2.3降雨测量7

8.2.4影响径流的因素8

8.2.5地块、地段、地方名词解释以及作图8

8.3观察点三:

牂牁江大峡谷9

8.3.1牂牁江风景9

8.3.2喀斯特地貌10

8.4观察点四:

7月4日凉都森林公园10

8.4.1六盘水盆地、峰林、峰丛10

8.4.2峰丛峰林的区别11

8.4.3缝合线11

8.4.4峰丛洼地11

8.4.5断层破碎带12

8.5观察点五独山村7月5日----7月7日12

8.5.1溶洞12

8.5.2石笋、石钟乳12

8.5.3石帷幕13

8.5.4飞机场13

8.5.5独山村13

8.5.6独山村崖壁简图14

8.5.7阿勒河水电站的选址要求15

8.5.8阿勒河峡谷与阿志河峡谷对比15

8.5.9石漠化治理15

8.5.10独山村塌陷盆地简图16

8.5.11大硝洞16

8.5.12土地剖面图17

9、实习体会18

主要参考文献18

1、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是对六盘水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分布状况的了解。

通过对阿志河峡谷、百车河、牂牁江大峡谷、凉都森林公园及月照乡双洞村的野外实地观察,了解阿志河的支流、凹岸与凸岸、淤泥积水、土壤含水量等;了解百车河官寨的淤泥、土壤、土壤剖面结构、土地与土地分级和百车河的河流地貌等;了解牂牁江大峡谷的峡谷地貌、喀什特和非喀什特的区别、自然地带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石漠化等;了解凉都森林公园的喀什特地貌的发展、峰丛地貌、峰丛与峰林的关系和分析喀什特山的区别(贵州、云南、广西)等;了解月照乡双洞村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分布状况。

2、实习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坚实的野外调查基础之中,反过来又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地向自然地理学渗透,使自然地理学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但是自然地理野外考察仍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地理学习者只有深入实际,应用新理论、新技术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才能丰富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理论。

通过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合作能力,而且还可以使我们领略到祖国的秀丽风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野外实习不同于校园生活,有时需要爬山涉水、风餐露宿、早出晚归,生活和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完成某项实习任务要靠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纪律的共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其组织纪律性。

另外,在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期间,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有助于密切师生关系。

总之,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地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实习目的

野外实习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综合自然地理演化过程;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家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第五,通过实习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其学习地理专业知识的热情。

4、实习人员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地理科学2012级本1、2班全体同学以及带队老师。

5、实习路线以及时间安排

(1)7月1日,7:

45综合楼门口集合,8:

00从学校准时出发,目的地阿志河峡谷,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午饭自带,晚上回学校。

(2)7月2日,7:

45综合楼门口集合,8:

00从学校准时出发,目的地百车河,时间大约40分钟,午饭自带,晚上回学校

(3)7月3日,7:

45综合楼门口集合,8:

00从学校准时出发,目的地牂牁江大峡、谷,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午饭自带。

主要在船上活动。

晚上回学校。

(4)7月4日,7:

45综合楼门口集合,8:

00从学校准时出发,目的地凉都森林公园,时间大约20分钟,午饭自带,下午自行回学校。

(5)7月5日,7:

45综合楼门口集合,8:

00从学校准时出发,目的地月照乡双洞村,时间大约60分钟,午饭自带,晚上住在月照乡,适当带行李。

(6)7月6日,在双洞村考察,三餐统一安排。

(7)7月7日,18:

30从月照乡双洞村回学校。

6、实习用具

1、个人装备:

地质背包、野外记录本、铅笔

2、实习队:

扩音器、高度表、罗盘、地质锤、军用铁铲、卷尺、医药箱

7、实习概况

整个野外实习经过了前期资料学习、实地观察、实地测量、老师现场讲解等过程。

在张勇荣、代稳、杨琴、赵增友等老师的带领讲解下,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地理科学

(1)、

(2)班顺利完成了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对理论知识进行了一次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野外考察的能力。

8、实习内容

8.1观察点一:

阿志河峡谷

8.1.1阿志河

在阿志河,张老师、代老师、杨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阿志河峡谷相关内容,阿志河是一条很特别的河流,在阿志河大桥附近,有三条河相汇,一条河为西东走向,其上游分别为百车河、仲河等,发源于水城纸厂乡一带,百车河北岸即蟠龙法那,高山壁立,山顶撮箕口因其险及俯视河谷名闻遐尔,山下一片平谷风光,稻田数百亩,农产丰富,有温泉,正在开发温泉旅游区及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另一条大致为东西走向,发源于六枝陇脚附近,在陇脚名月亮河,是著名的布依风景名胜区,人文传说及自然风光丰富,在汇入阿志河之前经过一段伏流。

还有一条河水流较小,上游流经水城红岩等地,三河相汇名阿志河,再北南走向汇入北盘江。

阿志河大桥是阿志河的主要桥梁之一,位于美丽的凉都六盘水市境内。

图1阿志河大峡谷

8.1.2阿志河凹凸岸的形成

在阿志河河谷,代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河流凹凸岸的形成过程。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侧蚀),凸岸发生堆积。

图2阿志河凹凸岸

8.1.3阿志河谷底淤泥较多的原因

夏季降雨强度较大,土壤水得到饱和,降水不能下渗,从而形成了地表径流,地表土壤被地表径流带至谷底形成淤泥,我们去阿志河实习的时候,刚刚下过雨,所以谷底沉积很多淤泥,河水很浑浊。

8.1.4河谷

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

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

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

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

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

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

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

3类侵蚀方式经常同时进行,只是不同时间、地段各有所不同。

河谷的发育受到气候与构造的影响。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

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

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

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侵蚀轮回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8.1.5河漫滩

指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图3阿志河的河漫滩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平原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

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

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河漫滩沉积大多具二元结构,下部是河床相沉积,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

河漫滩的主要类型有:

①河曲型河漫滩,发育于弯曲型河段。

常在凸岸堆积为滨河床沙坝、迂回扇等。

②汊道型河漫滩,为在汊道型河段中形成的浅滩及其附属的沙坝、沙嘴等。

③堰堤型河漫滩,发育于较直型河段,形成天然堤。

④平行鬃岗型河漫滩,为堰堤型河漫滩与河曲型或汊道型河漫滩的过渡类型,表现为一系列平行鬃岗系统,鬃岗之间为浅沟、洼地或湖泊。

8.1.6水系图

 

8.2观察点二:

百车河官寨

8.2.1官寨村简介

官寨村位于六盘水市东南部,距县城双水24公里。

蟠龙乡西北部,距乡政府2002由原官寨和黄草坪两村合并而成,有6个村民小组536户(现已完成美好家园和危房改造283户)2080人,劳动力人口1065人,有苗、布依、水族等8种不同民族。

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3.9亩,森林覆盖率达45%

图4百车河

以上。

海拔1260m,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足,无霜期达320天以上,年降雨量为1300-2100ml。

5公里。

东接木城村,南邻法贡村,北抵陡菁乡,西连法那村、沙坡两村。

8.2.2土壤以及海洋沉积形成的淤泥

土壤:

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由于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的淤泥,黄色线以上是海洋环境下形成的淤泥,黄色线以下出露地表形成的泥。

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因此,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砾石、沙、粉沙、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层。

图5百车河海洋沉积土壤图

8.2.3降雨测量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

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

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

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如果你手边没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担心,利用一些常见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个,效果也相当不错。

取一个口径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纸制碗(可选用大小合适的方便面纸碗),在其底部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后将碗放在一个无盖的罐子上。

罐内有一玻璃瓶,瓶口与碗底的小洞相接。

简易雨量筒就做好了。

简易雨量筒做好后,便可将它放在离地70厘米高处(筒口距地面的距离)承接雨水。

雨停后,用秤称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当于1毫米的降雨量。

8.2.4影响径流的因素

径流是流域中气候和下垫面各种自然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径流的分布特性首先取决于气候条件。

在同一气候区,山区流域径流量一般大于平原;地质、土壤条件不同,流域的渗水性不同,渗水性强的流域产生的径流量少,反之则多。

受高程的影响,径流有垂差异的特点。

流域面积的尺度决定着径流量的大小,植被、湖泊、沼泽则有调节径流的功能。

径流的时空变化特性还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砍伐森林会使水土流失加剧,洪峰径流剧增;水库等蓄水工程的兴建,会增加流域的持水能力,调节径流;工业、农田的大量用水会减少河川径流量;跨流域引水能减少被引水流域的径流量,增加引入流域的径流量等。

径流是地球表面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化学、物理特性对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有重要的作用。

8.2.5地块、地段、地方名词解释以及作图

地方:

是限区有规律地组合成的高级土地单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限区,因此其内部结构复杂,具有复区的特点,相当于特别复杂的初级地貌形态单元组合,在其范围内无统一的物质迁移方向。

地块:

最低级的土地单位,是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一个植被群丛的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土地地段。

地段:

地段是由一些地块有规律的组合成的中级土地分级单位,他通常相当于一个初级地貌形态单元,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在其范围内,水的运动、固体物质的搬运、化学元素的迁移方向相同。

图6百车河桥上(作图地块、地段、地方)

8.3观察点三:

牂牁江大峡谷

8.3.1牂牁江风景

牂牁江景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西部,距离六枝特区中心区67公里,系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

六枝牂牁江源于司马迁史记:

"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

六枝牂牁(音ZangKe)江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东端的六枝特区境内,面积259平方公里,含羊可江景区、回龙溪景区、洒耳景区三个景区,共112个景点,1995年被批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海拔600至2127米。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温和气候,自然风光丰富多彩,民族风情古朴浓郁,人文景观历史悠久。

该景区不单拥有牂牁江,还拥有牂牁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老王山、九层山、子王坟、月亮洞;摩岩石刻,母系社会的女阴图腾,古驿道、石驿站、古井、古城墙,郎岱古镇、毛口古镇,有传说是夜郎王夏宫的南极山;有木城碑,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古碑等以及出土的“青铜夜郎编钟”,有在老王山绝壁月亮洞中发掘的传说是夜郎王、王妃的遗骸和陪葬的白玉拱桥、陶釜以及散落在民间的宫廷银质针线盒、青铜手镯、青铜洒杯、石兵器

等文物。

还有着夜郎王择都、选妃,被诱杀等等优美悲壮的传说。

图7牂牁江峡谷

8.3.2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并无严格意义上其特有的土壤类型。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其土壤较少,土层薄,多被流水搬运,因而成土缓慢。

但由于大部分喀斯特地貌分布以植被较好、水分较多的地区为主,其土壤多为红、黄、灰壤,绝少黑土。

峡谷出现在构造高原、台地或方山之间,沿构造裂隙发育,两坡由崖壁组成。

它初期是一种深窄的巷谷,谷形挺直,两坡壁立,谷底平坦。

因谷脑是呈围谷形的陡壁,不具集水盆特征,故称巷谷。

巷谷进一步发展则成为较宽阔的峡谷,此类峡谷谷壁陡峭,横切面呈V字型。

8.4观察点四:

7月4日凉都森林公园

8.4.1六盘水盆地、峰林、峰丛

六盘水盆地,主要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因盆状得名。

峰林,国外称锥状和塔状喀斯特。

高耸林立的碳酸盐岩石峰。

分散立和丛聚两类。

当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再度垂向发展而至饱水带时,把基座蚀去,成为没有基座的密集山峰群。

丛聚的连座峰林又称峰丛。

8.4.2峰丛峰林的区别

基部完全相连成簇分布的石灰岩山峰称峰丛。

它是峰林地形的早期发育阶段。

峰从顶部多呈圆锥状,通常大面积的分布于山地的中心部位。

峰丛与溶蚀洼地组合在一起。

峰林是基部断续相连,群峰林立的石灰岩区地貌形态。

8.4.3缝合线

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由压溶作用形成的锯齿状裂缝构造。

在平面上,即在沿裂缝破裂面上,它呈现为参差不平凹凸起伏的面,即缝合面;从立体上看,这些凹下或凸起的大小不等的柱体,称为缝合柱。

缝合线构造的大小差别较大。

大者,其凹凸幅度可达十几厘米甚至更大;小者,其凹凸幅度小于1毫米,甚至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

缝合线作为一种裂缝构造。

图8缝合线

8.4.4峰丛洼地

是以溶蚀作用为主形成的岩溶地貌。

指由峰脚高低不一的塔状、锥状溶峰组广西兴坪岩溶峰丛成峰丛,峰丛间有溶蚀洼地(或溶蚀漏斗)的地貌组合。

尖状和剑状分布在云南、贵州高原边缘的斜坡地带,以及红水河、南盘江、北盘江及其一级支流两侧。

其间的岩溶洼地深陷,多呈圆筒状,它们在广西被称为弄或峒,广西全区共有弄四万以上。

8.4.5断层破碎带

主要是由于内力作用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相互挤压,使附近的岩石破碎,形成与断层面大致平行的破碎带,叫断层破碎带,简称断裂带。

断层破碎带的宽度有大有小,小者仅几厘米,大者达数公里,甚至更宽,与断层的规模和力学性质有关。

图9破碎带

8.5观察点五独山村7月5日----7月7日

8.5.1溶洞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层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碳酸氢成钙后者可溶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

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

8.5.2石笋、石钟乳

饱含着碳酸钙的水通过洞顶的裂隙或从钟乳石上滴至洞底。

一方面由于水分蒸发,另一方面,由于在洞穴里有时温度较高,水溶解CO2的量减小,所以,钙质析出,沉积在洞底。

日积月累就会自下向上生长的是石笋,从上往下生长的是

石钟乳。

由于地面较干燥,地表下渗较少,水滴不能到达洞底,我们在、有些洞底没能看见石笋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

图10石龙洞的石钟乳

8.5.3石帷幕

渗流水中碳酸钙沿溶洞壁或倾斜的洞顶向下沉淀成层状堆积而成,因形如布幔而得名,又称石帘、石帷幕。

8.5.4飞机场

要选在地形平坦的开阔地带,据城市要有一定的距离,因为飞机场的噪音很大。

要有便利的交通,跑到要与盛行风向平行,逆风起飞,逆风降落。

从专家们踏勘情况分析来看,盘县有建设机场的条件,能选出比较好的建设地址。

对于机场的选址布局要综合考虑,要考虑配套设施的建设及盘县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不能离城市太远,也不能太近;要考虑周边机场、周边城市的布局情况;同时还要考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客流等方面的因素,机场选址布局要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从专家提供的这3个点来看,滑石乡朱家村是最适合的,应定为首选点。

8.5.5独山村

独山村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东北部,距市中心城区仅23公里,距乡政府仅18公里,东邻水城县大窑村,西靠本乡大坝村,南接双洞村,北壤水城县保华乡。

全村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450户1774人,现有劳动力814人,耕地面积855亩,蔬菜种植面积150亩,长势喜人,多数品种已成熟上市,其他品种即将成熟上市。

全村已通油路,同时实现组组通公路,交通便利。

独山村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13.1—13.7℃,年积温4806℃,无霜期232—251天,年日照时数为1505—1646小时,日照率35%左右。

年降雨量在1242.6—1331.7毫米,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洪涝和倒春寒。

图11独山

8.5.6独山村崖壁简图

 

8.5.7阿勒河水电站的选址要求

 水站站址选择,应根据所在河流特性、水文气象条件、地形及地质条件,工程布置、施工条件以及投资等因素,经综合论证比较确定。

电站站址选择,应重视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当地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河流特性:

在自然落差大、滩多、流急的河段或河道弯曲且有裁弯取直条件的河段选点时,应优先利用引水道集中落差,布置引水式电站。

河流急滩附近选择电站站址时,其挡水建筑物或电站进水口宜选在急滩上游。

在含沙量较大的河段选择电站站址时,其进水口宜布置在河流凹岸侧。

在有流冰且水流湍急的河流弯道选择电站站址时,其进水口宜布置在弯道的末端或下游。

在河流干、支流交叉处选择电站站址时,电站大坝轴线宜布置在交叉口下游,如条件限制,须将坝轴线置在交叉口上游时,其坝脚与交叉口应留有足够防冲安全距离。

当河流流经湖泊或洼地时,电站站址宜选择在其出口处。

  

地形级地质条件:

根据地形、地貌条件,电站水库宜选在调蓄性能好的河段。

电站站址宜选在基岩构造简单的河段,避开破碎带、断层等不良地质构造带。

电站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发生山崩、滑坡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河段。

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宜选择在覆盖层浅、基岩坚硬均一、构造简单、透水性小、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大的河段。

电站挡水建筑物宜建在水文地质条件好的地基上。

应查明地质构造和地层的岩性,分析岩石的渗透性、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与河水的补排关系以及地下水水质等。

8.5.8阿勒河峡谷与阿志河峡谷对比

河阿勒河峡谷与阿志河峡谷对比:

第一,河流较急、流速较快;第二,主要以搬运作用为主;第三,大砾石主要是山上塌陷下来的;第四,阿志河石头较圆,而阿志河不能形成较圆石头

8.5.9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指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长江和珠江防护林、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

他强调,防治石漠化的对策,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发生石漠化,下大力气预防潜在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上。

防治石漠化须多管齐下。

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8.5.10独山村塌陷盆地简图

 

8.5.11大硝洞

该遗址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小屯村,在省级风景区阿勒河景区内。

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洞口面临大河(乌江上游主流),高出河面约150米。

洞穴为一个巨大的洞厅,全长在900米以上,平均宽约为100米,平均高60米左右。

  西洞口为进口,宽约150米,高50米左右。

东洞口为出口,宽约100米,高30米左右。

洞内宽敞明亮,布满了数十座矿渣堆积,初步估计,堆积总量约二百多万立方米。

矿渣堆积间,现无规律地残存有熬硝炉23个、沉淀池20个、蓄水池2个(有水),接来自洞顶的引水设施2个。

在一块巨大的长12米、宽4米、高2米的形如馒头的大钙化堆上人工凿出一个接水池,接水池两边又分别凿

图12大硝洞

出两条宽5公分,深3公分的引水线槽,将接水池中的水直接引入旁边人工砌筑的水池内。

其它水池则直接砌筑在洞顶滴水的正下方。

  

8.5.12土地剖面图

 

9、实习体会

这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之行不仅让我们丰富了自然地理和,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

在这个野外实习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在细心的讲解,同学们也很认真的听着并记好笔记,为我们写实习报告做好了准备。

这次实习我们虽经历了长途跋涉,几天实习下来,大家都感觉很累,很多同学都被嗮黑了,但大家并没有抱怨,而是一直都听从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

当然陪同我们的各位老师也不轻松,他们不但要给我们讲解知识,而且还得时时刻刻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几天下来,有的老师不但被嗮黑了,还瘦了一大圈。

通过这几天的实习,我们能更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书本中的知识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原理,在课本中我们只能明白纯文字性的知识,而对具体却没有多少概念,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