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573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0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

“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

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危机

2.梁启超说: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于西方之所以富强之源,茫乎未有闻焉,正所谓:

无盐效西子之颦,邯郸学武陵

之步.”最能佐证梁启超观点的史实是(  )

A.绞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投身洋务运动,成为中兴名臣

C.力主加强海防,创立近代海军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3.“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材料表明(  )

A.山西近代工业起步

B.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

C.晋商进入强盛时期

D.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

4.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

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5.晚清李伯元在《文明小史》中讥讽一位通事(翻译):

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小眼镜,戴着一顶外国困帽,脚上穿一双皮鞋,走起路来咯吱咯吱地响,浑身小衫裤子,一律雪雪白,若不是屁股后头挂着一根墨测黑的辫子,大家也疑心他是外国人了.这反映出当时(  )

①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②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③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④崇洋媚外之风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6.一份清末衙门堂审记录中记载,“女子严阿苏,现年十六,与梁海相识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苏于路,因邀同行,为巡士盘获(抓获).官:

何时与梁相识?

严阿苏: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

此事汝母知否?

严阿苏: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官:

(斥梁海):

不凭媒妁之言,居然携少女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婚姻自由观念蔚然成风

B.传统的纲常礼教开始受到冲击

C.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

D.民国政府维护传统婚姻

7.公司来了,世界变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据CCTV节目组《公司的力量》、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1)英国《1862年公司法》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1概括现代公司在促进世界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材料2: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申报》评论:

“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

“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

材料3:

1979年,招商局在蛇口建立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试行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退休保障制度等改革.许多改革措施在全国得到推广.招商局还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

制银行招商银行和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组建了当今全球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中集集团,从单一的航运企业迅速发展成综合性企业集团.到80年代末,招商局总资产达180多亿港元(70年代末仅为1.3亿港元),再一次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3)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招商局创造“两次辉煌”的相似原因并予以说明.

8.历史是包罗万象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历史加以解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原因,在阶级社会里,这种矛盾运动表现为阶级斗争,不同利益的集团通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斗争形式为社会发展开辟道路,阶级斗争就成为了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据尚庆飞、韩步江《论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逻辑环节》

 

材料2:

以现代化为主题,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

期,离现在约六七百年.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西欧的某一个角落开始现代化,整个世界都被拉进了一个新时代.历史的主流逐渐被调整到新的方向上来,一个“现代”世界注定要出现了……

——据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

(1)依据材料1的观点研究世界近现代史,应该对哪些重要历史事件评价较高?

根据材料2及所学知识,在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西欧出现哪些“瓦解农业文明”的事件?

材料3:

由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先后出现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性质不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原发内生型……其现代化动力主要来自于内生的技术、经济和文化因素;后发外生型……其现代化动力首先来自于外生的原发现代化国家所施加的影响和压力.

——华炳啸《试论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首要问题》

(2)结合材料3,比较英国现代化和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不同之处.运用19世纪中期的相关史实,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易错起源1、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例1、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运用现代化史观理解列强经济侵略和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列强经济侵略

(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

(2)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思想上:

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现代化思想,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企图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来维护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也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化,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

①洋务派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和工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矿企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②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大生产方式和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

(3)外交上: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4)军事上:

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

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影响、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是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

近年高考考查题目较多。

复习备考时仍要重视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考查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影响,考查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等。

易错起源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历程、特征及影响

例2、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

(2)因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持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与力量的源泉.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先天不足:

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后天畸形:

由于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轻工业领域发展、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工业结构和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不平衡的特点,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特征、成因,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且非选择题命题较多,主要利用图表材料,考查其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

复习时应注意梳理每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特征及成因,综合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和影响。

易错起源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习俗、思想观念的变化

例3、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

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风俗及思想观念变化的特点

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特别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逐渐西方化,求奢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吃西餐、穿西服、住洋房、乘汽车等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讲究奢侈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时尚.

2.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古代封建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这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某君等.

3.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所代替.这表现在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提倡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也引起了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同时近代西方婚葬习俗逐渐引入中国,中国的婚葬仪式逐渐简化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社会习俗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都有所考查。

复习备考时,一要准确记忆近代生活变迁的有关史实,理解其影响,同时与近代列强侵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综合分析其影响和特点;二要从社会史观角度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分析思考近代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风尚变化的表现,理解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等。

1.下表是1854年至1859年部分主要年份福州口岸对外茶叶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年份

1854年

1855年

1856年

1859年

数量

13万担

27万担

37万担

38万担

A.茶叶逐步成为对外贸易主要商品

B.福建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茶叶生产的商品化趋势逐步加强

D.福州成为近代对外贸易的中心城市

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根据那个时候(五口通商后)西方人的观察,“中国工人众多,有用之不竭之势。

所得区区工价,实非美国工人所能自给。

上海如此,他处尤为便宜,盖该口工价已较内地丰厚。

致远方男女来谋食者日繁有徙,虽离家不计也。

”材料中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

A.新式生产部门出现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C.农业近代化推动

D.与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有关

3.某历史学家在讲到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侵略时说:

“尽管这些中国企业的确在大型外国公司的阴影下为生存而拼搏,但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即它们是在外国的刺激下才出现的。

”这说明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利

B.影响是利弊各半

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产生了双重影响

4.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

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的第一座水利纺纱机

B.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

C.1902年荣氏兄弟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新面粉厂

D.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

5.阅读下面1872~1894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状态逐步得到扭转

C.外国侵略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

海关

D.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入超额不断增加

6.“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

对中国之类的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现代化“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影响

7.下面是1906年~1915年中国社会商会数量的变化示意图。

1912年后商会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A.列强经济侵略加剧,中国商人加强了自保

B.政府放松经济管理,办企业必须加入商会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商人的投资热情高涨

D.商人倡导爱用国货,办商会以抵制洋货

8.(1937年,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这充分反映出()

A.民族

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官僚资本的强大挤压

B.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希望得到官僚资本的全面保护

C.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势单力薄必须得到国家的庇护

D.民族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抗日爱国

9.下为《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曲线图》,该图第二个高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①“变法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阶级基础

③实业救国思想产生

④促使了新文化运动产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D.②④

10.从下图中,可以获得的结论应该是()

《近代中国国民收入示意图》(单位:

1936-年币值:

亿元)

A.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1936年后各行业产值均大幅下滑

C.中国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阶段

D.“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萧条

11.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经济统制政策

B.抗日根据地军工产业发展

C.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

D.民族资本家的抗战热情

12.《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

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

A.完成工业化B.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民族独立D.实现民主政治

13.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材料二(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材料三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

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3)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14.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

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具体表现在: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

7%

9%

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

材料三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

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2)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华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

15.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

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

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的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

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

“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罗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

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

《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三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

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

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材料三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

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16.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材料:

材料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天朝上国”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

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

统治者逐渐醒悟:

也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启用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

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

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崩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擘。

——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

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

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根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

(要求:

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1.答案C

解析图表反映出鸦片战争后茶叶出口量大增,这就是商品化程度加强,表格不能反映茶叶是否是外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