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439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倍耐力勘察报告.docx

倍耐力勘察报告

资质及等级:

甲级

证书号:

020018—kj

 

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号:

2009-5

勘察号:

2009-026

 

核工业天津工程勘察院

二○○九年十一月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审定:

审核:

专业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院长:

 

院址:

天津市宝坻区地质路36号火车站南1公里

电话:

(022)29252867

邮编:

301829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书责任页

工程名称

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工程

工程级别

丙级

责任人姓名

技术责任

身份证号

注册证书号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印章加盖处)

本人签字:

工程勘察设计出图专用章加盖处

(技术成果专用章加盖处)

目录

一文字部分

1、前言

2、场地位置、地形、地貌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场地地下水情况

5、工程抗震评价

6、岩土试验及原位测试成果统计分析及评价

7、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8、关于工程中岩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9、结论与建议

二、附表

1、勘察点一览表1页

2、地层统计表1页

3、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2页

4、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2页

5、水质分析报告3页

6、土工试验成果表3页

三、附图

拟建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平面配置图图1

工程地质剖面图图2~8

钻孔柱状图图9~28

 

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拟建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工程,由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筹建,委托我院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起始日期为2009年10月27日,工期为15天(其中外业工期10天,室内试验及内业资料整理5天),全部资料于2009年11月10日提交。

1.1工程概况

拟建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工程:

办公楼,长21.0米、宽10米,厂房1、厂房2、厂房3,长43.6米,宽15米。

拟建建筑物主要数据及特点如下:

建筑物

名称

建筑安全等级

抗震安全等级

地上

层数

高度(m)

地下层数

基础类型

基础埋深(m)

上部最大荷载

结构

类型

办公楼

2

7

/

厂房1

1

5

厂房2

1

5

厂房3

1

5

1.2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

①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地层类型、岩土性质、分布范围,结合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适宜性;

②查明有无不良地质作用;查明地下水位、地下水特征及其对主要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

③判定场地类别,地震液化情况;

④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建议;

⑤提出对不良地质作用的治理方案;

⑥提供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基础和桩基有关参数;

⑦提供场地土标准冻结深度。

1.2.1勘察依据

1委托方提供的拟建建筑物位置图,且现场指定位置;

2我院与委托方签订的勘察合同;

③《天津岩土工程技术规范规范》(DB29-20-2000);

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⑦《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3勘察工作方法:

1.3.1勘察等级划分

依据《天津岩土工程技术规范规范》(DB29-20-2000)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本工程的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场地地基土复杂程度为:

复杂场地,综合上述因素,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Ⅱ级。

1.3.2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投入100-1B型钻机1台,采用螺旋钻进,薄壁取土器静压取土,取土试样等级为Ⅰ级;原位测试(标贯)取土,取土扰动试样等级为Ⅲ级;原位测试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执行;勘察孔放样由甲方指定钻孔位置。

1.3.3勘探线、勘探点布置、工作量情况

勘察执行《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根据勘察等级,在勘测场地内共布置七条勘探线,勘探点间距22.3~23.26米,共布置工作量如下:

勘探孔类型

个数

深度(米)

采用方法

备注

取土标贯孔

7

15

螺旋钻探

测试参数、液化判别

鉴别孔

4

10

干钻

土层划分

标贯试验孔

6

12

干钻

土层划分、液化判别

取水试样孔

3

10

干钻

土层划分、取水样

1.3.3原位测试:

原位测试类型

个数

深度(米)

采用方法

标准贯入试验

50

/

锤重63.5kg落距76cm

1.3.4取土试样方法:

取土工具

取土方法

取样等级

取原状土数目(件)

取扰动土数目(件)

取岩石试样数目(组)

薄壁取土器

静压

56

/

/

标准贯入器

锤击

/

6

/

1.3.5岩土室内试验项目与方法(遵照《土工程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压缩

快固

液限

76g圆锥仪

剪切

直剪

塑限

搓条法

密度

环刀法

颗分

比重计法

1.4工作量完成情况:

工作项目

工作量

开始时间

迄止时间

勘点放样

20个

2009.10.27

2009.10.28

钻探

70m

2009.10.27

2009.10.31

取土试样数量

62件

2009.10.27

2009.10.31

取水试样数量

3

2009.11.01

2009.11.01

标准贯入试验

12次

2009.10.27

2009.10.31

土工室内试验

65件

2009.11.01

2009.11.08

内业资料整理

1套

2009.11.08

2009.11.10

科室内部校审

1套

2009.11.10

2009.11.10

提交勘测成果

3套

2009.11.10

1.5场地位置、高程系统

拟建场地位于天津市宝坻区马家店开发区,倍耐力(天津)橡塑有限公司工程,场地位于五号道南侧。

勘察孔标高测量:

由于甲方未提供绝对高程点,高程测量根据甲方要求,采用场地北侧五号道地面地坪(假设高程±0.00米)为基准点引测,详见拟建建筑物与勘察点位置配置图。

2、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潮白河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地面相对高差小,勘察孔孔口地面高程为-0.31~-0.42m。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岩土层构成及特征

本次勘察查明,在勘察孔揭露的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全新统地层:

人工填土层;第一陆相层:

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3al);第二陆相层:

河床—河漫滩相沉积层(Q41al)。

现分述如下:

成因类型

层号及土名

土层描述

层厚

(m)

层顶

标高

(m)

人工填土层

①素填土

褐黄色、不均匀、松散、稍湿,包含植物根,主要以粉质粘土为主。

0.5

-0.42~-0.31

第一陆相层

②粘土

褐黄色,较均匀,可塑,包含氧化物,姜石,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2.9~3.5

-0.92~-0.81

③粉砂

灰黄,不均匀,中密,饱和,包长石、石英、云母,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

2.3~3.3

-4.42~-3.73

第二路相层

④粘土

褐黄色,较均匀,可塑,包含氧化物,姜石,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3.6~4.7

-7.62~-6.57

⑤粉砂

灰褐色,较均匀,密实,饱和,包含长石、云母,石英。

最大揭穿厚度4.7米

以上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和《地层统计表》。

3.2场地岩土工程特性(依据《GB50007-2002》、《DB29-20-2000》)

场地岩土的工程特性见表2.2.1-1:

2.2.1-2:

2.2.1-3

粘性土、粉土的工程特性表表2.2.1-1

土层

编号

土层名称

液性指数

状态

压缩系数

压缩性

内摩擦角

粘聚力

IL

a0.1-0.2

KPa

粘土

0.59

可塑

0.505

高压缩性

7.0

28.0

粘土

0.53

可塑

0.405

中压缩性

/

/

注:

内摩擦角、粘聚力指标为标准值,其他指标均为平均值

砂类土的工程特性表2.2.1-2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密实度

标贯击数

N

N(修正)

粉砂

18.5

中密

17.2

粉砂

32.7

密实

25.9

注:

上述指标均为平均值

各种岩土地基承载力推荐值表2.2.1-3

土层编号

土层名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压缩模量建议值(MPa)

fak(kpa)

Es0.1-0.2

粘土

85

3.76

粉砂

180

7.59

粘土

105

4.65

粉砂

220

8.48

注:

fak---基础埋深为0.5米;基础宽度小于或等于3米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砂土压缩模量为工程地质手册P244页公式计算所得,括号内为经验值。

4场地地下水情况

4.1含水层特征

根据我们现场施工期间观测,场地内存在两层地下水,属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主要为③粉砂层、⑤粉砂层,含水量一般。

据现场观测,场地初见水位埋深1.5~1.8(标高-1.83~-2.19)米,混合稳定水位埋深在深1.3~1.5(标高-1.61~-1.91)米之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附近水渠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

历史最高水位:

据调查,本场地历史最高水位接近地表0.5m。

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5~1.0m左右。

2.地下水的腐蚀性

本次勘察共取水样3组,根据水质分析报告,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本场地地下水属Cl-(K+Na)、Ca,型水,PH值7.37~7.40,属弱碱性水,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

本场地地下水在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情况下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情况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具有中等腐蚀性。

建议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5、工程抗震评价

5.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划分图(GB18306-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本地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特征周期值0.45s。

5.2场地及场地土类别

根据《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9-20-2000)第14章公式:

14.2.51、14.2.52、14.2.8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3,结合本次勘察结果和拟建场地区域地质资料,以2号孔为例,等效剪切波波速为184.9,本场地覆盖层等效剪切波速在140—250m/s之间,该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大于50米,故本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5.3饱和砂土液化判别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1976年唐山大地震未发生过喷水冒沙现象,历史最高水位接近地表(0.5米),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勘察深度15m范围内存在④粉砂层、⑤粉砂层,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3.4条的判别公式15米范围内:

Ncr=N0[0.9+0.1(ds-dw)]√3/ρc(ds≤15),N<Ncr;N<Ncr地震烈度为Ⅶ度,历史最高水位接近地表(0.5米),根据本次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对粉土、饱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见液化判别计算表,根据判别结果,判定该场地地基属非液化地基。

饱和粉土液化判别表

判别依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3.4条

N<NcrNcr=N0[0.9+0.1(ds-dw)]√3/ρc(ds≤15)

N----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实测值(未经杆长修正)

Ncr--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N0---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

ds----饱和土标准贯入点深度(m)dw---地下水位深度(m)

ρc---粘粒含量百分率,当小于3或为砂土时,均应采用3

孔号

ds

dw

N0

ρc

N

Ncr

判别结果

岩性

2

4.50

0.5

8

3

18.0

10.4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20.0

11.60

不液化

粉砂

3

4.30

0.5

8

3

17.0

10.24

不液化

粉砂

5.80

0.5

8

3

19.0

11.44

不液化

粉砂

4

4.00

0.5

8

3

17.0

10.0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19.0

11.60

不液化

粉砂

6

4.50

0.5

8

3

18.0

10.4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20.0

18.80

不液化

粉砂

8

4.50

0.5

8

3

17.0

10.4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18.0

11.60

不液化

粉砂

10

4.50

0.5

8

3

16.0

10.4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18.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1

4.00

0.5

8

3

18.0

18.8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21.0

11.60

不液化

粉砂

12

4.00

0.5

8

3

16.0

10.0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20.0

11.60

不液化

粉砂

14

4.00

0.5

8

3

18.0

10.0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21.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5

4.00

0.5

8

3

17.0

10.0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19.0

11.60

不液化

粉砂

16

4.00

0.5

8

3

18.0

10.0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19.0

11.60

不液化

粉砂

18

6.00

0.5

8

3

21.0

11.60

不液化

粉砂

19

4.50

0.5

8

3

17.0

10.40

不液化

粉砂

6.00

0.5

8

3

21.0

11.60

不液化

粉砂

2

12.00

0.5

8

3

31.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4.00

0.5

8

3

33.0

18.80

不液化

粉砂

3

12.00

0.5

8

3

32.0

16.40

不液化

粉砂

14.00

0.5

8

3

34.0

18.00

不液化

粉砂

4

12.00

0.5

8

3

32.0

16.40

不液化

粉砂

6

12.00

0.5

8

3

33.0

16.40

不液化

粉砂

8

12.00

0.5

8

3

33.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4.00

0.5

8

3

34.0

18.00

不液化

粉砂

10

12.00

0.5

8

3

31.0

16.40

不液化

粉砂

14.00

0.5

8

3

33.0

18.00

不液化

粉砂

11

12.00

0.5

8

3

31.0

16.40

不液化

粉砂

12

12.00

0.5

8

3

33.0

16.40

不液化

粉砂

14

12.00

0.5

8

3

32.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4.00

0.5

8

3

34.0

18.00

不液化

粉砂

15

12.00

0.5

8

3

33.0

16.40

不液化

粉砂

4.00

0.5

8

3

35.0

10.00

不液化

粉砂

16

12.00

0.5

8

3

33.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8

12.00

0.5

8

3

34.0

18.80

不液化

粉砂

19

12.00

0.5

8

3

31.0

16.40

不液化

粉砂

14.00

0.5

8

3

33.0

18.00

不液化

粉砂

5.4场地冻土埋深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中国季节性标准冻深线图,本场地冻土埋深为0.60米。

5.5.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1.9条规定,判定本建筑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

6、岩土试验及原位测试成果统计分析及评价

综合野外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分层进行分析、统计,舍去不合理值,提出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土工试验成果表》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7、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7.1场地分析

本次勘察结果表明,本场地勘察孔深15m内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垂直方向变化不大,水平分布变化较稳定,属较均匀场地,适宜于本工程建设。

1、人工填土层:

素填土:

土质疏松,结构性差,工程性质差。

2、②粘土:

分布较稳定,为第一陆相层:

(Q43al):

层厚为2.9~3.5米,呈可塑状态,

1.161,

3.76Mpa,属高压缩性土,工程地质性质一般。

3、③粉砂:

分布较稳定,为第一陆相层:

(Q43al):

层厚为2.3~3.3米,呈饱和状态,

0.671,

7.59Mpa,属中压缩性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4、④粘土:

分布较稳定,为第二陆相层:

(Q41al):

层厚为3.6~4.7米,,呈可塑状态,

0.687,

4.65Mpa,属中压缩性土,工程地质性质一般。

7.2天然地基持力层适宜性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结果,结合设计给予的均布荷载,经计算拟建工程可采用天然地基方案,以②粘土为天然地基浅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可采用条形或独立基础。

天然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持力层名称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压缩模量Es建议值(Mpa)

α(0.1-0.2)

②粘土

85

3.76

7.3地基变形估算

本建筑物高6左右米,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3.0.2,在表中范围内,可不做地基变形计算。

8、关于工程中岩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①.场地基槽内杂填土须全部清除,清除后对局部不平整部分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处理。

②.开槽后须验槽,开挖时应预留20cm进行人工开挖,基槽底面应普遍钎探(采用N10),如土质条件与勘察报告有较大出入或持力层的土质与建议的持力层不符,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③.地基土不宜夯拍,防止对地基土扰动。

④.场地水位较高,注意基槽降水。

9、结论与建议

①、拟建场地内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于本工程建设;

②、拟建办公楼、厂房1、厂房2、厂房3采用天然地基方案;以②粘土为天然地基浅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可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

场地内耕植土须全部清除,超挖部分地基处理严格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处理;

③、本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特征周期值0.45s;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场地地基土复杂程度为:

复杂场地地基土;属抗震不利地段;勘察等级为Ⅱ级;

④、本场地冻土埋深为0.60米;

⑤、根据我们现场施工期间观测,场地内存在两层地下水,属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主要为③粉砂层、⑤粉砂层,含水量一般。

据现场观测,场地初见水位埋深1.5~1.8(标高-1.83~-2.19)米,混合稳定水位埋深在深1.3~1.5(标高-1.61~-1.91)米之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附近水渠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

历史最高水位:

据调查,本场地历史最高水位接近地表0.5m。

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5~1.0m左右。

2.地下水的腐蚀性

场地内存在两层地下水,属潜水含水层。

含水层主要为③粉砂层、⑤粉砂层,含水量一般。

据现场观测,场地初见水位埋深1.5~1.8(标高-1.83~-2.19)米,混合稳定水位埋深在深1.3~1.5(标高-1.61~-1.91)米之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附近水渠水渗透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

本场地地下水属Cl-(K+Na)、Ca,型水,PH值7.37~7.40,属弱碱性水,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

本场地地下水在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情况下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情况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具有中等腐蚀性。

建议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⑥、场地地基属非液化地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