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8437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导学案

古诗词诵读

课题

古诗词诵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了解诗词的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3.理解诗词句的意思,想象诗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词句的意境,诵读出诗词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制作关键诗词句的PPT;相关古诗词图片;搜集作者的资料。

(教师)

2.准备自己积累的古诗词若干。

(学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用时:

2分钟)

1.看图片,吟诵古诗:

《悯农》《小儿垂钓》《江雪》《池上》。

2.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做些积累。

(引出课题)

1.看图片,吟诵古诗。

2.认真倾听。

  看图片,吟诵古诗,可以以抢答的形式,增强趣味性。

二、读通古诗,初步感知(用时:

10分钟)

1.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前三首)。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朗读一边注意圈画出字词,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3.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读通、读美。

(1)范读。

(2)指名朗读,赛读。

4.引导学生配乐齐读。

1.结合课前预习,回顾作者及作品资料,进行交流。

2.朗读古诗,遇到圈出的生字仔细辨别,借拼音读准字音。

3.开展诵读活动:

(1)认真倾听。

练习诵读,划分节奏。

(2)赛读,评议。

4.配乐朗读。

1.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倾听中巩固字音。

2.针对读诗的情况,要进行适时点评,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三、小组合作,疏通诗意(用时:

26分钟)

1.组织学生默读古诗,思考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问题没弄懂。

2.组织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3.组织学生学习古诗。

出示学习提示:

(1)结合注释,解释词语。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掌握古诗内容。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4)翻译全诗。

(5)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表达的情感。

4.指导学生依次交流三首诗的学习收获。

(1)交流《采薇》(节选)。

①读懂了哪些词语?

②说说古诗大意。

③从诗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强调:

“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思”意义不同,没有实际意义。

“雨雪霏霏”中的“雨”在这里读yù,“雨雪”的意思是下雪。

(2)交流《送元二使安西》。

①解题。

②了解作者。

③引导学生初读古诗。

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⑤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⑥熟读成诵。

(3)交流《春夜喜雨》。

①读懂了哪些词语?

②说说古诗大意。

③从诗中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强调:

引导学生区别“发生”的不同意义。

“重”在本诗中读zhònɡ。

1.默读古诗,思考问题。

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

2.组内交流。

3.思考,交流:

(1)解释重点词语。

(2)组内交流,了解古诗大致内容。

(3)交流、答疑,疏通诗意。

(4)疏通全文,整体把握内容。

(5)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交流《采薇》(节选)。

我理解的词语:

依依:

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迟迟:

迟缓的样子。

大意: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表达的情感:

今昔对比,乐景写哀,情景交融。

昔日离乡不舍,今日归家路途艰难,内心悲苦。

(2)交流《送元二使安西》。

①“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是王维从长安到渭城来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

②小组合作交流搜集的作者的资料。

③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④小组合作,读古诗想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⑤多种方式朗读古诗,体会作者表达的依依不舍之情。

⑥组内互读互背。

(3)交流《春夜喜雨》。

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红湿处:

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花重:

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大意: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在渔船上闪烁。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表达的情感:

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1.引导学生划分古诗的节奏,有节奏地读诗,感受诗的韵味。

 

2.抓住具体的词语,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画面、练读等方法感悟诗意,在美好的诗境中受到熏陶。

 

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等方法,自主学习,疏通诗意。

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4.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要结合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与作者合二为一,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

 

5.关于诗中的词语与现代词语的不同意义,不要硬性强调一定是什么意思,根据句子,能文通字顺地理解即可。

 

6.要加强朗读,做到熟读成诵,从而积累古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

2分钟)

1.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2.布置作业:

朗读三首古诗,读出韵律感。

1.针对教师的意见想一想怎样改进。

2.在课后朗读古诗,提高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巩固读文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

3分钟)

1.组织学生背诵《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

2.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第4~7首诗)。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准备学习新诗。

  学生要注意有节奏地背诵学过的古诗。

二、读通古诗,初步感知(用时:

10分钟)

1.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作品(第4~7首诗)。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朗读一边注意圈画出字词,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3.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读通、读美。

(1)范读。

(2)指导学生朗读。

(3)自由读诗,注重读准字音。

(4)指名朗读,赛读。

4.指导学生配乐齐读。

1.结合课前预习,回顾作者及作品资料,进行交流。

2.朗读古诗,遇到圈出的生字仔细辨别,借拼音读准字音。

3.展开诵读活动:

(1)认真倾听,划分节奏。

(2)练习诵读。

(3)交流诵读,互相指正。

(4)赛读,评议。

4.配乐读。

1.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倾听中巩固字音。

 

2.针对读诗的情况,要进行适时点评,读出诗的韵律美。

三、精读课文,明白诗意(用时:

25分钟)

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2.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诗人的资料。

3.组织学生对诗题进行解释。

4.引导学生说一说印象深刻的内容。

(1)指导学生按标注的停顿朗读古诗。

(2)指导学生了解书中的注释。

(3)指导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4)组织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给诗配画,深入理解。

根据诗意,给喜欢的诗句配画,并以相关的诗句为标题。

展示交流评议画作。

展开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

 

(7)尝试背诵古诗。

5.指导学生朗读四首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1.交流归纳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2.交流汇报作者的资料。

3.交流对诗题的理解。

4.合作进行学习。

(1)划分节奏,朗读古诗。

(2)交流词语的意思。

(3)交流对诗句的理解,说说整首诗的内容。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互相交流。

(5)结合自己的感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配画。

发挥想象,描述画面。

 

(7)背诵古诗。

5.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四首古诗。

1.学生在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学习方法,指导今后的学习。

2.学生交流对诗题的理解,了解学生的古诗知识储备。

3.学生交流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必要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由扶到放。

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进而乐于与人交流。

4.朗读古诗,要读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读与悟要结合,从思想上、内心深处理解、感悟诗的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情感。

走进古诗,走近诗人。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

2分钟)

布置作业:

1.给喜欢的古诗配一幅画或制作积累卡。

2.搜集作者的其他诗作,读一读。

1.充分发挥想象,完成配图和积累卡。

2.从课内到课外,利用多种手段,搜集诗作。

  学生的古诗配画要进行展示;搜集作者的其他诗作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搜集渠道。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组织复习,引入新课(用时:

3分钟)

1.回顾背诵:

《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

2.明确学习任务(第8~10首词)。

3.引导观察题目,有什么发现?

1.看图片,吟诵古诗。

 

2.认真倾听。

3.交流对题目的发现,引起思考。

  背诵古诗,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如:

看图片诵读、上下句接读、唱一唱古诗等。

二、读通诗词,初步感知(用时:

10分钟)

1.组织学生了解“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法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一般地,一首词的词牌和题目中间用隔点隔开。

2.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作品。

3.引导学生自由朗读,一边朗读一边圈画,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4.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读通、读美。

(1)教师范读。

(2)指导朗读。

(3)自由读诗,注重读准字音。

(4)指名朗读、赛读。

5.引导学生配乐齐读。

1.交流这节课学习的词,了解哪个是词牌,哪个是题目。

“卜算子、浣溪沙、清平乐”是词牌;“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题目,有的词只有词牌没有题目,用词牌充当了题目,如我们要学习的《浣溪沙》。

 

2.交流汇报搜集到的资料。

3.朗读古诗,圈画字或词语,借拼音读准字音。

4.展开诵读活动:

(1)认真倾听,划分节奏。

(2)练习诵读。

(3)交流诵读,互相指正。

(4)赛读,评议。

 

5.配乐朗读。

1.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在倾听中巩固字音。

 

2.学生交流搜集的材料,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整理、取舍材料。

 

3.针对读诗的环节进行适时点评,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4.多种形式的诵读,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能力。

三、小组合作,疏通词意(用时:

25分钟)

1.组织学生自读三首词,整体感悟:

读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疑问?

2.组织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3.组织学生学习,弄清词的意思。

(1)结合注释,解释词语。

(2)合作学习,了解词的内容。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大意。

(5)引导学生品味词表达的情感。

4.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1)组织学生交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①解决了哪些关键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大意。

③结合写作背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补充这首词的巧妙构思:

开篇“水是眼波横”一句匠心

独运:

前人惯以“眉如春山”

“眼如秋水”之类的比喻来形

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想象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含感情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2)组织交流《浣溪沙》。

①解决了哪些关键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大意。

③结合写作背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补充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当时苏轼四十七岁,谪居黄州。

苏轼因为去沙湖相田,得了臂疾,于是到麻桥医生庞安常处看病,被庞安常用针灸治好了臂疾。

病愈后,庞安常曾陪同作者游览了清泉寺,于是苏轼作了这首《浣溪沙》。

(3)组织交流《清平乐》。

①解决了哪些关键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大意。

③结合写作背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补充:

末句“因风飞过蔷薇”,蔷薇花开,说明夏天已来临。

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

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在词中,“春”不仅是代表春天,也代指各种美好的事物,所以这首词也告诉人们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事物。

1.自读,初步感知大意。

2.组内交流。

3.思考,交流。

(1)解释重点词语。

(2)组内交流,了解词的大意。

(3)交流、答疑,疏通词的意思。

(4)疏通全词,整体把握词的大意。

(5)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4.按照自学提示要求交流学习收获。

(1)交流《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重点词语:

之:

往,去。

水是眼波横: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才始:

方才。

大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要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您踏上归途。

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好友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好友的美好祝愿。

(2)交流《浣溪沙》。

重点词语:

短浸溪:

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萧萧:

这里形容雨声。

无再少:

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唱黄鸡:

语出白居易“黄鸡催晓丑时鸣”,比喻时光流逝。

大意:

游历蕲水清泉寺,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去。

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

傍晚细雨萧萧,寺外传来杜鹃鸟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

你看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

不要再发出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表达的情感: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蕴含人生哲理的词,体现了词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性格。

(3)交流《清平乐》。

重点词语:

无行路:

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啭:

鸟婉转地鸣叫。

因风:

借着风势。

大意:

春天回到了哪里?

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

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没有人懂得它的意思,它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表达的情感:

此为惜春之作。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追求。

1.引导学生标注词的停顿,有节奏地读词,感受词的韵味。

 

2.抓住具体的词语,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想象、练读等方法感悟词的意思,在美好的意境中受到熏陶。

 

3.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语的解释,疏通词的意思,了解内容,形成整体上的认知。

 

4.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读中悟,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习的兴趣。

 

5.理解词的内容,要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形成共鸣。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

2分钟)

1.课堂小结:

这一板块是古诗词诵读,我们共学习了10首古诗词。

除了第一首《采薇》(节选)出自《诗经》外,其余9首古诗词都是唐宋文人的佳作。

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让我们读诗、唱词,成为传承经典的诗词少年。

2.布置作业:

朗读三首词,读出韵律感。

 

1.热爱祖国的文化,为之自豪,成为传承接班人。

 

2.课后朗读三首词,提高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组织诵读古诗词的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传承祖国文化落到实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今的大学校园,“懒人经济”蓬勃兴起,在校生只需在线下单、不出寝室,就能享受上门服务,满足日常所需。

不但各种“跑腿”服务随处可见,甚至同学之间也出现了再雇佣现象。

近日,有学校号召在校生举报订餐、送餐情况,对外卖一禁了之。

这样的做法,引起坊间热议。

“懒人经济”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甲说:

“‘懒人经济’提供了生活便利,哪怕食堂打烊也不怕:

再说食堂的饭菜也不见得比外卖的好。

”乙说:

“外卖食品安全难保障,外来垃圾影响学校卫生,让学校管理难度变大,所以‘懒人经济’弊端多多。

”丙说:

“‘懒人经济’节约了时间,可以让人有更充足的时间学习、工作。

”丁说“‘懒人经济’助长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折射出年轻一代精神状态的委靡,这样的状况让人担忧。

”戊说:

“有需求才有市场。

在互联网时代,‘懒人经济’的出现是大势所趋,怎能一禁了之。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懒人经济”流行,高校学风堪忧

据报道,有些大学生,甚至连买水果、牙刷、洗发水等生活起居用品都可以花钱请人送到寝室。

对于高校流行的“懒人经济”“宅经济”等现象,有人认为折射出“大学生变懒了”。

这话当然不错。

但变懒的那些大学生都在干什么呢?

必须承认,高校“有偿跑腿”盛行不全是坏事。

在高校,的确有不少学生非常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自己的学业上。

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无疑是宝贵的,一些跑腿的事让给有闲的学生去做,未尝不可。

但凡事都要一分为二,高校“懒人经济”也不例外。

如果只是单纯的取快递、送快餐,这种“有偿跑腿”也无可厚非,体现的是对劳动的尊重。

然而,诸如20元代上一次课,30元一次期末场外“助攻”,已经不属于单纯的“有偿跑腿”,也不是“懒人经济”。

请人代上课,不仅会荒废大学生的学业,也是游戏人生的表现,纵然有万般理由,也不可取。

而大学生考试请人“场外助攻”,已经涉嫌违法。

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全国研究生考试、普通高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实施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在高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就属于国家考试。

如果大学生请人代考,无疑是违法犯罪行为。

高校“懒人经济”盛行,暴露出某些高校的学风令人担忧。

一些大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进入高校之后,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模式。

在高校,大学生学习完全靠自觉,有自律精神的大学生还好,有些没有自律意识的大学生就可能放任自流,翘课玩游戏的有之,把时间花在谈恋爱、上网等方面的,也大有人在。

有媒体报道,为了防止大学生翘课,有些高校的老师给学生发微信红包。

报道称:

因为老师给学生发微信红包,学生没有一个翘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也好到爆表。

大学生竟然要靠老师发红包才跑去上课,虽说只是个案,但大学生翘课现象却是当今不少高校课堂的“缩微景观”。

有人说,青春是一道算法。

立志勤勉用加法,心存懒惰用减法,奋力拼搏用乘法,误入歧途用除法。

日积月累,人生按几何系数增长;方向错误,归零从头再来。

的确,青春是一张过期不候的车票,把美好的大学时光用于打游戏,甚至耽误了学业,实在可惜。

大学生不仅肩负民族的未来,也承载家国的希望。

大学生即便不为民族、家国的未来着想,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也应该惜时如金,心无旁骛,好好读书。

【解析】

【详解】

审题: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审题时重在读透材料,找出材料中各种不同的观点,然后联系个人实际,确定观点行文。

本材料观点在对话部分,甲“懒人经济”提供了生活便利;乙“懒人经济”让学校管理难度大;丙“懒人经济”节约时间,丁“懒人经济”助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戊“懒人经济”是一种合理发展。

甲、丙、戊偏向支持“人经济”,乙丁偏向“懒人经济”带来的弊端。

立意:

谈“懒人经济”的好,请人“代劳”未尝不可:

应该看到互联网时代的便捷和高校食堂自身服务的短板

谈“懒人经济”的不好:

大学生不应对“懒人经济”过度依赖,“懒人经济”是时代的产物,大学生却不能成为“懒汉”。

辩证看待“懒人经济”

素材:

1、学生之所以选择外卖,是因其灵活方便的特点,花样多、口味多选择性,而且不用担心因错过饭堂营业时间而饿肚子,外卖到寝室可以省去他们的排队时间,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事件去做更多事情,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高效。

正因为此,才会有外卖进高校的市场供应,这是值得高校反思的。

毕竟,学校食堂饭菜优势显然,质量、安全、卫生等条件肯定是比外面那些无证经营的小饭馆里出来的质量高多了。

2、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是也要知道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

一些事情还需要亲力亲为,这是生存与生活的需要,更是人生成长成熟的需要。

高校期间忙于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做人、做事的学习。

“懒人经济”是时代的产物,大学生却不能成为“懒汉”。

“懒人经济”业务,归根结底只适用有特殊需求的人,纵使省时省事省力,身为高校学子也不可全然依靠,更不能被其绑架。

其实,下楼取个快件,即便排队,也是一种锻炼;排队打饭未尝都会耽误自己的大事,只要时间和事项合理搭配,校园的学习生活就能规整的井井有条。

3、河南理工大学的食堂外卖服务,也会安排学生利用空余时间送餐,这些大学生通过兼职、创业来锻炼自己、赚取生活费。

可见,食堂外卖服务不仅满足了学生对多元饮食和便捷服务的需求,也给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在管理方面最大程度上利用了校内资源。

因此,大学食堂提供外卖服务的出发点是便利学生,后续应该在维护食品安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提供一些风味独特的饭菜品种,以满足学生多重口味的需求,这样的举措必将是学校与学生的双赢服务。

4、华东民以食为天,学校的食堂其实也是反映校园治理的一面镜子,这片小小天地,也大有可为。

从食堂的老板、厨子、工作人员、菜品、食材等等各个方面,整个环节中不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制造出不和谐和摩擦。

在餐饮业如火如荼的改革中,如果高校食堂还因循守旧,那只能抱薪而亡。

再者说,校园的高墙能挡住学生那颗想要吃外卖的心吗?

根本挡不住。

既然如此,寻找创新点、突破点就是最合理的出口,显然,“日订千单”就是最好的例证。

高校创新不止体现在学术科研上,食堂其实也是竞技场。

坐井观天不会有出路。

一味地用禁令、封杀等老套路管制和束缚学生,才是真正的“逆行”

5.“有偿跑腿 ”现象在高校中开始盛行。

只要花点钱,就有人替你“跑腿”,帮你取外卖只是最基本的服务,“跑腿”的类别真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元代送一个充电宝,3元代取一次快递,5元借一把伞,20元代上一次课,30元一次期末场外“助攻”(在考场外搜索考试答案)

层次:

拟一个隐含观点的题目,比如《“懒人”也能代言正能量》

开头段,简引材料或者名言,亮明观点。

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①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②一组排例(三个以上的概括事例),首尾部分要有总结升华的中心句或观点句;

③一组排例,不能简单重复上文事例的角度或内容,力求多角度多侧面举例,正反假设对比以突出观点。

联系现实生活解决问题,提出方法措施,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结尾段,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明确或升华深化观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使用祈使句或者呼告修辞。

【点睛】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写作时注意 1、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可信性的源泉。

 2、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