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8809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doc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电力工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绩效水平,鼓励电力工程专业人员刻苦钻业务,多出成果,加快“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公司电力工程的专业特点,特制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工程教授级、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审细则》),作为电力工程教授级、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指导标准。

第二条电力工程各类专业教授级、高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名称分别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

第三条按照本《评审细则》,经评审合格并获得相应级别资格证书者,表明其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四条本《评审细则》中的“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指:

在公司系统各单位,从事发电(含火力、水力、核能及其他新能源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技术、电力环保、电力标准化、电力通信、电力信息技术等电力工程的科学研究(含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科研、试验、技术开发、推广及其技术管理)、规划设计(含规划、勘测、设计及其技术管理)、施工建设(含建筑、安装、调试、施工机械、安全质量监督及其技术管理)和生产运行(含运行、检修、技术改造、修造、安全与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及其技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电力工程分为五类专业: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含核能、太阳能、地热及其它热能形式发电),水能动力工程专业(含潮汐能、风能发电),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通信与信息专业。

(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包括锅炉、汽轮机、燃气轮机、热工过程控制及其仪表、供热与制冷、火电厂建筑与安装、物料输送、金属与焊接、火电厂化学、火电厂环保、火电厂劳动保护、新型发电技术及其它与热能动力工程有关的专业。

(二)水能动力工程专业

包括水能利用(含水库)、工程地质、水文泥沙、水工建筑物、水力机械、金属结构、水电厂自动化、水电工程环保、风能发电技术及其它与水能动力工程有关的专业。

(三)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专业

包括电气设备管理、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电磁环境、配电与用电系统及控制、电气测量、电能质量管理及其它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有关的专业。

(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包括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运行与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及其它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有关的专业。

(五)电力通信与信息专业

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电力系统信息、计算机通信技术、调度自动化及其它与电力通信与信息工程有关的专业。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凡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七条学历和资历条件

(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不具备上述学历(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学历(学位),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且任现职期间,业绩显著,贡献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获国家或省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称号者(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一、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3)获得有较显著经济效益的技术发明专利2项以上(发明人)。

3、对于军队转业干部或原为公务员,首次参加资格评定的人员,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基本要求为:

本科毕业后15年以上,或取得硕士学位后12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学位后8年以上。

(二)高级工程师

1、博士后出站人员,可直接认定为高级工程师资格。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对于军队转业干部和原为公务员,首次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定的人员,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基本要求为:

取得硕士学位后7年以上,或本科毕业后10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15年以上。

(三)工程师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认定工程师资格

(1)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

(2)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累计3年以上。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工程师资格:

(1)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4)中专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或未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

第八条外语条件

(一)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者,须具备在2小时内比较准确地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5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

(二)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者,须具备在2小时内比较准确地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3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

(三)申报工程师资格者,须具备在2小时内比较准确地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2000字符的能力,并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九条计算机条件

申报教授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资格者,须能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并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四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十条专业理论水平条件

(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并对从事的专业方向(或工作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二)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专业有关的现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三)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发展趋势。

(四)熟悉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及其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熟悉现代管理科学等知识。

第十一条工作经历和能力条件

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者须同时具备以下必备条件:

(一)曾主持完成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或大型工程设计、施工项目、或组织过重要的生产运行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过较复杂的技术难题。

(二)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分析、综合、判断和总结的能力,或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三)能承担或主持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或编写本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报告、专题报告等工作。

(四)具有较强的开拓能力,专业技术工作有创新,或在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新技术中取得较好效果。

(五)能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本专业的技术文件审查、技术成果鉴定和验收等工作。

(六)能组织和指导高、中级技术人员的工作。

第十二条业绩与成果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做出如下业绩之一:

1、国家级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证书为准,下同)。

2、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前8名),或二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或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或两项三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

3、市(厅)级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3名),或两项以上一等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

4、获国家级工程类技术成果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5、获省(部)级工程类技术成果奖一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8名),或二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6名),或两项三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

6、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或研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以两名以上有关专家及省级以上单位证明为准,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单位公章,下同)。

7、作为本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的重大工程技术项目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全国、全省或分、子公司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取得了较显著的效益。

8、在承担科研项目或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生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或获得有较大价值并取得显著效益的技术发明专利1项(发明人,不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9、主持解决网、省公司电网运行中的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或主持网、省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或主持采用省内一流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有效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取得突出成效者。

10、主持、编写网、省公司级重点电网建设项目或同等项目的研究、试验技术报告或系统调试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突出成效者。

(二)任现职期间,撰写以下论文、著作之一:

1、被国际三大文献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论文1篇;或出版著作1部(第一作者);

2、出版著作1部(主要编著者),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

3、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第一作者);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第一作者),以及经公证有较大价值的发明专利1项(发明人)。

4、专业刊物发表论文3篇以上(第一作者)。

(三)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者,除具备上述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提供一至二项能代表自己绩效水平的工作实例报告,参加并通过专家组的答辩。

第五章高级工程师资格评审条件

第十三条专业理论水平条件

(一)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并对从事的专业方向(或工作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二)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专业有关的现行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熟悉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三)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技术水平、市场信息、发展趋势。

(四)比较熟悉主要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及其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五)熟悉现代管理科学等知识。

第十四条工作经历和能力条件

(一)申报高级工程师资格者,应同时具备如下必备条件:

1、曾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或大中型工程设计、施工项目、或组织过重要的生产运行工作,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解决过较复杂的技术难题。

2、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分析、综合、判断和总结的能力,或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3、能承担、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制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管理说明书或编写本专业的理论与技术报告、专题报告。

4、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技术工作有创新,或在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新技术中取得较好效果。

5、能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本专业的技术文件审查、技术成果鉴定和验收等工作。

6、能组织和指导中级技术人员的工作。

(二)从事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取得工程师任职资格后,应同时具备如下相应专业所要求的条件:

1、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应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应领域的试验和研究的技术路线,能独立编写较重大科技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或制定较大的现场调试技术方案。

(2)担任课题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加二次及以上大型现场试验,解决较复杂的测试技术问题;或主持二项及以上技术难度较高的科研项目,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和主持较重大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承担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其中关键技术问题;或承担二项及以上技术难度较高的分析、测试技术开发项目,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或负责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2、水能动力工程专业

应同时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熟练掌握本专业相应领域的试验和研究的技术路线,能独立编写较重大科技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报告,或制定较大型试验技术方案。

(2)担任课题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加二次及以上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