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8026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docx

虾蟹类增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08水产1

《虾蟹养殖学》第1~9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日照长度:

表示每天太阳日照时数。

日照时数:

在某一段时间内,太阳照射地面的总时数。

溶解氧的垂直变化:

一般主要是因为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都有垂直的梯度变化,结果导致白天表层氧常常是过饱和,而底层由于光照不足及存在大量消耗氧气的有机物,所以氧气常很低,甚至接近于零。

溶解氧的水平变化:

池塘中因风向,使各处受风力影响不同,溶解氧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是下风处的氧气条件好于上风处。

溶解氧的昼夜变化:

随着光线的增强及辐照时间是延长,池中溶解氧在白天逐渐增多,夜间光合作用停止时则由于水呼吸及养殖对象的呼吸,溶解氧又迅速下降,至黎明前往往降至很低,甚至造成虾蟹窒息死亡

溶解氧的季节变化:

溶解氧的变化幅度冬季小夏季大。

补偿深度:

日间在池塘的某一深度,其浮游植物的光合作产生氧的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呼吸作用耗氧的量,此深度称为补偿深度。

增氧层:

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

耗氧层:

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

氧盈:

超过溶解氧饱和度100%以上的值称为氧盈。

氧债:

(OD)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受到抑制的哪一部分耗氧量。

是理论耗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OD=TOC-AOC(oxygendebt,theoryoxygenconsumption,actualoxygenconsumption)

潜在性酸性土壤:

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

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投饵率:

每天的投饵量占养殖生物体重的百分比

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的最小个体

全长:

额剑前端至未节末端的长度

体长:

眼柄基部或额角基部眼眶缘至尾节末端的长度(虾)

甲宽:

头胸甲的最宽处的长度,最宽处如为齿时则自齿的基部量起(蟹)

甲长:

头胸甲前缘至后缘中线的长度(蟹)

开放式纳精囊:

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对虾以外的虾类多属于此类交接器类型。

封闭式纳精囊:

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

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

触角腺:

位于两眼内侧,其基部为排泄器官,称为触角腺

自切现象:

虾蟹类动物在遭遇天敌或相互争斗中受困时常常会自行使被困的附肢脱落,以使个体摆脱天敌,迅速逃逸。

在附肢有机械损伤时虾蟹类亦会自行钳去残肢或使其脱落。

这种现象称为自切。

2.对虾和虾类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区别。

3.虾蟹口器的组成构造。

4.虾蟹身体的分节情况及附肢的数量、特征。

5.对虾雄性附肢的位置,贮精囊的位置、颜色。

答:

雄性第二腹肢内侧具有小型附属肢体,称为雄性附肢。

贮精囊位于第五对步足基部,成熟的雄虾贮精囊呈白色。

6.几种养殖对虾雌虾纳精囊的类型及位置。

答:

虾类的雌性交接器又称纳精囊,位于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腹甲上。

根据是否覆盖有甲壳、骨片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

封闭式具一袋状或囊状的纳精囊,交配时精荚的豆状体即贮于其中。

大多数的对虾属种类具封闭式的纳精囊,如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

开放式纳精囊则无甲壳、骨片等形成的囊状结构,仅在第四、五对步足间腹甲上由甲壳皱褶、凸起及刚毛等甲壳衍生物形成一区域用于接纳精荚,精荚多粘附其上。

此种交接器者仅见于南半球产的对虾种类,如南美白对虾、南美蓝对虾等。

7.虾蟹第一触角鞭和第二触角鞭功能的差异。

答:

第一触角鞭是嗅觉器官及触觉感受器官,兼有平衡的功能;第二触角鞭检测振动的特化器官,司体前、背面及后侧方向的机械感觉。

8.虾蟹消化腺的数量和名称。

答:

肝胰脏是唯一的消化腺,主要功能为分泌消化酶和吸收、贮存营养物质。

9.虾蟹循环系统的组成构造及特点。

[开管式、只有血窦而没有静脉]

答:

虾蟹类的循环系统属开管系统,即血液在流动中经开放的血窦完成循环。

虾蟹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动脉、血窦、血液等组成。

血窦是虾蟹类的静脉系统,由组织来的血液在身体各部的血窦汇合然后输回心脏,参加再次循环

10.虾蟹类鳃结构的特点及差异。

答:

虾蟹类的鳃生在胸部两侧,各胸节鳃的数量与种类因种而异。

鳃具十分宽广的表面积用来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经入鳃血管进入鳃轴,再进入鳃瓣,然后在鳃瓣处进行气体交换,充氧的血液再经鳃轴内的出鳃血管流回心脏。

鳃的结构有枝状鳃、丝状鳃或叶状鳃,对虾类为枝状鳃,其他虾蟹类为丝状鳃或叶状鳃。

枝状鳃的鳃瓣具多分枝的鳃丝,鳃丝的末端多有两叉形分支;丝状鳃则由鳃轴直接发出多条鳃丝;叶状鳃的鳃瓣呈叶片状沿鳃轴重叠排列。

11.虾蟹类触角腺的功能及位置。

答:

触角腺由中胚层发育而来,位于第二触角基部。

触角腺分为腺质部与膜质部两部分.触角腺的主要功能是渗透压调节及离子平衡。

12.虾蟹类X-器官和Y-器官的位置及生理功能。

答:

X器官、窦腺位于虾蟹类动物的眼柄内,合称X器官--窦腺复合体

y器官----为一来源外胚层的非神经内分泌器官,在虾蟹类体内形状各异,位置亦不同

X器官的主要分泌物是MIH和GIH。

前者抑制y-器官蜕皮激素的分泌,后者抑制性腺的发育。

眼柄切除或破坏X器官可使其分泌物减少或消除,而使靶腺的功能充分发挥。

虾蟹类眼柄切除可以促进某些种类的蜕皮过程,并被广泛用来在人工条件下促进虾蟹类卵巢的发育。

Y-器官的主要分泌物为蜕皮激素,主要成分为20-羟蜕皮酮及共同产物,其分泌在虾蟹类蜕皮之前达到高峰,随蜕皮活动开始迅速下降,恢复正常。

13.对虾类、真虾类和蟹类繁殖方式及特点有什么差异?

(包括产卵方式和受精卵的孵化方式、时间)

对虾类的繁殖方式为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交配后精荚贮于纳精囊中,具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精荚则粘附于其中,产卵时也排出精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孵化,时间大约为12小时。

真虾类则抱卵,受精卵粘附于母体腹肢的刚毛上发育,孵化时间大约为10天,孵化后脱离母体。

蟹类繁殖为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交配后精荚贮于母体内的受精囊中,卵产出过程中与受精囊中释放出来的精子相遇受精,再产出体外。

卵产出后被抱持于母体腹部的腹肢上发育孵化。

14.对虾类和真虾类幼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及分期、幼体的食性有什么差异?

无节幼体(nauplius):

幼体卵圆形、倒梨形,具三对附肢,为游泳器官,体不分节,具尾叉,幼体不摄食,卵黄提供营养,营浮游生活,一般分为六期。

对虾类的初孵幼体为无节幼体。

蚤状幼体(zoea):

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分节明显,出现复眼,颚足双肢型为运动器官,后期尾肢生出,形成尾扇。

蚤状幼体亦为浮游生活,开始摄食,多为滤食性,后期始具捕食能力。

糠虾幼体(mysis):

腹部发达,出现腹肢,胸肢双肢型,营浮游生活,捕食能力强。

后期幼体(postlarvae):

虾类的后期幼体称仔虾,具全部体节与附肢,外形基本与成体相似。

此时生活习性常有改变,底栖种类在此期放弃浮游习性,转入底栖生活

①无节幼体依靠体内卵黄提供生长和变态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②进入蚤状幼体后开始摄食外界营养,滤食性,滤食水中的有机碎屑、单胞藻类、小型的原生动物及小型轮虫。

③糠虾幼体同时兼有滤食性和捕食性,以捕食小型浮游动物为主。

④仔虾期多栖息于水体的底部,以底栖藻类和底栖动物为食。

15.虾蟹类蜕皮分为哪几种类型?

①发育蜕皮或变态蜕皮

②生长蜕皮

③生殖蜕皮

④蜕皮除与生长、变态有关,还可通过蜕皮蜕掉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可使残肢再生

16.对虾的洄游有哪几种类型?

1、生长时期的洄游:

又称索饵洄游

2、越冬洄游

3、生殖洄游

17.对虾、新对虾、罗氏沼虾、龙虾、寄居蟹、锯缘青蟹的分类地位:

(隶属于什么目、什么亚目、什么派)。

1、对虾:

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部

2、新对虾:

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部

3、罗氏沼虾:

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部

4、龙虾:

十足目、爬行亚目、长尾部

5、寄居蟹:

十足目、爬行亚目、异尾部

6、锯缘青蟹:

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部

18.对虾派和真虾派虾类在螯足数量的差别。

对虾派:

步足前三对螯状,后二对爪状

真虾派:

步足前二对螯状,后三对爪状

19池水补偿深度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光照强度、池水的透明度、有机物含量

20.池水的运动或分层对养虾生产有哪些利弊?

池水的混合对流对养殖生产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池塘的物质循环和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池水的分层→对养殖生产来说是不利的。

21.盐度对对虾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在养殖生产中要求尽量将池水盐度调节到对虾体液等渗点附近?

虾蟹类对渗透压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超过其限度时,虾蟹失去调控能力,使机体的功能和组织受到破坏。

幼虾调节渗透压的能力比成虾强。

渗透压的调节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对虾、蟹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尽量调节池水的渗透压在养殖对象的等渗点附近,以减少能量损耗,可促使其快速生长。

22.养殖水体中两个主要的pH值缓冲系统是什么?

试述它们稳定pH值的原理。

(1)CO2——HCO3-—CO32-

当CO2与HCO3-共存,所构成的缓冲系统pH较低。

*当CO32-与HCO3-共存时,所构成的缓冲系统pH较高。

*当HCO3-在系统中比例越高,pH值越接近于8.0。

它同样有缓冲pH值的作用

(2)Ca2+→CaCO3

若水中的Ca2+浓度足够大时,可以与水中的CO3-2生成CaCO3↓沉淀,而限制了CO3-2的浓度上限,从而防止pH值的继续上升。

23.养殖水体pH值有哪些变化特点?

在无外来污染时,养殖虾池的pH值的变化主要受生物活动及有机物的分解、底质和土质等方面的影响。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pH↑

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CO2pH↓

有机物的分解释放出CO2、有机酸pH↓

土壤中的Fes2→氧化后溶于水生成H2SO4pH↓

①pH值的变化幅度与浮游植物的密度有关,

②pH值的变化幅度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③pH值具有昼夜变化规律,

(pH值白天逐渐上升,夜间逐渐下降,早上日出之前最低,下午日落之前最高,生产上要求日变幅要小于0.5)

④pH值具有垂直变化特点。

24.养殖水体溶解氧有哪些变化特点?

①池水的溶解氧有垂直变化的特点,

②池水的溶解氧有水平变化的特点,

③池水的溶解氧有昼夜变化的规律,

④池水溶解氧的变化幅度有季节性差异

25.为什么说在晴天中午使用增氧机是既经济又高效的增氧措施?

用氧盈去抵还氧债,使底部每天24小时不产生氧债,保持良好的水质、底质环境、是养好虾的重要技术措施。

作用:

①改善底部环境条件,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彻底,可减少中间产物的产生。

②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对池塘生产有利。

26.在对虾养殖生产中,防止氨积累有哪些技术措施?

•防止氨积累和对养殖虾类的危害的措施:

•①换水②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搅水③维持良好的水色④使用底质改良剂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直接吸收)⑤调节适中的pH值。

27.养殖水体中H2S形成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消除H2S的危害可采取哪些综合技术措施?

•硫化氢(H2S)是在缺氧条件下,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在富含硫酸盐的水中由于硫酸还原菌的作用,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再变成硫化氢。

•SO4-+有机物厌氧环境S2-+H20+CO2(缺氧环境)

•S2-+2H+→H2S↑(酸性条件)

•硫化氢对水生动物的毒性很大,0.1ppm足以使日本对虾失去平衡。

•养殖生产中,防止和清除硫化氢危害主要技术措施:

•①强力增氧,(尤其是提高底层水的溶解水平)(增氧机)

•②维持底层水pH值的中性或微碱性。

(石灰)

•③防止有机物在池底的大量积累、聚集。

[清淤、使用微生物剂、高位池的中央排污(坡度、增氧机安装方向、中央底部排水]

•(4)CH4(甲烷)有机物厌氧分解的中间产物。

28.培养水色对虾蟹养殖有哪些积极作用?

29.在虾蟹养殖生产中通常不主张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或连续性的水体消毒,试解释其中的道理。

30.老化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

对虾蟹养殖有可能带来哪些危害?

•特征:

经过几年的养殖生产,由于养殖虾蟹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以及粘土颗粒的沉积,在池底淤积一层很厚的淤泥,其中的有机物在池底及泥层内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分解,形成一层又黑又臭的还原层。

•危害:

①由于许多蛋白质在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不能彻底分解而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如尸胺、组胺、腐胺等。

②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还原成硫化氢,③过多的有机物积聚、使池底的耗氧量大增,溶解氧水平较低,④有机物的积聚,使池底细菌过度繁殖,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31.酸性池塘的起因及治理方法。

•1、酸性池塘发生的起因

•①红树林植物富含硫和单宁,其植物残体氧化分解后遇水生成硫酸和单宁酸,使土壤呈酸性。

在红树林地带建造的虾池其土质一般呈酸性反应。

•②由于地壳形成的过程,滩涂上有大量二硫化铁。

这种含二硫化铁的土壤,只有经过曝晒后与氧气反应,变成三硫化铁,与水接触后生成硫酸。

在未氧化之前不呈现酸性,所以又称为潜在性酸性土壤。

•Fes2+3O2═Feso3+SO2

•Feso3+7O2+2H2O═2Feso4+2H2SO4

•2、酸性池塘的治理方法

•①新建虾池先晒池、风化土壤→浸泡→排去酸性水→施用石灰200公斤/亩→进水1.0~1.2m,立即施肥将藻类培养起来。

•②并在坝基上洒上一层薄薄的石灰粉,防止下雨天大量酸性水流入虾池。

•③养殖生产过程,经常性地施用白云石粉或熟石灰,增加池水的碱度和硬度。

增强池水对pH值的缓冲调节能力。

•④建池时,在虾池坝坡上和池底铺一层中性粘土,防止酸性土壤中酸性物质的渗出。

•⑤在池底和坝坡上覆盖地胶膜。

32.虾池中的饵料动物包括哪些类群?

浮游动物对对虾养殖来说有哪些积极作用?

•1、原生动物:

有孔虫、砂壳虫、纤毛虫等,也是对虾胃中常见的种类,但重量比例较小。

•2、甲壳类:

桡足类是虾类重要的饵料生物,在胃中出现的频率和重量比例都很高。

如桡足类的:

哲水蚤、剑水蚤、猛水蚤(底栖性);枝角类。

•3、轮虫:

是蚤状幼体与糠虾幼体的适口性饵料,但进入仔虾期后,很难捕捉,虽然不是对虾的主要饵料,但可作为桡足类的饵料。

•4、昆虫类:

摇蚊幼虫,体长1~1.5cm,红色,又称为红虫,是虾苗良好的饵料生物。

•5、多毛类:

(主要是沙蚕类)是成虾的良好的动物性饵料,尤其是对性腺的发育有良好的效果。

•6、软体动物:

蓝蛤,是成体对虾良好饵料。

浮游动物个体小,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高,是对虾的优良饵料。

33.养殖生产中如何通过直观的感觉来判断虾池底质的污染程度?

•池底污染程度的判断

•1、根据底泥的气味、颜色来判断

•①表层黄色,内层灰色,无臭味(良好)

•②表层黄色,内层黑色,有臭味(中度污染)

•③表层和内层均为黑色,并有恶臭味。

(重度污染)

•当池面出现浮皮时,应及时捞去,否则在下风岸很容易造成池底的污染。

——土皮形成的原因

•2、利用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Eh)确定底质的污染程度。

•良好的池底呈正电位,受污染的池底呈负电位,并随着污染程度的加重,其负值增加。

34.虾池施肥培育饵料生物有哪些原则及注意事项?

 

35.防止和减轻池底污染哪有些综合技术措施?

•①合理投饵

•②改善虾池的排污性能

•利用增氧机形成的环流,将污物集中到池的中心,通过中央排污管将其及时排出池外;

•③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陈秀男教授谈到台湾用臭氧发生器,(改善底层水的溶解氧水平和适当的水体消毒)。

•a、配合水体消毒,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b、使用氧化剂(过氧化钙、双氧水)促有机物的分解。

•④使用底质改良剂

•沸石粉、麦饭石、膨润土等吸附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

•使用氧化亚铁(炼钢厂的炉渣),与硫化氢生成硫化铁,消除硫化氢的毒性;建议在中央地带多用石灰、沸石粉等;(建议芽孢杆菌与沸石粉混合使用)

•⑤保持浮游植物、微生物和浮游动物三者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通过生物的净化作用,改善池塘的水质和底质。

36.增氧机的增氧原理及其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作用?

•增氧机的增氧原理

•①增加气—水分界面的表面积,让更多的氧气溶入水体。

•②形成水流,使进入气、水分界面的氧与整个水体充分混合,从而提高增氧速度。

•增氧机的作用

•①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水平,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

•②促进池水的上、下对流,增加底层溶解氧水平,促进池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循环,减少底层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的形成。

•③形成的环流作用,有利于池塘污染物的聚集与排放。

•④改变池塘的微生物类群(好氧性、厌氧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37.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阐述养虾池综合养殖的意义。

38.虾池综合养殖的原则与条件是什么?

答:

1).混养品种与对虾无敌对关系,不会相向捕食或单向捕食;

2).混养品种与对虾在饲料方面无明显的竞争关系;

3).混养品种不会与对虾竞争空间地盘(生活在中上层);

4).混养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池塘条件(温度、盐度、底质);

5).混养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生物互利,或养殖效益);

6).生长快,当年可达到上市规格。

39.目前虾池综合养殖的种类、方法和效果。

答:

一、双壳贝类与对虾的混养

主要有:

1.缢蛏(指甲螺)与对虾的混养

方法:

底质要求为软泥或细沙底质,生长最适水温为15-30℃,盐度适应范围1.005-1.022,最适盐度范围1.008-1.018,1龄蛏壳长4-5cm,2龄蛏壳长6-7cm,体重10g。

每亩播苗30-40万粒。

(避免底部缺氧)。

2.牡蛎与对虾混养

方法是将预先采好苗的竹杆、水泥柱或吊串牡蛎壳设置在虾池养殖。

3.文蛤(俗称海白)与对虾混养

方法是要求底质含砂量60%-90%,适温范围-5.5-30℃,生长最适水温15-27℃。

幼贝适宜盐度为1.003,成贝最佳盐度1.014-1.025。

每亩播壳长2-3cm的贝苗(2龄苗)40kg(500只/kg)。

4.扇贝、蚶类、贻贝等与对虾的混养

方法:

扇贝和贻贝为附生性贝类,采用吊挂养殖。

二、鱼类与对虾的混养

主要是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

如遮目鱼(虱目鱼)鲶鱼、鲻鱼、罗非鱼等。

三、青蟹与对虾的混养

1.以虾为主,蟹为辅:

每亩放养虾苗5-6万尾,蟹苗100-200只(1.0-1.5g)。

2.以蟹为主,虾为辅:

每亩放养蟹苗500-600只,虾苗1万-2万尾。

方法:

在虾池底部设置竹筒、瓦渠等作为隐蔽物,且在池堤上设置防逃设施。

四、植物与对虾的混养

1.石莼与对虾混养

2.江蓠与对虾混养(尤其适合在换水条件较差的养殖区推广)

混养方法:

可在虾池四周撒上适量的细基江蓠种苗。

当然最好是在池内用浮筏养殖。

可以在虾池的两侧每隔3—4m打上小木桩,把浮绠的两端绑在小木桩上,浮筏长度略短于虾池宽度,浮筏结构由浮竹和浮绠构成。

夹苗绳绑在浮筏上,苗距10cm,每个浮筏绑10根苗绳。

每隔10cm左右夹一簇江蓠。

浮筏总面积约占虾池面积的30%左右。

这样浮筏始终浮在水面上,能充分吸收日光进行光合作用,生长迅速。

五、对虾与其他经济动物的混养

1.对虾与方格星虫的混养

2.对虾与沙蚕的混养

40.斑节对虾有哪些主要的生态习性?

答:

1、对盐度的要求

广盐性,能生活在盐度5~45的水域,最适盐度为10~20,13.8的盐度,其增重速度最快(吴琴瑟)1993年。

泰国在3‰的水中养殖斑节对虾效果很好。

2、对水温的要求

生长适温范围18~35℃,最佳为25~33℃,18℃以下停止摄食,减少活动,水温12℃便会大量死亡。

3、对DO的要求

斑节对虾对DO的消耗随水温变动而变化,在高温下,其耗氧量随之增加,养殖安全的DO含量为3mg/L以上,2mg/L开始影响摄食,1mg/L开始浮头。

4、栖息习性

稚虾以后,喜欢栖息在泥沙底质,昼伏池底,有明显的潜伏行为,夜间活动较频繁。

5、食性

食性较广,属杂食性(偏动物性),通常夜间或清晨摄食强度较大,幼虾白天也有较大的摄食强度。

41..斑节对虾的纳精襄类型及交配特点。

答:

斑节对虾的纳精襄类型为封闭式的。

斑节对虾的交配特点与中国对虾相同:

雄虾将包有精子的豆状体送入雌虾的纳精襄,而精荚的瓣状体则留在纳精襄外。

雄虾一次交尾后,短时间内可形成新的精荚。

交尾后的雌虾由于环境的变化,经常出现脱壳现象出现,脱壳后的雌虾遇到雄虾可再交配。

42.斑节对虾雌性亲虾强化催熟的三大要素及催熟原理。

答:

亲虾强化催熟的三大要素是摘除眼柄、生态环境调控、强化营养相结合。

催熟原理:

对虾的性腺发育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有关。

环境条件中,水质、水温、日照长短、饵料是主要条件。

内分泌器官中的X-器官和Y-器官共同制约着卵巢的发育,Y-器官促进性腺的发育,X-器官抑制卵巢的发育。

因此,给亲虾提供一个好环境,并摘除眼柄,便可催熟。

43.对虾幼体的变态发育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不同发育阶段在形态、活动、食性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答:

对虾幼体的发育通常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期。

1、无节幼体

无节幼体分为6期,从无节幼体N1发育到溞状幼体Z1,要经过6次蜕皮的变态发育,28~30℃水温,约需40~48小时。

(主要决定于水温),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根据尾棘的数量来区别)。

2、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分为3期,正常情况下,从Z1发育到糠虾幼体M1通常要3-4天,特征是眼柄、额角和尾扇的出现和拖粪现象。

溞状1期幼体不具额角,复眼不具眼柄;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但尾节不具尾扇;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尾节长出尾扇。

3、糠虾幼体

糠虾幼体最大特征为身体呈倒挂现象,呈弓弹运动。

糠虾幼体亦分为三期,从Z1发育到仔虾P1期通常要3-4天,每期特征:

M1游泳足:

每个腹节的游泳足呈突状物

M2游泳足为二节

M3游泳足为三节

4、仔虾期

特征:

呈水平游泳,形态与成虾相象。

P5以后,出现附壁、附底的现象。

44.开展对虾中间培育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

①缩短池塘的养殖时间,减轻池底的污染程度。

②便于加强早期的投喂管理;

③保证中后期的养殖密度;

④既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抢得养殖季节(标粗与虾池整理同步进行);

⑤利用中间培育的搬苗环节,淘汰劣质个体(生长发育慢)。

45.南美白对虾亲虾的纳精襄类型及交配特点。

南美白对虾的纳精囊类型:

开放式的纳精囊

交配特点:

产卵后精荚将自行脱落。

雌虾每次产卵前需要重新交配。

46.当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下降的主要特征及原因。

主要特征:

——生长慢,个体生长差异大。

主要原因:

①后备亲本培育不规范,筛选不严格。

②近亲繁殖现象普遍,

③育苗技术不规范(营养条件差、过多依赖抗生素、高温育苗)

47.与斑节对虾相比较,南美白对虾养殖有哪些差异之处。

答:

1、虾苗的体型较粗短,全长0.8~1.1cm即可出售,活动能力强。

2、南美白对虾的食量较大,投喂量比斑节对虾略大,且有贪食行为。

3、摄食快,与同规格的斑节对虾相比,摄食时间应相应减少半小时。

4、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