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8680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电、送电施工危险点预测与预空控措施.doc

220kV洱源变电站工程危险点、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认识也正在不断深化,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就是近几年来电力系统在预防事故中摸索出来的新的方法。

它能做到事前预防,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

危险点和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隐蔽和多变的特点,同时又是可知和可预防的。

就电网建设施工现场而言。

其危险点包括如下几项:

(1)可能造成危险的作业环境。

如: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诱发职业病;不充足的照明。

可能引起员工工作上的失误,进而引起人身、设备损害。

(2)高空落物、运用中的旋转机械等。

如:

在高空作业现场,由于没有有效防护,落物伤人;运用中机械设备没有安全防护罩,其运动部分裸露在外,与人体接触,造成伤害;电机外壳接地线损坏或接地电阻超标,就会对工作人员存在潜在的危险,进而年引发触电事故。

(3)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工作规程,不能正确着装,不按规程要求操作,就可能引发人身事故和恶性误操作。

如:

有的工作人员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

心存侥幸;有的电气工作人员不使用规定的绝缘工器具进行电气作业。

造成触电伤害等。

(4)个别领导不按规章办事,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等,都可能造成事故。

危险点分析预控,就是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点进行提前预测和预防的方法,在充分考虑上述各种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

它要求按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超前分析和查找可能产生危及人身、设备安全因素,再依据有关规程要求,制订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二、危险点是可以预控的

一般来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分为客观存在的危险点和作业中产生的危险点。

客观存在的危险点,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想就可以发现。

如:

从事电气作业会有触电的危险,所以事先采取停电措施,并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高空作业前,人们也会预感到存在高空坠落和高空落物的危险,因此,系好安全带和安全绳是高空作业必须要做的安全措施。

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点,即作业中产生的危险点,人们仅凭经验或想象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控。

预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是有目的地运用相关科学技术知识,根据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及以前发生过的事故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和推测,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危险点的措施。

(1)科学的预控是一种预见性的活动,即预测的对象不是过去或现在已完成的作业中的情况,而是对未来作业中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效的探索。

(2)科学的预控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它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保证作业任务圆满完成这一根本目的的展开。

(3)科学的预控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

它首先要收集本单位过去同类作业或其他单位同类作业的有关资料,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并认真考察和分析将要从事的作业的特点和参加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等,然后才能对危险点做出推测。

(4)科学的预控是一种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活动。

这些客观规律包括:

在作业过程中何时何处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这些危险点的存在有可能带来哪些危害,如何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等。

因此,在任何作业活动之前,充分地收集资料、进行现场勘测、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成为危险点预控的必要工作。

从以往的事故资料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当事人违章,对有可能造成的危险点缺乏事先预想和有效地防范而造成的,属于人员责任事故。

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可以增强人们对危险性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冒险行为;防止因准备不充分,安排不周,忙乱无序或图方便简化和颠倒作业步骤,而导致的事故;也能够防止由于技术业务而诱发的事故;使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安全措施更加完善,从而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所以,危险点是可以预控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云南电网公司火电建设公司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点危险源

危害结果

控制措施

备注

1

通用部分

1.1

施工组织

1.1.1

施工组织设计

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繁荣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气、水、油、渣、尘、放射性物质及噪声、振动等,辨识不充分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充分调查现场施工环境;

2.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1.按规定制订措施

2.加强人员培训

未制定新技术、新工艺、新型施工机械机具等专门措施

1.1.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无施工安全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不完善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必须按安全规定、规程制订安全技术措施,重大、重要、特殊项目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并按权限报批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设施、宣传、安全技术开发研制、试验等方面,能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职业病、职业中毒等

1.1.3

工作安排

工作安排不妥

人身伤害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作业人员

1.1.4

安全交底

未经安全交底施工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认真做好交底,有针对性讲解危险点及预防措施,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双方签字

2.认真执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任务、技术、安全、环境”要求的“四交”制度

3.对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1.1.5

安全管理

1.1.5.1

组织措施

安全责任不落实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并签订责任书

安监机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1.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

2.对作业过程中人的行为、作业方法和操作动作进行监督监护

3.做好劳保用品检查

4.开展危险预测预控活动

1.1.5.2

安全培训教育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搞好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安安素质。

2.每两年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管理、安监人员和班组长参加教育培训和考试,每年初和新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经常一次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制度的培训学习与考试。

3.新进厂人员进行不少于40课时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

持证上岗。

4.职工改换工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进行相应的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

5.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

6.临时招用当地民工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讲解工作

意识水平低下,安全意识与技能掌握不够

1.1.5.3

隐患处理

未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并闭环处理

1.1.5.4

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未认真吸取教训,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认真处理

2.违章及事故责任下岗职工,应进行复工前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后重新竞争上岗

1.1.5.3

分包

违反分包单位、工程项目范围规定、招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不合格的分包单位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安监部门对分包项目和单位进行严格的安全资质审查

2.对分包项目和单位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禁止“以包代管”

1.1.6

施工道路

道路不平整,各类标志及防护设施不齐全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路面平整宽敞,弯道符合规定,路标、限速标志、警告标志醒目、完善,危险产生场所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1.1.7

机械设备和工机具管理

1.1.7.1

机械设备

无管理制度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制订制度

责任制不落实

专人负责

未按计划检修,带病运行

按规定检查、维护、保养

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加强培训,持证上岗

违章操作

加强监督,严禁违章

指挥混乱

统一指挥

1.1.7.2

工机具、器具

选用不当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坚持招投标采购,严把进货关,杜绝使用“三无”产品。

2.选用有检验合格证的工机具、器具。

3.按照安全工作规程和技术措施要求,正确配备,合格选用

管理不当

1.建立健全台帐,专人管理

2.全部挂牌,标识齐全、清晰,摆放整齐、有序,外观整齐

3.专人定期保养、试验检查、记录,不合格的封存

4.工具房(间、棚)按规划设置。

铁工具房应有醒目、可靠的接地保护措施

1.1.7.3

工机具、器具

使用不当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使用前需进行外观检查,对于外壳、手柄破损和电缆或软线损坏的电动工机具不得使用。

2.使用前进行型号、外观检查,坏的进行更换维修。

严禁“以小代大”超负荷使用。

3.正确操作、使用工器具。

电动工机具的使用

电动工机具外壳、手柄破坏和电缆或软线损坏;使用不当

1.使用前应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完好

2.使用前必须戴好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上

3.电动工具开关应置于操作人员伸手可及的位置

4.使用时禁止调整、擦拭

1.1.8

用电管理

1.1.8.1

施工电源配置

施工电源设施布置不规范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临时配电间、盘、箱布置合理

2.临时配电间、盘、箱全部检修完好合格,符合安全要求

3.临时配电间、盘、箱统一着色,喷“有电危险”的明显标志

4.电缆埋地敷设时,设直埋电缆标志牌,横过马路时,必须穿保护管套

5.各配电间、盘、箱全部陪锁

6.便携式电源盘等,必须按要求装设漏电保安器

7.做好接地保护

8.严禁私拉、乱接电源

1.1.8.2

用电操作

安装维护不当

人身伤害

施工用电安装维护,由合格电工担任

操作不按规定

人身伤害

在操作及使用中必须遵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相关规定

1.1.8.3

照明

设施不全

人身伤害

1.配齐照明设施,保持照明设施完好,并根据工程需要及时调整、黑暗走廊、过道必须装设照明

2.设计照明时,考虑不使亮度变化;照明应照度足够,满足夜间施工和人员通行安全的要求;在光度突然变化的地方,不放置障碍物,不设置台阶

3.保证照明光线走径合理,线杆稳固牢靠,导线应有绝缘子支撑,导线对地距离不小于2.5m

4.临时照明线路应相对固定,且不得接近热源或直接绑挂在金属构件上

光线不足

位置不当

1.1.9

消防管理

制度不全

消防设施、标志不齐全

人身伤害

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1.各办公区、生活区、项目工地、材料站、施工队驻地,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2.保证防火重点部位有消防水,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标志齐全完好

3.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试验

火灾事故

禁火区、防火重点部位管理不当

1.禁止区域、部位设立明显、规范的禁火标志

2.施工区域应划定禁烟区

3.在禁火区域、部位动火作业实行动火作业票制度,动火作业票应经过审批

山林施工无措施

1.林区施工要禁止烟火

2.明火焊接时,必须划定规则范围、清除易燃杂草,并设专人监护

1.2

劳动保护

1.2.1

人员着装

着装不正确

人身伤害

1.穿着符合规定的工作服:

如焊工着帆布工作服,检修、起重、电工着劳动布工作服,电气作业着绝缘鞋等。

2.根据工作场所和作业性质,穿戴防护用品。

1.2.2

作业环境

安全设施不具备或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

人身伤害,设备事故

1.配备齐全安全设施,各种安全标志齐全醒目。

2.严禁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并加强检查巡视。

作业环境不安全(如排水沟道、坑井不完善,排水沟道有阻塞或不通,井盖板未盖好等)且未采取措施;现场布置不合理或人为破坏

人身伤害

1.合理布置现场,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2.施工区域按设计要求和布置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