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5110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酝酿(yùn)窠巢(kē)应和(hè)黄晕(yùn)

B嘹亮(liáo)高邈(miǎo)澄清(chéng)贮蓄(xù)

 C彩棱(léng)吝啬(lìn)莅临(lìn)静谧(mì)

D淅沥(lì)咄咄逼人(duō)菜畦(qí)雪骤(zhòu)

2.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朗润喉咙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B.抖擞发髻  澄清 绿茵茵

C.高邈憔悴  眼花撩乱  翻来覆去      

D.瘫痪絮叨诀别喜出望外

3、默写(8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夕阳西下,。

(6),落花时节又逢君。

(7),个做个的一份事去。

4、名著阅读:

(3分)

《朝花夕拾》原名《_____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

5、综合性学习(5分)

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3分)

(1)、[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C.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节日:

(2)、母亲节(Mothers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和祝福,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下面请你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发短信表示祝福,祝福的内容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

(12分)

陈大丘与友期①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②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导读:

陈元方虽年小,对“无信”“无礼”的人正色批评,令人敬畏。

有其子必有其父,从元方的年幼不凡可以看到陈太丘的为人和修养。

  6、

(一)、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

  7、

(二)、翻译(2分)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四)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3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

王湾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共15分)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

”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

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1、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2、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3、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

为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最美的月亮》,完成15—19题。

(15分)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

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

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

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

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

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

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

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

“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

”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

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

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

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

“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

”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

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

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

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

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

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

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

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

“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

”他笑着说:

“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

”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

“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

”他拉着母亲的手说:

“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

”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

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

“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

母亲对儿子说:

“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15、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3分)

1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的“景”和“决定”分别指什么。

(2分)

景:

决定:

17、结合语境,对文中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4分)

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赏析: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

(3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C.第⑤段“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独而焦急。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本文最后一段有深化中心的作用,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母子间浓浓的深情。

三、写作(55分,书写5分)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

(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

答案

1、C2、C

3、

(1)、山岛竦峙

(2)、江春入旧年。

(3)、峨眉山月半轮秋。

(4)、随君直到夜郎西。

(5)、断肠人在天涯。

(6)正是江南好风景。

(7)、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4、《旧事重提》、《五猖会》、从: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父亲的病》任选一篇。

5、A、(3分)

(1)、中秋节、

(2)、重阳节、(3)、端午节

B、(2分)答案略。

6、 

(一)、⒈放弃 ⒉同“否” ⒊拉 ⒋约定 

7、

(二)、真不是人哪!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8、(三)、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9、D

10、3(分)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11、(3分)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12、(4分)第一处:

“母亲喜欢花……”。

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

第二处: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

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处:

“别人告诉我……”。

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13、(2分)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14、(3分)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15.(3分)孝顺、善良、细心、坚强(一点1分,意对即可)

16.(3分)“景”指的是病房里冷冷清清,同房的病人都回家了。

(2分)

“决定”指的是挣钱买一个深颜色的脸盆让母亲能看上月亮,能吃上月饼。

(2分)(意对即可)

17.(3分)“透明”一词写出了月光的晶莹清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跃”“行走”“翻腾”几个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月亮在水里的动态,用富有生命的月亮表达了母亲对生命的热爱。

(其中修辞方法或者重要字词1分;描写内容1分,效果及作用1分)

18.(4分)“光明”不仅仅指月亮带来的光亮,更寓意母亲对自己的病有了战胜的信心,儿子对母亲的病也看到了希望。

(2分)

“温暖”一词,暗示这对母子在这个月圆的夜晚感觉格外温馨,被浓浓的亲情包围。

(2分)

19.(3分)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