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8461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3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司标准化编码[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碧沙岗站

电缆隧道迁移工程

2010年3月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二)主要工程量

(三)工程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概况

三、工程特点

四、施工组织安排

(一)施工组织机构

(二)施工部署

(三)施工准备

(四)临时设施及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五、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竖井施工

(二)正洞施工

(三)特殊地段施工技术措施

(四)支护结构施工

(五)结构防水层施工

(六)附属结构施工

(七)施工通风、排水

六、监控量测

(一)监测目的

(二)监测内容

(三)监测控制标准及监测频率

(四)监测反馈程序

(五)监测管理体系

七、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八、试验、监测设备配备

九、施工进度安排

(一)工期要求

(二)进度指标

(三)施工顺序

(四)施工形象进度图

(五)施工进度横道图

(六)施工计划网络图

十、土石方开挖强度、喷射砼强度、劳动力强度曲线图

十一、施工供水、供电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

十二、创优规划

十三、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证措施

(二)技术保证措施

(三)喷射砼质量保证措施

(四)防渗漏保证措施

(五)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六)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七)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及质量控制

十四、安全保证措施

(一)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二)施工安全检查工作程序

(三)安全保证措施

十五、工期保证措施

十六、环境保护措施

十七、文明施工

十八、降低造价措施

十九、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

二十、缺陷责任保证

二十一、附图

XX-01图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图

XX-02图全断面施工方法图

XX-03图微台阶施工方法图

XX-04图留核心土施工方法图

XX-05图楼房基础加固技术措施图

XX-06图过人防工程段技术措施图

XX-07图全断面注浆技术措施图

XX-08图超前管棚技术措施图

XX-09图量测布置图

(一)

XX-10图量测布置图

(二)

XX-11图量测布置图(三)

XX-12图量测布置图(四)

XX-13图量测布置图(五)

XX-14图施工形象进度图

XX-15图施工进度横道图

XX-16图施工计划网络图

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

一、编制依据

1.郑州某电缆隧道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2.某电缆隧道招标补疑书

电缆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

4.业主组织的施工现场调查

5.我局组织的施工现场调查

6.现行有关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

7.我局在电缆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拟采用的技术装备

二、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电缆隧道迁改工程,南起百花路与建设路南路口,沿建设路向东至碧沙岗地铁口端头向北,横穿建设路,沿万乘时代广场地下室外侧,绕至百花路与原电缆隧道相接,迁改线路总长248.81米。

分A-A段125.81米(明挖)和C-D段113.63米(暗挖)两种断面。

隧道顶覆盖层厚度:

线路南端4m左右

隧道纵断面为V字型坡,纵坡分别为3%和6%。

横断面为直墙、三心圆坦拱、平底马蹄形。

支护为钢筋网、钢架、喷射砼结构。

喷射砼厚度:

拱、墙、底均为25cm厚,钢筋网的铺设、钢架间距、连接筋的布置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尺寸、埋深及周围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的影响而不同,全隧共分为二类。

由于隧道埋深浅,又位于城市松散的第四系地层内,开挖洞室难以自稳,全隧采用超前支护和注浆固结地层等辅助措施。

隧道断面按内净空尺寸分为三段:

CD段:

百花路与建设路向东、五厂宿舍楼向西,全长113.63m。

净空为2.40m×2.40m(宽×高);

AB段:

万乘时代广场外侧,全长128.81m。

净空为2。

4m×2。

4m(宽×高)。

本隧道设施工竖井4个,竖井同时兼做安全人孔和风井。

施工竖井采用网喷、钢架支护,钢架采用I18,竖向间距为1.0m,钢架连接筋ф20,间距30cm,周边挂钢筋网,ф网格100×100mm,喷砼厚30cm。

本隧道另设安全人孔4个,其中兼作通风井、电缆出口。

人孔、风井为模筑钢筋砼,厚度为20cm。

(二)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招标工程名称:

碧沙岗站电力改线工程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暗挖隧道(113.63m)

1

小导管Φ32

公斤

2

土体加固注水泥浆

m3

3

土体加固注改性水玻璃浆液

m3

4

喷射砼C25

m3

5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t

6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t

7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t

8

步道砼C15

m3

9

电缆支架

3592

10

接地扁铁50*5

m

3592

竖井(1座)

1

圈梁砼C30预拌砼

m3

11

2

喷射砼C20

m3

3

内衬砼C30S6预拌抗渗砼

m3

4

砼顶板C30S6预拌抗渗砼

m3

5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t

6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t

7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t

8

非预应力钢筋

t

9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

m2

420

10

井口砌砖墙

m3

11

井内砌砖墙

m3

12

井筒(砌筑、抹面、踏步)

m

13

井盖

1

14

钢梯

t

15

钢平台

t

16

电缆支架

18

17

接地扁铁50*5

m

18

3*4竖井(4座)

1

圈梁砼C30预拌砼

m3

70

2

喷射砼C20

m3

404

3

内衬砼C30S6预拌抗渗砼

m3

4

砼顶板C30S6预拌抗渗砼

m3

110

5

非预应力钢筋(钢格栅)

t

6

非预应力钢筋(钢筋网)

t

7

非预应力钢筋(纵向连接筋)

t

8

非预应力钢筋

t

9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层

m2

2100

10

井口砌砖墙

m3

165

11

井内砌砖墙

m3

241

12

井筒(砌筑、抹面、踏步)

m

7

13

井盖

10

14

钢梯

t

15

钢平台

t

16

电缆支架

120

17

接地扁铁50*5

m

120

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

2.5.1处理好地面降水后地层中的残余水,达到无水施工条件,另外建设路南边近邻碧沙岗地铁站防护桩。

大约有1.2米左右极有可能形成扁压,以及横穿建设路至万乘时代广场段地质土层为粉砂土,在一个是距周边建筑物太近,是本工程的重点。

⑴难点分析:

①由于地面条件限制,地面降水局部容易形成降水盲区,上层滞水不易通过地面降水完全疏干;

②地面下有雨、污水地下管线,渗漏水容易使硬塑粘土成饱和土,且管线渗漏具有不确定性,是引起局部坍塌与管线断裂的潜在因素。

③由于地面上车流动量大造成振动量大,是引起塌方潜在因素。

⑵主要对策:

详见技术措施

2.5.2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制约因素多。

⑴难点分析:

本工程位于百花路与建设路交汇处,隧道需要穿越建设路等重要地段,应该采取措施避免地面沉降,以免造成地面上建筑的塌陷、开裂及地下管线的拉断、拉裂。

⑵主要对策:

必须对地面、地上、地下的所有设施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具体要求,制定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案,实现三维控制。

根据结构重要程度确定监测报警值,以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反馈作为依据基础。

为保护对周围环境的变形控制,施工中处理好工序衔接,严格按批准的施工作业程序施工,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同时,控制好每层开挖步距,尽量缩短暴露时间。

当通过监测,变形接近警戒值时,采取补偿跟踪注浆或注浆加固等措施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稳定。

具体监测方案见施工测量及监测章节的具体内容。

(三)工程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概况

隧道穿过地段属黄河冲洪积倾斜平原,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最大高差约米,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详细分层(自上而下)如下:

1.填土:

上部杂填土,下部以素填土为主,局部为耕土,主要成份为粉土、粉砂、三七土、炉碴、砖块、石子等。

2.粉土:

褐黄、灰褐色。

稍湿、硬塑,含较多的大颗粒姜石(最大粒径达12cm),含少量蜗牛壳片,砂性大,局部近粉砂。

该层埋深~m,厚度~m,fk=pa,r=KN/m3,C=Kpa,Φ=22°,Es=MPa,压缩性中等,标贯次数平均(击)。

3.粉土─粉砂:

褐黄、棕黄色,稍湿,粉土硬塑,砂中密。

含蜗牛壳片和姜石颗粒。

粉土砂性大、近粉砂。

该层埋深8~11.3m,厚度~9.6m,fk=180Kpa,r=m3,C砂土=3Kpa,C粉土=10Kpa,ф砂土=30°,ф粉土=22°Es=15MPa,压缩性中低,标贯次数平均(击)。

4.粉土:

黄褐色、褐红色。

湿、可塑─硬塑,含少量姜石颗粒,该层埋深~11.5m,厚度0~2.5m,fk=150MPa,r=m3,C=13Kpa,ф=21°,Es=10MPa,压缩性中等,标贯次数平均(击)。

5.粉土─粉砂:

以粉土为主。

棕黄、褐黄色,稍湿,粉土硬塑,砂中密,钻探未穿透fk=190Kpa,r=m3,C砂=2Kpa,C粉土=8Kpa,ф砂=32°,ф粉土=23°,Es=14MPa,压缩性中等,标贯次数平均(击)。

沿线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各勘探孔内未揭露出地下水,但地下供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有渗漏水现象。

三、工程特点

1.隧道工程南端位于市内繁华地段街道下面,且横穿一个街口。

2.隧道中线邻近街边高层建筑物,最近约3m左右。

3.地下管线路错综复杂,埋深不一,要确保不损坏地下管道。

4.地层为松散的第四系冲、洪积的粉土、沙土、粉砂土,自稳能力差,极易坍塌。

5.隧道浅埋。

洞顶覆盖层最小厚度1米,

6.施工竖井四个,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分布不均匀,难以做到均衡生产。

7.隧道断面小,施工干扰大。

四、施工组织安排

(一)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电力迁改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某电缆隧道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设工程技术部、经营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和办公室,作业队设一个隧道工区和一个机加工工区。

见“施工组织机构图”

(二)施工部署

1.任务划分

一个工区任务划分如下:

第一工区:

K0+000~K0+180计180m

隧道工区承担本工区施工段内的全部土建工程项目。

机加工工区:

负责全段钢拱架、注浆导管、锚管、钢筋网、电缆支架、预埋件、接地极扁钢等的制作。

2.人员及劳力安排

项目经理部:

10人

第一隧道工区:

60人

机加工工区:

25人

投入本工程施工人数共95人。

3.营地设置

项目经理部设在建设路与百花路交叉口。

(三)施工准备

本工程中标后,由仝允力负责组织施工。

施工队伍是几年来一直在郑州施工电缆隧道工程的队伍。

1.人员、设备动员周期

经理部人员、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等均在郑州,中标后第二天即可正式施工。

施工设备配备见“主要施工设备表”。

2.施工材料供应安排

按照工程进度,钢材、水泥按计划供应,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