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555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docx

精华英语专业考研经验

2005年左右上外英语专业考研经验大荟萃~

作者:

上官珉2009-08-2420:

56星期一晴

  (以下所有都是本人转帖自上外千研万语考研论坛,部分是来自论坛的旧数据库,感谢论坛,感谢研友。

不好意思,我没有copy大家的id,感谢所有人的贡献。

  上外考研: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杂谈

  

  --------------------------------------------------------------------------------

  

  06年的情况是这样的:

(偶有04,05年的)

  

  总的来说,上外英语语言文学的专业课考试都是注重基本的能力,题目比较朴实,不会让你感觉下不了手,但是也不会觉得轻松(天才除外)。

如果基本功扎实,几乎可以不用复习,更不用看什么指定书籍,因为完全没有死记硬背的题目。

就那么几个题型,每年轮流的变呗。

送分的完型填空,然后要么是改错或者考考你的词汇量(单词较难,但是绝对不是那种古怪生僻之类的),然后是几篇实在谈不上难的老套阅读理解(都是单选),最后一篇阅读理解是用简答来做的。

压轴戏是一篇500字的命题作文。

04年是ABlessinginDisguise,05年是YouCanTellapersonbytheCompanyHeKeeps,但是06年先有个小作文,好像是要你描写街道上的一个场景,然后是大作文,叫你描述某一种抑郁的心理活动(具体我记不起来了),希望记得的补充一下。

这种作文题就有点难了。

  

  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不论选什么方向,考试科目和内容一律相同,因为是开学以后才分方向的,而且,在入学之前,一律不用和任何导师取得任何联系。

考上外的硕士研究生,看来不需要拉关系的。

  

  二外我只知道日语的情况,不管看什么参考书,起码要接近JLPT二级水平,日语不考作文,翻译只是日语翻汉语,基本是送分题。

  

  复试内容和初试本质上一样,只是改成口头的。

复试里的笔试就是看一篇英语文章,然后叫你summarize,commentonthepassage,最后根据文章写篇表达个人观点的作文。

一个小时完成,感觉时间有点紧。

体检嘛,不是个问题。

政审嘛,是故意消磨时间。

日语的口试:

给你五分钟看一篇JLPT三级难度的文章,然后进去,三四个老师坐着,先把文章朗读一遍,然后其中一位老师很小的声音用日语提问,你一一用日语回答看你文章读懂没有,好像只有四,五个问题。

如果问题听不懂,也可以请求她把汉语意思告诉你,但是肯定不能每题都这样。

幸好,日语口试成绩不计分,只是参考参考。

最好谈谈专业口试:

首先把你推入一间屋子,只有你一个人,看一份材料,首先是一篇两,三百字的汉语文章,讲的是什么中西文化的一个差异-中国人说话喜欢委婉,而西方人则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所以两种文化的人在一起总让老外受不了。

好了,要你总结一下下,并且发表些自己的观点,再是第二题:

给你一句话,你就根据其内容进行FreeTalk,06年大概是这样的:

什么visionwithoutaction是空想,而actionwithouvision又是盲目的,具体的英文措辞忘了。

这样你花了将近一刻钟把材料看完,并且已经准备了一点,然后被推出来,过了5分钟就进去面试,给你夸夸其谈演独角戏的时间总共8分钟。

  

  去上外本部:

上海火车站下了,问问警察叔叔:

轻轨三号线在哪里?

其实就在眼皮底下。

买3元的票到“赤峰”下,回头走两分钟就到。

  忘了说这个:

  

  专业课2是翻译---一篇汉翻英(04年是朱镕基总理的一篇科教兴国的讲话节选,05年是谈孔子教学方式的议论文,06年是散文,描写远眺香港夜景,都很容易下手,就看你的翻译水平了呵呵),另一篇英翻汉,一直很简单。

  ————————————————————————————————————————————————————————————————————————————————————————————————

  英语综合篇(上)

  

  1.英语基础该怎么提高?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也是最不好回答的问题.英语基础,无非就是听说读写译这几种最基本的技能,你们说,该怎么提高呢?

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人,英语应该不会差吧,那么我问你,这么多年来,你的英语基础是怎么提高的呢?

其实答案每个人都有,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没有认真总结过自己的学习方法吧.由于每个人的特点和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最清楚该怎么提高的人应该就是你自己.仔细总结下吧,假如你的"读"的能力很强,想想有没有什么技巧可以借鉴在"写"上面.以次类推.

  

  2.关于李观仪的新编英语教程

  这四册书我认为还是很经典的,用来打基础再好不过.

  有人问是不是非看不可?

当然不是,这些只是参考书目而已,你背得滚瓜烂熟不代表就能考上,一个字没看过也不代表就考不上.总的说来上外考的是基础,这几册书起的就是打基础的作用,考试时基本上不可能出现书中的内容.

  具体怎么看,看些什么,我个人以为学习其中新的单词词组可以扩大词汇量,品一品某些经典的句子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借鉴下,在教师用书以及课后的NOTES等的帮助下深入理解文章,分析下行文结构,写作时会条理清晰些,还能陶冶情操呢~一般TEXTI精读,TEXTII选读,我当时因为追求速度,没看TEXTII.

  四册书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有习题答案和课文分析,但没有课文翻译),5、6两册有练习册,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样的题目,我没有买过。

7、8两册封面有点“另类”,放心,只要出版社是外教社就没有错~这两册练习就在课后,我觉得题目还不错,就是训练基础,有语法题、词语辨析、改错、完型什么的,可以做做。

  另外我还推荐外文社出版的笔译三级综合(貌似是叫这个名字吧,我回家后再核对下),这个里面的文章看不看就随你了,练习题还不错,都是打基础的,尤其是完型填空,好难啊~大家可以在书店看看这书有没有用,时间上安排得过来的话可以考虑看看。

  

  3.要背GRE单词吗?

  02-05年的综合卷子都曾考到过GRE的反义词(04年听说变成了同义词),06年的时候大家都拼命背GRE单词,我也是,把20分的希望就押在单词上了,结果很讽刺的是没有考。

当时大家也喊冤,背单词花了多少时间啊,居然没有考。

其实后来想想也挺傻的,一套题型坚持了数年,难道就不会变革吗?

07年我就没背,赌它不会再考GRE单词了,果然就没考。

  我个人认为扩大词汇量还是要从日常的阅读中去积累,这样才是最正确的方法,既记得牢,又能掌握单词具体的运用方法。

但是现在时间紧迫,背词汇书也不失为一种捷径,只要你擅长这样记单词,完全没什么问题。

GRE单词比较生僻,尤其是一些名词,不过某些形容词和动词背一背做阅读题的有好处,而且GRE词汇书上的“联想记忆”一栏通常都写得很搞笑,学习紧张之余可以娱乐下:

P

  

  4.关于看书的量

  桌子上堆了一大堆书,看着它们的边角渐渐由白色被摸成黑色、未看的那堆书一本一本地加入看过的行列,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成就感当然是需要的,对自己是一种肯定与鼓励,可是在这里我由衷地告诫大家:

千万不要被这种成就感冲昏了头脑!

我认为,看书不在多,而在精,宁缺毋滥。

拿我去年失败的例子来说,看了很多书,速度也很快,自以为很了不起,其实最后什么都没记住,毕竟自己不是过目不忘的神人,自欺欺人的下场就是空花了时间却没有收获多少东西。

所以我奉劝大家不要以为书看得越多越好,自己拿捏下哪些书是必看的,缩小复习范围效率反而更高。

比如你到了11月份李观仪的书才看了三册,那就暂时别管第四册了,把前面三册你学到的东西巩固下,让它们确确实实在你的脑海扎根,别让好不容易得来的知识流走了。

  

  5.关于复习进度

  很多人说书太多了看不完,也有很多人担心看得是不是太慢,其实复习进度的控制是有方法的哦~!

在你确定自己到底要看哪些书之后,根据每一本书的页数章节数以及剩下的天数做一下除法,不就出来了吗?

列一个清单,看看到底要怎么安排比较好,然后根据安排好的进度试行一周左右,觉得可以就坚持下去,觉得吃不消就再调整下,必要的时候舍弃一些书目,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照这样复习了一段时间后,如果觉得目前的书目和方式不适合自己,就仔细考虑清楚再进行调整。

像我这样的懒人就先后做了几次调整,懒人就是会变通嘛,呵呵

  

  6.关于写作

  阅读是我的死穴,我就不多说了,免得丢人现眼;写作倒是我的强项,那就罗嗦几句吧~其实我觉得英语作文反倒比较好写呢,你想想:

用中文写作,大家一般不会犯语法错误,命题作文要得高分那就得看文采看创意,而后者就是比较需要天赋的东西,像我这样高考作文才得40多分(满分60)的人缺的正是后者;而用英语写作,首先你通篇语言流畅没有什么语法错误的话,分数就不会低到哪里去了,这就靠你的英语基础功底了,而基础是可以用时间和汗水来积累的,比天赋这样的东西可靠得多。

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逻辑,条理清晰、文章对题的话分数就又上了一个层次了,因为从命题人和阅卷老师的角度看来,你已经基本做到了这一题要考查你的东西。

谈到创意和风格,这就更上一层楼了,需要天赋的,但也不那么难,如果你中文作文写得很好的话,英文的又能差多少?

不过就是换了种语言而已,就连条理和内容都把握不了了?

  至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办法,多多练笔是很有必要的,最少也要两周一篇吧。

可以随手写点英语日记,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写些命题作文。

如果你写的题目是有例文的话那就更好了,可以做完后看看自己的和别人的差别,别人的精彩之处是哪里,而自己的闪光点又在哪里,这个很重要,有利于形成自己的风格。

有人说我们不是“大家”,又哪能写出什么风格,其实不然,笔下所写即脑中所想,我们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当然就有自己的风格咯~

  新编英语教程7、8两册每单元后都有一个rhetoric的环节,其实也就是在讲写作的方法嘛~可以把这个好好看看,边看边回想下以前小学老师教我们用中文写作的方法,那些什么写景叙事写人议论说明的文章都怎么写的。

这两年的小作文都是写景的描写文,难倒了一批人,可见是把上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课都忘干净了,写景嘛,顺序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是不是这些东东?

接下来的我就不说了,自己回想吧!

:

P

  

  翻译篇

  

  1.关于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

  冯先生的这本书不能说不好,反倒是太好了,所以不太适合应试的考生使用。

前不久看一本日语翻译的书上谈到了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技能)教学之间的built-inconfict,恐怕事实就是这样。

冯先生的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太过于理论了,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翻译理论研究的门,让我们了解了一些内幕,但这些恐怕得等我们迈过了研究生的门槛拜在翻译研究的门下之后再去细细品味了。

我建议这本书大家重点看理论篇和实践篇,共7章,大大减少复习量。

研究篇有兴趣也有时间的人看看也无妨,熏陶熏陶。

  

  2.其它的翻译理论方面的书

  英语专业的学生大三的时候应该有开翻译课,其实使用课上用的教材就足够了,基本的翻译技巧理论差不多就是那些东西,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实际并掌握它们。

我本科时用过的上外外教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和《新编汉英教程》也还不错,讲得比较细,缺点就在于被分成了两册,对时间紧张的应试考生来说有点吃不消。

比较速成的书的话,我推荐一本外文社出版的《笔译三级实务》。

看名字大家就知道是供考证用的,所以里面多余的理论没有,都是讲技巧的,并且每单元介绍一种技巧后都有相应的句子和篇章翻译练习,有参考译文的,便于大家将理论运用到实际、进一步掌握翻译技巧。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涉猎太广,毕竟是给考证的人用的,会涉及科技教育等等方面的内容,而我们考试一般是散文类的或跟文学有关的文章,所以请大家使用的时候注意取舍,太过生僻的文章看看就行。

我介绍的书大家可以先去书店看看适不适合自己用,再决定要不要买。

书不在多,贵在精。

  

  3.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张先生的这两本书收藏价值比较高,里面又是考试时出现频率最高的散文(类型,不是指原文),所以值得一看。

具体看的方法嘛,可以当作轻松读物熏陶熏陶,也可以先自己口译一遍再对照着张先生的译文体会下他的妙处。

某些说法和句子处理的方法可以记一下,自己平时做翻译练习的时候用一用,这些东西就成了你自己的咯。

这套书有两本,细细品味,不用急着把它们都看完,反正考原文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慢慢地融会贯通才是王道。

  

  4.建议多看经典美文

  这里的美文不是Americanarticles,而是非常经典的好文章。

复试期间我把网上下到的新东方出的《生而为赢》30篇经典美文的MP3听了一下,欲搜集点素材,结果竟然发现有篇文章是今年英译汉的原文!

而且不只是今年,里面有很多文章都曾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往年的试卷中。

所以建议大家多看经典美文,这类型的书很多的,去书店可以搜出一大堆来,买一本就够了。

平时读一读,既能陶冶情操,又能激勇励志,说不定还能碰上考到原文的好事,初试过了还能为复试的口试提供素材,何乐而不为呢~?

:

loveliness:

  

  政治篇

  

  1.政治的重要性

  在考研的过程中,政治这个板块算是名副其实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能。

专业课和总分都很高的人却因为政治没过国家线而被拒之门外的事情我们都听了不少,除了替他们感到惋惜之外,只能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自己头上。

但政治的重要性也仅此而已,不要因为担心自己过不了而拼命看政治,结果占去了大量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最后一样是得不偿失。

第一次考的人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分配力度,我只能以我个人的经历告诫你们:

政治只要保证能过就行,最重要的还是专业课。

其实考试没有想像中那么难的,没有过的人很多都不是没下功夫,而有可能是答题的方法不对,没有答出题目要求他们回答的东西吧(个人猜想)。

  

  2.上不上辅导班?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第一年考的时候上过人如粪的冲刺班和点睛班,感觉很不好,因此在这里奉劝大家最好不要上辅导班!

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所谓的辅导班就是一种敛财工具,我们之所以去上,很多时候不是信任他们做的宣传,而是怕万一政治没过会后悔,觉得当初要是上了的话就不会没过了。

其实能不能过还是靠自己看书理解做题巩固的。

暑假班和秋季班我没上过,不过听说讲得很快,事先没看书的同学是很难听懂的。

那么多的理论,十天左右就讲完了,想想也讲不了多细致。

至于人如粪的冲刺班,其实就是在讲他的序列二中的某些反映强烈的题目,这个还有点用,可以掌握点做题方法。

但他们所划的所谓重点题,实际上都代表的是他们个人的观点,例如人如粪自己有参与马哲和邓论的出题,但讲马哲题目的是另一个人,那人就把他自己出的题目列为“很有可能考到的重点题”,后来人如粪来讲邓论的时候又把马哲也带了一遍,划的重点题就是他自己出的,跟之前那个老师划的题目完全没有重合的地方。

由此可见,所谓的“专家”“权威”的意见也不过如此,信或不信,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

考试前几天,在理应拼命背政治的时候去上了人如粪的点睛班,结果他们迟到了整整两个小时!

那两个小时会场里吵轰轰的,灯光又昏暗,除了干等之外什么事都做不成,白白浪费了那么多人宝贵的时间!

实在是很恶心!

  

  3.关于红宝书

  大家经常提起的红宝书就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众多考研机构出的五花八门的理论书都是以红宝书为基础的,一般在每年7月左右出。

当然,某年也有人如粪之流为了抢占市场在红宝书出来之前就出了自己的理论书,后来被人痛骂。

红宝书就是最基础的东西,一般看这个也就足够了,甚至有些考了70多分的理科生说卷子上出的题目基本上就是红宝书上的原话。

我原来买过人如粪的序列一和岳华亭的理论,翻了一下,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但这些机构会添加一点他们认为很重要而红宝书上没有的东西,我觉得其实没必要看那么多,一张卷子就几十道题,每个板块都要涉及,哪有可能考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掌握主流的知识就足以过关了。

不过红宝书有一点不足,就是层次不太清晰,没有特意使用黑体粗体细分章节什么的,所以看的时候容易弄不清自己现在身在何处。

  

  4.关于做练习

  光看理论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可以适当地做点练习加深印象。

我推荐陈先奎的基础过关2000题,感觉题目还不错,虽然有些题目有点老了,不过最主要的是它有答案分析,利于理解,也利于弄清楚答案有没有印刷错误,只做选择题应该就够了。

然后就是建议看些近年来的真题,带答案解析的那种,自己琢磨一下真题通常都是怎么出的,怎么答题比较在点。

其实看看真题就会明白,真正的考卷并不难,考察的是很直白很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我们自己把它弄复杂了。

  2007-5-209:

36海那边

  我的考研经历与教训(英语语言文学)上

  

  高考后,老班笑着对我妈说:

“北二外西班牙语的保送不去上,跑到师范院校学英语去了。

  其实老班说的过了----我不是不去上,只是没有全力以赴的准备考试而已。

语文差了几分没考上却也不痛不痒的,可几个月后的高考真正调剂到一所排名倒数的师范院校,我到欲哭无泪了。

还能怎么样?

考研来证明自己吧。

  从初中到高中,我只上课随便听听,英语就已出类拔萃,而大学认真学习的我进步的速度却比蜗牛爬的还慢。

我知道自己走弯路了,而且总在走弯路,有时还往回走。

就像这次考研我也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尽管很努力,也进了复试,成绩却比人家差一大截儿。

现在写出来我的经历和教训,希望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综英:

  去年5月份决定考上外以后,只要能跷的课我就都跷了。

因为有些老师授课内容面对的是大多数中等生,有的老师言之无物,所以对一部分学生而言课堂听讲就效率太低了。

  尽管当时正在学第6册,因为我大三上学期并未认真学习(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学习),加上上一届考上外的师姐说一定要把新编吃透,于是我翻出《新编英语》第5册,对照着中山大学出版的《新编英语教程课文辅导》重新学起。

  说是吃透,可究竟怎样叫吃透呢?

  我就先把每课课文看一遍,用铅笔划出不认识的单词,翻字典查出某些生词的英语解释并简单的记在课本边上,弄懂课文大意就结束了。

练习册的题我几乎没碰过。

辅导书就是看看人家的翻译,确保自己理解没有什么偏差,然后再看看第二部分的语言点评述,想象着自己是在听上外老师讲课。

  暑假的时候我开始看7册。

还是看课文,查单词,弄懂大意。

不过我开始意识到课前课后的练习的重要性了。

因为以前我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表面,通过思考pre-readingquestions和课后的comprehention与organizationanddevelopment部分,我能够瓦深教材了。

我想有些老师教精读应该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吧。

其他的课后题我只做了选择和改错,而且是集中起来做的,一做就是好几个单元的只做选择或只做改错。

  第8册暑假期间只是当阅读来看的,12月份的时候恐怕综英会出问答题,就又拿出来第8册认真地看了2、3个单元,同时口答了课后的问答题和organizationanddevelopment部分。

  让我从来一遍的话,我还是会看5至8册的----学的时候我经常感叹书编得太好了,问题提得太有水平了。

  如果仅靠课本,我综英应该不会及格。

  我的阅读水平更多的是在阅览室提高的,写作水平随着翻译的进步和后期的练习有所提高,单词自然应该是在阅读中积累,而不是依靠某一本或某几本词汇书。

  何谓把教材吃透?

  应该是像小学语文分析课文、解答课后题一样吧?

  有人把精读比喻成豆腐干,泛读比喻成米,你靠吃豆腐干是吃不饱的,你要只吃米又会营养不良。

  课本只是个引子,告诉你路大约应该怎么走而已。

  

  教训:

  1)如果你是大一生,最好留意一下词组的固定搭配,不要以为动词后面跟的总是on或of一类的词。

  2)多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东西。

  3)不要背词汇书,这是个付出与回报没有比例的折磨人的浪费时间的活儿。

  4)及时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词组。

(这恐怕是最难的。

  5)课文不用全看,知道怎样学习就好了。

  

  翻译:

  Yeah!

翻译,我喜欢翻译!

  我们从大三开始学习翻译,从那开始我认真地做了许多翻译练习。

从9月到12月末我只做英译汉,平均每周翻一段,却从未挑战过汉译英。

当时我是从心里认为汉译英很难。

  来年1月份的时候我开始练习汉译英,知道自己会翻得很烂,不想写在纸上,所以那个月份总共只是口头翻译了两三篇小文章,感觉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

  寒假开学我从图书馆借来了很多翻译书,看看人家的理论,人家的翻译。

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英语语言文学不考翻译理论,所以随便看看反而很有意思。

我经常是看完一本,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又迫不及待的去借下一本了。

有些翻译理论常能让我引起共鸣,借用我们高一语文老师的话来描述那种感觉,就是五脏六腑像用茶水泡过一样,舒服的妙不可言。

(虽然我不太喜欢品茶,但对于好茶的人来说,那种感觉一定很舒服吧。

  五一前后我开始系统地练习翻译,有时一天翻一篇。

  五月的自习室中午阳光很刺眼,我从11点开始,一直翻译到12点半。

周围的人陆陆续续的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坐着,翻的腻歪的不行。

那时我经常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如果不持之以恒的话就可能考不上上外了。

可尽管如此,有时我只翻了一半或刚开了个头就跑去食堂吃饭了。

  暑假的时候我干脆只要求自己翻一段,这样我有时反而会翻两段或三段,而且译文质量比较高,不再穷于应付了。

暑假期间我还把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挑着看了一遍,出发点不是语法,而是为了写出漂亮的句子。

  因为大三上半学期我做的都是汉译练习,所以下半学期到10月末,我几乎做的都是英译练习。

  

  教训:

  自己翻译完就丢一边了,参考译文只是看一眼而已。

北外高翻学院有个教授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新词组新句型记在本子上,从而雕琢自己的句子,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政治:

  10月末我开始手忙脚乱的准备政治了。

其实9月份书就买好了,只是看不下去。

十一之前囫囵吞枣的看过一遍岳华庭的《政治理论辅导讲义》,但只是给自己个心里安慰罢了。

  后来我都一个晚上或一个上午的看政治,做练习,没有多少时间学英语,有点本末倒置。

  政治强化班直接从考研天下下的mp3,免费的。

冲刺班报了个班,浪费了些钱。

  回头想想,第一遍政治一定要看仔细。

第一遍就像用锄头挖地一样,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政治深度;以后再看就是用手挖,只是修修补补,挖不很深的。

  我还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和任汝芬的序列一,辅导班发了序列二,序列三。

因为最后四套题出的晚一些,我要的是最后五套题。

因为2000题编排很细,考研前两部分分量又很大,本来计划马哲、政经做2000题上的,其他部分做另一本上的。

可是后来因为时间紧根本没有做完,更别说回头重看错题了,其他书是碰也没碰。

考前10多天有人推荐米鹏的《政治理论理论历年试题解析》,虽然我知道不应该再买书了,可还是买了。

  考前的三天,我躺在床上,心想这回完了要死在政治上了。

可又不能就此放弃,于是我一边看《最后20题》一边又对照着序列一查缺补漏,发现自己居然好多细节都没看过!

时事政治借了同学北京辅导班的讲义,也是这些天背的。

  考试的前一晚本来计划早睡早起,可是还有不会的东西那能睡得着,于是我从教室回来后呆了一会儿,就穿上羽绒服去自习室看了1个小时左右的政经,把基础理论又复习了一下。

考前的一个小时我也在抓基础理论,而不是像有些同学还在猜题。

  考前的某一天发现自己居然有10多本政治参考书。

我真的不是故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