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4299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北师大版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程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

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清王朝的腐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但中国的民族危机仍然全面加深。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陷入苦难的深渊。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能够自己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等方式独立地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大致情况,但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认识。

由于本课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既有识记层次的要求,又有运用层次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在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的同时,深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2)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绘制和识别历史地图,表演和运用成语以及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简易展版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反思启示,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比较表对比分析、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编演历史短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真正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我们应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2、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导入新课】

师:

今年是2011年,那么请同学们想想110年前是哪一年?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

生:

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师:

对,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一条约的签订与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清朝都城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课题: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师: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提取有效信息。

多媒体播放视频: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视频和课本21至22页的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多媒体展示: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口号、活动范围

2、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时间、参与国、过程、罪行

生:

原因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口号是“扶清灭洋”;活动范围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

师:

请坐!

谢谢这位同学。

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呢?

生:

除了山东、直隶一带,后来还发展到京津地区了。

多媒体展示:

1、义和团运动兴起

(1)原因: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口号:

“扶清灭洋”

(3)活动范围:

山东、直隶一带,后发展到京津地区

师:

对,这样回答就完整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问题,请某同学给我们说说。

生:

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时间是1900年6月到8月;参与国家主要有英、法、美、德、日、俄、意、奥。

多媒体展示:

2、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

(2)时间:

1900年6月

(3)参与国:

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指的是奥匈帝国)

师:

这里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的“奥”指的不是奥地利,指的是奥匈帝国。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拼凑的2000多人的队伍在英国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之下,从大沽出发经天津向北京出发,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八国联军这一路是否顺利啊?

生:

不顺利!

师:

为什么呢?

生:

遇到了义和团的强烈反抗。

师:

哪位同学给我们说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事迹呢?

生:

首先,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狙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者多人;其次,义和团和清军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战斗持续不断。

师:

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好!

请坐!

义和团在廊坊英勇的抗击了外国侵略者,这次抗争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撼人心魄的一次重大战役。

在这次斗争中,中国人民英勇抗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震惊了世界!

就连西摩尔自己都说:

“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没。

”侵略者在这次战役中死伤近400人,兵力损失了近五分之一,狼狈逃回天津。

在天津做了充分准备的联军在瓦德西的率领下,再次发动进攻。

这次进攻的结果怎么样呢?

生:

成功了!

7月中旬攻陷了天津,8月中旬攻陷了北京。

师: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统帅瓦德西在中南海设立了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那么侵略者到底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呢?

生:

(22页小字内容)……

生:

在北京,以樊国梁为首的教士们公然发出“布告”下令天主教徒抢劫,规定抢劫不满50银两的,不用上缴;超过50银两的,应归公集中均分。

从8月18月开始,教徒连续抢劫了8天。

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

“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

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

教士们做我们的向导。

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西什库教堂去了”。

师:

我们应该怎么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八国联军的罪行呢?

生:

烧、杀、抢、掠

多媒体展示:

(4)过程:

1900年6月,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等地遭到重创;1900年7月占领天津;1900年8月占领北京;

(5)罪行:

烧、杀、抢、掠

师:

概括的很精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反映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多媒体展示八国联军侵华的几幅图片)

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图片——《联军在乾清宫》,乾清宫是谁的宫殿啊?

生:

皇帝的!

师:

这个座位是谁的呢?

生:

皇帝的!

师:

奇怪了啊,大家都知道为了显示皇帝的至高位上的地位,这个座位只能是皇帝一个人的呀!

可是现在联军可以坐上皇帝的宝座了,那么,咱们的皇帝呢?

生:

逃跑了!

师:

对,这个时候咱们的慈禧太后已经带着光绪帝仓皇逃跑了,在逃亡的过程中,慈禧太后认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责任全在义和团,于是在西逃的过程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命令,最后,义和团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共同镇压下失败了,自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勾结。

但是,义和团运动英勇地抗击了八国联军,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立即瓜分中国的野心,迫使帝国主义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身上有一种勇于抗争的精神。

师:

最高统治者出逃和联军攻占北京,这幅场景似曾相识,这和我们前面说的哪一次侵华战争比较相似?

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

当时出逃的皇帝是谁?

攻占北京的谁?

生:

咸丰帝;英法联军。

师:

从1860年到1900年,北京在短短的四十年被攻占了两次,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生:

这件事给我的感觉是只有国家富强,只有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不受外来势力的压迫。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

为此,咱们班还有一位学生因为愤慨写了一首诗,现在我们有请他为我们朗诵一下这首诗。

生:

(深情朗诵)……

师:

(鼓掌表示感谢)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当时的腐败,清政府的无能。

(过渡)刚才,我们讲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危害,

杀人放火和烧杀抢掠固然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在当时,真正对中国社会造成危害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辛丑条约》的谈判现场看看。

(课本剧展示:

八国代表、李莲英、慈禧太后、李鸿章、旁白)

师:

首先感谢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表演,(鼓掌)大家说他们表演的好不好?

生:

好!

师:

现在请你说说你在他们的表演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

我知道了《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是1901年9月,参与的人员有清政府的代表李鸿章以及八国的代表。

多媒体展示:

二、《辛丑条约》

1、时间:

1901年9月

2、代表:

李鸿章与英、法、美、德、日、俄、意、奥等国的代表

师:

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2至23页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多媒体展示:

1、说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并且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规定。

2、为什么有人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生: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生:

第一条是关于经济方面的规定,第二条是关于外交方面的规定,第三条是关于政治方面的规定,第四条是关于军事方面的规定。

师:

回答的很好,归类的非常好!

多媒体展示:

3、主要内容:

(1)政治: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经济: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3)外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军事: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师:

关于第二个问题,咱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视频:

《辛丑条约》)

师:

请同学们结合视频想一想,为什么有人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几位同学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

第一,赔款4.5亿两,按当时中国人口每人一两计算,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只能使中国人民的苦难又加重了一层;以海关等作担保,分39年还清,使清王朝的经济将长期受制于列强。

第二,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使馆区成为列强监控清王朝的公开场所,使清王朝内政外交的一举一动完全被洋人控制。

第三,说明中国人民不仅受到了外来侵略的打击,还要受到清王朝的镇压,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四,规定表明清王朝对外不得设防,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清王朝的中心地带,中国在军事上完全失去了自主权。

总的来说,列强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控制了清政府,清政府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

师:

《辛丑条约》的每一条款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的,那么《辛丑条约》到底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

……

多媒体展示:

4、影响:

《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

请同学们思考“中国是怎么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

生:

(思考后并回答)《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堂小结】

进入20世纪后,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在积极寻找救国之路了。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1)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2)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3)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4)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A.

(1)(4)B.

(1)

(2)(3)

C.

(1)(3)(4)D.

(1)

(2)(3)(4)

2、《辛丑条约》中哪一规定,最能表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

B.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二、动动手:

设计一个表格,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作一下对比,内容应包含条约签订的国家、时间、主要内容、影响等。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

8年级历史科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

一.单选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侵略战争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2、下列组合中,因果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一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C.甲午中日战争——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说明“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民众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政府”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1840年B.1860年C.1901年D.1937年

()5、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6、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答案:

B、A、D、C、B、C.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