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4047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34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docx

现代社会学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功能主义

把社会看作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这些部分在不同程度上由平衡机制所维系。

它重视整合,把社会类比为人类有机体,把社会的“健康”等同于社会秩序,把社会的“疾病”等同于社会冲突。

思想起源

社会学传统:

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累托

孔德:

有机体类比

“社会”与生物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整体;可将其整体结构解剖为:

元素(家庭)、组织(社会权利形式)、器官(城市)

斯宾塞:

分析功能主义(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社会进化)

社会是比生物体更高级的“超有机体”,其增长便带来结构的愈加复杂且分化;第1次提出“分化”概念;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分化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相互依赖实现整合。

每一分化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所以,整体总是受其组成部分的系统过程所影响。

涂尔干:

关键性的功能主义奠基人

把分析的重心放在社会整体上;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整体基本功能、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有目的论倾向)强调社会处于“常态”和“病态”中,他将社会系统概念化,因而强化了“功能需要”的观念。

这意味着系统包含着一些均衡点,正常的功能围绕这些均衡点而产生。

他坚持承认系统的部分对社会整体的功能。

帕累托:

将社会视为物理-化学系统,而非生物有机系统

他明确把“社会”定义为一个“系统”,强调必须把社会作为整体进行分析

人类学传统:

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郎

拉德克利夫-布郎:

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功能概念是以社会生活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为基础的

为避免目的论的纠缠,应用“存在的必要条件”去替代“需要”

功能分析可以从以下假设出发合乎逻辑地进行:

1)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使其组成部分实现最低限度的整合;

2)“功能”一词是指维持这种必要的整合或必要的团结的过程;

3)因此,可以用对维持社会必不可少的一致的作用来说明每一社会的结构特征。

这种功能分析对那些并不能对整合产生积极作用的系统组织部分来说,难以奏效。

马林诺夫斯基:

重从个人需求层次上考察社会文化中各事项对人的满足功能。

强调功能普遍性和功能不可或缺性

他的理论框架有三个系统层次:

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和符号的。

其等级阶梯是:

生物系统处于底层,社会结构处于中间,符号系统在在最上层。

某一层次系统需要的满足方式必然制约着接近它的那个系统层次需要的满足方式。

结构的和符号的系统层次对社会学或人类学的分析来讲是重要的;

并强调了在分析结构系统层次时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制度是行动被组织起来以满足必要条件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方式(制度要素:

人事组成、规章、规范、物质设施、活动、功能)

任何一层次上都存在着四种普遍的功能需要——经济适应、政治权威、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控制(这与斯宾塞和帕森斯相似)

功能主义的基本特点:

社会是整体,即“系统”,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的系统——其研究重点放在整体的社会层次上

“系统”概念,是一切形式的社会学功能主义的中心概念。

部分对整体的功能关系,使功能主义同其他整体论的方法相区别

组成社会系统的所有因素,就其发挥着同系统的“需要”相关的特定功能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

系统中所有各组成部分——子系统——的整合绝不会是“完善的”。

社会系统的基本趋势是不同制度之间的均衡与和谐;但“反整合”的因素总会存在,所以社会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也总会存在(默顿)

作为“反常功能”的因素而存在的异常行为、矛盾、紧张,由于社会整合与均衡的趋向而倾向于被制度化

社会变迁是适应性的和渐进的。

急剧的社会变化更可能出现在文化制度中,而不是经济制度中

社会整合本质上是通过价值观念的共识,通过“共同的认知取向”而达成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1902--1979),现代结构功能主义的创始人;1902年进入阿姆克斯特学院主修生物学准备从医,系统论思想对他影响很大;1924年转学,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并认识了马林诺夫斯基老师,一年后又转到德国海德堡大学,接触了韦伯和马克思;1927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受聘于哈佛大学;1931年他转入哈佛大学新建的社会学系,期间几次晋升,1936年任助教,1939年副教授,1942年教授,紧接着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经济与社会》、《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

《社会行动的结构》探讨的主要问题的社会秩序问题

霍布斯的社会秩序问题:

追求个人目标的社会成员怎样持续社会秩序?

1)唯心主义的错误:

忽视人的行为受外部约束

2)实证主义的错误:

忽视符号领域相对独立的作用(不能简化为外部环境)

3)功利主义的错误:

把价值模式简化为单位的成本-效益分析

涂尔干的回答:

社会共享的价值与规范在人格结构中内化

帕森斯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关于社会价值如何引导个人行动的志愿行动论

后期逐渐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三个系统的整合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社会系统论

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至今仍是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学主流理论之一;二战后到70年代末是现代功能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盛极一时的时代,80年代以后有逐渐式微的趋势。

——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森斯、默顿等;1927年回国后,一反美国早期社会学家注重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风气,创立了一种把“社会”理解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社会理论。

这是美国社会学提出的第一种整体论的社会学;功能主义在帕森斯的著作中更具条理,成为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

社会行动的结构:

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提倡用“分析性现实主义”来建立社会学理论

他认为,理论必须包含从复杂经验现实中抽象出共同的、分析要素的概念。

概念将以这种方式把现象从构成社会现实的复杂关系中分离出来。

他认为,研究的目标就是将概念组织成能理解社会重要特征的分析框架,而不被具体的经验细节所掩盖。

主张理论应首先对社会现象进行细致的划分,使其范畴化,并能够反映社会现象的重要特征。

他发展了“行动的唯意志理论”,是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中有益假定和概念的综合。

他吸收了功利主义(把行动看对刺激的反应)有关行动者追求目标的叙述,及功利主义强调的人们权衡利弊和做出选择的能力;对实证主义(把行动看似物理过程)他将注意力放在社会中的物理参数和这些参数对众多社会组织的决定性影响上;他还认为,用各种“理想”(强调价值规范,忽略其他因素)的概念去约束人们和社会的过程仍是有意义的。

他把“唯意志理论”定义为个体行动者主观决策制定的过程

意志性行动的因素:

行动者(个人)

行动被看作寻求目标的实现

行动者具备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

行动者面临的各种情境条件都会影响目标和手段的选择

行动者被各种价值观、规范和其他理念所支配

这种唯意志论的行动被称为“单位行动”。

社会行动包括一个或多个行动者一系列的单位行动。

——然而,单位行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这种联系如何以概念的方式表现?

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是帕森斯从行动单位向社会系统的转化

行动

他按动机和价值观认为行动者是“定位于”情境的

动机有三种:

认知的(对信息的需要)

情感的(对感情寄托的需要)

评价的(对评价的需要)

相应有三种价值观(取向模式):

认知的(按客观标准进行的评价)

鉴赏的(按审美标准进行的评价)

道德的(根据绝对的正误标准进行的评价)

按动机和价值观构成的复合行动有三种:

工具性的(行动定位于有效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表意性的(行动定位于实现情感上的满足)

道德性的(行动定位于上非标准)

行动者根据某种最强的动机和价值观依某一种基本方式行动

社会系统

当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互动时,便逐渐产生了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在就是“制度化”(可称之为“社会系统”)

系统指的是“行动者”与“环境”持久的互动体系

社会系统的三特征:

系统是相对地有结构的(得益于价值模式与“模式变量”)

系统生存必须满足某些功能需求(“功能的先决条件”)

引进控制论的等级序列概念,以把握秩序转型现象

其帕森斯的理论宗旨就是用系统的术语把这些不同纬度的行动概念化

结果就是行动被概念化为三种“相互渗透的行动系统”(文化的、社会的和人格的)

行动理论的目标就变成理解制度化模式(即社会系统)是如何被价值观、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的联合体(即文化系统)和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的结构(即人格系统)所制约的

后来,他又加上了有机(后称行动)系统

“系统”概念是帕森斯功能主义理论的核心。

他构建了三个极为重要的行动系统模型

这三个系统只是分析层次,而非具体实体:

人格系统:

1)涉及到个体的需求倾向,这些需求倾向是“合群需要”与“精神需要”

2)其基本单位是单个的行动者

3)对这一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的需要、动机态度上

4)人格是社会生活的特殊层次,并意味者个人的独特性

社会系统:

论及不同人们之间的互动,即人们的相互依赖。

——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结构及其功能问题。

文化系统:

指“意义”和“价值”的广泛的符号模式,它着重于文化价值观。

有机系统:

基本单位为具备生物特性的人类。

对文化、人格、社会系统的划分,可使人们看到个体和社会是如何相互渗透的

帕森斯把人主体只看作“系统”的支持者,因此把人主体从社会理论中排除出去了

模式变量:

表达系统变量属性的概念

行动系统是由价值模式构成的

价值模式又是由“模式变量”构成的

模式变量涉及了行动者在与对象的关系中所面临的选择

模式变量表现为构成社会互动的基本选择的普遍二分法

运用模式变量可同时把人格系统中的取向模式、文化系统中的价值模式和社会系统中的规范要求类别化:

1)情感性/情感中立性:

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应表达许多还是很少的情感?

2)扩散性/专一性:

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双方的义务应狭小、具体还是广泛而分散?

(关于行动者志向,以对象为导向)

3)普遍性/特殊性:

在特定的互动情境中,是否应用同一标准来评价所有是行动者?

4)自致性/先赋性:

是根据表现(成就)还是根据先天的特质去评价行动者?

(关于对象形态)

5)个人/集体:

行动者是否考虑讲个人的目标置于他所在的群体目标之上?

(后从行动体系中删除)

向功能强制主义转变:

在《行动理论文集》在“功能强制”(即功能先决条件)概念成了一般行动理论的核心

结构的功能在于满足系统的必要条件。

借助二分法(外部的/内部的、工具性/成就性)可将行动系统概念化为四个生存的必要条件(即AGIL模型)又称“四功能范例”:

适应(A):

是指确保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然后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

达鹄(G):

指的是在系统目标中建立次序级别,并调动系统的资源以获得这些目标

整合(I):

指合作和保持系统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维模(L):

围绕着两个相关的问题:

模式维持和紧张的处理

1)达鹄与整合的是成就性的

2)适应与维模的是工具性的

3)适应与达鹄是指系统与外部的互动

4)维模与整合指系统内问题

随着A、G、I、L的引进,发生了偏离结构分析而转向功能分析的微妙变化

社会系统被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对应一种功能必要条件(即AGIL)

接着,每个子系统又被分成这四个功能部分,依次类推。

这是个“功能部分化”过程

控制的信息等级:

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把注意力转到独特的行动系统(文化、社会结构、人格和有机体)间的相互关系上,即四个行动系统中的输入-输出关系上

一个整体行动系统是由作为其四个子系统组成。

这四个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信息控制等级结构,即:

文化在信息方面限制着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在信息方面控制着人格系统,人格在信息方面控制着有机体系统

相反,等级结构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可以被看作在为更高一级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条件”

行动关系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是互惠的,系统间交换者信息和能量。

信息等级高的系统限制者低一层次系统的能量使用,同时,每个低层次的系统为较高层次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便利

这框架即控制等级体系

社会变迁:

他最后10年日益关心社会变迁

被建构在控制等级里的就是用来对社会变迁进行分类的概念框架

行动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为行动系统内部或行动系统之间的变迁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变迁的根源:

是行动系统交换中信息或能量的过剩,过剩的信息和能量改变了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信息和能量的输出

是信息或能量的供给不足,从而在结构引起行动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再调整

适应既是分化的原因又是分化的结果

从行动理论的视角来看,进化涉及到:

人格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和有机体系统的持续分化

这四个行动子系统内部的持续分化

整合的困难增加,新的整合结构出现

每个行动子系统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升级,对整体行动系统亦如此

在进化模型中,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内部分化和相互间的分化以及整合问题的结果上

他认为,进化是由控制等级引导的,特别是受信息部分的引导

默顿的“经验主义分析方法”

默顿(1910-2003),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获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

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3年;曾任东方社会学会主席(1969),美国科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主要著作有:

《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等。

他对发展功能主义理论有重大贡献,以创立失范理论、越轨理论著名;提出与帕森斯“巨型理论”相区别的“中层理论”;首创显性功能、隐性功能、功能失调、功能替代、消极功能、积极功能等概念;主张用“角色丛”与“地位丛”的组合概念分析人们的行为关系

中层理论:

偏离了功能主义的参照系

默顿在以帕森斯的“巨型理论”遭到各方非难、挑战的情况下建立了该理论;中层理论展现了定义清晰的操作化概念,并由此构成了对有限现象关系的陈述;尽管中层理论是抽象的,但同经验世界是联系的,因而激励了为澄清概念、阐述理论所必需的研究。

从而缩小了社会学特殊的经验研究与一般的理论研究之间的差距,使二者更恰当地结合起来,从而减少了理论的无效性;是对现代功能主义理论的补充和发展;按照中层理论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应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原因是:

理论关注经验研究,迫使对每一中层理论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澄清、阐述和表达;通过对有限现象的理论描述和经验实证,最终会形成更加复杂的理论

功能分析范式:

是从评论早期功能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郎的错误展开其论述的。

他认为功能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有问题的假定:

⑴社会系统的功能一致性;⑵社会事件的功能普遍性;⑶功能事件对社会系统的不可或缺性。

功能一致性假定:

1)社会系统显示了作为社会整合继续下去的必要条件——社会系统存在高度的功能一致性。

2)默顿认为,应重点强调的是社会整合的类型、方式、程度、范围以及社会系统各部分中既存事件的各种影响,而不是功能一致性假定。

3)由此功能分析脱离了对系统整体的关注,开始关注系统内必要条件与系统整体内文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怎样创造、维持、改变社会组织的不同模式的

功能普遍性假定:

1)早期人类学家认为,一个社会事件的存在对社会系统的整合一定具有正功能

2)默顿认为,不仅存在正功能,而且也具有负功能。

无论是正功能还是负功能,有些功能后果被系统主体认识到了并确认了,是显性的;其后果未被系统主体确认和认识的,是隐性的

3)他主张:

应该详细分析社会文化事件“对个人、群体及较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造成的各种结果或功能(无论正、负、显、隐)

功能的不可或缺性假定:

默顿断章取义地引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

每个文化事件都“履行某些重要职能,完成某些任务,代表着整体内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将上述观点看成是功能分析对两个问题的论断:

1社会系统中是否存在必须实现的功能必要条件?

②是否存在实现这些功能所不可或缺的某些决定性结构?

1)对第一个问题他有条件的肯定,条件是:

具体系统的功能必要条件必须经验性地确立。

他认为,描述满足这些必要条件的过程,不如描绘文化模式,并评价其在满足具体经验体系不同部分的具体需要方面的各种后果。

2)对第二个问题

他认为,只有某些功能能满足系统的需要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可选结构也能满足同样的需要;在研究中,重要的是对社会系统内部各种类型的“功能选择物”,即“功能等价物”和“功能替代物”进行功能分析;用这方法进行功能分析,就不会把某个系统的社会事件看成是不可或缺的了;默顿对传统人类学观点的批评,尤其对功能主义三个假定的评价多为无中生有

实施功能分析的草案:

功能分析应从“纯粹描述”个体和群体行动开始

第一步:

就是指出被支配性模式排斥的主要替代模式是什么。

这就指出了支配性模式出现和维持的结构性背景

第二步:

超越了纯粹的描述,涉及对群体成员的行动意图或情感意义的评价。

这就使行动的显功能更明显

第三步:

是要辨别在参与者中存在的顺从倾向和越轨动机。

这为了解模式的多种功能提供了线索

第四步:

就是要揭示一些不被参与者所认识,却又对个体甚至系统的其他中心模式或规则其作用的规则。

——只有这样才能触及事件的潜功能

恰当的功能研究步骤,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可以观察的行动模式,中心模式出现(在各种潜在的替代模式中)并维持的结构背景,这些模式对行动者的意义,行动者顺从和越轨的动机以及对社会系统中个体和其他事件的尚未意识到的需要模式上

越轨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是默顿对整个社会学理论的最重要也最独特的贡献之一

涂尔干曾用“失范”来解释自杀这一越轨行为,他把失范定义为规则的缺失或无规则

默顿将“失范”当作一个主要的自变量,称失范是“文化目标与实现目标的合法手段之间的断裂”。

默顿曾用失范概念具体分析了美国社会,指出在美国只重“发财”之目标而不注重达到这一目标的合法途径,导致大量的越轨行为的产生

建构了一种分类图式(适应失范的方式):

革新:

当人们明确目标,但用不合法的手段以达至(如白领犯罪)

仪式主义:

人们降低目标,接受制度化的行事方式

逃避:

当目标和手段都被否定时,从社会退避(某些亚文化)

造反:

寻求改变目标及合法手段

顺从:

接受既定目标和手段

“角色丛”理论:

用以表示每一地位不只是对应一种角色而是一系列角色

“地位”指社会结构中具有相应权力和义务的位置;“角色”指以他人的模式化期望为取向的行为

人们因为占有特定社会地位而与许多角色发生关系。

由于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因此每个人在社会中要充当很多角色,其总合即构成了角色丛

第二章:

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代表了一种“学术取向”,即:

抛弃帕森斯发现方法中的功能需要观念,保留其中有用的部分

新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学理论应当描述作为系统的社会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社会和人格体系的特色,把文化当作社会现实范畴,考察导致社会秩序整合和解体的力量并且确认社会分化是社会变迁的核心特色

三个发展:

a.是对帕森斯功能主义批判的回应,即对老传统进行了明显的修改,却保留了其核心要素

b.部分地获益于对社会学和其它学科中各种矛盾观念的综合

c.其形成的历史环境是60-70年代兴盛一时的马克思主义和其它许多正统的批判理论在道德上丧失了合法性,许多问题被提出来。

——它试图解决这些紧迫的问题来理解这个新世界

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

亚历山大(AlexonderJeffrey,1947—):

新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

《社会学的理论逻辑》(1983);《结构与意义》(1989);《行动和它的环境》(1988);《文化和社会》(1990)《新功能主义》(1985,文集)《微观与宏观的联结》(1987,合编文集);《社会学二十讲》(《微观与宏观的联结》的续篇)

提倡“新功能主义”的提法,是为了表明只有“帕森斯的分析模式为(社会学理论的)一种新综合提供了唯一可行的基础”;他认为,帕森斯的著作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宏大的企图,即对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唯意志主义、帕累托主义等古典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归纳与综合;在新的知识背景与历史条件下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功能主义理论做出新的解释和发现

对“功能主义传统”重新解释,六个特征:

①功能主义在描述性而非说明性的意义上提供了一种社会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一般图景,它认为社会是由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多元的与开放的系统

②功能主义不仅关注结构而且关注行动,不仅关注行动的实践性与手段性方面,而且也关注它的表意性与目的方面

③功能主义关注社会整合及社会控制的变异及过程

④功能主义假定人格、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区别是社会结构所必需,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所产生的张力是变迁与控制的持续根源

⑤功能主义认为分化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

⑥功能主义强调概念化与理论化的独立性

功能主义传统实际上比其它的社会学理论传统具有更达的包容性,它“具有成为一种成功的社会学理论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亚历山大的后实证主义

他认为,对社会科学的本质及其内部各因素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了解:

a.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理解最关键的预设就是认为事实(经验)陈述可以和非事实(非经验)陈述及关于一般问题的论述相分离—这种单向运动的观念,会导致想象力的枯竭

b.非实证主义的理解。

其关键是完全忽视经验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只是一些非经验性的规则,专注于理论之间的分析与综合

他认为,科学是由多维层次构成的连续整体,应是——从最一般的、形而上学的假设到较具体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再到更为经验性的假设和方法原则,最后过渡到与经验相关的假设和“事实”

将社会科学的传统松散地分为两类:

一般性话语与研究项目

研究项目主要围绕具体问题,并具有明确的经验指向

一般性话语主要关注于相对抽象的问题,其经验指向并不总是很明显

科学连续体中每一层次之间在研究规则上都具有相对独立,虽然同时彼此间还有高度密切的联系

这样,任何科学结论都是经验环境与形而上学环境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

他概括了后实证主义的四个基本原则:

a.所有的科学资料数据都是由理论内在构成的

b.经验的承诺并非单纯以实验证据为基础

c.一般理论在常态上是独断论的和水平向的,而非怀疑论的和垂直向的

d.科学信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当出现了其它理论框架从而是以应付新经验时才会发生,因此理论争论是科学变化的动力之一

作为一般性话语的新功能主义

他认为,一般性话语的核心是观念的多维度性。

——每一种科学陈述都隐含地涉及到连续体的其它层次;如果忽视不同模式社会科学的部分独立性,就会出现两个错误:

即层次化约和层次混淆;当研究者武断地认为一种层次的特性最重要,并且只用它来进行本来有多种层次特性的社会学研究,就发生了层次化约;当一般性预设仅仅被视为意识形态性的表达时,或者当社会学模型的阐释仅仅被当作观察性的陈述时,就发生了层次混淆;

一般性话语的核心主题(行动和秩序)

行动的两个选择:

理性的和非理性的

理性的研究方法假设,行动应当被理解为工具理性的、算计的并能够有效地适应外部的物质环境。

这些社会学家将社会描述为效益计算的结果,人们选择某种行动是为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

非理性的行动强调只有联系行动者的主观动机才能够理解行动,这些主观动机包括价值、观念、意图、目的冲动和潜意识需求

秩序不只是包含一致、协调与整合的力量,社会学家的研究都假设秩序(非随机性)存在于所有类型和模式的社会环境中

秩序的一般性预设就涉及到具有形形色色动机的个体单位是如何置身于非随机的社会模式中的

秩序研究的普遍方法有两种: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方法

个体主义方法将秩序解释为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