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38384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docx

动物学习题名词解释1

一、名词解释

1头索动物:

脊索和神经管纵横于全身的背部并终身保留,又称无头类

2原索动物:

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

3脊索:

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帮状结构介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

4逆行变态:

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

这种个体发育又复杂变态到简单变态的现象

5无头类:

脊索动物中脑和感觉器官没有分化出来,因而没有明显的头部的类群

6頜口类:

有頜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有頜类:

鱼纲和其他高等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8咽腮裂:

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腮裂。

9口索:

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

10尾索:

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11双循环:

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双循环是完全的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径。

一条叫体循环—富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一条叫肺循环—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后的富氧血又流回左心房。

12单循环:

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13不完全双循环:

除了体循环外,心脏与肺之间出现了一个小的循环途径,但仅仅心房有隔而心室一个,心脏中多氧血与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14闭鳔类:

鳔与食管之间的鳔管退化消失,如鲈形目

15腮耙:

着生在腮弓的内缘,为滤食器官。

16盾鳞:

软骨鱼类特有,包括基板和鳞棘两部分有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17硬鳞:

只存在于少数硬骨鱼中即硬鳞鱼类,来源于真皮,鳞质坚硬,成行排列而不呈覆瓦状。

18骨鳞:

是鱼鳞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真皮层的产物,仅见于硬骨鱼类。

呈覆瓦状排列,顶区露出部分的边缘呈现圆滑或带有齿突而被称为圆鳞和栉鳞。

19圆鳞:

定区边缘呈圆形。

20栉鳞:

顶区边缘有齿突

21韦伯氏器:

鲤科鱼类的前三块脊椎的一部分变化成韦伯氏小骨,包括三角骨、间插骨、舟骨。

三角骨的后端和鳔壁相融,舟骨和內骨的围淋巴腔接触。

22侧线器官:

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呈管状或沟状,埋于头骨内和体侧的皮肤下,侧线管以一系列侧线孔穿过头骨及鳞片,连接成与外界相通的侧线存在于两栖纲的幼体。

23鳞式:

被侧线管分支穿透的鳞片称为侧线鳞。

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和侧线下鳞通常以鳞式表示

24齿式:

表示一侧牙齿的数目的式子。

例如猪为:

3.1.4.3/3.1.4.3

25生殖洄游:

从越冬或索饵场向产卵地的迁移,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寻找产卵场所。

26卵生;雌雄成体经交配后雌虫产出受精卵,卵在体外发育成幼虫。

27卵胎生:

受精卵不排出体外而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幼虫再产出,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由卵内的卵黄提供,受精卵与母体不发生营养关系。

28胎生:

哺乳类的胎儿借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成为幼儿时才从母体产出的生殖方式。

29咽式呼吸:

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黏膜进行气体交换。

30次生腭:

使呼吸畅通效率提高,在吞食大型食物时可正常呼吸,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鼻腔和口腔完全分开。

31口漏斗:

杯形,内壁有黄色的角质齿。

32婚垫:

繁殖季节雄性前肢内侧第一、第二指基部隆起成婚垫上富有粘液腺或角质制可加固抱对作用。

33胸廓:

由胸椎、肋骨、胸骨围成的骨框,保护心、肺并有呼吸运动作用

34愈合荐骨:

鸟类特有的结构有少数的胸椎、

35开放式骨盆:

鸟类的趾骨退化而且左右坐骨不在腹中线重合,而是一起向侧后方伸展,便于产大型硬壳卵,这种形式的骨盆角“开放式骨盆”。

36旅鸟:

夏季在我国某地以北繁殖,冬季在我国某地以南越冬,仅在春秋季节规律性地从我国某地路过的鸟类称为旅鸟或过路鸟(如极北柳莺等)

37早成鸟:

雏鸟浮出来既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咽已张开,腿脚有力,在绒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大多数的栖鸟类和游禽属于这种类型。

38晚成鸟:

雏鸟浮出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小绒,眼睛不能睁开,需由亲鸟衔食饲喂,继续在巢内完成后期发育,才能逐渐独立生活(雀形目,攀禽及一部分游禽类)。

39候鸟:

随季节的不同而有规律变更栖息地的鸟类。

40留鸟:

终年留居在其出生地和繁殖地,已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的鸟类。

41迁徙:

一些鸟类会随季节的不同而有规律变更栖息地,这种规律性迁飞的习性称为迁徙。

42源泊鸟;留鸟中有不少种类秋冬季节具有源泊或游荡的性质,以获得食物供应,这种鸟称为源鸟。

43孵卵斑:

除少数种类之外参与孵卵的

44尾综骨:

45龙骨突:

46胎盘:

47蜕膜胎盘:

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为一体,因而胎儿产生是需将子宫壁内膜一起撕下产出,造成大量流血。

包括环状胎盘和盘状胎盘

48无蜕膜胎盘:

无脱膜胎盘:

胚胎的尿囊和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不紧密,胎儿出生时就像手与手套的关系一起易于脱离,不使子宫壁大岀血。

包括散布状胎盘和叶状胎盘。

49封闭式骨盆:

50洞角:

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无分叉,终生不脱换,雌雄均有

51实角:

真皮骨质角,分叉,多为雄性有,每年脱换一次。

52双重呼吸:

鸟翼上举时,气囊扩大,空气在肺中交换,一部分气体直接沿中支气管进入后腔;翼下降时空气从前气囊中排出,后气囊中新鲜空气进入肺中再次交换,此种呼气和吸气时均可进行气体交换的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53同型齿:

54异型齿:

哺乳动物牙齿由于在切咬咀嚼上的分工,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等。

55适应辐射:

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

56皮肤肌肉囊:

动物表皮层和肌肉层紧贴在一起构成囊状体壁。

57若虫:

幼体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体相同,个体大小不同,性器官尚未成熟,翅的发育属于翅羽阶段。

58双名法:

物种命名的双名法是由林奈创立的。

它规定任何一个物种的拉丁学名都是由属名和种名两个拉丁字或两个拉丁化的字所组成,属名在前,首写字母必须大写;种名在后,字母全部小写。

59细胞器:

又称“细胞器官”,简称“胞器”,是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60组织:

组织是一些形态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及其非细胞形态的间质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机能的集体。

61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结合而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

62细胞分化:

胚胎时期相对地说较简单、均质和具有可塑性的细胞,进一步发育,由于遗传、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诱导等因素的影响,而转变为较复杂、异质和稳定性的细胞。

63原核生物:

64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动物。

65鞭毛:

鞭毛是能动的细胞表面的突起。

66纤毛:

67伪足:

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

68包囊:

原生动物不摄取养料的阶段,周围有囊壁包围,有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69刺细胞:

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

刺细胞内有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

遇到刺激,囊内刺丝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缠卷,利于防御和捕食。

70胞饮作用: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71渗透营养:

鞭毛纲有的种类通过体表渗透吸收周围成溶解状态的物质称为渗透营养。

72光合营养:

鞭毛纲有的种类体内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光合营养。

73吞噬营养:

鞭毛纲有的种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称为吞噬营养。

74排遗:

不能消化的物质随着变形虫的前进,则相对地留于后端,最后通过质膜排出体外的现象叫排遗。

75芽球:

芽球的形成是在中胶层中,由一些储存了丰富营养的原细胞聚集成堆,外包以几丁质膜和一层双盘头或短柱状的小骨针,形成球形芽球。

76卵裂:

由合子发生分裂,分裂时体积一分为二,且无间期。

77世代交替:

在生活史,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非常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78接合生殖:

两纤毛虫在口沟处粘合,相互交换小核与对方的大核相融合,各自分裂产生8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79裂体生殖:

营养体长成后,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面,形成很多个小个体的生殖方式。

80孢子生殖:

81孤雌生殖:

成熟雌体产卵不经过受精作用也能发育成为幼体的生殖方式。

82出芽生殖:

由母体长出芽体,芽体经过发育长出与母体相同的器官,然后从母体上脱落称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83幼体生殖:

幼体或未成熟雌体产卵不经受精作用也能发育成为新幼体的生殖方式。

84领细胞:

85、水沟系:

多孔动物缺乏运动能力,他们的摄食呼吸等生理机能均依靠鞭毛运动、水流的穿行来维持。

(可分为:

单沟、双沟、多沟)

86、中胚层:

大多数多细胞动物除了形成内、外胚层外,还进一步发育,在内、外胚层间形成中胚层。

87、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的中轴有多个切面可以吧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88、两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的中轴有且仅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89、五辐射对称:

有5个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个部分。

(海星、海蛇)

90、两侧对称:

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

91、皮肌细胞:

在外胚层中数量最多。

其基部有肌原纤维沿身体纵轴排列,如同一层纵行的肌纤维,它的收缩使身体和触手变短;

92、分节现象:

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这种现象称为分节现象。

93、体节:

94、疣足:

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是体壁向外突出的扁平状物。

95、生殖带:

性成熟个体第14~16体节色暗,肿胀,五届间沟,无刚毛。

如戒指状,成生殖带或环带。

96、盲道:

蚯蚓盲肠之后的肠被侧中央凹入成一条盲道,使消化和吸收面积增大。

97、中生动物:

98、侧生动物:

多孔动物可以说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这种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枝,因此又称侧生动物。

99、后生动物:

辐射堆成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的,具原始消化循环腔,网状神经系统。

100、后口动物:

胚胎时期的原口封闭或者发育为肛门,而在相应的一端重新开口形成动物的口。

101、焰细胞:

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鞭毛打动时犹如火焰,故名焰细胞。

102、杆状体:

存在涡虫的表皮中,由外胚层发育而来,当涡虫受到刺激时,杆状体排出体外,弥散有毒性的粘液,供捕食和防御敌害作用。

103、头冠(轮盘):

104、原体腔:

是原腔动物体壁围成,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育形成。

105、真(次生)体腔:

真体腔又称次生体腔,从动物的系统发生上来看,真体腔的出现比假体腔(原体腔)晚。

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的空间,即为真体腔或次生体腔。

106、寄生:

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从而摄取被寄居的生物体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107、寄主:

寄生物所寄生的动植物或人。

108、中间寄主:

幼虫寄生的寄主。

107、中间宿主:

108、终寄主:

成虫寄生的寄主。

109、闭管式循环系统:

环节动物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

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构成了闭管式循环系统。

110、开管式循环系统:

111、同律分节:

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环节动物即为同律分节。

112、异律分节:

各体节的形态机能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完成不同的功能,内脏器官集中在一定的体节中,如节肢动物。

113、外套膜:

是软体动物特有的结构,胚胎发育中,躯体背侧皮肤褶襞向外延伸而成的膜状外套,包围着内脏团,由内外表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