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整理.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 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新人教版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最苦与最乐预习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5。
最苦与最乐
一、学习目标
1。
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
学习作者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4。
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
二、重点、难点
1。
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2。
体会本文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三、预习案
1.查阅资
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恩惠() 如释重负() 契约() 揽() 悲天悯人()
卸却() 监督()凡属() 纵然() 循环()
3.解释下列词语
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
指奋斗到死为止.
心安理得: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失意:
不得志。
悲天悯人: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任重而道远:
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仁人志士:
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
张后的轻松愉快。
4.理清文章结构。
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1、2自然段)论述.
二、(3自然段)论述。
三、(4、5自然段)论述。
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答: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答: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答:
4.到底什么叫责任?
它的范围有多大?
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答: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
结论是什么?
答: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
了哪些事?
它们是最苦吗?
答:
2。
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
答: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答:
4.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答:
5。
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答:
6.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答:
小结:
明确第1、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答:
7.什么事最快乐呢?
答:
8.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答:
9.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答:
10.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答:
11.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答:
12.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
为什么这样说?
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答:
13.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答:
小结:
学生讨论填写,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
本文的论题:
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拓展延伸
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在现在也被人们提倡。
假如哈尼小姑娘在驿站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六、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
1。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如释重负( ) 恩huì( )
契约( ) zòng然( )
xiè却( ) 揽( )
监dū( ) 凡属(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为人处世,但求心安理得,别人要怎样议论,我并不在意。
B。
为了培养孩子悲天悯人的情感,他经常带儿子去孤儿院,去慰问那里的孩子.
C。
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孙中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D。
时光如梭,22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依然任重而道远。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使我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B。
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是一个人在生活上拥有幸福的前提。
C。
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D。
梁启超先生的苦乐观让我树立了责任。
4。
写出下列句子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方法。
(1)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
( )
(2)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
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 )
(3)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 )
(4)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 )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曾子还说哩: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
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④①⑤⑥③
C.④⑤①③⑥② D。
④①⑤⑥②③
二、提升训练
快乐是一种能力
①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
现实生
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庭。
为什么?
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②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
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
、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③人非圣贤,有错难免。
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
孔子说得好: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从身边的事做起,爱自己的亲人,进而与他人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
事情
就是这样:
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人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
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
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
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④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
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
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
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⑤人不能没有信仰。
缺失信仰,精神就会空虚,灵魂就无所依存。
有信仰就要居敬以持其志.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
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
坚信黄河之水无论转多少弯、遇多硬的岩,照样奔腾到海不复还。
这种信仰,与志相联,具有钢铁般的强度,既坚硬无比,有难不知难,又韧性无比,有苦亦觉甜,在呼啸前进的过程中,乐观主义伴始终.
⑥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结构严谨,从提出中心论点,到围绕几个分论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再到小结全文,一气呵成。
B.下面这个事例可作为事实论据用于第④段中:
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以无可比拟的快乐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成功发明了炸药,他因此被誉为“炸药工业之父”.
C.本文全篇语言通俗明白,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第⑥段中的“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生动形象、委婉含蓄地点明了文章中心。
3。
本文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它的作用。
答:
4.结合本文,说说你对第④段中“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理解,并举一例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预习案
2.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揽(lǎn) 悲天悯人(mǐn)
卸却(xiè) 监督(dū)凡属(fán) 纵然(zòng) 循环(xún)
3。
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
指奋斗到死为止。
心安理得: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失意:
不得志。
悲天悯人: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任重而道远:
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
比喻责任重大。
仁人志士:
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如释重负: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
4。
一、(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
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1。
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责任未尽.
2.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
3.
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
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
4.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
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
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5。
作者认为:
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
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结论:
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
二、合作探究
1.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明确: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
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
4。
举例:
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
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5。
对人的责任: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
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
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6.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
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7.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8。
有关句子有:
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9.有关句子:
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小结: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10.名言: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
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11.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
小结:
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12。
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13。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
—-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最苦
小结:
学生讨论填写,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
本文的论题:
最苦与最乐
本文的中心论点:
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训练案
一、基础训练
1。
shì 惠 qì 纵 卸 lǎn 督 fán
2。
B(“悲天悯人”的意思是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
用在孩子身上显然不合适.)
3。
C(A项缺少主语,去掉“使”;
B项前后表达不一致,去掉“能否
";D项缺少宾语,在句尾加上“意识”。
)
4.
(1)
排比
(2)设问 (3)反问 (4)引用
5。
B
二、提升训练
1。
快乐是一种能力.
2。
D
3。
对比论证,“缺失信仰……以持其志"将两者进行比较,突出信仰的重要性;道理论证,“立志才能定其本,志高才可意致远。
有了定本致远之志,才能遇难不退,遇险不惧”突出立志的重要性;比喻论证,“面对乌云飘来,静观云卷云舒;面对春暖乍寒,照看花落花开”将立志过程中的种种情况比作上述内容,生动形象地揭示信仰的重要意义。
4。
“沙中有金、玉中有石"的意思是事物都是辩证的(有利就有一弊).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断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就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