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2832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docx

安康市江北高中三年行动规划

改革创新立德树人提升质量全面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

(2014年9月—----2017年8月)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工作改革创新、立德树人、提升质量、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计划,并以此作为学校今后三年发展的行动纲要。

第二部分:

现状分析

江北高中创建于1989年,位于安康城区汉江北岸,南接滨江大道,西邻亲水广场,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2008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学校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素质比较精良的教师队伍,203名在编在岗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61人,中级职称教师84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德育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近60名。

硕士研究生教师8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2名。

学校现有教学班68个,在校学生4600余人,其中初中部18个班1300余名学生,高中部50个班3300余名学生。

学校有理化生标准实验室6个,微机室2个,多功能厅1个,专用音乐、美术教室3个,68个专用教室全部实现了多媒体化,图书藏书10余万册、其它部室齐全,学校与北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101远程教育网、北京英才苑等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学校教育资源库正在建设中。

体育运动场约11000平方米,基本可以满足体育课教学及师生健身活动需要。

学校有男女生公寓楼三栋,共有床位1500余个,正在建设的学生餐住大楼中学生宿舍共设床位1100个,学生餐厅可同时接纳1200名学生就餐。

同时配有洗衣房,热水房、洗浴中心等后勤服务设施。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形成了体育、艺术与大文大理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学科竞赛成绩突出,高考成绩连年大步前进,一、二本上线人数由二○一一年的216人增至二○一四年的328人,全市同类学校中增幅名列前茅。

二○○一年至二○一三年十余年被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表彰为高中教育先进单位,同时还获得了“省级校本教研实验学校”、“省级依法办学示范校”、“市级文明校园”“安康市高中教育质量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并且学校还是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安康学院等多个师范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和支教基地。

第三部分:

困难和机遇

(一)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学生人数快速增加与学校校舍面积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

学校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而学生人数4600余人,校舍紧张的问题将非常突出。

2、家属区与教学区混杂,给学校常规管理带来严重不便,同时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教师资源十分紧张。

目前学校一半教师超负荷代课,而且班大人多,给教学的常规管理带来严重问题。

到二○一四年秋,学校共缺教师将达到30多个,加之目前进人渠道不畅,不要说人才,连人数都不够,形势非常严峻,同时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过去实行了多年的一系列奖励激励机制都已经不能运行,新机制的产生需随国家政策的稳定而逐步建立。

5、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结合不够,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有待总结固化,高中课改有待进行推广并形成初步结果。

6、办学特色不太明显,虽然目前已经形成了体艺教育与大文大理并重上的局面,但没有拳头项目,体育、美术、音乐、传媒、大文大理等都有特色但都不是全市第一,更不是全省名牌。

7、优秀生源不足将长期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学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长期处于安中、汉滨高中、铁二中三强夹击之下,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将铁二中远远拉下,但新开办的近邻兄弟学校安康高新国际中学设施更好,管理更扎实,对学校冲击力更大。

(二)学校发展中存在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分析

1、由于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学校在大江北地区的教育龙头地位已经十分稳固。

根据汉滨区教体局的统一部署,从二○一三年开始流水中学高中部挂靠到江北高中,从二○一四年开始滨江学校高中部挂靠到江北高中,江北高中在汉滨区特别是在大江北片区的优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2、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学校传统服务区人口普遍增加,生源将更加充实。

根据市、区教体局的规划,大江北地区的教育资源将进一步整合,服务区的高中学校将进一步减少,生源将进一步扩充。

这一切都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

3、随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学历高,知识结构好,能力全面,朝气蓬勃,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

4、三年以来学校进行了多项管理改革,实行了年级组负责制,推行了《教师管理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管理量化考核办法》、《教师校本研修管理办法》、重新修订了包括《中、高奖惩方案》在内的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规范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对学校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5、高效课堂的稳步推进,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6、三年以来,学校硬件设施日益完善。

环境更加优美,教室更加宽畅,学生食宿、饮水条件进一步改善,平均班额由三年前的75人下降到现在的68人,任课教师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手提电脑,光电阅读设备和试卷分析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师批阅试卷的效率,这些都使得学校的发展处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7、学校的文化建设主题养成教育符合现在全国新形势下的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大潮流,它对师办学的规范作用,对师生的引领作用、感召作用已经充分显现,必将对学校未来的良好发展进一步产生巨大的影响。

综上,学校的发展,尽管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但仍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只要我们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坚持改革、求实创新,学校的未来一定会走出一条更美好、更宽阔、更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第四部分:

办学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突出特色,张扬个性”。

只所以确定这样的办学理念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以人为本”是所有学校办学共同的理念。

那就是学校办学决定性因素是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核心,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因此,要以教师为本发展学校,以学生为本发展教育、开展教学。

(二)尽管学校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总体上来讲,我们的学生仍然是全区二、三流的学生,不可能都走文化课的路子,必须根据学生实际,多层次、多方面培养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课教学之外有多套完善的测评体系、培训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合理的、正确的教育,因材施教、依材育才、多元成才。

(三)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是学校教师的发展中涌现出了多个突出的学科,如体育学科、音乐学科、数学学科、历史学科、生物学科等。

我们希望优势学科不仅要保持优势还要形成特色,在全市叫响。

第五部分:

发展目标

(一)发展定位

1、经过三年努力,学校综合教育质量达到全市前八位。

2、规模定位:

依据学校建设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二○一四年至二○一七年间,保持校内65个教学班,校外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4800人左右的规模,重点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

(二)办学条件目标

1、完成新征五亩用地上的拆迁安置和建设,使学校运动区域更加完整,功能更加齐备,周围环境更加优美。

2、完成6000平方米的学生餐住大楼的建设并交付使用,彻底改善学生用餐和住宿环境。

3、完成学校教师住宅大楼的建设和校内原家属楼的拆迁工作,并为学校主体教学大楼的二期工程做好准备。

4、逐步更新教学设施,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三)队伍建设目标

1、管理团队建设

落实办学理念,创建一支“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落实型”的管理团队,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管理效能。

2、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学习型、专家型教师队伍,以学科组建设为核心,有计划有步骤地配齐优化各个学科组,确保数学、历史、生物、体育四个学科全市领先(有全市范围内的学科带头人,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教师,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把关教师不少于3人,整体实力雄厚),积极培养骨干教师队伍,不断扩大名师阵营,扩大研究生教师比例,以优教名师扩大学社会影响力和办学竞争力。

(四)、校园文化建设

1、不断培育和积累优秀文化元素,逐步形成开放、多元、民主、和谐的文化品牌,并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构建充满人文关怀和书香气息的精神家园。

2、把养成文化和科学文化培育成学校师生的精神家园。

培育成学校的名片。

(五)、学校特色发展

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形成以下特色

(1)、逐步完善量化管理措施,使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特色化。

(2)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3)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教师培养机制,在不断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摇篮。

三年内要培养出一批省市级及其以上的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优秀班主任、教学名师、德育标兵,要有学校自己培养的正高职称的教师和特级教师。

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占总队伍人数比例不低于50%。

(4)形成一套完善的优秀的学生培养机制,真正使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成为常规。

(5)把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做到全市最优、全省有名,形成拳头,形成品牌。

(6)及时更新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及教学辅助条件,努力保持全市领先的地位。

(7)在校园的绿化、美化方面力争发挥优势,初步形成园林学校、汉滨明珠的特色。

(六)、教学质量目标

1、经过三年努力,力争高考二本上线人数突破500大关,不仅在体艺类上线人数上要有大的突破,而且大文大理方面也要有长足发展。

具体目标为二本以上达线数二○一五年400人、二○一六年450人、二○一七年500人。

(2)教育科研及校本教研都要有明显进步,力争在教学创新上有较大突破。

高效课堂成熟进行。

第六部分:

重点任务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实力

一是在班子管理上实行层级负责、全面推行“职、权、责、利”相结合,有效推行量化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制定完善严谨、严格的纪律制度,校长书记身先士卒,党政密切协作,形成学校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是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坚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全面的学生观、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培养教师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弘扬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1、完善教师成长档案。

每个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自主设立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学期具体目标和实施措施,为自己量身定做“个人成长路线图”,比如根据自己的学历、职称、年龄、身体状况、教学经验、教学效果、科研成果、业务能力、思想素质,全方位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反思,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制定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效。

要采取多项措施,以情感引人,事业引人,待遇引人,努力建设一支以名师为龙头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加强对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引导教师将工作与实现自我价值相联系,在工作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做成功、快乐的教师。

探索适合课程改革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内组内研究课、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和困惑,使教师在尽快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同时,提高自身素质。

搭建舞台,指导、支持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发表论文、出书,成为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专家。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及学历达标培训。

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在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中开展大练基本功和“拜师学艺”活动,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汇报课或观摩课,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使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增强学校发展的后劲。

3、把好“进人关”和“选材关”,充分利用这几年学校编制不断扩大的机会,用好用活政策,积极选聘和选调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进教师队伍,特别注重选用一批名师及硕士研究生教师。

(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百姓、为国家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创新德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1)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深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载体,践行“奠基人生,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勇于实践的新型人才。

(2)结合学校实际,每个月要有一至两个主题,把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新生教育、国防教育等统筹起来,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连续性,形成机制和自己的特色。

进一步落实行之有效的常规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园广播、黑板报、年级组板报等,加强学生日常管理。

在班级管理方面,推行班级自主管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形成班级文化特色。

(3)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科学地管理和评价。

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全校班主任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工作。

2、狠抓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性发展的教学体系,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有效的途径。

认真贯彻落实《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制度》充分运用好各种考核结果,积极完善各种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着力完善课程改革的领导机制、师资培训机制、教材选用机制、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等,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完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总结,认真探索,形成经验,形成文本。

在此基础上从二○一四年起在高中各年级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改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善定型。

(2)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管理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强化考评,落实责任,将目标和责任层层分解到级、到班、到人;实行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加大教学实绩在教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把教育质量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分级竞岗、评优选先的主要依据。

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成绩优异、贡献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利用每年教师节在全校对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完成和超额完成中高考升学任务指标的教师,给予重奖。

(3)坚持月考制度,每个月底进行一次月考。

定期分析学情、教情,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课改信息的采集、研究,很好地把握课改动向,努力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4)完善教师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教育科研,实施教研兴校方略实行科研、教研一体化,以教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教研,切实解决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是健全机制,建章立制,建立教研目标责任制,从教研的方法、评价、考核、奖惩等方面加以规范,健全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课例分析等基本的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教研评价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和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从经费上保障教科研的正常进行;二是规划学校教科研课题,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与指导,每年至少有一至二个省级教研课题;三是开展优秀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对优秀实验成果和科研论文进行表彰奖励,要从制度层面上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论文,形成总结的风气,研究的风气;四是建立并完善学校教师个人科研档案,鼓励教师向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的方向发展。

五是坚持搞好教师集体听评课制度和集体备课制度,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交流中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3、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优质生源

(1)利用各种平台继续加大学校宣传力度,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竞争力。

(2)加强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增强与兄弟初中的联系,形成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生源基地,确保基本的优质生源的数量逐年有所提升。

把初中各年级的联片教研进一步做实做好,逐步提高兄弟学校对我校的认同。

(3)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好学校的保送生奖励政策,优等生奖励政策,贫困生资助政策等,力争能从政策层面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学生前来上学。

(三)创办一流学校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围绕前述特色化发展的目标,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进一步落实把《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办法》。

完善各种奖励制度和考评制度,在此基础上将管理经验上升为管理理论,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

2、长期贯彻人才立校的观念,把教师的培养当做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认真落到实处。

从发展品牌教师队伍,壮大骨干教师群体,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教师学历四个方面入手,力争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目前有一定优势的数学、历史、生物等学科需保持优势,其它学科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努力迎头赶上。

确保三年内有自己培养的特级教师和正高职称教师,努力是骨干教师队伍占总体的比例不低于50%。

3、加快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加快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接轨现代教育,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力争在三年内完成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办公、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教师均能高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形成较强的网上道德自律能力。

第一年完善硬件设施,建立校园网站;第二年加强学校信息发布和交际平台的开发利用,丰富网站内容,让网站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第三年建设好教学资源库,满足全校师生自主学习研究的需要,是网站能够有效的服务于教育教学。

确保教学设施全市一流,教师使用先进设施的水平全市一流。

4、努力把体育、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品牌。

(1)从师资上尽快调齐调强,特别注意挖掘周边学校中在这方面做得成功的教师及其做法,形成自己的学科团队和经验。

(2)随着新教学楼的建设及时为音乐、美术、舞蹈等增设专用教室,并配齐相应教学设施。

(3)进一步投入师资力量和科研投入,把太极拳、散打做成我校体育品牌。

(4)积极督促政府,认真落实市长办公会精神,促成中渡村五亩地尽快交付学校使用,并按规划建好体育场地,推动我校传统的体育强校地位越来越稳固,逐年增加体育二本上线人数,增加单招人数,力争使我校的体育活动,体育课教学、体育生高考都成为学校特色。

5、探索和完善优秀生培养机制。

鉴于我校生源参差不齐,我们必须重视优等生的培养,以名牌效应带动生源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1)继续开展好学科竞赛工作,既要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各项竞赛,也要积极开展好本校的作文竞赛、知识竞赛、读书活动等,力争使优秀学生留得住、培养好,在高考中出好成绩,真正形成学校对优等生的强大吸引力。

(2)逐步探索扩大优质学生队伍的管理体制和教学体制,在分层教学的体制下,努力向中等生要质量,向中等班要质量,使尖子班的个数逐年增加,尖子生人数逐年增加。

(3)善于挖掘各方面有优势和特长的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形成多元人才观,要在目前学生篮球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羽毛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长跑队、合唱队、健美操队等。

努力使各类特长生都能充分展示其长处,发展其长处,都能成才,成功。

第七部分:

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周裕厚校长任组长、校委会成员作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计划》的制定修订贯彻落实。

(二)机制保障

广泛征集教职工意见,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计划的分步执行情况及时向教代会报告,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保证计划的指导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三)经费保障

调整经费的使用,增加教师培训和教科研工作的费用开支,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养上来。

二○一四年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