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物与环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82620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生物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生物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生物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生物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生物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生物与环境.docx

《2生物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生物与环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生物与环境.docx

2生物与环境

;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题号

生物的特征

2,3,4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5,6

探究实验

1,10,17

生态系统

7,8,9,11,12,13,14,15,16

一、选择题

1.(2018长沙)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

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不需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D )

A.观察B.比较

C.生物分类D.对照实验

解析:

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

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察法,明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分类。

可见该过程没有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实验法。

2.(2019赤峰)“望梅止渴”“青蛙鸣叫”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 D )

①生物都有遗传的特性 ②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③生物能进行呼吸 ④生物能繁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望梅止渴”是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望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

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想到了梅子的很酸的滋味才完成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青蛙鸣叫”是招引雌蛙抱对,体现生物能繁殖。

3.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B )

选项

生物的特征

实例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是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是生物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的体现。

4.(2018贵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C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

解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5.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C )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寒冷的冬天,松树依然能郁郁葱葱

C.蚯蚓改良土壤

D.绿头鸭趾间有蹼

解析:

沙漠地区干旱缺水,仙人掌叶变为刺状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松树在寒冷的冬天依然能郁郁葱葱,说明松树能适应寒冷的环境;蚯蚓改良土壤,这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绿头鸭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6.(2019包头)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是( C )

A.温度影响植物何时开花

B.“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

C.“人间”属于生物因素

D.“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

解析: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属于非生物因素。

C错误。

7.

(2019太原)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D )

A.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B.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C.真菌和细菌、动物、植物

D.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解析:

乙有箭头指向丙,甲也有箭头指向丙,说明丙是分解者,甲和乙的遗体和粪便经过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物质的循环;图中甲与大气之间是双向箭头,表明甲可以吸收大气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甲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图中乙生物为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所以A、B、C三个选项错误,只有D正确。

8.(2019成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A )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D.有机物和能量

解析: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9.(2019连云港)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都是由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无关

解析: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即绿色植物,A错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食物链遭到破坏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错误;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两个营养结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错误。

10.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C )

位置

鼠妇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边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边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解析: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唯一的变量应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如鼠妇的数量、湿度、光照等都应相同。

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是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11.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A )

A.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B.丙和丁的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的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

解析:

由图可知,该条食物链为丙→丁→甲→乙。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增加,则乙也会增加,丁减少;由于丁减少丙则增加。

12.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关系图。

其中丙是生产者。

这些生物在一条食物链上。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含汞的废电池浸出液污染后,生物体内含汞最多的是( C )

A.乙B.丙C.甲D.丁

解析: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丁次之,甲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

所以图示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渐积累,因此体内含汞最多的生物是甲。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

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能

解析:

图中昆虫和杂食性的鸟都以绿色植物为食,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时杂食性的鸟以昆虫为食,两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错误。

14.(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他指标,如图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C )

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

小麦→鼠→蛇→猫头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图一有两条食物链:

小麦→鼠→猫头鹰、小麦→鼠→蛇→猫头鹰,其中小麦是生产者,A错误;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

小麦→鼠→猫头鹰,B错误;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根据图三中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食物链可表达为:

丁→乙→甲→丙,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减少,D错误。

15.近十几年来,江南某地的青蛙被大量搬上餐桌,致使该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下降。

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生态系统中( A )

A.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B.植被受到了严重破坏

C.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

D.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

解析:

在稻田里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害虫→青蛙,如果大量捕杀青蛙,破坏了食物链,使稻田里的害虫增加。

由于稻田里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会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1.任何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重要原因是()

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D.生产者种类和数量多

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可以逐缎积累的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③

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

A.生产者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巩固提高:

1.在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当前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是()

A.自然因素B.人为因素C.动物因素D.战争因素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外力的影响都是可以恢复的B.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越强

C.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越容易被破坏D.正常生态系统中物种和数量相对稳定

3.在一个较小而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若由于某种原因,食草虫的天敌大量死亡.如图表示在最初几年内,食草虫的数量变化,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4.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

A.嫩江B.蔬菜大棚C.锡林郭勒草原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中考练习:

1.(2019·张家界)2018年5月,我国“月宫365”实验圆满结束,“月宫一号”是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定性较差。

原因是()

A.物种类少,营养结构复杂B.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简单

C.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D.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二、非选择题

2.(2019·山东潍坊)下图是某校生物社团到沂山研学时,通过实地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简图。

请据图回答:

(1)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和“绿色水库”之称。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2)沂山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的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

(3)图中的蛇处在第营养级,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最终以______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

(4)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条;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

 

答案

例题:

1.B2A.3.B

巩固提高:

1.B2.A3.C4.D

中考练习:

1.C

2.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产者(草)

(3)三和四二氧化碳

(4)4沂山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16.(2019德州节选)有人详细统计了1公顷草地上各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并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物类别

数量

绿色植物

5800000株

鸟和鼹鼠

3只

蜘蛛、蚂蚁等

35000只

植食性昆虫

70000只

(1)概念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表格中的 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概念图中②属于 次 级消费者。

 

(3)概念图中,箭头代表着物质和能量传递的 方向 ,随营养级别的升高,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方框越来越小,说明物质和能量越来越 少 。

 

(4)在一棵大树上,往往生存着很多昆虫和几只食虫鸟,而大树却能长期存活。

这是因为树木个体大,体内储存的 有机物和能量 多。

 

解析: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所以,概念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表格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概念图中②属于次级消费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所以,概念图中,箭头代表着物质和能量传递的方向,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因此随营养级别的升高,物质和能量越来越少。

(4)由于树木个体大,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和能量多,所以在一棵大树上,往往生存着很多昆虫和几只食虫鸟,而大树却能长期存活。

17.(2018资阳)白蚁是一种常见的害虫。

有人为了研究温度对白蚁存活的影响,将白蚁分成五组,在不同温度下饲养(其他条件相同),记录了各组白蚁全部死亡所需的天数,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组别

培养温度

白蚁数(只)

全部死亡所需时间

第一组

9℃

20

30天内没有出现死亡现象

第二组

4℃

20

28天

第三组

1℃

20

14天

第四组

-1℃

20

9天

第五组

-3℃

20

7天

(1)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 温度 。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 单一变量 的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 低 越不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 ①② (填序号,多选)。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 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③60℃条件下白蚁会大量死亡 ④9℃是白蚁生存的最适温度

解析:

(1)由表格可知,只有培养温度不同,即本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

(2)实验过程中,饲养白蚁的食物种类、食物量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这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

(3)根据不同温度下白蚁全部死亡所需时间可以得出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越不利于白蚁的生存。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白蚁的生存,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测有:

①赤道地区的白蚁比两极地区的多,②在我国北方地区,夏天的白蚁比冬天的多。

故①②合理。

                

常错题型:

通过有毒物质及生物数量变化书写食物链

常见错因:

对食物链的书写不能正确认识,对食物链中生物的数量、能量及有毒物质的变化不能理解。

(1)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位于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有毒物质最多,能量最少,数量最少。

(3)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者的数量会先增后减,长时间后会处于平衡状态。

【典例】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

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

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B )

A.图①:

丙→甲→乙→丁

B.图②:

丙→乙→甲→丁

C.图③:

丁→甲→乙→丙

D.图④:

戊→乙→丙→甲→丁

思路分析:

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重金属累积量越高,因此根据图①所绘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A错误;图③中丁和丙为双向箭头,且丁、甲、乙都有箭头指向丙,所以丁为生产者,丙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

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根据图③所绘食物链为丁→甲,C错误;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因此根据图④所绘食物链为戊→乙→甲→丁,戊→丙→甲→丁,D错误。

【变式】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D )

A.甲、丙、丁的数量均增加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丁的数量下降,丙的数量增加

D.甲的数量下降,丙、丁的数量增加

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且能量在流动中逐级递减。

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存在着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

如果乙的数量增加,短期内丁的数量会由于食物增多而增加,甲的数量会由于天敌增多而减少,甲的数量减少会引起丙的数量增加。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______作为分类依据,可将图中的消费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食虫鸟、蛇、青蛙、鼠,另一类是蜘蛛、食草昆虫.

(2)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4)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两大类,青蛙捕食昆虫的行为属于______.

(5)在这个食物网中,从进化的角度看,最高等的消费者是______.

(6)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

故答案为:

(1)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

(2)5 草→鼠→蛇

(3)数量 平衡

(4)先天性行为

(5)鼠

(6)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