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药认识的论文.docx
《对中医药认识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医药认识的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中医药认识的论文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校:
重庆师范大学姓名:
文艾学号:
20090512997
中医药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
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
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
精气,乃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
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
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
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性味,性:
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
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
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味:
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
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
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
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
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
升降浮沉,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
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
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
学习中药知识就必须了解中药的炮制,它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
人类为了生活、生存必须劳动生产,必须猎取食物。
由于人类的增值,鸟兽鱼之类不敷食用,则尝试草木之类充饥,人们常误食某些有毒植物或动物,以致发生呕吐、泄泻、昏迷,甚至于死亡,有时吃了之后使自己疾病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这种感性知识积累多了便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为了服用方便,就有洗净、将整枝整块的擘成小块、锉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
这种利用火来炮生为熟的知识,逐渐应用于处理药物方面,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在古文献中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和简单的炮制原则。
到了汉代,中药炮制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
有关药物炮制的方法更多的是散见于处方药物的脚注,与药物配伍、剂型、煎法、服用相联系。
其中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熟。
对制药火候上提出“烧、炼、熬”三者不同。
并出现了大量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但方法比较简单。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目的也多样化了,开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的炮制而同时重视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金元时期,名医各有专长,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均特别重视药物炮制前后的不同应用,炮制辅料的作用,开始对各类炮制作用进行了总结,明代又进一步系统整理,便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炮制理论。
明代对医药比较重视,在中药炮制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显著的建树。
清代多在明代的理论基础上增加炮制品,此时的医药文献多有专项记载炮制的方法和作用,但也有某些炮制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也不甚同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继承方面,各地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版可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同时,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并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
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三)增强药物疗效,(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五)便于调剂和制剂,(六)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七)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八)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那么人们是怎样去鉴定中药的呢?
首先就是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效不同。
以假充真,品种混淆,也是对中药进行鉴定原因。
例如,大黄泻热通便,治疗急腹症效好,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疗效,延误病情。
另外,品种是变化的,物种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方面按形态和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把所有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种是又间断又连续的,连续的部分发生在种和种的交叉处,变异是多元化的,中间过渡的。
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品种也发生变化,优劣是量变,真伪是质变。
鉴定方法有四种,各种方法有其特点和适用对象,如全草、根、粉末;有时需几种方法配合运用。
第一、来源鉴别,观察植物形态观察特征,采集有花果标本。
单纯靠营养器官是不够的,有时易得出错误结论。
重点采集完整繁殖器官。
核对植物学文献,植物态、图鉴、植物分类学报、补编,必要时查对原始文献。
核对标本,最好到植物所注意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必要时请专家协助鉴定。
第二、性状鉴别,宏观观察方法,观察药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理。
第三、显微鉴定,先制片和封藏试剂,再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的检查,最后扫描电镜。
第四、理化鉴定,通过对物理常数测定、膨胀度、色度、溶血指数以及荧光反应、显微化学反应、指纹定性分析、有害物检查来实现的。
中药鉴定也是有难点和空白的。
同一药材的同属不同品种、性状、结构相似如党参属、沙参属、铁线莲属、钩屯属、石斛属、黄精属,同种药材不同地区产品,动物药的鉴别阿胶、龟板、蛇胆,未知药材鉴别及检索已知形状:
结构、粉末、它的药名或范围,未知粉末鉴别等方面都是存在难点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鉴定有了新技术、新方法。
例如:
色谱法,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热分析法,电分析法以及等电点法。
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了中药化学的出现,中药化学是一门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的化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学科。
它随着化学分离、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色谱分离技术和各种波谱分析技术的开发使用和逐步普及,使中药中成分复杂、含量甚微、分离难和鉴别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同时药理活性成分筛选技术的进步,对促进中药化学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草药有上万种,来源复杂,加上生态环境各异,进行过现代研究的只是少数,而经过相对系统研究的则更少。
中草药中含有生物碱、苷类、甾体、萜类、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有机酸、微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类成分,而每一类的数目又非常庞杂,这些化学物质并非机械的堆集在一块,而是共存于同一生命有机体中,之间还可能通过机体的新陈代谢相互关联。
如果几种甚至十几种中草药混合在一起,其成分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提取分离技术是开展天然药物研究的必要条件。
采收之后如何加工能确保有效成分不损失?
我们知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
为了使人们学习之前对所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所认识,人们对化学物质进行研究,同时还将系统地总结了常用提取分离方法。
我们知道炮炙是传统中药材入药前的一种特殊加工过程,有炒、炙、煅、蒸、煮、燀等十多种加工处理方法。
其他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天然药物种类繁多,所含的化学成分也十分复杂,又因各种成分的结构及性质不同,所采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也各异。
近年来一些先进技术在提取分离中的运用,大大缩短了对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研究的周期。
无论何种方法,首要的是熟悉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灵活运用。
提取一般是指用适宜的溶媒和适当的方法,将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提出的一个过程;得到的提取物中仍含多种化合物,再将提取物中所含的各种成分一一分开的过程,称为分离;将分离所得单体化合物加以纯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精制。
提取、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很多。
我们常用的是溶剂提取法,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中尽可能的溶解出来的方法。
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此法的关键就是如何根据所提取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
溶剂通常可分为水、亲水性有机溶剂及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用亲水性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等,亲脂性有机溶剂氯仿、苯、石油醚等。
选择溶剂时,溶剂的亲水性和亲脂性要与所需提取成分性质相适应,而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也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之分。
化合物亲水性基团越多(如:
羧基、羟基、含氧基团等极性基团),其极性就越大,表明为亲水性;而亲水性基团少者,则表现为亲脂性。
这种亲水性和亲脂性的程度和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及极性基团的极性大小和多少。
一般来说,基本母核相同的成分,分子中的功能基的极性越大,数量越多,则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而亲脂性就弱;反之,则亲脂性越强,亲水性就弱。
极性小的成分在亲脂性溶剂中溶解度大,而极性大者在亲水性溶剂中溶解度大,这就是所谓“相似相溶”的经验规律。
这常作为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选择溶剂时的主要依据。
溶剂的种类有多种,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宜的溶剂,可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进行选择,并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考虑:
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天然药物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价廉、易得、使用安全等。
中药化学成分经过提取浓缩后,得到的仍为多种成分的混合物,需要进一步分离与精制才能得到所需的成分。
两相溶剂萃取法简称萃取法,是在提取液中加入一种与其不相混溶的溶剂,通过振摇使原提取液中的某些成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而其他成分仍留在原提取液中。
如此反复多次,将所需成分萃取出来的分离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对溶剂的选择,常根据被分离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溶解度来决定。
如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