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身权利.docx
《我们的人身权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人身权利.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杭十五中教育集团王宁
本单元包括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五课“隐私受保护”和“尊重人格权利感受法律尊严”的主题探究活动。
1.单元地位
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既是八年级学生学习交往的继续,也是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道德水平的需要,更有利于公民意识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本册教材的整个逻辑体系是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在综合阐述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基础上,渐次展开公民所享有的人身权、文化、经济权等内容,最后倡导公平与正义的理念、行动结题。
本单元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和学习认知的特点来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突出“权利”二字,着重介绍公民与生俱来的人身权利,即人格权,不仅让学生知道人格权包含的具体内涵及特殊性,了解生命健康权、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与人身密切相关的基本权利,更让学生明白人格权是维护我们自身生存与尊严的重要权利,是我们享受生命、独立、自由和尊严的保护神,也是我们享受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前承第一单元“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对待自身的人身权利和相应的义务,是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后启第三单元“维护文化、经济的权利”,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利是享受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为接下的内容作好铺垫。
2.主要内容
本单元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人格权所包含的具体权利进行编排,总的指导思想是从了解权利,到学习维权,再到懂得尊重他人之权,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由浅入深,以实现法律意识的内化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由“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两框内容组成。
第一框主要让学生了解人格权的内涵,特别介绍了人格权中的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引导学生明白生命健康权在人格权中居首要地位,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
第二框则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并积极行使自身生命健康权的同时,担负起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懂得尊重并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由“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两框内容组成。
第一框主要介绍了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的具体内涵,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属于抽象的人格权,在人格权中居核心地位,而名誉权则是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
第二框则具体阐述了肖像权和姓名权这两类具体人格权,不仅介绍了肖像权、姓名权的含义、内容和作用,而且还叙述了侵害肖像权、姓名权的表现形式及后果,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由“隐私和隐私权”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两框内容组成。
第一框的教学内容意在帮助学生知道什么是隐私,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引导学生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第二框一方面引导学生明白尊重他人隐私是道德的期盼,树立隐私意识,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懂得正确行使隐私权,了解隐私权受侵犯的具体表现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懂得依法维护隐私权。
“尊重人格权利感受法律尊严”的主题探究,在于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人格权,通过收集有关人格权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获得相关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权的意识,引导学生注意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而在此基础上的交流、排练、庭审展示是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对学生形成认知、激发情感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当然,活动过程中,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3.基本要求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几个课标准要求:
第三课对应的课标要求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第四课对应的课标要求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
第五课对应的课标要求为“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和“交往的品德”部分: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
4.教学方法
为更好帮助学生了解人格权及各项具体的人身权利,建议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采用活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学习方式。
如创设情景,通过设疑解疑来帮助学生解除理解的障碍;案例再现,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主题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深入思考,在相互帮助、相互交流中学习并解决;模拟法庭,通过收集、完善相关案例,排练、模拟庭审展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课外延伸,通过探究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等。
5.课时安排
以学期授课时数共35课时为计,建议本单元安排8课时(其中主题探究2课时)
单元
课题
框题
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我们的
人身权利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第一框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1课时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第二框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
1课时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课时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课时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第五课
隐私受
保护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1课时
隐私和隐私权
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
1课时
尊重和维护隐私
主题探究
尊重人格权利感受法律尊严
(模拟法庭活动)
1课时
寻找典型案例,学习相关法律,编写、完善脚本;确定角色,按诉讼程序进行排练。
1课时
模拟法庭庭审展示;
庭审结束,畅谈体会。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加强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不容侵犯,受法律保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
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
人格权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主要讲了三个问题——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人格权,让学生了解了人格权的内涵及意义;其次,阐述了“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让学生明确了生命健康权的地位;最后,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保护。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对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隐患也经常存在,而作为未成年人,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加上法制观念不强,对生命健康权也了解得不全面,以致自己的生命健康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
所以教学中,应突出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并强调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引导学生懂得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学生的需要:
从现实角度看,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伤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行为和隐患,作为未成年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了解,从而对某些行为作出是非辨别,运用法律加以维护。
从法律角度看,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受并行使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未成年人只有全面了解并正确行使了这项权利,才能保证其他权利的实现。
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看,正确理解并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生命意识、健康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等。
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
①准备影片《刮痧》中与教学相关的片段,并制成课件。
②搜集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侵犯人格权、生命健康权的典型案例,并整理归类,根据教学需要,请学生帮助绘成漫画并制成课件。
③认真学习有关人格权、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条文和法律依据。
学生:
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关侵犯人格权,尤其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案例。
查找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设计
1.影片导入引出话题
活动内容:
播放影片《刮痧》的节选镜头(附录),并设问讨论:
①圣诞夜,丹尼斯的父亲为什么要冒险爬楼去探望儿子?
②作为亲生父亲,为什么会被剥夺对自己儿子的监护权?
法官的判决是为了保护丹尼斯的什么权利呢?
③这段影片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影片中节选片段的介绍,勾勒出特殊而典型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寻找已有的生活体验,增强生活认同感。
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在不同道德体系、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背景下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与冲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疑解惑、学习知识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课的主题“人格权”、“生命健康权”。
同时,设问③也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并理解影片中对孩子生命健康的关爱,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奠定情感基础。
教师行为:
播放影片、引导讨论、归纳小结:
影片虽反映了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道德观念的差别,但最让我们感动的是都是出自对孩子生命健康的关爱,对儿童人身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人格权。
2.比较分析认识权利
活动内容:
比较人格权中的“人格”和平常说的某人“人格高尚”,某人有“伟大的人格”中的“人格”,体会其中的涵义与区别。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将平常所说的“人格”与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加以对比、分析,揭示“人格权”法律涵义,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为接下人格权的学习及具体人格权利的了解作好铺垫。
教师行为:
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并归纳小结:
我们平常所说的“人格”是指人的“精神品格”,而人格权中的“人格”,是指作为法律所承认的“人”的“资格”。
所以,人格权也就是做人的权利,是自然人对自身享有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附录2)
3.合作探究了解权利
活动内容一:
合作探究“人格权”包括哪些作为自然人应必备的基本权利。
设计意图:
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这里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人格权的具体内容,并理解它是一项与人身密切相关且内容丰富的权利。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必要时给以指导和帮助。
活动内容二:
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出示材料(或漫画):
①一小偷被捆绑在大街的一电线柱子上示众;②一童工做工受伤,老板推卸责任;③某小超市规定“顾客出门须搜身”;④某小学教导主任对学生信件内容进行检查……并分析讨论:
你知道以上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人格权利吗?
这些人格权利有什么共同之处?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用事实材料深化学生合作探究的成果,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理”,帮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体系,使学生系统、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理性魅力。
教师行为:
引导学生将探究的结果(即人格权所包含的具体权利)在事例分析、讨论中呈现,帮助理解人格权的特点。
小结:
人格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包含了与我们人身密切相关的各项权利,从出生起就与我们的生命相伴,并为我们单独享用,不得转让、抛弃或继承。
4.制作图表深化理解
活动内容:
让学生根据前一单元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将所了解的权利(如基本权利、人格权利等)制作成关系图,体会人格权、生命健康权的重要地位。
设计意图:
通过可操作的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和学习的主动性,将所学知识加以整理,用形象的方式表现权利关系,从理性的角度对生命健康权的“首要地位”更好地加以把握。
教师行为:
帮助回忆、整理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制作关系图,引导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体会人格权、尤其生命健康权的重要地位。
并归纳小结:
在公民的人格权利乃至所有权利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拥有生命才可能拥有一切。
教学建议:
鼓励学生制作权利关系图表时有自己的想象表现,不限于一种固定格式。
(参考附录3),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但不管哪种图表形式,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生命健康权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首要的人格权。
5.故事搭桥生活探因
活动内容:
欣赏FLASH《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音乐中讲述故事。
展开讨论:
是什么夺去了女孩的生命健康权?
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威胁、侵害生命健康权的因素?
设计意图:
用FLASH讲述故事既生动又形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为学生喜爱和接受;而音乐的渲染又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寻生活中威胁、侵害生命健康权的事例,为下一环节用相应的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作铺垫。
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意在发掘生本资源,不仅帮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而且使教学和引导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行为:
点击FLASH,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威胁、侵害生命健康权的事例。
教学建议:
老师在学生所列举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对生命健康权的侵害、威胁等进行归类,便于下一环节的教学。
6.对“症”下“药”捍卫权利
活动内容一:
引导学生针对上述侵害归类,讨论如何维护、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让学生相互介绍、交流课前准备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法律知识。
设计意图:
相互介绍、交流课前预习准备的法律知识是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体现,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行为:
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呈现、交流自己课前学习、准备的法律法规,并加以适当的解释和补充,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内容二:
出示三张图片①童工②弃婴③“大头娃娃”(毒奶粉事件),进一步引导讨论: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作了哪些特殊规定?
为何作此规定?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实例,从对典型事例的感性认识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关爱和保护,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懂得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教师行为:
出示材料,引导讨论,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感受法律的关爱。
7.活动升华音乐结课
活动内容:
让学生一起来制作一份特别的“生命健康维权套餐”。
设计意图:
“维权套餐”的制作活动,既是对本课知识的总结和深化,更是对教学内容的升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不仅从法律角度认识生命健康权、维护生命健康权,而且从自身角度、从与人交往及社会环境等综合角度进一步明白每个人都应尊重和爱护生命健康权,这也正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要求和表现。
(体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效)
教师行为:
从生活常识入手,让学生明白人体生命健康与膳食结构的密切关系(如每天不仅需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食物,也需要维他命等营养元素),然后联系到本课内容,为更好地保障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指导制作“生命健康维权套餐”,并呈现、交流结果。
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指导、提示“维权套餐”的制作,“主食”为维护生命健康权的相关法律,“副食”则应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以外的相关因素,如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社会氛围等,对于维护生命健康权也很重要。
(可参考附录)相互交流。
小结: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健康是连金钱也买不到的。
生命健康权,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更应懂得保护和珍爱。
音乐《祝你平安》中结束新课。
8.课外延伸探究作业
活动内容:
出示课堂中出现过的三张图片,并加上标题:
①童工——“我很受伤……”②弃婴——“寻人启示”③“大头娃娃”——“头大不是福!
”
要求:
任选一幅作为主题,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以“心灵的呼唤——生命健康权”为题,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新闻报道,字数在300字以内。
设计意图:
本探究通过第一人称的方式呼唤“生命健康权”,事实上就是对本课内容的概括、反思、提炼与延伸,帮助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学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探究中体味成长与快乐。
四.教学中的困惑
从理论上讲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人身权利,跟每个人的关系都是最为密切的,照理说应该引起每个人的重视与关爱。
但是,当请学生反思,说说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是否受到过侵害或是否侵害过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时,很多学生都说没有。
而这个“没有”并不是说实际生活中真的未曾发生过,事实是很多学生压根就没关注过,甚至有时受到伤害,只要不是很严重的,都不会引起重视。
这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泊的体现,事实也是思维上的所谓“理解”、“重视”,与行为上的“轻视”、“忽略”的矛盾,这也正是教学怎样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思想怎样内化为行动的困惑吧。
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关爱
一.教材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尊重、珍爱生命健康权,不仅是行使权利,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引导学生自觉尊重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积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学会用法律武器与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作斗争,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关爱他人生命、助人救人的同时懂得自我保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理智处事的能力。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引导学生知道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同时注意自我保护。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
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点:
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3.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本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主要围绕两个内容而展开——首先,在“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中不仅介绍了如何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而且阐述了注意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还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中,告诉学生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而且应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更多地关注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并通过情景案例,引导学生明白懂得助人与自护,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的时候,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
①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他们只认识到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②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会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不仅伤害他人生命健康,也易伤害自己,所以加强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教育,有助于避免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③有些学生有关爱他人生命健康之心,乐于助人,但由于年龄、思维等不够成熟,以致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很理智地来处理,甚至有时帮助他人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危险或伤害,所以加强生命健康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关爱他人同时珍爱自己的生命。
2.学生的需要:
①作为一个公民,有必要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学会积极、正确地加以行使,而且这生命健康权又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所以应该对此需更全面的了解。
②未成年人在思想、心理、行为上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也存在易冲动、好模仿等弱点,所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加强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与关爱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理智处事。
③懂得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也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责任意识的需要。
三.综合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
①准备歌曲、录音资料等,制作成课件。
②搜集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行使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典型案例,并整理归类。
③认真学习与生命健康权相关的法律规定,如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造成他人生命健康伤害的规定,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暴力侵权的法律后果等。
学生:
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有关行使生命健康权(正确或不正确的),对待他人生命健康权(尊重或侵害)的典型案例,查找并学习相关的法律。
回忆自己曾受到的关爱体验,和同学交流自己当时的感受。
●○教学设计
1.歌曲导入
活动内容:
课间听、唱《健康歌》,并做做运动,放松放松心情。
设计意图:
随着音乐做运用,调动学生情绪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起学习的兴奋点,不仅让学生体味了生命健康的快乐,而且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锻炼身体也是一种行使生命健康权利的方式。
教师行为:
课前播放《健康歌》MTV,鼓励学生一起唱。
如空间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适当地跟着音乐做运动。
导课:
生命健康是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一项基本权利,不管年龄大小、身份如何都平等地享有这项普通而又神圣的权利。
2.情景故事一:
激思解疑
活动内容:
展示《小楠的故事》情景一及小楠的矛盾心理A.B.C(附录),并引导讨论:
①你如何看待小楠的这些想法?
②有人认为“自杀”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权利,你认同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设置情景,使学生融入其中,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加以体会和感受,从情、理、法等不同角度加以理解,激起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讨论,启开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在矛盾与冲突中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学会理智地分析问题,走出思想误区,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学会对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珍爱与负责。
教师行为:
呈现故事材料,组织讨论,对社会中的“自杀”现象进行思考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自杀”往往是逃避责任的表现,进而懂得要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珍爱自己的生命。
3.情景故事二:
理性探析
活动内容:
展示《小楠的故事》情景二及姐姐的想法(附录),并引导讨论:
你赞同小楠姐姐的想法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
对案例情景展开讨论,提出质疑,使学生“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命健康权的理解,明白自残非但损害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负担,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教师行为:
呈现故事材料,组织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人的生命具有社会性,懂得关注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不仅是项权利,而且还是对自己、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4.情景故事三:
活动明理——“我有我一套”
活动内容一:
“帮助小楠,我有我一套”。
展示《小楠的故事》情景三(附录)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及《小楠的故事》的最后结尾,让学生在积极帮助他人的热情中得到自我教育,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和积极争取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再次感受这正是对自身的关爱与责任。
教师行为:
针对小楠所面对的困难,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小楠,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珍爱、行使生命健康权有很多方法,而且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克服的。
活动内容二:
“行使权利,我有我一套”。
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行使生命健康权的。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二的讨论和交流,结合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意在引导学生增强法律意识,积极行使自身权利,将维权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教师行为:
组织讨论,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对一些好的行为和方法也应及时给以表扬,并可向其他同学推荐。
小结:
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