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80547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docx

外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资料宝典

1古代罗马的《每日纪闻》和新闻信?

《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为争取舆论支持,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特制的木板上,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这种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在罗马时代断断续续存在过数百年,起到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新闻信:

新闻信。

新闻信指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有官方新闻信和私人新闻信两种。

流行于古罗马到中世纪时期,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传播形式。

2古登堡印刷工艺的产生及推广?

1450年德国美因茨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

先后印出《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

3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意义?

语言的产生式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口头的语言传播就成为人类主要的传播形式,成了联系社会成员的纽带。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标志这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印刷术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也使印刷新闻传播成为可能。

4威尔斯小报和富格尔通讯的流传?

16世纪的欧洲出现了手抄小报和新闻书。

是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事业的重要过渡。

手抄小报源于威尼斯,在此同时新闻书开始在西欧出现。

16世纪的意大利及德、英、法等国都有手抄小报发行的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

富格尔商业通讯。

5早期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

与手抄小报同时出现,新闻性增强,书本形式。

6手抄小报和新闻书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手抄小报和新闻书曾在相当时间内并存发展,他们是近代报刊的雏形,是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事业的过渡。

因为他们的出现,使绵延千百个世纪的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7古代新闻传播和近代新闻传播的不同特点?

古代:

1.规模比较小;2.面向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而不是整个社会;3.没有以采集和传播新闻为宗旨的专门机构。

以上也是前新闻时期新闻传播的一般特点。

近代:

1.新闻传播规模扩大;2.由特定对象转而面向整个社会;3.逐渐出现了专门采集和公开发布新闻的机构。

8外国最早的定期报刊?

定期报刊:

17世纪初(1605-1610)发源地德国。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1609年出现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报道》。

另外一个发源地尼德兰。

1605年亚伯拉罕、费尔赫芬发行半月刊《安特卫普新闻》。

英国最早定期报刊《每周新闻》1621年。

9最早的日报?

日报:

最早日报诞生于德意志地区。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1650年德国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新到新闻》。

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伦敦。

10最早的期刊杂志?

杂志最早出现于1665年元月,在巴黎出版了《学者杂志》,直至今天还在出版。

11定期报刊出现的标志性意义以及新闻事业据以产生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

①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

②近代报纸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

进入17世纪,新型资产阶级取代封建统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社会政治斗争的加剧,社会对信息需求增长。

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

邮政事业的发展,为定期的周报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报纸首先在那些权力薄弱或者统治者较为宽容的地方兴起。

12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演变,分析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

政治方面:

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新兴的阶级和政治力量更加迫切需要信息传播、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

实际条件:

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使得报刊定期发行成为可能,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社会联系更加紧密,使信息来源和信息需求量增加,造成了新闻采集和传播的良好条件。

上述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的结合,形成了新闻事业诞生的必然性。

13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轨迹?

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

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

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①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

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雅致,发展进程缓慢。

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②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③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㈡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

其原因是:

各政党自身的政治目的需要以及报刊对政党不得已的经济依赖。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

政治上有明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㈢工业革命和廉价报刊。

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革地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

原因在于:

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②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③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④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⑤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14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报业和政治的依存互动关系?

①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和封建报刊都为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宣传。

资产阶级为冲破封建雅致,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而封建官报及其御用报刊,制造舆论,维护其封建统治。

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进行论争,形成了资产阶级政论报刊时期。

资产阶级报刊的宣传也在客观上推动了革命的发生。

②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资产阶级报刊发展受两个因素制约:

一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二是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又无封建复辟。

其中,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屡受挫;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

15工业革命兴起对报业的推动和影响?

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②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③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④高速转轮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⑤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进,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收入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16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上层报纸有哪些主要特点

上层报纸是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较早的商业报刊。

它们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利益,在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政府或某个政党;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业务上提倡客观报道,致力于提供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硬新闻;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工商界或知识界人士。

17廉价报纸?

工业革命后期,各国先后出现了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因售价较低,通常称为廉价报纸,又因读者均为平民大众,也称为“大众化报纸”。

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软新闻;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

18封建统治和保守势力的压制、资产阶级民主势力的反压制,是贯穿其间的基本矛盾?

围绕这一矛盾,各国报业有相似的发展轨迹:

①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②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动和进行过程中,资产阶级报刊大量兴起。

③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成了新的统治阶级的舆论工具。

报业发展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步完善和稳定。

④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都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

政党报刊的特点:

政治上有党派性;经济上依赖政党;内容重时政言论;读者为上层社会。

⑤工业革命给近代报业带来重大影响。

各地联系密切,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提高了城乡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教育普及,扩大读者群。

邮电通信更加便利。

广告增加,资金充裕。

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使得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⑥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商业报刊发展起来。

19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

无产阶级报刊具有同资产阶级报刊完全不同的特点。

它的办报宗旨在于宣传本组织的纲领,追求特定的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而不在于追求商业利益或经济目的。

20皇家特许制度?

英控制印刷出版的措施。

1528年,英王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年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

1557年,玛丽女王下令成立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公司的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21星法院?

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

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

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0年,在54年间成为英国出版自由最大的桎梏。

22英国最早定期报刊《每周新闻》1621年

23英报业领域的压制与反压制?

英国统治当局控制报业的手段:

(1)征收印花锐。

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纸张税,广告税,三者合称为“知识税”。

(2)运用法律制裁。

四种名目:

叛逆罪,煽动诽谤罪,侵犯国会特权,总逮捕令。

(3)实行津贴收买。

实际上就是贿赂收买。

各种手段使报刊备受压抑,报界进行了反复的斗争,这是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继续,也是新兴的工商资产阶级同旧势力斗争的一种反映。

反压制斗争:

(1)集中在报道国会的问题上。

有的报刊采取省略字母的办法报道国会议员和政界人物。

(2)批评当权人物方面。

一些报人因在刊物上批评重要人物而被捕。

但政府迫于群众的抗议而释放被捕者。

24知识税?

1712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同事对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

这是大资产阶级政权控制新闻传播的一种手段,严重阻碍了英国报业的发展。

1851年取消广告税,1855年取消印花税,1861年取消纸张税。

25《泰晤士报》?

1785年1月1日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

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三年后定名《泰晤士报》。

沃尔特第一主持时,该报公正详实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

采用了新式印刷机,报价相对低廉。

几年后跻身伦敦一流报纸之列。

1803年,沃尔特第二主持该报,至19世纪中叶是《泰》的所谓“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沃尔特奉行自由公正的独立政策,并重用人才。

后成为一张独立而有权威的报纸。

1855年以后,廉价报纸兴起使该报大受影响,虽竭力维持,但销量已不能与大众报纸相比。

1907年被北岩买下。

独立报业的代表

特点:

在经营方面,该报完全割断和政府的联系,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充分自立报道方面,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还派遣干练的记者奔赴国内外地区采访,获得许多独家新闻在言论方面,标榜自立,通过遍布全国的记者网了解各阶层的情绪和意见,作为评论的依据,成为舆论界的重要力量另外,该报重视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印刷质量和速度。

36.廉价报纸的兴起和《每日电讯报》?

《每日电讯报》英取消"知识税"后,廉价报纸兴起。

《每日》是英国第一家廉价报纸,也是其中最为成功最有影响的。

创办于1855年。

初期并无特色。

在劳森经营时期得到真正发展。

他进行了革新:

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

注意社会新闻。

其次,改革版面编排,采用大字多行标题,使之鲜明醒目。

再次,劳森十分重视延揽人才。

劳森被尊为"报业之父"。

二战前反对绥靖政策,使它声誉日隆。

二战后,成为“高级报纸”。

表现为重视国际报道,以严肃性新闻和人情味新闻相结合为方针。

读者以中产阶级为主。

特点:

首先扩大新闻报道面,重视报纸的趣味性,吧平铺直叙的记录变为文情并茂的报道其次,改革版面编排,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大字多行标题。

再次,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加强编辑和记者队伍。

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声誉。

37无产阶级报业代表《北极星报》?

在英宪章运动中诞生。

1837年11月11日宪章左翼力量创办。

很快成为宪章派最有威信的报纸。

创办时在利兹,后迁伦敦。

1852年停刊。

《北》宣传宪章派左翼的主张,指导工人斗争。

主张一切国家的工人阶级联合起来。

《北》报道及时报道面广,语言生动。

吸引了大量读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北》是真正民主的、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的报纸,在各方面都成了欧洲最优秀的报纸之一。

38弥尔顿和《论出版自由》?

弥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伟大的诗人。

他发表了许多文章和政论小册子,阐述主权在民的思想。

1644年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的演说,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

弥尔顿全面批评了出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他相信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它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

从弥尔顿的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由修正过程”的概念。

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39《波士顿新闻信》?

哈里斯《国内外公共事件》1690年。

坎贝尔《波士顿新闻信》1740年北美殖民地第一份连续出版的报纸

40“曾格案件”?

1733年,德国移民曾格在纽约创办了《纽约周报》。

该报发表的大部分文章是批评总督和地方议会的。

为此,在报纸创办一年后,曾格被捕,并被提起诉讼。

1735年开庭审理,安德鲁.汉密尔顿为其辩护。

汉密尔顿指出:

首先诽谤罪只有在言论不实时才成立,每个公民都有“陈述无可非议的事实真相的自由”。

其次,陪审团不仅有权进行事实判断,还有权进行法律判断,裁决应由法庭和陪审团共同作出。

最终,陪审团不顾法官的阻挠,判曾格无罪。

这一案件是殖民地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第一次重大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果。

41北美殖民当局对报刊的压制手段?

1.实行出版许可制。

2.实施诽谤法。

3.贿赂和收买某些报业主。

42塞缪尔.亚当斯?

美国独立运动中杰出的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

也是报刊宣传家,还是革命的组织者。

曾在反印花税的高潮中,成立“自由之子社”,集中了一批活跃的报人和印刷商,为革命作了积极的舆论准备。

殖民地人民和英军矛盾激化之时,亚当斯开展了揭露英军暴行的宣传活动,勇敢地与英国政府斗争。

“波士顿倾茶事件”之后,亚当斯预感到武装革命即将来临,1772年成立了“通讯委员会”,以便马萨诸塞州各地互通情况,传布消息。

通讯委员会既是一个类似通讯社的信息传布机构,又是一个革命组织。

43托马斯.潘恩?

在独立战争的关键时刻,发表了《常识》,以通俗的语言,呼吁北美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进行争取自由的战争,指出争取独立是个常识问题。

它鼓舞了人民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响亮号角。

1776年潘恩入伍后,又写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文章。

《危机》系列文章被殖民地爱国报纸转载。

在危急时刻极大的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44艾赛亚.托马斯?

印刷工出身。

1770年与人合办《马萨诸塞侦探报》,不久独自经营。

他参加了“自由之子社”和“通讯委员会”,在报上公开宣传独立,并领导开展地下活动。

列克星敦战斗打响后,他率先发表了详细、传神的报道。

一系列文章有力地鼓舞了人民投入战斗。

45《太阳报》?

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

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报纸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本杰明.戴于1833年9月3日在纽约创办。

创办后发行量空前巨大,震动报界。

《太阳报》不同于以往的政论报纸,它把报价降为一美分,并排除了政治性议论,面向群众,提供许多群众关心、爱读的新闻和文章。

特点:

①坚持低价发行。

②内容主要是软新闻:

地方新闻、社会新闻等。

③重视广告收入。

为美国开商业小报的先河。

46《先驱报》?

1835年5月6日在纽约创刊。

创办人贝内特。

到60年代,《先驱报》销量超过《太阳报》居全国之首。

在欧洲也被广为订阅,成为最受欢迎的一家美国报纸。

《先驱报》首次确立了报纸要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

该报新闻报道面广、速度快、文字通俗、议论辛辣。

地方新闻内容丰富,社交新闻赢得了上层人士好感。

47纽约《论坛报》?

1841年4月10日发刊。

创办人格里利,出身印刷工。

《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常常是难解难分的。

特点:

①首先确立了报纸理性原则,在办报方针上摒弃了一般廉价报纸的三种做法:

煽情主义新闻、不健康的医药广告和虚伪的政治中立,因而获得了“伟大道德机关报”的雅号。

②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

这些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掀起广泛群众运动该报鼓吹改革的言论中,影响最大的有:

提倡开发西部和反对奴隶制度。

也正因为此,《论坛报》绝对销量落后于《太》和《先》,但在舆论界的影响却远超过那两家。

③该报还注意广招各方面人才。

48杰弗逊和新闻自由?

杰弗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文献,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精辟概括。

马克思称之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

经他为首的斗争,国会于1789年制定宪法修正案,即“人权法案”,共10条。

意义:

在新闻思想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倡导的新闻自由当然为资产阶级政治秩序服务的。

但这种新闻自由思想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仍然具有普遍性意义。

49《报纸》?

法国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1631年勒诺多创办。

经国王特许发行,是官方的喉舌。

以报道国外新闻为主,以后增加了国内新闻和广告,还有政治评论。

50.马拉的《人民之友报》?

马拉,医生,法国革命爆发后投入战斗,为雅各宾派的领袖之一。

1789年创办《人民之友报》。

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抨击封建势力,坚定地主张依靠人民,实行革命的专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

马拉一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报。

最终被吉伦特分子暗杀。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马拉和《人民之友报》。

5119世纪中后期法国的廉价报纸?

《新闻报》、《世纪报》,1836年7月1日创办于巴黎.《新闻报》:

资产阶级报人吉拉丹创办。

特点:

①刊登社会新闻和法院新闻;②刊登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性、实用性材料;③多刊登文学作品,巴尔扎克的《老处女》,开长篇连载的先河;④改革报业经营,增加广告收来降低报价,这在法国是首创。

《世纪报》:

杜塔克创办。

是独立经营的商业报纸。

报道广泛,注重社会新闻、法庭案件。

率先刊登短篇小说。

还组建广告公司。

52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状况及公社新闻政策的教训?

(一)巴黎公社时期的报刊状况。

1870年巴黎公社起义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当时巴黎约有近四十种支持公社的报纸,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出版的第一批革命报纸,是公社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

这些报纸阐述公社的任务和目标,公布公社的各项法令和决议,向人民解释法令、决议的内容和意义,揭露“国防政府”的投降卖国政策,反映群众要求,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捍卫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些报纸中,最重要的有:

(1)《法兰西共和国公报》,是巴黎公社时期最重要的报纸,巴黎公社机关报。

除发布公社各项重要宣言、法令、决议和指示外,还报道有关军事、社会、政治、经济和文教方面的时事新闻和公社委员会会议纪录。

(2)《杜歇老爹报》,为公社时期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重视并大量刊登读者来信,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并主动向公社提出建议。

(3)《社会革命报》,很有影响的普鲁东派报纸,注意同反动政府作斗争,探讨有关人民生活的社会问题。

(4)《公社报》,是普鲁东派另一份有影响的报纸。

发表了许多讨论公社的社会和经济任务的评论文章。

后在公社内部斗争中被勒令停刊。

(二)巴黎公社新闻政策的经验教训

(1)公社时期的革命报纸积极宣传巴黎公社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反映劳动人民的呼声,为捍卫公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它们的经验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宝贵财富。

(2)但由于斗争形势复杂,加之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有的还发表过一些为敌人张目的错误言论,造成很坏影响。

(3)从全局来看,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这更是一个深刻教训。

当时巴黎还有不少报刊是敌视公社并且攻击诽谤公社政策的,公社领导人对此没有采取果断的查封措施,这些反动报刊的造谣污蔑,使公社失去了中间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这是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

53《出版自由法》?

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的正式的新闻法律。

它是法国大革命以后新闻出版自由发展进程的全面总结,是法国新闻界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成果。

这一法律是《人权宣言》宣告的言论出版自由的具体化,对于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报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541609年,德国境内出现两种周报?

沃尔芬比特尔的《通告——报道或新闻报》,以及斯特拉斯堡的《报道》。

这两份周报是德国最早的定期出版物。

55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1650年,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

56为什么十七八世纪后德国报刊发展的步伐比美、英、法等国迟缓?

17世纪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经济远比英法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国报业的发展。

政党报纸(包括资产阶级各党派的报纸和社会民主党的报纸)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规定报纸出版前必须由教会或地方官检察。

后威廉一世更加强了报业的管制,只允许官方报纸发行,而不允许民间报纸的出版。

除了官办的广告报外,其他出版物一律不得刊登广告。

这样做的结果是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控制了其他报纸的经济来源。

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一百多年,成为报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57《莱茵报》?

1842年元旦,德国莱茵科伦一些资产阶级代表创办,全名《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

马克思从5月开始为报纸撰稿,10月被聘为主编。

该报揭示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一再遭到检查官的刁难。

后马克思辞职,报纸被查封。

58《新莱茵报》的创办经历和内容特色?

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1848年创办于德国科伦,1849年被迫停刊,共出301期。

该报由马克思主编,恩格斯等人为编辑。

该报实际上是“共产主义同盟”的机关报。

创办背景和经过: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来到巴黎,为未来德国革命进行舆论上的准备。

为了传播革命思想,贯彻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德国的政治纲领,领导分散在各地的盟员的斗争,马、恩决定在德国创办大型日报。

1848年6月1日这份大型日报正式出版。

为了继承《莱茵报》的革命传统,又表示两者之间的区别,所以定名为《新莱茵报》。

宣传特色:

第一.把对敌斗争的原则性和策略性结合起来。

原则性:

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分析问题,坚决维护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策略性:

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第二.联系群众,代表人民,指导斗争。

《新》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建立广泛而灵活的通讯员网;重视读者来信;编辑部成员直接参加群众活动。

第三.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新》是无产阶级的旗帜与号角,它的每一篇文章、每一篇报道,都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