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79254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5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x

实用中医基础学

《实用中医基础学》·李德新

第三章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学说等基础理论同经络学说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完整地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诊断和治疗。

所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有“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的说法。

近年来,由于针刺麻醉的发明,因而对针麻原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尽管对经络的实质,目前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慰,经络系统作为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组织结构,并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个观点,已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分类和命名

一、经络的含义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其分布部位较浅。

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

经与络虽有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由于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官窍、筋肉、皮毛、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经络的分类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统一联系的一个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十二经脉:

即正经。

分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有一定的流注顺序、循行方向、阴阳表里配合。

奇经八脉:

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关系,有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大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

”(《奇经八脉考》)“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渭之奇经。

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圣济总录》)

十二经脉加上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的循行干线分布若干俞穴,为针灸的施治部位。

十五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循行部位较浅,大多没有一定的循行路径,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别。

“别络”较大,即十二经脉和督脉和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

由别络分出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

孙络外浮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

十二经别:

为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阴阳经配偶并行,循行方向向中,其作用除了加强表里两经联系外,并能通过某些正经未能行径的器官和组织,以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

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

单独循行,皆由四肢向中循行,而偏于体表部分,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

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

由于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的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因此它们都是按照十二经脉命名的。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以经脉络属脏腑和循行分布的主要部位,结合阴阳学说而定的。

分布在上肢的有六条经脉,根据分布前后内外的关系,分为手三阳(上肢外侧)和手三阴(上肢内侧),分布在下肢的也有六条经脉,同样分为足三阳和足三阴。

手足三阳经又分为太阳、阳明和少阳,三阴分为太阴、少阴和厥阴。

奇经八脉是根据它与正经不同的意义而命名的。

“督”有“督率”的意思。

行身后正中,手足三阳经大都与督脉交会,所以督脉称为“阳经之海”。

“任”有“妊”的含义,行身前的正中,手足三阴经大都与任脉交会,所以任脉称为“阴经之海”。

“冲”有“通达”,“上冲”的含义,并蓄受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之气,而足阳明胃经是“水谷之海”,五脏六腑皆禀受其气,足少阴经属于肾,是藏精之处,为先天之本,由于冲脉蓄受此二经之气,直接与精血相关,所以又称“十二经之海”,或“血海”。

带脉如带,横束腰围一周,绕束全身上下经过的经脉,因而名带。

跷脉因起于足跟部,有“跷健”善行的意思。

维脉维系阴阳经脉,故有“联系”的含义。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其作用不仅表现在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方面,而且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也有特殊的价值。

一、生理方面

经络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生理上有联系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调节机体功能活动,增强机体防御能力的作用。

(一)保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相对平衡和协调

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毛、筋肉、血脉等,它们都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使人体上下,内外保持着平衡和协调。

这种有机的配合,主要靠经络纵横交错进行密切联系。

这种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脏腑同外在肢节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筋分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脏腑,这样就使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联系起来了。

所以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灵枢·海论篇》)

2.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目、舌、口、鼻、耳和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这就使五官九窍通过经脉的沟通,同内脏联系起来,有的还成为五脏的苗窍,如肝经联系“目系”,心的经别系舌本,胃和大肠经都环绕口唇等。

总之,目、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古人称为窍)与全身经络有密切联系。

所义说: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近年来,面针、鼻针、耳针的临床实践,说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

3.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十二经脉中的每一条经脉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有的一条经脉还联系几个脏腑,如胃的经别上通于心,肾经入肺,肝经注肺中,肺经属于肺等等。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

十二经脉的阴阳表里相接,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之间的纵横交错,以及奇经八脉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等,使经络成为一个完整的调节系统。

(二)运行气血津液

人体的每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必须通过经脉的传注,(这种传注的动力称之为“经络之气”,简称“经气”)才能输送到全身,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所以说: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本藏篇》)经络在运行气血津液方面的作用,是以十二经脉为主进行的,而奇经八脉则起着溢蓄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三)信息传导作用

经络不仅有联系内外,运行气血的功能,而且还有传导信息的作用。

人体作为一个自动调节系统,在生命的每一瞬间有成千上万的信息变换过程发生,无论这些信息变换过程怎样复杂,而信息的传递总是在经络中进行的。

经络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

经络凭借四通八达的信息传导网,可以把整体的信息传递到每一局部去,从而使每一局部都成为整体的缩影。

如,体内各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的信息皆通过相应的经络传送到舌,相反地通过舌的形态、质地、色泽等的观察,又可以洞察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

针刺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感应传导作用的表现。

(四)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在的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

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故曰:

“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

”(《灵枢·经别篇》)由此可见,经脉还具有抵抗外邪,保护机体的作用。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灵枢·本脏篇》)腠理致密,则“卫外而为国。

”故六淫之邪不易侵袭。

总之,经络分布于全身,内联五脏六腑,外络肢体官窍,将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使机体保持着生理功能的协调一致。

二、病理方面

(一)经络是病邪传播的途径

经络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各脏腑功能强健,就能抵御外邪的侵袭,防止疾病的发生。

反之,经络失去其正常的机能,则经气不利,外邪就乘机入侵。

经络是传递病邪的途径。

其传入规律是从皮毛→孙络→络脉→经脉→五脏六腑。

故云:

“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

”(《素问·缪刺论》)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等,因肺合皮毛,外邪不解,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喘,胸闷,胸痛等肺脏病变,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有时还可出现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变。

(二)经络是病理反应的途径

1.脏腑病变反应于官窍

通过经络的传导,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现于与其相应的官窍。

如肝火上炎可见目赤肿痛;心火上炎可见舌尖红赤碎痛,或溃疡;胃热炽盛可见牙龈肿痛,胆火上扰可见耳暴鸣,暴聋等。

2.脏腑病变反应于体表

脏腑病变,也会反应于其所属经络循行部位的体表上。

如“小肠病者,……当耳前热……膀胱病者,……肩上热。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心病者,……两臂内痛……脾病者,……腹满……肺病者……肩背痛……肾病者,……大腹、小腹痛。

”(《素问·脏气法时论》)又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灵枢·邪客篇》)因此,临床上常可见到肺病膺痛,臂痛;心病胸痛、臂痛;肝病胁痛,脾病髀痛,肾病腰痛、腘痛等。

(三)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互相联系,所以一个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另一脏腑。

如足厥阴肝经属肝,挟胃,所以肝病可及于胃,肝经又“注肺中”,所以肝火又可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水上泛,可以“凌心”、“射肺”;足太阴脾经“络胃”,“注心中”,胃经的经别也“上通于心”,故胃热可以熏“心”,而致神志昏迷等。

至于互为表里的两经,一脏一腑的联系更为密切,如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则有小便黄赤或尿血,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肃降,往往引起腑气不通,而致大便不通,大肠实热,又可引起肺气不利而胸闷喘咳等。

三、诊断方面

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和所联系的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表现。

每条经脉都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如果经络的气血运行异常,可在循行部位上发生异常感觉,如特别敏感、压痛明显或者摸到结节状与条索状的反映物等,这些现象有助于推断疾病发生于何经、何脏、何腑,从而进一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向。

如头痛一证,痛在后头和项者属太阳经,痛在头额者属阳明经,偏头痛者属少阳经,痛在巅顶属厥阴经。

又如牙痛,上牙痛多与足阳明胃经有关,下牙痛多与手阳明大肠经有关。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有明显的压痛或摸到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形态变化,常有助于诊断。

如麦粒肿可在背俞穴见皮肤色素沉着,肺脏有病时,可在背俞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痛可在阑尾穴有压痛,长期消化不良者可在脾俞见到异常变化等。

故云:

“五脏六腑,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审皮肤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

”(《灵枢·官能篇》)

总之,经络在诊断上的应用,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病位与经络的关系,以循经诊断,辨证分经。

四、治疗方面

经络学说是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

如头痛,可局部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取太阳配后溪和昆仑穴等。

脏腑有病,也在相应经脉上取穴,如胃痛,取足三里,又如肾盂肾炎腰痛明显者,可在肾区压痛明显处行蜡疗或红光疗法或紫外线疗法等。

经络学说又可作为辨证用药的参考。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

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借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作用。

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咳嗽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理论有助于选择适宜的药物,从而提高疗效。

此外,中医学认为某些药物不但本身能入某经,而且还可以作为其它药物入经的响导。

如柴胡、青蒿能治寒热,胁痛,口苦而入肝经等。

古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引经报使”学说。

兹摘录如下,以供参考和研究。

引经报使(《洁古珍珠囊》):

手少阴心:

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

藁本、黄柏;足少阴肾:

独活、知母、细辛;足太阳膀胱:

羌活;手太阴肺:

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阳明大肠:

白芷、升麻、石膏;足太阴脾:

升麻、苍术、葛根、白芍;足阳明胃:

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络:

柴胡、牡丹皮;足少阳胆:

柴胡、青皮;手厥阴肝:

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手少阳三焦:

连翘、柴胡、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

此外,当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以及耳针、电针、头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都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进行的,并使经络学说得以进一步地发展。

第三节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特点

(一)名称分类

十二经脉是: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上肢是指屈侧)的称为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是指伸侧)的称阳经属腑。

(二)络属关系

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称“属”,与其相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络”。

例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表里两经在生理上和病理上,有相互影响,相互传递的关系。

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经受邪,可以传之于大肠经而发生肠风,下痢等。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炽盛时,可出现和小肠经有关的症状,如小便黄赤等。

十二经脉分别络属于相应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

即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太阳与少阴相表里。

总之,十二经脉“内属脏腑,外络支节。

”其络属脏腑的原则是:

阳经皆属腑而络赃,阴经皆属脏而络腑。

(三)循行规律

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从六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

及胸腹。

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从六腑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

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总的原则是:

“阴经向上升,阳经向下降。

十二经脉在循行过程中,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

脉通过手、足表里经相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行始于手太阴肺经,转辗传输,终于足厥阴肝经,又从肝经上注于肺,下入中焦,复出手太阴肺经,循环不止,周流全身,使机体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来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十二经脉的循行次序,如前页下图所示。

(四)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即:

①头面部:

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后头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②躯干部:

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循行于腹面的纤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③四肢:

上肢内侧经脉分布是: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外侧经脉分布是: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经脉分布是:

内踝上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八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经脉分布是: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五)病变特点

十二经脉病理证候大致可分为两类:

l.是本经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2.是本经循行部位上的病变。

如以手太阴肺经为例,喘咳,气逆,胸闷胀痛,小便数而欠(欠:

少也。

)等。

是肺主气,司呼吸及通调水道等功能失常的表现,而缺盆疼痛,心烦,掌中热,挠臂痛,肩背痛等症,都是肺经循行部位的病变。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与病候

(一)手太阴肺经

循行部位: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脘部,下行至脐上的水分穴附近络于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上至喉咙,而后横行沿锁骨至腋窝前的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直行经过寸口、鱼际,至拇指桡侧尖端的少商穴。

分支:

从腕后列缺穴分出,前行至食指尖端的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肺,络大肠,通过横膈,并与胃和肾等有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鼻塞,头痛,缺盆(锁骨窝)痛,胸痛或肩臂痛,手臂冷痛。

②内脏病候:

咳喘,气逆,胸闷胀满,心烦,手足心发热,小便数而少,咽喉干燥,肿痛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部位: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上行,经过合谷穴(第一、二掌骨之间)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至肩前,经肩龋穴(肩端部),过肩后,至项后督脉的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前行内入足阳明经的缺盆穴(锁骨上窝),络于肺,下行通过横膈至脐旁足阳明胃经天枢穴附近,属于大肠。

分支:

从缺盆上行,经颈部至面颊,过足阳明胃经的大迎穴,入下齿中,复返出来挟口角两旁通过足阳明胃经地仓穴,绕至上唇鼻下中央督脉的水沟穴(人中),左脉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的迎香穴,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大肠络肺,并与胃经有直接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发热,口渴,咽喉肿痛,鼻衄或流清涕,口干颈肿,上肢伸侧前缘和肩胛疼痛或运动障碍。

②内脏病候:

脐腹疼痛或腹痛无定处,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

(三)足阳明胃经

循行部位:

足阳明胃经起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眼内角的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过承泣、巨馏,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颏唇沟任脉的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角,过大迎穴,上行耳前,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头维穴)。

分支:

面部分支:

从大迎穴分出,下行颈部沿喉咙旁,进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至任脉的上脘、中脘穴,直属于胃,而与脾相联络。

缺盆部直行脉:

从缺盆下行,经乳内缘,沿中线旁三寸至鼠蹊部的气冲(又名气街)穴。

胃下口分支:

从胃下口任脉的下脘附近分出,沿腹腔深层,下行至鼠蹊部,与来自缺盆的直行脉会合于气冲(气街穴)。

再由此斜下行到髀关穴,沿下肢外侧前缘,经过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背,进入第二足趾外侧厉兑穴。

胫部分支:

从膝下三寸足三里穴分出,下行至第三足趾外侧端。

足背分支:

从足背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胃络脾,并与心和大、小肠有直接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高热汗出,鼻衄,口唇斜,头痛,咽喉肿痛,牙痛,胸部,腹股沟疼痛以及下肢至足趾等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或运动障碍。

②内脏病候:

腹胀,肠鸣,水肿,胃痛,消谷善饥,惊惕,发狂等。

(四)足太阴脾经

循行部位: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背内侧,经内踝前面的商丘穴,沿胫骨内侧后缘上行至漏谷穴处交叉走在足厥阴肝经前面,经膝股内侧前缘至冲门穴进入腹部,过腹哀穴而折至任脉的下脘穴,属脾络胃,再从腹哀穴上过横至周荣穴而后下行,络出腋下大包穴处。

再从周荣穴向上过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挟咽两旁,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分支:

从胃部分出,向上通过横膈,于任脉的膻中穴处注入心中,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脾络胃,与心、肺、肠有直接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身体困重,肢倦乏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痛,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

②内脏病候:

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嗳气,呕吐,便溏,黄疸,水肿等。

(五)手少阴心经

循行部位: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行于附属心脏的“心系”(心系,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

)《类经》:

“(心)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

”《十四经发挥》:

“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

”《医学指归》则认为“心系有二。

其一上通于肺,其一由肺叶而下,曲折向后,并脊里,细络相连,与肾相通。

”过任脉的膻中穴,旁过横膈至任脉的下脘穴附近,与小肠联络。

分支:

心系向上的分支:

从心系出发,沿食道上行,经颈、颜面深部联系于“目系”(目系,又名眼系、目本。

是眼球内连于脑的脉络)。

心系直行的分支:

复从心系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的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经肘至腕部尺侧的神门穴,进入掌后内侧直至小指桡侧端的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联系脏腑:

属心络小肠,与肺胃直接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咽干,口渴,上肢屈侧后缘疼痛,手心热或厥冷,目黄。

②内脏病候:

心痛,胸胁痛,心烦,卧不安席,眩晕昏仆,精神失常等。

(六)手太阳小肠经

循行部位: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尺侧端的少泽穴,直上过腕部外侧阳谷穴,沿前臂外侧后缘上行,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上臂外侧后缘,出于肩关节后面的肩贞穴,绕行于肩胛岗上窝的肩中俞以后,交会于督脉之大椎穴,从大椎向前经足阳明经的缺盆,进入胸部深层,下行至任脉的膻中穴处络于心脏,再沿食道通过横膈,到达胃部下脘穴附近,直属于小肠。

分支

缺盆分支:

从缺盆沿着颈部向上至面颊部的颧穋穴,上至眼外角,折入耳中的听宫穴处。

颊部分支:

从颊部,斜向目眶下缘直达鼻根进入眼内角(睛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小肠络心,与胃有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耳鸣耳聋,目黄,颊肿,喉咙肿痛,头不能转动,上肢外侧后缘疼痛。

②内脏病候:

少腹痛,甚者痛引睾丸,腰脊痛,泄泻,大便不通。

(七)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部位:

足太阳膀胱经起子眼内角的睛明穴,上过额部,直至巅顶交会于督脉的百会穴。

分支

巅顶部的分支:

从巅顶百会穴分出至耳上角。

巅顶向后直行分支:

从巅顶下行至脑户穴入颅内络脑,复返出来下行项后的天柱穴下分为二支:

其一,从大杼穴沿背中线旁一寸五分,下行至腰部的肾俞穴处络于肾,下属膀胱,再从腰中下行,穿骶旁会阳穴,经股部后面,进入胭窝中。

其二,从天柱穴下经肩胛上方内缘的附分穴,沿背中线旁三寸,直下过臀部,经髋关节后方的环跳穴,沿下肢外侧后缘下至胭窝,与前一支会合以后,下达腓肠肌,经外踝后面的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经足背外侧至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与足少阴肾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直接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头项强痛,目痛,鼻衄,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疼痛。

②内脏病候:

小腹胀痛,小便不利,癃闭,遗尿,疟疾,癫狂。

(八)足少阴肾经

循行部位: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指端,斜向足心的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的然骨穴,经内踝下方进入足跟,再向上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直至股内侧后缘,贯通脊椎至尾骨下,与督脉的长强穴相会。

复返出来,经会阴至小腹下,从横骨穴上行至肓俞穴,在脐旁左右入属于肾,沿脐下行,过任脉的关元穴、中极穴络于膀胱。

分支:

腰部的直行分支:

从肓俞穴处上行,通过肝脏,上经横膈,从步廊穴处入于肺中而至俞府穴沿喉咙上至舌根两侧。

肺部的分支:

从胸部神藏穴分出,联络心脏,注于胸中任脉的膻中穴处,与手蹶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肾络膀胱,与肝、肺、心有直接联系。

主要病证:

①外经病候:

腰脊疼痛,下肢无力,两足逆冷,足心热,口舌干燥,咽干而肿痛,心胸烦闷疼痛。

②内脏病候:

咳嗽,喘促,咯血,眩晕,泄泻,水肿,惊恐,大便秘结。

(九)手厥阴心包经

循行部位:

手胁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从膻中穴附近下行,通过横膈,依次循序下行,通过任脉的上脘、中脘,阴交等穴,联络三焦。

分支:

胸部分支:

从胸中出于胁部,经乳上外侧的天池穴,上行至腋窝,沿上肢内侧中伺经天泉穴直至腕后内关穴,过掌心的劳宫穴,到达中指末端中冲穴。

掌中分支:

从掌中劳宫穴处分出,沿着无名指尺侧至指端的关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